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骑行路上

散文骑行路上

骑行路上

?

 我人生中第一次骑车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并不是家家都有自行车,我家有一辆旧自行车,是因为父亲在离家二三十里外的地方上班。骑车回来的父亲,夏天衣衫湿透;冬天则是全身冒着热气,像是刚出笼的馒头。我顾不得父亲是否给我买了糠果,一蹦一跳地径直奔向那辆靠在墙根儿的自行车。

 大二八的自行车,对于一个七八岁瘦弱单薄的小女孩,算得是庞然大物,但是大人们忙得顾不上帮你,全得凭自已。为了够着车把,得把车身向身体这边倾斜,小小的身体得使出全身的气力扛住车子。车子刚推出家门,心便像出笼的小鸟,狠不得一下就骑上自行车飞出去,怎耐车子不听使唤,只用右脚蹬着蹬子,左脚蹬地?咯噔?几下。扶不正车把,掌握不了平衡,车子东倒西歪,横冲直撞,一见对面来人便紧张地大喊?靠边,靠边?,结果车了还真靠到胡同边上的墙上。这时小手也冻得麻木了,趁势搓搓手、哈哈气、跺跺脚。后来慢慢可以用左脚蹬上脚蹬子,右脚从大梁下掏过去?咯噔?几下。在跌跌撞撞、磕磕碰碰中我终于学会了骑车。如果骑到大梁上两只脚是可以够着脚蹬子的,可那似乎是男孩子们的专利,女孩是要淑女一些的,但坐在座上又够不着脚蹬子,只好右脚使劲往下蹬一下,左脚尖把左侧的脚蹬子勾上来,左脚再蹬下去,右脚尖再勾起右侧的,如此反复。

 学会了骑车,就像是学会了飞翔的小鸟,觉得那么轻快,想要去哪儿,?倏?一下就飞过去了。那时候村后的麦场是我们的乐园,三五个孩子骑车绕着麦垛转着圈地飞,一群孩子则在后面你追我赶,大呼小叫,追逐嘻戏。或者把车子推上一个大坡,然后从上面呼啸而下,风把头发吹起来,风在耳旁呼呼地叫。

 一次我突发奇想,闭着眼睛从坡上冲下来,直接窜进路旁的沟里,沟不深,我没受伤,却把自行车摔得靠了帮,一路推回家,怕父亲会责备我。父亲正在院子里做木工,父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端详他手里刚刨过的木条,那时候家里的桌椅板凳衣柜饭厨都出自父亲之手。我告诉父亲自行车靠帮了,父亲没说什么,放下手里的活儿,从屋里搬出他的工具箱,或者叫百宝箱,所有修自行车的工具、配件里面都有。我见过一碗儿珠子在黄油里整齐地躺着,见过换链条上的链扣,见过换发条,见过里胎在水盆里冒泡泡这辆自行车在父亲的手里几乎所有的零件都被换过,觉得它就像是忒修斯之船。所以那辆自行车也常常引发我去思考那个难解的哲学命题。

 我以为是很严重的问题,没想到自行车像是被父亲施了魔法,一下子又完好如初。父亲依然没说什么,把自行车交给我,抓起一把地上的刨花擦一擦手然后继续干他的活儿。骑出巷子,负疚感一会儿便烟消云散,跟小伙伴们又像一群欢乐的小鸟,叫啊跑啊玩啊闹啊。

 骑车似乎是童年最快乐的记忆。

 初中要到二十几里的县城读书,便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周六下午跟几个同道的同学一起骑车回家,那条路上留下我们许多的欢笑和故事,那是青春青涩而快乐的时光。

 就这样,自行车载着我童年的快乐和青春的记忆,走进岁月的深处。

 参加工作以后,住在矿区,坡道很陡,不适宜骑车,便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骑车,直到如今山地车的兴起。

 山地自行车,让我重新找回那个高坡上往下俯冲的快感,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像是哪吒的风火轮,发条把风打包卷起裹挟着向前,风从耳旁呼啸而过,从身体的每个缝隙穿行,让我重新找回了儿时骑车的那种飞一般的感觉。而上坡的路,则是在艰难跋涉中一步一步前进。尤其是大坡,得把身子俯得很低,手紧紧攥住车把,脚踏着踏板使出全身力气,轮子转了一圈又一圈车身却似乎在一寸一寸地前进。播放器高歌着汪峰的?飞得更高?,却觉得翅膀似乎被汗水浸透了,腿像灌了铅,每前进一寸似乎都要用尽全身的气力。此时你不必急于达到坡顶,只管一路前行走好脚下的路。

