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罗山县莽张镇旅游景点介绍

罗山县特色文化

罗山县莽张镇旅游景点介绍

罗山县特色文化有灵山庙会、房脊装饰、息县礼仪、罗山皮影、莽张后李文化遗址等。

1、灵山庙会:罗山灵山庙会举办地位于罗山县涩港镇同心村灵山寺。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初三,为灵山传统古庙会节。庙会期间,数以万计的信男善女千里迢迢到灵山来登山朝拜,观光旅游。

2、房脊装饰:房屋的压脊砖基本上都用陶雕覆盖,雕的动物有虎、狮、龙、鹿、羊;两厢房屋脊雕以鱼或鸽、鹤;正门门头上方也雕以虎、狮之类猛兽。屋脊雕兽证明主人富有,象征平安、吉祥、如意、长寿。

3、息县礼仪:拜年礼,自古以来,于春节闲遐之际,互相往来,访亲探友,尊长隆师,称为“拜年”。从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拜年盛行,初一至初五为拜年高峰期,十六以后拜年称“晚年”,出了正月相互来往不再称拜年。

4、罗山皮影:经过多少代皮影艺人的加工、提高,罗山县皮影艺术已经成熟,影人制作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生、旦、净、丑行当齐全,音乐旋律流畅,唱词、道白雅俗共赏,乐队简约合理的戏剧艺术,成为中国戏剧园中的一支奇葩。

5、莽张后李文化遗址:墓地出土的白酒为世界最古老的酒,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高店古城址据旧志和其他史料记载为西周时期的古城。公元前489年,儒家圣人孔子周游列国自楚返蔡时,其弟子曾在这里问津,留下了“子路问津”的典故。

中国有几个罗山林名字?

首先来说。姓罗的这个姓。也是一个民族大学姓,所以说。罗山林

这个名字。应该有几十个,至少是几十个或者是几百个几千个都是有可能的。可以通过公安系统。来具体查询。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查询这个。

罗山县详细资料大全

罗山县属信阳市,地处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多样,从南至北分别为山地、丘陵、垄岗和平原,全县总面积2071平方公里,土地构成比例大致为五山一水四分田,辖19个乡镇,30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76.5万(2017年)。

