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鲤鱼的最快方法
1、池塘条件。鱼池面积一般要求不宜过大,以5~10亩好,水深2米左右,水源方便,每亩水面配备0.3~0.5千瓦增氧机。
2、鱼种放养。
(1)放养时间:头年秋后或当年春,水温8~10℃时进行;
(2)放养品种、数量:鲤鱼种亩放800~1300尾,鲢鱼种300~600尾;
(3)放种前池塘清整与施肥:生石灰干法清塘,亩用量100~150公斤,亩施基肥(以发酵鸡、牛粪为好)150~400公斤,以后整个养殖过程中不再施肥。
3、饲料。饲喂过程中鲤鱼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以当地农村产品如饼粕类、糠麸等为主,加适量动物蛋白饲料如鱼粉等。配方:鱼粉5%、豆饼10%、棉仁饼20%、麸皮35%、花生饼10%、玉米面5%、酵母粉2%、矿物质及多维素2.5%、食盐0.5%。
4、饲养管理。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采取措施,高温、阴雨天气防止泛塘。适量开增氧机,必要时灌注新水。每5~10亩设一投饵点,鱼种下塘后结合音响训练鱼类集中抢食,投喂坚持四定: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少量多次,利用人工手撒或自动投饵机机喂,每次投喂30分钟左右。每月抽测一次鱼生长情况,做好池塘日记。
1、建造池塘。养殖鲤鱼的池塘首先要选择在无污染、水源充足、远离城镇地区进行建造,也可以改建废弃池塘。例如原先养殖螃蟹、淡水虾与乌龟等遗留下的池塘可以进行改建,池塘的面积在1.5亩左右适宜,要是废弃的池塘面积小了能够适当进行扩建,池塘的深度在2.5m左右,将池塘里的水排放干净之后晾晒一个星期左右,泼洒石灰水进行全面消毒。
2、养殖条件。消完毒以后进行施肥,施用农家肥600斤左右,然后将进出口包裹过滤网以免杂物进入池塘,排水口的闸门前端也需包裹过滤网以防鲤鱼逃走。池塘里的杂物清理干净以后进行灌水,灌完水选用经过10天左右的沉淀,再把池塘边用进行隔离,以防家禽进入到池塘,准备放养鱼苗。
3、选苗.在大型养殖场进行订购鱼苗,要购买大小均匀、无病害、游动能力强的鱼苗。购买后的鱼苗要装入网箱进行运输,在运输时要及时进行补充氧气,有利于减少鱼苗损伤。鱼苗运输到养殖场后要适当的进行暂养,先取出10条左右的鱼苗进行试养,观察鱼苗在水里的情况,如果24小时里没有出现异常就可以将鱼苗全部放入养殖场。
4、养殖密度。一般情况下每亩池塘养殖鲤鱼3000斤左右最好,可以搭配300斤左右其他品种鱼类,如果养殖数量过多容易发生病害,导致养殖成本提高。一般采用青草鲢鳙鱼进行混养,具体的养殖密度可以根据地区、环境、气候、水质以及养殖技术与投入的不同进行调整。
5、定点喂食。将鱼苗放入池塘10天左右不用进行喂食,池塘里的浮游生物可以保证一段时间的食物供应,这段时间要先准备好饲料,然后就可以进行驯化喂养,在驯化初期,先在池塘的每个角落投放饲料,等鱼苗适应了饲料就慢慢将投食范围缩小,加大驯化力度,等到完全驯化成功以后就可以定点进行喂食了,驯化养殖有利于后期的管理。
6、后期管理。后期管理主要就是通过喂食观察鲤鱼的生长情况,如果鲤鱼的食欲不好,每次喂食只要少数鱼群过来吃食,就要适当的调整饲料的配方,如果效果不好,有可能鲤鱼出现病症,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如果发现鲤鱼长时间的停滞或浮到池塘表面用嘴呼吸,那就是鲤鱼缺氧了,要及时进行补氧。每天巡视观察隔离网有没有异常,如果损坏要及时进行修补。
7、越冬处理。鲤鱼过冬非常麻烦,如果池塘结冰,要及时使用工具开出放氧的冰眼,如下雨以后,要在池塘中心部位进行清扫,扫除宽度6m左右,长度10m左右的空场,有利于提高池塘底部的透明度,这样鲤鱼就可以正常过冬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9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