 及至爬到坡顶,回首走过的路,那弯弯曲曲、起起伏伏的山道都成了眼中的风景,亦如走过的人生。

 骑行路上,把自己置身自然之中,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鸟雀飞翔、鸣叫,感受到枣花沁人心脾的花香。你会认真地看看山崖上郁郁葱葱的灌木,叶片盛满阳光,闪着光亮。山花在崖间烂漫,一簇簇一团团,沐着清风。静静的山道弯弯,天赖一般地一声鸟鸣,叫破所有的寂静,让你觉得空灵透彻。穿过一个狭窄的洞口,前面豁然开朗,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前行不远便到了我工作了二十余年的矿区。

 骑行路上让你感受人生、挑战自我,骑行路上有艰辛,也有快乐,骑行路上有不一样的风景。

永远在“318”路上骑行的少年

我决定骑行总的来讲,有两个原因。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脑上翻看到了一篇骑行318的骑行日志。那些,那些苦中作乐的文字,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和风情,吸引力我这个感性青年。

那时,我刚参加工作,大概二十四五。就在参加工作不久,我的人生很凌乱。给领导留下的印象也很不好。我决定有机会去骑行,因为哪些神圣的冰山,我想,她一定能洗涤我身上的污浊,还有那些不能言说的孤独,一定只有这些雪山可以知晓。就这样抱着这个信念,到了2017年。

1

骑行前,我常常在自问。骑自行车的时候脑海里会想些什么呢?其实,想得最多的是上了这个坡,会有下坡吗,转了这个弯就要到了吗?没时间去思考什么人生大道理。

但也有那么些东西映入眼帘。路过都江堰市的时候,一个小村庄全部拆迁,疲倦的我踽踽独行。偶尔坐下,道路两旁的支离破碎的房屋总能引起我的注意。我忘了当时我在想什么,我只觉得孤独,孤独的我,孤独的房子,好像世界也孤独了。(这天上午是我一个人骑行)成都就像三峡大坝蓄起来的江水,漫过了金牛,漫过了郫县,漫过了温江,漫过了都江堰。这水无处不在。而我就像《三峡好人》里的主人公,永远的目光呆滞。

从温江到都江堰的过程中,我膝盖疼痛,一路上不停地喷云南白药气雾剂,不停地休整。一路上我也注意到了身边有条河,不知是不是走马河。我停了车,沿一条荒废的小道推车而下,到了河边,坐一鹅卵石上。

洗了洗手,水甚清凉。但清凉的水遮不住我的眼,那稍远处的混浊,那枝条上的胶带让我感慨。我非故作此情,我打小与污染的河水相处。那是故乡的河,故乡的水,它们有它们的名字。

故乡,藏在巴蜀大山深处,小凉山余脉老君山,天宫山脚下。它本应美好如终南山下,可它不适合现代社会。

知青下乡,推广了一种植物——竹子,带来了一门技术——造纸术。从此,故乡的三四条小河,一条条上了颜色。绿色,**,后来愈演愈烈,黑色,白色!

爷爷口中的黄辣丁,青波,白甲……在我们心里神话般的存在,成为一种信仰。

今年三月,终于停了所有的厂,几十年的混浊终于清澈。可人们口中谈到的更多的是经济的后退。是啊!人们都打趣地说到,厂子关了,不做工人,做渔民了。人们都哀叹到:如今只有背井离乡的命了。(附上今年夏天和儿子在河里泡澡,头晚下了雨,涨了点小浑水。)

眼下这不知名的河流,我与你不曾相识。可是,你从巍峨的岷山而来,刚出山门,何以这般色彩,你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待你奔流入海之时,你还记得你的故乡,你的肤色吗?

2

出发前,我约了一好同事,好朋友。他是受我蛊惑,想要体验生活。临行前几天买了一两新车。在他那三十几的年岁里做这样的事情,他笑称为冲动,是再一次感受青春。

夜色被路灯吞噬,我们被骑行的激动包围。约好了一家茶馆,商量好了路线,备好了一切该备的东西,我们期待着明天的太阳。

第一次分开,是在乐山境内的一个小镇。

王小二膝盖疼痛,不想再骑了,叫成都朋友来接我们。晚上躺床上,反复说到,明天我可能恼火。我一再鼓励,一再鼓励。或许只是为了兑现我骑行之前说的话——坚决不搭车。

小二说,明天成都有个朋友开车来接我们,让我们从成都出发。我没有说不,也没有说可以。我不知道我在执着什么。

第二天中午吃过午饭,我们躲茶馆里躲接近四十度的高温天气。终于,小二朋友来了。看着他们下去,我踌躇了一会儿,也跟着下去。和他朋友寒暄了几句,他们离开了。我听到他那骑车发出的马达声,我闻到他那汽车尾气的味道,我发现此刻,我是多么的讨厌汽车。望着路的那头,还有那些刺眼的阳光,我感到沮丧与迷惘。