隋开皇十六年始置县。曾先后哺育了三国名相费_、治水名臣黎世序、历史学家尚钺、起义将军张轸等七十多位历史名人。2019年5月9日,经省级专项评估检查,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罗山县 外文名称 :Luoshan County 别名 :宝城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河南省信阳市 下辖地区 :3个街道、11个镇、6个乡 *** 驻地 :丽水街道 电话区号 :0376 邮政区码 :464200 地理位置 :豫南 面积 :2071平方公里 人口 :76.53万(2017年) 方言 :中原官话信蚌片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灵山寺 机场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信阳明港机场 火车站 :信阳站、信阳东站、罗山站等 车牌代码 :豫S 行政代码 :411521 GDP :187亿元(2017年) 人均GDP :2.4万元(2017年) GDP增长率 :7.8%(2017年) 一般财政收入 :5.43亿元(2017年) 县长 :汪明君 建制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交通概况,自然资源,植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教育事业,能源建设,社会保障,风景名胜,荣誉,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西周:区域在周宣王之前属谢国,周宣王之后属申国。 春秋、战国:区域属楚国。 秦:未置县,区域属衡山郡。 汉:置_县,属江夏郡。 三国、晋:同汉制。 南北朝:宋孝建三年(456年)分_县地增置宝城县,同属义阳郡。南齐改宝城县为保城县,与_县均属北义阳郡。梁武帝时合_县、保城县置汝南郡。北魏分置保城县、_县、东随县。保城县、_县属齐安郡。北齐合三县置高安县,属齐安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高安县并入钟山县。开皇九年(589年)将北魏时的东随县地从钟山县分出,置礼山县,属义阳郡。开皇十六年又分钟山县地置罗山县(因县治西南4公里处有小罗山—今名小龙山,故名),属义阳郡。大业末年(618年)礼山县废。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境置南罗州,领罗山县。武德八年(625年)南罗州废,罗山县属申州。 五代:同唐制。 宋:开宝九年(976年)罗山县废。雍熙三年(986年)复置罗山县,属信阳军。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徙信阳州治于罗山县城,县治迁往西南,称罗山新县。属汝宁府信阳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县治复旧,仍称罗山县,属信阳州。洪武七年(1374年),改属汝宁府。成化十年(1475年)复属信阳州。 清:罗山属汝宁府。 中华民国:2年(1913年)废府、州,罗山县属豫南道。16年(1927年)废道,直属河南省。17年(1928年)河南省划为14个行政区,罗山属第七(信阳)行政区。21年(1932年)划属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22年(1933年)1月1日,拨县境南部的宣化店、姚家畈、丰家店、唐店、王家店、彭城店、新府、毛家集一片(569.55平方公里)归新置的湖北省礼山县(今大悟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3月解放,属潢川专署。1952年11月,潢川专署与信阳专署合并,罗山属信阳专署。1998年,信阳专署改为市,罗山县属信阳市。 近日,罗山县按照信阳市人民 *** 信政文38号文《关于罗山县撤销城关镇龙山乡调整子路镇尤店乡部分行政区划设立街道办事处的批覆》精神,下发专门通知和方案,成立龙山、丽水、宝城三个街道办事处。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罗山县在其中。 行政区划 罗山县辖3个街道、11个镇、6个乡:龙山街道、丽水街道、宝城街道、周党镇、竹竿镇、灵山镇、子路镇、楠杆镇、青山镇、潘新镇、彭新镇、莽张镇、东铺镇、铁铺镇、庙仙乡、定远乡、山店乡、朱堂乡、尤店乡、高店乡。县人民 *** 驻丽水街道。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罗山县地处豫鄂两省的结合部,河南省东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地理坐标界于北纬31°44′-32°19′,东经114°10′-114°42′之间。 罗山县地图 地形地貌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多样,从南至北分别为山地、丘陵、垄岗和平原,土地构成比例大致为五山一水四分田。 气候特征 罗山县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一月平均气温2°C,7月平均气温28°C,年平均年降雨量1049毫米。 交通概况 罗山是信阳市的后花园,处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前沿。北有312国道与开武高等级公路在县城十字交汇,南有京珠高速与沪陕高速在灵山镇十字交汇,在罗山设有出入口;东距京九铁路50公里,西距京广铁路和107国道42公里,中有宁西铁路穿境而过,并在罗山建站。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2514公里,形成了省道、国道、高速公路、铁路纵横交错的路网体系。 发达的公路交通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罗山属针叶阔叶混交林区。适宜于过渡带湿润地区的植物群落繁多,仅高等植物就有143科(1400多种),占全省同类总科数的71.9%。由于南北地形和气候存在差异,植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别。 大别山 南部低山区 属以常绿叶阔林为主的草、灌丛植被区。海拔800米以上的山顶具有暖温带植被特点,只有少量栎类林和杂木、灌木林及草丛植被。海拔80米以下具有亚热带植被特征,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及杂灌。1957年以前的有57万亩茂密的森林,后遭破坏,原林被毁殆尽,人工改造和栽培的次生林49.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9.8%。用材林以马尾松、枫杨、栎类较多,约占分布树种的60%。其次是刺杉、桧柏、侧柏、毛栗、江南桤木等,以及引进的湿地松、黄山松、火炬松、水杉、柳杉等。经济林木有茶叶、油茶、油桐、乌桕、板栗、竹类、桃、李、杏、樱桃、银杏、野漆树、杜仲、猕猴桃等。小乔木和灌木有杜鹃花、山楂、女贞、蔷薇、木槿、山胡椒、枸杞、木瓜、合欢、黄荆条、胡枝子、连翘、青木香等。藤木草本植物有白茅草、黄背草、羊胡子、狗牙根、竹叶草、淮草、鱼腥草、桔梗、百合、车前子、节节草、水芹、土茯苓、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葛藤、马鞭草、天门冬、贝母、半夏、五味子、猫爪草、半边莲、蒿类、三七、天麻、七叶一枝花、冬虫夏草、当归、丹参、杜仲、辛荑等。 中南部丘陵区 属以马尾松、杉木林和松栎混交林为主的黄背、白茅、狗牙根植被区。1957年以前有林面积21万亩,后毁林开荒,减少了62.5%。现有林地7.89万亩,林木覆盖率为20.5%,天然林极少,多是人工栽培的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用材林以松、杉、栎、杨、柳、椿、楝较多,泡桐、法桐、侧柏、楸树、刺槐、国槐和竹类较次。经济林有山楂、乌桕、油桐、板栗、柿子、桃、李、杏、苹果、葡萄、石榴、樱桃等。草本植物有蒲公英、白洋草、稗子,马齿苋、节节草、水芹、车前子、蒿类、黄背草、鸡眼草、星星草、田边菊、牛毛毡、白茅草、狗牙草、野菊花、羊胡子草、牛筋草等。 中北部垄岗区 林种与中南部丘陵区相同。1958年前有林面积20万亩,林木覆盖率为46%,层次结构较好。除保留有70年代栽植的林木外,成林面积很少,现有林木(包括田旁投影)6.32万亩,林木覆盖率为7.79%。用材林以泡桐、杨、柳、椿、楝、槐较多,另有少量马尾松、艾蔷、水芹、蒲公英、车前子、马唐、鸡眼草、稗子、牛毛毡、竹叶草、白茅草、黄背草、狗牙草、羊胡子、香附、茅草、履草、牛筋草、星星草等。 农民喷药作业 沿河平原区 属以种植业为主的湿生、半湿生植物植被区。多为路、渠、河、村边人工栽植的散生用材林,和少量的荒滩果木林及农林间作,林木覆盖率为14.4%。用材林以泡桐、杨、柳为主,其次是椿、楝、槐、竹类,还有少量的松、杉、柏等。经济林木以桑、梨、桃为主,兼有少量的柿、枣、板栗等。草本植物有狗牙根、马唐、荷草、白茅草、鸡眼草、半夏、车前子、蒲公英、艾蔷、薄荷、黄背草、茅草、履草等。沿河洼地有生长旺盛的湿生半湿生植物,如游草、荷草、苇草、灯心草、牛毛毡、蓼、狗牙根、淮草、牛筋草等。 天然植物中,中华猕猴桃营养为果中之冠,桔梗、杜仲、天麻、七叶一枝花、辛荑、三七、丹参、冬虫夏草为名贵中药材,但杜仲、辛荑、天麻、七叶一枝花等濒于灭绝。珍濒危植物:香果树、山白树、杜仲、独花兰、天竺桂、楠木、狭叶瓶尔小草、八角莲、明党参、天麻。 水资源 淮河、_河、竹竿河、小潢河从罗山穿境而过,年平均水总量为34.62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8.09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稳定在10.87亿立方米。罗山共有各类水库140座,塘、堰、坝36046处,总蓄水量近5.6立方米。其中石山口大型水库可保证全县工业、农业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根据多年气象资料分析,罗山年均降水量为1149.7mm,总水量为14.24亿_,其中丰水年降水量为1388.6mm,总水量为17.25亿_。一般夏季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罗山入境、过境水也比较丰富,年均过(入)境地表水总量17.22亿_,可作为本县水资源约为9.67亿_。全县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0.9776亿m3,可开采量为0.6440亿_,经检测,地下水水源矿化度167-319mg/l。总硬度40-250mg/l,基本水质一般。符合二级饮用水标准,适宜于人畜饮用,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 淮河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潜力巨大。截至2012年,全县已发现各类矿藏24种,其中大型矿藏4处。主要矿产膨润土、花岗岩、钼、瓷土已探明储量分别为4.3亿吨、6200万立方米、1.3亿吨、2亿吨。所有这些矿藏资源都极具开采价值。其中黑色金属有钛磁铁、磁铁、金红石、有色金属有铅锌、白钨、铜、钼、锑、贵重金属有金、银、非金属有珍珠岩、膨润土、沸石、瓷石、萤石、大理石、钾长石、硫磺、石棉、煤等,矿产地共有56处,一些非金属矿产如珍珠岩、膨润土、萤石等地质条件好,储量大,品位高,有可观的储量,已成为优质矿种;有的金属矿如钼银等,尚未充分开采,属潜在优势矿种。 动物资源 境内的动物南北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属于华北动物区的中北部,占全县总面积近2/3。动物种类却相对贫乏;属于华中动物区的南部山区,水热资源丰富,森林植被繁茂,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动物较多,动物区系中的南方型占优势。