繁殖母牛怎么喂养
牛舍内应保持干燥,冬暖夏凉,地面应保温、不透水、不打滑,且污水、粪尿易于排出舍外。舍内清洁卫生,空气新鲜。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为好。牛舍要有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窗户,以保证太阳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房顶有一定厚度,隔热保温性能好。
饲草饲料合理搭配
牛是反刍动物,需要采食粗饲料和精饲料才能生长繁殖。舍饲母牛应尽量供给多样草料。养牛较好的牧草有苜蓿草、羊草、苏丹草等。秸秆可利用玉米秸、稻草、豆秸、花生秧等。精料类有玉米、豆饼(粕)、麸皮等。要注意精粗比的搭配,精粗比例一般45:55,精料不能采食过多,否则会造成母牛过肥,造成难产。产后会出现掉膘过快,采食量不达标,造成酮病、低血钙症等营养代谢病,还会引起繁殖障碍。
日常管理
在饲喂上做到先粗后精,先喂后饮,冬季每天可喂2次,喂后饮温水;夏季每天喂3次。精料要定期按比例配合成混合料,混匀,喂前6~8h用水调湿混匀,闷软后拌料喂给。每次饲喂时,饲养人员要看槽饲喂,调剂余缺,随吃随填,做到一次性吃饱。饲料种类要相对稳定,各种饲料要搭配着喂,不要经常变化,如必须更换时,必须逐步更替,使牛逐步适应,以保证牛的正常消化。不喂发霉变质的结冻的饲料。青贮饲料在冬季要在舍内饲喂,现喂现取。
在管理上要做到“五定”:即定管理人员,定牛的槽位,定饲料种类,定喂饮时间,定管理日程。给牛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条件,让牛充分休息和反刍。饲料贮存要防潮、防雨、防鼠咬和农药污染:清除饲料中的杂物;
饲喂用具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舍、圈、场经常保持地面平坦、干燥、无泥坑、无宿粪;经常保持牛体卫生。
奶牛繁殖管理水平是事关奶牛场生产效益的关键。
要想搞好奶牛的饲养管理,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提高奶牛营养水平
母牛为维持繁殖力正常,需要通过采食饲料获取充足的营养。
不管是在牧区、农区,或者是半农半牧区,除了舍饲期,饲养管理都要采取半舍饲半放牧的方式,确保繁殖母牛体质健康。
在舍饲期内,每头基础母牛饲喂多于20kg的青贮饲料或者氨化秸秆;在放牧期内,根据奶牛的实际采食情况采取适量的补饲。
母牛分娩前3个月,每头每天要补饲0.8~1.0kg精料,确保完全满足母牛腹中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分娩后4个月,每头每天需要补饲2.0~2.2kg精料,保证完全满足犊牛哺乳所需的营养。
奶牛繁殖注意适时输精
在母牛发情后,其是否能够进行配种,自身需要具备两个决定条件,首先是确保其为真发情,也就是卵巢内存在已经发育充分的卵泡;另外,其子宫完全是健康无病的。
母牛配种且能够成功妊娠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卵巢能够正常排卵,且子宫完全健康,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因此,在母牛实际配种工作中,必须认真做好上述两方面的检查,从而使妊娠率提高。
奶牛繁殖要善于应用繁殖技术
目前胚胎移植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很成熟的技术,如果在奶牛生产过程中能够合理使用,既能够有利于产奶量的增加,还能够促使育种进程加快,从而使整个牛群的遗传性能得到提升,进使奶牛繁殖力明显提高。
一般情况下,在母牛发情的第七天,将解冻的胚胎通过直肠输精的方式移送到其子宫内恰当的位置;如果采取鲜胚移植,则需要收集并鉴定胚胎,同时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处理,在母牛经过发情处理后,在子宫的恰当位置有效的移植进有价值的胚胎。
加强犊牛的培育
根据犊牛饲养管理情况,一般将其分成三个阶段,即哺乳前期、中期和后期。
在上述三个阶段进行精心饲养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防治疾病工作,尤其重要的是防止犊牛腹泻发生,一般按照犊牛每千克体重服用25mg的复方敌菌净(主要含有二甲氧苄啶、磺胺对甲氧嘧啶),每天服用1次,连续使用2次,一般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3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