回到茶馆,剩我和谦哥。谦哥是半路加入的。小二说谦哥体力好,让他随我一路。

和谦哥在茶馆里睡觉。怎么也睡不着,虽然很累。不知从哪个话题开始,谦哥谈到了他的女友。我问他,听说你们分开了?他用左手挠了挠头发,右手指着麻将桌上的手机说:“她结婚了,就这几天,她的一朋友把结婚照发我微信了。”

我很吃惊,反问他,上次在街上不是还和你们俩打招呼吗?这才一个来月呀。谦哥咬牙切齿地自言自语,大概说,都是她妈的意思吧,那男的很有钱吧之类的话。

我说,那人家都结婚了,你这就算出来散心吧。唉!谦哥也跟着叹气,他说:“我们总是分分合合,这次没想到……不久前她问我什么时候娶她。我随意地说:‘还早呢’。谁知道,如今都结婚了。唉……不懂珍惜,不懂……不懂……”说着说着便哭了。我那眼泪也跟着打转,我忽然间念想到我的她,对啊,要珍惜。

和谦哥分开,是在成都。海洋馆附近,我们买了四瓶脉动两瓶矿泉水。我一口干了两瓶,带了两瓶和谦哥道别。我说,这水就似酒,离别时的好东西。

我要去一朋友家,他来接我。他只有半天时间,所以我坐他车去了温江。本来准备骑过去,可是朋友说,到你骑过去的时候,我都怕要晚安了。

谦哥也要去找他的朋友,我们就这样各怀私心,让骑行成了一个壳子,里面什么都没有。

在都江堰的时候,我们又相逢了。加入了小二的朋友和他朋友的儿子。我们都称呼他朋友为二哥。二哥说,我开车,要骑车的骑车,要坐车的坐车。我听见了这话,笑了笑,跑到马路边去拍美丽的紫坪铺水库去了。

车终于没有开,我们一行五个人,有说有笑。时间在车轮上缓缓流过。

到巴朗山下了,时至黄昏。二哥骑不动了,他儿子也骑不动了。二哥叫了俩面包车,让我们都上车。我终于不悦于脸色了。我说,你们坐,我骑。说着便迈上自行车,蹬着那快蹬不动的车。我很失落,我对自己说。

这时,小二说:“谦哥和二哥一起走嘛,我留下来陪他。”

故事就这样定了,黄昏的巴朗山路上,我和小二说了我的故事。很久以前,我有个梦想,我要骑车去西藏,去洗涤我藏污纳垢的心,我不要搭车,我不会放弃,我自己犯的错我要自己承受。

太阳下山了,一切都很美,我们拍着照,也偶尔推推车。

四姑娘山镇的喧闹让我生厌。吃了午饭我就说走。一路的下坡我还没有享受够,正准备继续畅享下坡的乐趣。可二哥他们都说不走了。

我走出饭馆,躺坐一张藤椅上,给目的地的朋友打了个电话。一切就结束在神山之下。我跳望正被阳光照耀的姐妹峰们,这看淡了人间悲喜的金山,此刻有没有看到我。

骑行就是一场心灵对世俗的理解,让我们越来越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她是不让我骑这么远的路程的。她说在周围骑一骑还行,倘若走远了,像川藏线之类的,需要的时间也太长了。把她一人丢家里多无聊,她说她不喜欢分离。她还说,这类户外运动一般都是有钱人做的事情,像我们这样的人也耗费不起。最后,她生着气说到:“那么远的路,那么危险的路,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你现在不是一个人而活,有人为你而活,你也得为别人活。”

后来,就骑较短的路线了。出发的时候,我一个人出门,一个人小区门口留影,七月的天亮得特别早,朝霞满天,映得高楼的墙砖熠熠生辉。

没有特别的感触,骑行的新鲜感战胜了我往常离别时的感性。

每天早中晚给她发个短信,报平安。她也说些类似的话语。这么多年大家都熟悉了这样的方式。她说,除了我开车的时候会聊些家常之外,其余的时间都是看手机。

她算个安静的女人。她不会主动问我有些什么感受,看见了什么新鲜事物,不会扭着我给她讲这讲嘛那。但我若要讲,他便安静的听着。

膝盖疼的那两天,她关心得比较多。叫我休息休息,太阳大了就别骑,不想骑了就回来。可我给她讲我要骑完这路程的时候,她又给我发来加油的表情图。当我和同伴们在路上有争议的时候,她总是说:“你别一个人骑。”

路上看到这景色的时候我想到了她,她好似不闻不问我的事,又好似这阳光与这花朵的关系。骑这段路的时候我一个人,我除了想“什么时候能到”以外,我想我应该想着她。

快到一山顶的时候,专门俯身草地,拍了几张这样的图。我发给她,问她喜欢么。她说,喜欢。我向她诉说了这张图的来龙去脉。

因为有首歌里唱到:我要把那小花花,插在你头上,让你美滋滋地过一个圣诞节。我喜欢这首歌,我要把我的小花花插她马尾边。那天,阳光也是很灿烂,我总哼着这首歌。

那是一群少年,翻山越岭到达他们理想的地方。

——题记

那是一群怀揣梦想的少年,他们不惧生死,不惧艰难永远的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翻山越岭跨过每一座高大的山峰,用车轮丈量着“318”的每一段路。