本县动物群具有华北、华中两个区系的特点。有哺乳动类60种,鸟类169种,爬行类35种,两栖类23种,共有各种陆栖脊椎动物287种,占全省总种数的近3/4。 哺乳类 有獾、狐、黄鼠狼、刺猬、狼、豹、野猪、鼠类、野兔、蝙蝠等。 鸟类 有麻雀、大山雀、秧鸡、斑鸠、乌鸦、燕子、黄鹂、伯劳、云雀、三趾_、八哥、春鸽、水雉、白头翁、画眉、准鹎、耳_、山板鸟、小翠鸟、黑卷尾、鹰、野鸡、野鸭、喜鹊、猫头鹰、杜鹃、喙木鸟、鹭鸶、黄莺、大雁(过境)等。 爬行类 有七寸蛇、红花蛇、水蛇、蝮蛇、龟、鳖、蜥蜴、壁虎、石龙子、蜈蚣、蚰蜒、蜗牛、蛙类、蟾蜍等。 鱼类 有鳙鱼、鲢鱼、青鱼、草鱼、鲫鱼、鲤鱼、鳝鱼、泥鳅、及虾、蟹、蚌、螺等水生动物。 昆虫类 有蜜蜂、蚕、蜻蜓、青蛉、瓢虫、蜘蛛、蝉、螳螂、蝎子、蚯蚓、蟋蟀等。 珍稀濒危动物 东方白鹳、金雕、大鸨、赤颈_虎 鸟 、白琵鹭、白冠长尾雉、小鸦鹃、白尾鹞、金钱豹、大灵猫、虎纹蛙、拉步甲。 经济 2013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5.4亿元,增长9.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2%、11.4%和10.2%。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1亿元,增长22.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亿元,增长20.6%,增幅居全市第3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4.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7.3亿元,分别增长18%和2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8元, 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7881元, 增长13.8%。 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187亿元,增长7.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187亿元,增长1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亿元,增长15%,居全市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2亿元,增长11%,居全市第3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1.7亿元、增长8.4%,各项贷款余额74.4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08元、增长9.4%,居全市第3位。 第一产业 罗山县为河南省主要粮食产区之一,盛产水稻、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茶叶、芝麻、银杏、板栗等。罗山是信阳毛尖主产地之一,罗山茶已成为“信阳毛尖”中一支耀眼的奇葩,驰名中外。畜牧业、水产业发展迅速,全县畜禽养殖已成规模,石山口鱼享誉大江南北。全县水稻年产量3.8亿公斤,小麦5600万公斤,油菜3000万公斤。罗山是河南省25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之一,在实施自然林和原有人工林保护的基础上,大规模进行了林业建设,全县林地覆盖面积达到10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4%。其中活立木蓄积量135.9万立方米,经济林42.56万亩,年产林果2021万公斤。全县以信阳毛尖为主产品的优质茶基地发展到5万多亩,年产绿茶100万公斤。畜牧业、水产业发展迅速,全县规模养殖发展到900家,畜产品年产值达5亿元,各类水产总量达1.8万吨。 罗山茶 第二产业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8.1亿元、利润总额10.7亿元,分别增长15.5%和16.6%。实现外贸进出口2560万美元,荣获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县称号。 一是产业集聚能力持续增强。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65家,累计投资13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增长38%。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亿元、利税7亿元,分别增长7.1%和11%。新增就业人口5000人,新增建成区面积0.5平方公里。 二是石材专业园区建设加速推进。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园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完成规划编制和立项,两条10千伏供电线路工程已开工建设。县石材行业协会正式成立,签订投资契约企业12家,契约金额8亿元,已落地开工企业9家,完成投资3亿元。 第三产业 2013年,灵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和何家冲红色旅游景区总体提升规划基本完成。投入5000余万元,继续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景点建设。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稳步推进,全县新增农家饭庄80余家、农家乐项目15个,带动农民增收2600多万元。全年接待游客205万人次,增长16%;实现旅游相关产业收入8.1亿元,增长21%。服务业蓬勃兴起。商贸流通、餐饮住宿、金融保险、交通运输、中介服务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市场建设与改造步伐加快,豫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赵园市场升级改造全面完成,谷泉农产品物流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提速升级,100家农家店实现了信息化改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6亿元,增长14.2%,位居全市第2位。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7年,全年有48项教育体育工作受到国家、省、市、县表彰奖励,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奖、全国第十四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全省中国小勤工俭学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亲职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示范基层工会、全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精神风貌奖。 罗山县第一中学 截止2007年,全县有中国小学校235所,在校生132419人,教职工7340人。其中普通高中7所(民办完全中学1所),在校生19566人,教职工1060人;中等职业学校4所(成人中专1所,职业高中3所),在校生9341人,教职工395人;国中23所,在校生35350人,教职工2167人;国小校数200所(其它部门办国小1所,民办国小2所),在校生68060人,教职工369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02人,教职工26人。此外,全县现有幼稚园22所(民办幼稚园17所),在园幼儿9438人,教职工159人(民办幼稚园教职工87人);有成人教育学校18所,教职工36人。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教师及非学校机构行政人员1348人(离休人员50人,退休人员1183人)。 罗山县铁铺乡中心国小 截止2007年,全县校舍总面积873364平方米,其中普通高中校舍建筑面积189524平方米,职业学校校舍建筑面积45360平方米,国中校舍建筑面积244805平方米,国小校舍建筑面积374971平方米。全县中国小图书总数2379331册,其中普通高中图书总数329100册,国中图书总数760449册,国小图书总数1188182册。全县中国小计算机拥有量3395台,建立校园网的学校26所。全县教育固定资产总值66105.97万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4549.23万元。 能源建设 罗山电力供应充足。全县已有10KV线路61条,总长1601.1公里,10KV供电网路基本形成。罗山境内共有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10座,有35KV线路13条,另有一座220KV变电站正在筹建之中。全县行政村通电率100%,年用电量达到2.85亿千瓦时。全县电网供电负荷可达到105600KW,能充分满足全县电网内的供电需求。另外,国家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工程由信阳弘昌燃气管道公司在罗山设站,年供气能力为1亿立方米。 社会保障 2013年,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和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8.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9155人。城乡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差标准分别提高到195元 、99元。社会救助力度持续加大,发放困难民众医疗救助资金872万元,194名孤儿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13人次。建成农村居家养老示范点30个,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4所,被确定为全市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县,县民政局被表彰为全市民政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社区老人日间照料工作现场观摩会、全省老龄工作现场观摩会和全市社会救助工作会先后在我县召开,楠杆镇田堰社区和城关镇赵园社区被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风景名胜 灵山寺风景区、何家冲红色旅游景点、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池、石山湖景区、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里落雁湖 荣誉 罗山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计画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和全省职业教育强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等多项荣誉。 著名人物 费_、黎世序、尚钺、张轸、陈孤零、徐立德、孔玉芳、张胜炎、尹保斌、包盛柏、杨德东、刘绍勇、张国清

