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养殖野鸡但不会想找个大养殖基地去学习方法
地方鸡种有许多优点,如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耐粗饲、饲料报酬高、繁育期长、繁殖周期短、肉质鲜嫩、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等,特别是有些地方鸡种还具有药用价值。地方鸡既适于大规模集约化饲养,也适于家庭适度规模饲养,投资少、效益高、周转快、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我们认为,地方鸡养殖是一项很有市场潜力与竞争力的产业。
建一个规模养鸡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方向办什么类型的鸡场,是养商品鸡还是养种鸡,直接出售种蛋还是孵化小鸡出售,应根据市场需求,兼顾市场价格、生产成本来确定。一般来说,初养者以养商品鸡为宜,因为商品鸡投资小,饲养周期短,风险小,取得经验后再养种鸡。对于老饲养户应兼顾,一方面种鸡生产的种蛋可以孵小鸡饲养,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市场上苗鸡紧俏,价格高,饲养种鸡经济效益也高,如果具备足够的条件,那就专门饲养种鸡。总之,经济效益是根本,怎么做经济效益高,就扎实去做,同时要考虑生产上的可行性。
2.生产规模建立鸡场,既要考虑“规模效益”,又要考虑可能性。具体说,就是要考虑饲养能力、饲养条件和资金等综合因素。可充分利用闲房、大棚,减少基本建设投资。开始时可适度规模饲养,经过短期饲养取得经验,学到技术,积累资金后再扩大饲养规模。切忌只求数量,使鸡群拥挤、发育差、亡率高、产量低,导致亏本而失去信心。
3.品种选择我国鸡种有不同的类群,各地对鸡品种的消费喜好不同,饲养品种应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选择适销对路的。
4.生产计划根据鸡舍设备条件、人员、技术条件、鸡品种、市场需求状况等,制定鸡群的周转计划、生产计划、饲料供应计划、产品上市计划等。
5.产品销售根据市场状况,确定产品价格,选择销售渠道,决定销售方法等。销售方式主要有:(1)直销。面向当地农贸市场,直接销售。(2)设立销售点。面向外地销售市场,在当地建立销售网点。(3)联系批发商。具有投资少,网点覆盖面广的特点。(4)“基地+农户”方式。为农户提供苗鸡、饲料、药品,农户负责养鸡,产品统一销售。可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选择适合的销售方式。
野鸡是非常好的鸡类,不少人都会去 饲养 野鸡,野鸡的肉质细嫩鲜美,饲养野鸡有很多的讲究。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野鸡怎么饲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野鸡的饲养 方法
1.立体笼养法
以商品肉用雉鸡为目的大批饲养,在育成期采用立体笼养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此期间雉鸡的饲养密度应随鸡龄的增大而降低,结合脱温、转群疏散密度,使饲养密度达到每平方米20只左右,以后每2周左右疏散1次,笼养应同时降低光照强度,以防啄癖。
2.网舍饲养法
网舍饲养法对作为种用的后备雉鸡可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使种用雉鸡繁殖性能提高。在雏雉鸡脱温后,转到网舍饲养时,为防止由于环境突变,雉鸡惊慌突然起飞乱冲乱撞,造成死亡损伤,应将雉鸡的主翼羽每隔2根剪掉3根。网舍饲养应在网室内或运动场上设沙地,供雉鸡自由采食和进行沙浴。
3.散养法
可以根据雉鸡的野生群集习性,充分利用荒坡、林地、丘陵、牧场等资源条件,建立网圈,对雉鸡进行散养,为防雉鸡受惊飞逸,可在雉鸡出壳后进行断翅,即用断喙器切断雏雉鸡两侧翅膀的最后一个关节。在外界环境温度不低于17~18℃时,雏雉鸡脱温后即可放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3只。这种饲养方法,雉鸡基本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空气新鲜、卫生条件好、活动范围大,既有天然野草、植物、昆虫采食,又有足够的人工投放饲料、饮水,极有利雉鸡育成期的快速生长。同时,在这种条件下生长的雉鸡具有野味特征,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野鸡的管理方法
(1)饲养 5~10周龄的雉鸡每天喂4次以上,11~18周龄,每天喂3次。饲喂时间应早晚2次尽量拉开时间间距,中间再喂1次,这样就可避免夜间空腹时间过长,切忌饲喂不定时,饲喂量时多时少,雉鸡饥饱不均。在饲养过程中,必须给雉鸡不间断地供给清洁饮水。
