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熟人”生意
比较陌生客户来讲也更容易成交。
就拿卖电动车来讲,朋友到店里来,简单的说明来意,转上一圈,选择一款比较中意的车子,问问价格,配置,性能优点,我们或简单或详细的介绍一番,再给出一个比较优惠的价格,朋友欣然接受,皆大欢喜。这恐怕是我们最喜闻乐见的场景了。
然而时间久了我们却发现,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很愿意照顾我们的生意,有相当一部分我们认为很要好的朋友在想购车时走进我们的店里,我们也信心满满地招呼,询问。朋友也回应的热情,有问必答。可经过短暂的交流之后他就开始显得犹豫,迟疑。最后略显尴尬的说:还没想好要哪一辆,我回去再考虑考虑。伴随着朋友接借口离开,一单生意也就黄了。
有时候更让我们感到差异的是,一天你突然发现你的另一个朋友或他家人骑着一辆崭新的电动车出现在你的视线。显然才买不久,而之前他都没有到过你的店里询问过。好端端的一个生意机会他却情愿给了陌生人。
通常我们认为,朋友之间有着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关系,朋友这方面的需求就应该是我的生意,可最终面对了这样或那样的意外,常使我们陷入迷茫,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信任的朋友情愿像背叛我们一样把赚钱的机会给了陌生人?而你还一直都是想着怎样把最大的优惠给予自己的朋友。
其实要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就应该站在朋友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因为同样都是你的朋友但他们购车时的心理和想要达成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而构成他们心理和目的地因素又取决于朋友对你的信任度和他自身的人性特点。在这里信任度对心理影响较大,同时信任度高低等于朋友之间亲密程度加良好正确的沟通,而信任度又是朋友购买你车的关键,亲密度在此之前已经形成并不会在短时间改变。
假设你和朋友之间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即便使没有沟通他也是对你绝对的信任,哪怕你说的是假话。反之我们则需要进行及时正确有效的沟通加以补充。说完心理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下朋友想要达成的目的,目的发自于他的人性特点,作为朋友圈子的购买人群的人性特点我们可以分为三类:付出型,索取型,仇视型。作为付出型的朋友,是我们生意圈的贵人,他们的目的是为朋友着想:同样是花钱,我为什么不让自己朋友赚呢,平时关系这么好,怎么着他也会比外人优惠我的,他是内行懂得好坏,让他帮忙甭管花钱多少肯定错不了。
再来看索取型朋友的想法:既然咱们都是朋友,你给我的价格怎么也得比给别人便宜才行吧,你要是按进价给我,再白搭几样东西就更好了,反正东西是厂家给你的,也赔不着你的钱,我要是这点面子都没有还不如找外人买呢,况且以后有别人想买我还能帮你介绍介绍,你不就有的赚了吗?可你要是不识好歹非要赚我钱的话,我也只好去别家买了。
正所谓人分三六九等,朋友亦是如此,如果碰到仇视型的朋友,他在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买他的靠谱吗?那车看着倒不错可要价比别人高好几百,好也值不了那么多呀!那便宜的是挺便宜,质量肯定不行,我们是朋友,他要是想多赚我的钱,我又不好意思和他砍价,还不得让他坑了啊。本来嘛!补个胎才多大的成本他就收五块钱,人家修自行车的才收三块钱,虽然平时给我拾掇个小毛病也不收钱,那就是放长线钓大鱼,我才不上当呢,我们街坊前不久买了一辆,挺不错的,我问问他在哪买的,多少钱,我去那里出个只低不高的价钱,即使捡不到便宜也肯定不被宰。
买房子装修是件大事情,房子装修好了,是每一天日常要过,要生活的地方,但是在装修的过程中,除了有设计规划不合理的地方,还有材料与形状的变化,所以在装修后出现很多不合意的地方,就会难免要找装修的师傅,再重新修理。
如果说是熟人做的话,那么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想法,就是当初是你装修的,那么现在就应该有义务给我免费的修理好,而且不管时间长短,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尽快的装修弄好,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因为平常工作都很忙,不能照顾得到,所以这个免费的装修维护是难以长久的,但是因为熟人的关系又不好再收费,如果时间长了,维修的次数多了,难免就会有不如意的地方,那么这样就会发生矛盾,导致熟人的关系也发生变化。
在这种时候,熟人的生意不好做,这个就感悟出来了,装修当初选择了熟人,但是装修后带来的一系列的麻烦事长久摆脱不了的,而且处理不好的话,连朋友都没得做,所以这是需要长久和一个现实的艰难选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34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