罗山莽张为何叫莽张

凭借地势而名。

莽张村位于信阳市罗山县莽张镇英南北高岗蜿蜒,起伏似蟒,蟒张后称为莽张村,当地主要是凭借其地势特点而命名。

罗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这里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新时代时期,祖先即在此繁衍生息。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一共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9年10月,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一共有11个镇、6个乡,分别是周党镇、竹竿镇、灵山镇、子路镇、楠杆镇、青山镇、潘新镇、彭新镇、莽张镇、东铺镇、铁铺镇、庙仙乡、定远乡、山店乡、朱堂乡、尤店乡、高店乡。具体介绍以下几个乡镇:

1、周党镇

周党镇位于罗山县县境南部,地处豫鄂要冲。镇政府所在地周党集镇距罗山县城35公里。全镇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呈丘间盆地,东西高,南北低,西、北部丘陵起伏,跨境河流有淮河支流竹竿河,九龙河在龙镇村注入竹竿河,有小型一、二类水库12座。

2、灵山镇

灵山镇地处罗山西南山区,全镇总面积125平方公里,位于国家大型水库石山口水库上游,是国家AAAA级灵山风景区和国家级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京港澳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西距信阳市仅30公里。

3、青山镇

青山镇位于罗山县西南部,距县城27公里,东临子路镇,西临上天梯矿区,南与朱堂乡交界,北与楠杆镇接壤。全镇面积97平方千米。

4、铁铺镇

铁铺镇,是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别行政单位。 位于信阳市罗山县城西南部豫鄂交界的大别山区,南与湖北大悟县交界,西与信阳鸡公山风景区为邻,北与罗山县灵山风景区接壤,距县城52公里。总面积118平方千米。

5、朱堂乡

朱堂乡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西南部。东以保安村西石岭与涩港乡交界,南抵天桥与灵山相连,西至曾家山与信阳县东双河乡接壤,北到黑虎庙与青山为邻。乡境东西长10公里,南北长13公里,距离城区53公里,总面积102平方千米。