(2)转群 雉鸡胆小敏感,易受惊吓。因此,在雉鸡转群前,要进行大、小、强、弱分群,以便分群饲养管理,达到均衡生长。同时,雉鸡由育雏笼养转到育成舍平面饲养,环境条件的突然改变,使得雉鸡精神不安,惊慌万状,易在舍内四角起堆,互相挤压,造成局部密度过大,特别是夜间,天气较凉,雏雉鸡更易扎堆,造成死亡。为避免压死雉鸡,应在四处墙角用垫草垫成30度角的斜坡,将垫草踏实,这样雉鸡钻不进草下,减少了挤压的伤亡。在转群的前2~3天内,夜班人员要随时将挤堆的雏雉鸡及时分开。
(3)驱赶驯化 在网舍饲养条件下,在转群的1周内,将雉鸡关在房舍内,定时饲喂,使之熟悉环境及饲养员的操作动作等,建立条件反射,使之不怕人,愿意接近人。在天气暖和的中午可将雉鸡赶到室外自由活动,下午4点以前赶回房舍。1周后,白天将雉鸡赶到网室运动场自由活动,晚上赶回房舍。如遇雨天,应及时将雉鸡赶回舍内,以防淋雨感冒,待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后,就可以昼夜敞开鸡舍门,使雉鸡自由出入。
(4)网养密度 5~10周龄每平方米6~8只,如运动场面积计算在内则每平方米3~5只,雉鸡群以300只以内为宜。11周龄每平方米3~4只,将运动场面积计算在内,每平方米为1.4~2.5只,按雌雄分群饲养,每群100~200只。 据报道,育成期饲养密度直接关系到体重发育、羽毛完整、疾病流行。饲养密度与雉鸡尾羽生长和长度呈反比关系,饲养密度为2只/㎡时,背羽和尾羽生长良好,无光背和尾羽损伤。饲养密度为4~5只/㎡时,背羽生长良好,但尾羽多有损伤,部分尾羽长不出。饲养密度8只/㎡时,虽然体重仍能达到上市标准,但光背雉鸡增多,尾羽受损,基本上长不出来。因此,要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在4只/㎡以下,保证羽毛特别是尾羽的生长。争取好的市场售价。
(5)光照 如果留作种用的雉鸡,应按照种鸡的光照要求,分别对雄、雌种用雉鸡适时达到同步性成熟来管理。对于肉用雉鸡,采用夜间增加光照来促使雉鸡群增加夜间采食、饮水,提高生长速度和脂肪沉积能力。
(6)日粮营养 在夏季天气酷暑和冬天寒冷时,应提高雉鸡日粮的能量水平,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以保证育成期的生长发育所需。
(7)卫生防疫 在雉鸡的育成期间,应将留作种鸡所应做的防疫工作,在此期完成,在育成期如果是网室平养,应预防球虫病和禽霍乱,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
野鸡的生活习性
适应性广,抗寒,耐粗 生活环境从平原到山区,从河流到峡谷,栖息在海拔300~3000米的陆地各种生态环境中,夏季能耐受32℃以上高温,冬季零下35℃也能在冰天雪地行动觅食,饮冰碴水,不怕雨淋。
集群性强 繁殖季节以雄雉鸡为核心,组成相对稳定的繁殖群,独处一地活动,其他雄雉群不能侵入,否则开展强烈争斗。自然状态下,由雌雉鸡孵蛋,雏雉鸡出生后,由雌雉鸡带领初生的雏雉鸡活动。待雏雉鸡长大后,又重新组成群体,到处觅食,形成觅食群。群体可大可小,因此,人工养殖的雉鸡,可以适合大群饲养环境,但密度过大时,妨碍采食,常发生互啄现象。
胆怯机警 雉鸡在平时觅食过程中,时常抬起头机警地向四周观望,如有动静,迅速逃窜,尤其在人工笼养情况下,当突然受到人或动物的惊吓或有激烈的嘈杂噪音刺激时,会使雉鸡群惊飞乱撞,发生撞伤,头破血流或造成死亡。笼养雄雉鸡在繁殖季节,有主动攻击人的行为,野生成年雌雄雉鸡常佯装跛行或拍打翅膀引开敌害,以保护幼雉鸡。因此,养殖场要求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动作粗暴及产生突然的尖锐声响,以防雉鸡群受惊。
食量小,食性杂 雉鸡胃囊较小,容纳的食物也少,喜欢吃一点就走,转一圈回来再吃。雉鸡是杂食鸟,喜欢各种昆虫、小型两栖动物、谷类、豆类、草籽、绿叶嫩枝等。人工养殖的雉鸡,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配以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据观察,家养雉鸡上午比下午采食多,早晨天刚亮和下午5~6时,是全天2次采食高峰;夜间不吃食,喜欢安静环境。
性情活泼,善于奔走,不善飞行 雉鸡喜欢游走觅食,奔跑速度快,高飞能力差,只能短距离低飞,而且不能持久。
叫声特殊 雉鸡在相互联系,相互呼唤时常发出悦耳的叫声。就像?柯?哆?啰?或?咯一克一咯?。当突然受惊时,则暴发出一个或系列尖锐的?咯咯?声,繁殖季节,雄雉鸡在天刚亮时,发出?克?多?多?欢喜清脆的啼鸣声,日间炎热时,雄雌雉鸡不叫或很少鸣叫
猜你喜欢:
1. 如何饲养鸡
2. 人工如何饲养野鸡
3. 野鸡养殖成本和利润怎样
4. 野鸡怎样饲养
5. 野鸡喂水有什么要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9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