百度百科-罗山县

罗山县人民政府-罗山县2015年行政区划

仙游县的行政区划

今天,我们一起去宁海伍山石窟游玩.一进景区,就看见对面的山上有三个大窟窿,我想:那就是主要景点吧!于是我们就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山了.一路上,碧水清潭、绿树成荫,树上的鸟鸣声此起彼伏,正当我们陶醉在美景中时,不知不觉间窟窿已在眼前,粗粗一看洞口像宝剑的形状;旁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剑门雄风”.哦,原来这就是石窟的入口啊!我怀着好奇三步并作两步直奔石窟.呵,好冷!一进石窟一股冷气就迎面而来,我不由得打了个哆嗦.等大家一起进洞后,我们便向前走去,时而瀑布声隆隆作响,时而小溪流水涓涓,旁边奇形怪状的石头,好像在给我们指路.小路时而宽,时而窄,忽而左,忽而右,绕得我们头都晕了.不知不觉间我们已来到了一个阴暗的洞前,我勇敢地第一个冲了进去,忽然眼前一黒,我的心一下子就揪紧了,只觉得四周阴森森的,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正在这时候一缕阳光透了进来——呵,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我庆幸胜利出洞的时候,一个更令人胆战心惊、毛骨悚然的场面——悬崖峭壁下竟是万丈深渊!这时只听旁边的导游在说:“这里离水面有600米,……”.啊,如果掉下去可就不得了啦!我一下子来了恐高症,头晕乎乎的,不敢看第二眼,只好闭着眼睛,扶着栏杆小心地向前挪动步子.至于导游后面说的是什么,我都不想再听下去,我只是一个劲地告诉自己,得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出了“超级恐怖”地带后,回想起来,还真有些刺激.我们边游玩边欣赏,伍山石窟的奇石妙水让我们留连忘返.被称为“江南最奇美的石文化风情园”——伍山石窟,果然名不虚传.

强蛟群岛:

宁海的海,宁静而美丽,在象山港湾内,居然能见到蔚蓝的海水.这在大陆近海一带颇为鲜见,是祖国万里海疆富有特色的一段. 在宁海,不光可进行陆上旅游,爬山涉水、穿密林、探峡谷;也可进行海上旅游,象山港、三门湾畔碧海金沙的强蛟群岛、双山岛等,让您充分领略海港风光,品尝鱼虾蟹贝等美味海鲜. 象山港的强蛟群岛是一群古老而神秘的岛屿,几千年的人文沧桑使它平添了几许凝重的历史感. 

强蛟群岛

泛舟海上,极目远眺,蓝天与碧海一色,2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12座小岛星罗棋布,宛如一条水晶项链,嵌镶于万顷碧波之中,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千岛湖”.它比新安江的千岛湖水面更辽阔、气势更雄伟.此处四面环山,波澜不惊,各个小岛各领风骚,争奇斗艳. 强蛟群岛中以白石山岛最奇,岩石诡奇多姿;中央山岛最秀,花木争相竞艳;横山岛最著名,上有古寺,林木参天,浓荫垂海.从明初开始,这里就是香火旺盛的“小普陀”. 现今绿树簇拥着“南普禅院”,供奉着缅甸赠的两尊玉佛.徜徉其中,您能体会到“蓝天碧海”的真正含义.此外还有汉代的鲒埼亭,系汉代设烽火台的海防驻兵营寨. 强蛟群岛自古有蜃海之称.每当雨后,海天如洗 ,有五彩蜃气从海面冉冉升起,隐隐有亭台楼阁、山峦树木,似梦似幻. 强蛟群岛是宁海著名的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基地,水产之优居浙江三大养殖港湾之最,是品尝海鲜的理想基地.贝壳类品种特别丰富:牡蛎、血蚶、青蟹等特别著名.在岛上吃烧烤、尝海鲜,原汁原味,别有风情,是旅游者的一大享受.

长街伍山石窟

在宁海东乡长街镇,有好几个石窟,伍山石窟是其中一个. 伍山石窟历经800多年,由人工采石形成.目前,已经发现大约30余个洞窟群,800多个形态各异、宛如天成的洞窟.石窟群风光奇险,雄伟与妩媚并存.整个石窟从外看,好像一个巨大的城堡.主洞窟高数丈,旁有几个小石窟,洞窟之间或相连或相通.数个洞窟好像一个歪斜的葫芦,口小腹大.洞口就在山顶,像一扇天窗.洞壁就像一顶随风飘舞的幔帐.洞内可搭戏台. 伍山石窟因紧临大海,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海产.目前总规划面积约40公顷的伍山石窟旅游度假区即将建成.整个规划区域分为一个主景区和两个分景区.伍山石窟主景区包括不周神山、聪明山水、岳井洋景区和伍山度假区,将分别建成洞室园林观光区、洞窟童话游乐区、海湾盐场观光区以及宾馆别墅度假区;道士岩和石兰山这两个分景区,将建宗教、石文化区和洞窟野营探险区.

野鹤湫

野鹤湫位于黄坛镇西部,《徐霞客游记》记载的梁皇山的北麓,距县城15公里. 景区内自然景观丰富,有浙东地区最密集的瀑、潭群.18级飞瀑,36泓龙潭,或缓或急,或宽或窄,绵延数公里. 这里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春来山花满坡,蝶飞翩翩;秋天红叶遍地,雁鸣声声.景区内,沟谷纵横,险峻奇秀,林木丰盛,环境清幽,空气新鲜,气候宜人,最适合一家人或三五好友在此喝茶聊天、休闲自娱.据说,此地曾是野鹤的家园.民间一直流传着王乔乘鹤东来这里的仙话.这一带还被推断为黄公造纸的基地.

野鹤湫

据开发部门规划,整个景区分为六个分景区:野鹤溪、闲云溪、云鹤坪、野猪头、丁山等. 最有特色的分景区是野鹤溪,全溪长达2.5华里,有由会真瀑布、瑶台瀑布、天门瀑布等组成的瀑布群. 为了旅游安全从入口处开始都已铺设了石级,沿溪都装有不锈钢栏杆.在各个观景点还建造了竹亭、竹台、竹楼、竹榭、竹廊、竹桥…… 位于整个景区东北部的闲云溪,面积800余亩,目前是景区的入口处,建有与景区相适应的闲云山庄,内有宾馆饭店、管理房、购物长廊、停车场、公厕等.同时还有供野餐用的烧烤区等. 云鹤坪,除了建有供游人度假、休闲的多种建筑外,还建有突出野鹤湫作为道教文化发祥地的道观小区:道观、太极图像、健身屋等建筑物. 野猪头、丁山则保持原始生态,建成度假村、动物园、植物园、百果园、茶园等,为游人提供丰盈的绿色环境和绿色食品.

梁皇山

梁皇山在宁海县城西面11.4公里前童镇北部边境.属于南干山.西接大门山,东连岵岫岭、封山,南为大红山.东、北与黄坛毗连.山多松、竹、薪柴.主峰768.2米. 梁皇山原名桐柏山.传说,南北朝梁武帝(464—549)徒吃素的创始人,被尊奉为“饿佛”.他的长子昭明的第三个儿子萧察,有文才,精佛法,深得武帝钟爱,封为岳阳王,任东扬州刺史、会稽郡太守,家有宾客数千.梁太清末年(549),宠信降将侯景作乱,陈霸先兵起,朝廷相互倾诈杀戮,岳阳王携王妃、太尉、将军多人,到桐柏山避难隐居,在“稍场”的佛寺中,随同和尚念经拜佛,同时习文练武.叛兵赶到,警卫将军站司,太尉被捕杀于寺前驿站十字路口;王妃遁入深山尼庵带发修行,岳阳王在和尚护送下躲进双大门的岩洞中脱险.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回到京城,做了梁宣帝.民间有句顺口溜:“梁岩亮,金钟响,岩门开,王子出山做宣帝”.此后,驿站改为梁皇街,稍场佛寺命名为梁皇寺,桐柏山更名为梁皇山. 现在已开发为风景旅游区. 到梁皇山旅游首先看到山的南麓有建于唐武德年间(618—626)之梁皇寺.寺前原有古桥一座,名为“过远桥”,北宋罗适曾有《过远桥》一诗:“长忆西桥避暑时,天风六月袭人肌.水随地脉来五尽,云过山头去不知.拂面稚松应偃盖,当年游子已庞面.共师欲动溪边石,留与东归题好诗.”只是现在梁皇山前已有公路,今桥已圮. 从梁皇寺东首的山路大约走40分钟山路上去是一个小庵,这里曾就是王妃遁入深山尼庵带发修行的地方,叫梁王簪.小庵前有稀之方竹数丛和紫竹. 上梁王簪可看到很多石景:如岩门,又称“东天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与天台山赤诚山、黄岩羽山洞、章安八仙岩合称为古台州“四大胜景”,此外还有石塔、龙口珠、蛤蟆石等.这些石景,连徐霞客都说“峰荣水连,木秀石奇”. 从梁皇寺的西首上是一条通向八鸟山的公路,公路经过外辽村和里辽村.梁皇帝词曰:“跨长岫而上寮斗”,这“寮斗”就是现在的外辽村和里辽村. 公路经过的第一座桥是架在飞龙沟上的,当地又叫双大门,现在也是景区的入口处.过马路桥就可看到梁皇洞,有人称之为“伏龙洞”,水大如蛟龙出海天旱象潜龙在洞,现有蝙蝠出没,故又称蝙蝠洞.据当地史称,此洞通新昌县境,无人识其项背. 沿溪上去有飞龙瀑布、天门瀑布等十多个瀑布和龙潭,千奇百态.溪的源流经过外辽村,办有农家乐,吃有住,还可自己动手烧烤、扎营.沿村前的鹅卵石上山去是天竺峰,能看到千丈岩等景观.向西下山是一条古老的卵石路,沿溪而下,能看到梁源潭、洗脚潭等龙潭瀑布以及五指峰等景点. 经过外辽村可达里辽村,从里辽村往北下去就是现在的野鹤湫风景区.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至此山,梁皇山是《徐霞客游记》记载的第一座山. 到梁皇山旅游,可到宁海西站乘车,现行车费每人3.50元.梁皇不到有梁皇山的牌楼,在此下车,经过高速公路过道,步行十几分钟即到. 前童古镇 位于宁海县城西南14千米处,是浙东地区保存至今的一座最 具儒家文化古韵的小镇.2007年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当地童氏自南宋绍定年间在此定居后就勤耕好学.明初,伯礼两次礼聘方孝孺讲学于石镜精舍,共同奠定了诗礼名家的基础.自此,遵循引水植树优化环境、耕读敦睦、训育后人的美德,历代人才辈出,形成了“小桥流水遍庭户,卵巷古院藏艺文”的古文化风范.这里还是辛亥革命浙江总指挥童葆喧的故里和台束革命根据地.可供游览的有职寺其居、明经宅、上堂屋、五福临门、好义堂、名宗祠、的啊夫第等完好古宅和老街、民俗博物馆、鹿山、石镜山、孝女湖、柴万婴柏、徐霞客古游道等景.

1949年8月25日,仙游县解放,旧行政区划废除。1949年9月初,鲤湖乡、古邑乡、浔阳乡、榜头镇、城厢镇、善化镇、枫亭镇、兴安乡、凤顶乡、仁德乡、孝仁乡、城南乡、慈孝乡、香南乡、香北乡、木兰乡、兰溪乡等相继成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月,全县整编为9个区,乡镇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第一区(城关),第二区(赖店),第三区(枫亭),第四区(盖尾),第五区(榜头),第六区(大济),第七区(度尾),第八区(社硎),第九区(香山)。共辖202个乡(街)。

1950年2月,九区驻地迁麦斜,并增设第十区古邑(游洋)。

1950年8月,增设第十一区(龙华),第十二区(园庄)。全县划为12个区,262个乡(街)。

1952年8月,增设第十三区(石马),第十四区(石苍),第十五区(西苑),全县共设十五个区,辖740个乡(街)。

1953年6月,第一区公所(城关区)成立区人民政府。枫亭街改称枫亭镇,隶属第三区公所。

1955年9月,撤销第一、第四、第十一区,全县编为1个镇(城关镇)12个区,辖236个乡(街),以驻地名称为区名。

1956年6月至1958年春,整编为城关、枫亭、郊尾、榜头、度尾、社硎、麦斜等7个区和城关镇,下辖89个乡(街)。

1958年4月,撤区并乡,全县编为25个乡(镇),下辖91个小乡(镇)。

1958年9月起,撤销乡(镇),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将小乡改为生产大队。全县先后成立13个人民公社,辖240个生产大队,并先后成立仙游县溪口林场、综合农场、古洋农场、钟山农场等为县直国营农场。

1961年12月,将原13个人民公社,改编为18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辖318个生产大队,4197个生产队。

1964年6月,从城关人民公社划出6个街,成立城关镇,全县编为18个人民公社,1个镇,辖318个生产大队(街),4801个生产队(居民队)。

1983年1月,城关镇改为鲤城镇,城关公社改为城东公社。

1984年11月,改公社为乡(镇)人民政府,改生产大队为村(居)民委员会,改生产队为村(居)民小组。1985年,全县划为5个镇,14个乡,辖318个村(居)民委员会,4822个村(居)民小组。

1991年5月,社硎乡仙头村分为仙头、半岭两个村;赖店乡潘硎村分为潘硎、林田两个村。1992年底,枫亭镇辉煌村分为辉煌、沦溪两个村。

1992年11月,城东、大济、龙华、赖店、盖尾、游洋、钟山等7个乡改为镇。全县共有12个镇,辖17个居民委员会,233个村民委员会,3971个村(居)民小组;7个乡,辖71个村民委员会,851个村民小组。

2000年,仙游县辖13个镇、6个乡:鲤城镇、榜头镇、枫亭镇、郊尾镇、度尾镇、城东镇、大济镇、龙华镇、赖店镇、盖尾镇、钟山镇、游洋镇、园庄镇、西苑乡、凤山乡、石苍乡、社硎乡、书峰乡、象溪乡。

2002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02]270号)批复同意仙游县调整部分行政区划: 撤销凤山乡,并入西苑乡,调整后西苑乡辖西苑、岭峰、广桥、前洋、西土乾、半岭、仙山、仙东、仙西、凤顶、凤山、前县、前溪、柳园、白岩、顶东湖16个村委会,乡人民政府驻西苑村。 撤销鲤城镇,设立鲤城街道。辖原鲤城镇的木兰、十字、洪桥、城内、南桥、仙糖6个居委会,以及原城东镇的坝垄、龙泉、玉井、来洋、蜚山、东门、万福、北宝峰、富洋9个村委会(其中坝垄、垄泉、东门、北宝峰4个村委会改为居委会)和大济镇的金井、白塔2个村委会,办事处驻洪桥居委会(原鲤城镇政府驻地)。 城东镇人民政府驻地从东门村迁移到仙安村,更名为鲤南镇,同时调整行政区域。调整后,鲤南镇辖原鲤城镇的柳坑居委会,原城东镇的仙安、霞苑、下楼、涵井4个村委会,以及原龙华镇的大坂、平原、象运、象林、象坂5个村委会和赖店镇的西埔、温泉、圣泉、玉田、玉塔、横塘、东山7个村委会。 郊尾镇的芹林、盖南和新窑3个村委会划归盖尾镇管辖。 2002年底,仙游县辖1街道12镇5乡。

2003年,仙游县辖1个街道、12个镇、5个乡:鲤城大街道、鲤南镇、榜头镇、枫亭镇、郊尾镇、度尾镇、大济镇、龙华镇、赖店镇、盖尾镇、钟山镇、游洋镇、园庄镇、西苑乡、石苍乡、社硎乡、书峰乡、象溪乡。

2008年12月31日,福建省政府《关于同意仙游县象溪乡更名为菜溪乡的批复》(闽政文[2008]448号):经研究,同意仙游县象溪乡更名为仙游县菜溪乡。 仙游县野生动植物资源比较稳定。宋宝佑《仙溪志》记有植物71种,动物23种;明弘治《兴化府志》记有植物301种,动物234种;清乾隆《仙游县志》记有植物284种,动物82种。

仙游县现存的陆栖野生动物有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脊椎和无脊动物共计1200多种,淡水鱼类有65种,海洋鱼类多数是沿海岸性次级经济鱼类。 脊椎动物 两栖类:主要有黑眶蟾蜍、黑斑蛙、青蛙、豹蛙、沼蛙等2个目、30多种。 爬行类:主要有乌龟、平胸龟、眼斑水龟、海龟、玳瑁、鳖、壁虎、金环蛇、银环蛇、蟒蛇(琴蛇)、中国水蛇、竹叶青蛇、五步蛇、烙铁头蛇、火赤练蛇等3目、70多种。 鸟类:主要有鹰、猫头鹰、乌鸦、喜鹊、麻鹊、画眉、雁、斑鸠、八哥、鹧鸪、雉鸡、大山鹊、野鸡、野鸭、啄木鸟、鸽、燕鸳鸯、白胸苦恶鸟(田鸡)等22目、65科、计300多种。 哺乳类:主要有虎、豹、野猪、山羊、狼、獐、狐狸、貂、貉、鹿、山猫、灵猫、野兔、穿山甲、水獭、刺猬、松鼠、蝙蝠、野鼠、黄鼬等11目、31种。 无脊椎类 主要有软体、节肢及拟软体等无脊椎动物数百种。其中已鉴定的172种是:蟹、贝、藻等水生动物中,有软体动物88种,节肢动物33种,拟软体、环节动物13种。可供养殖且有经济价值的有青蟹、鲟、牡蛎、缢蛏、花蛤、泥蚶、扇贝等38种。

现属国家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有: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穿山甲、猕猴、水獭、鸳鸯等;属国家三级保护的有大灵猫、小灵猫、豹猫、青羊等。凤山的角怪属世界珍稀动物。 植被状况 仙游县南部属闽东南戴云山东湿暖亚热带雨林小区,北部属闽中东戴云山--鹫峰常绿槠类照叶林小区。由于仙游县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交界处,境内地形复杂,北部为海拔500--1800米的中、低山区,南部大部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气候、土壤、水流等自然条件明显差异,因而植物区和植被类型具有过渡性的特点,原生植被残存很少。而代之以次生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

据仙游县自然资源调查,仙游县主要植被有6个类型: 常绿阔叶林:由常绿阔叶树组成的森林群落,主要分布在石苍、游洋、象溪、西苑、凤山等乡镇的地势较为荫蔽,林地土壤较为良好的地带,以天然更新混交次生林为主。植物种类以壳斗科树占优势,混交乔木次之,还有常见的草木植物。 常绿针叶林:主要由裸子植物林木组成的森林群落。按乔木层的不同种,可分为杉木林、马尾松林、油杉林、柳杉林、福建柏林、黄山松林等。杉木林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马尾松林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油杉林主要分布在枫亭、园庄、社硎、榜头等乡镇。柳杉林主要分布在溪口林场及凤山、游洋等地。 针阔混交林:多为马尾松与相思树混交林,主要分布在枫亭、园庄、郊尾、盖尾、榜头等地,一般呈小块状分布。 竹林:多为毛竹林,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的游洋、石苍、象溪、社硎、凤山、西苑、度尾等地。中南部多为麻竹林、青皮竹林,生长在溪流两岸及房前屋后。 灌木丛林:因森林长期过伐及火烧退化而成,主要分布在溪流两旁险峻陡坡上,常见有矮化的青冈林、石栎、石楠等灌木。 荒山草坡:在1000米海拔以上的山顶部,风大气冷,土壤瘠薄,水湿条件差,只生长杜鹃花科、禾本科、沙草科等草木植物。还有低山丘陵的次生荒草坡,属于森林毁坏后的过渡类型。 野生植物 宋宝佑《仙溪志》记有植物71种;明弘治《兴化府志》记有植物301种;清乾隆《仙游县志》记有植物284种。

全县植物品种总计有171科,共2876种。其中,藻菌类11科,43属,计划性92种苔藓类4科,5属,计28种;蕨类15科,23属,125种;裸子植物类7科,8属,计81种;孢子植物134科,250属,计2350种。列为国际性国家级保护的珍贵植物有26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银杏(分布社硎、菜溪等地)、水松(分布仙游山、麦斜、五湖等地)、福建柏、胡桃、格木、杜仲、金钱松、楠木、铁刀木、云南石梓、红豆杉、山腊梅、青梅、巴戟、荔枝、小勾儿茶、异形玉叶金花等17种;属国家三级保护的有油杉(分布梧椿、潭边等地)、天竺桂、木荚红豆树、黄杞、厚朴、闹阳花、龙眼等8种。 溪流 仙游县溪流蜿蜒曲折、短小、湍急,落差大,易涨易退,属山地性溪流。历史上,境内通航小木船,从会仙(鲤城)至俞潭(今盖尾仙潭),水程30公里。水力资源蕴藏量为26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有200多处,全部开发利用后,装机容量可达17.4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6.52亿千瓦时。绝大多数溪流发源于境内,合流或分流出境,分属木兰溪、大樟溪、枫慈溪、晋江东溪、沧溪等五条溪,其中,主要属木兰溪水系。 地表水资源 仙游县地表水资源总量约18.55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集雨面积产水量101.85万立方米,人均水量2027.8立方米,亩均水量5260.9万立方米,低于中国、福建省平均水平。

地表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总体情况由北部山区向东南部递减。每平方公里集雨面积产水量,以北部凤山、西苑、社硎、象溪、石苍、游洋、钟山等最多,南部盖尾、郊尾、枫亭、园庄等最少,中部大济、城关、龙华、赖店、榜头等略少。人均与亩均水资源,以凤山、西苑最多,榜头、郊尾最少。 水力资源 仙游县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木兰溪、延寿溪、九溪、粗溪等溪流,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的1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条,流域雨量充沛,溪床坡降较大,水流湍急,利于发电。据勘测,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6万千瓦,其中木兰溪11.72万千瓦,延寿溪1.08千瓦,九溪7.1万千瓦,粗溪3.9万千瓦,枫慈溪0.8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力发电站近200处,总装机容量17.43万千瓦,其中木兰溪7.81万千瓦,延寿溪0.65万千瓦,九溪5.61万千瓦,粗溪2.58万千 瓦,枫慈溪0.1万千瓦,其他溪流0.669万千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3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