我到现在的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七个人,二十七天,七辆单车,七包行李,七个梦想汇聚在一起。翻越十六座山峰,骑行千里,用生命丈量着“318”的每一段死亡之路。

那是哥哥和他六个朋友之间的约定,从成都他们七个人相遇,一起相互鼓舞,坚持骑到拉萨的一段传奇故事。时隔多年再次回想起这件事情,仿佛还是哥哥起床的那个清晨,载着行李的单车,蓝色的头盔,出征前的客栈,以及那群少年和永远携刻在心里的梦想。

(1)

(注:以第一人称,文中的“我”是指哥哥)

关于骑行这件事还得从2014年说起。2014年我在苏州当保安,在当保安的那段时间里我一直在看书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天天看贴吧,偶然间在贴吧里看到骑行吧,那时的我心里翻江倒海掀起一阵激动。于是骑行梦在我的心中萌发,从一月份开始我就存钱去买装备,计划路线。

2014年四月十日,开始我人生中第一次的骑行历程,从苏州出发到徐州,休息了几天又一路到达北京,又从北京到青岛。38天,历行3552公里,完成了我14年之久的骑行梦。

随后的日子里,我骑着单车去了很多地方。2015年我有一个早已蓄谋已久的骑行计划——骑行拉萨。

从成都出发,到达西藏的“G318”国道。全长2000余公里,被称为“川藏南线”,沿途经过成都,雅安,康定等12个地点,最终到达拉萨。

计划了好久才决定出发,于是我在网上约了四位志同道合的网友一起骑行这个长达2000多米的“G318”国道。准备好装备,帐篷,睡袋,手电筒等。与网友约好,相聚在起点成都。

弟弟那时才10岁多一个无知的孩童,不知我骑着单车要去那里。记得,临走时的那天晚上,弟弟画了一本画偷偷的装在我的袱包里,并祝我一路顺利,平安归来。那天晚上我和弟弟都睡的很晚。第二天我早晨七点起床,弟弟也是早晨七点起床,穿好防晒服,系好鞋带,装好行李,临行前弟弟给我拍了一张照片。

弟弟目送我离去的身影,弟弟说:“一路平安!”我又回头看了看他,对他笑了笑。

一路骑行到徐州,又坐火车赴去成都。后来我和网友四个人相遇在徒步哥客栈,把酒言欢,一群志同道合的少年们举这啤酒杯,一起祈盼着明天到达理想的远方。就这样一段传奇的故事以梦想和远方开头。

(2) ?

骑行川藏的第一天,和队友清晨五半起床,收拾好装备以后就了离开了成都,一起“进军”雅安。路上又遇见了两个人,队伍变成了七个人。路上,我与队友的速度很快,时近中午的时候就到达了雅安。

在雅安我又遇见了很多骑友,我们一起拍了拍陌生人的肩膀,对他们说:“加油!”虽然素未谋面,但似曾相识。下午和队友一起开始爬坡,我感叹说:“上坡有多累,下拨就有多爽。”我和队友都是爬坡特别累,但是下坡的时候时速50特别快。晚上的时候和队友在旅舍落宿。

[if !supportLists]第二天,[endif]我和队友几乎这一天里都在爬坡。上坡的时候差不多都是坑,那坑坑洼洼一处接着一处。他们就一直的往前骑,路上的风沙很大,后来队友的手机又掉了,也不知道手机掉到那里去了。中午时近一点的时候和队友才吃上饭,下午时路上的坡跟多,我和队友起到晚上的时候已是疲惫不堪。

人生这一路,想要到达自己期待已久的目的地时,就要翻山越岭走过许多坑坑洼洼的地方。有些人选择了坚持,选择了风雨兼程,但有些人选择了放弃。人和人之最能体现出差距的就是努力与坚持。

[if !supportLists]第三天,[endif]我和队友又开始了上坡的挑战,那坡度很长,他们慢慢的骑上去,骑了20公里的上坡。然后开始进入传说中的二郎山隧道,下坡的时候很快,一路狂下坡以35码的速度分分钟钟的时间赶超队友。随后和队友们在登巴客栈里住下一晚。

[if !supportLists]第四天,[endif]还是爬坡。30公里的山坡我和队友骑了20公里的平路,然后开始了上坡。30公里的山坡骑了将近五个多小时,又累又饿还又热,中午的时候休息了一会儿,没吃饭。饿的推不动车,又随便的吃了泡面。又开始了无休止的爬坡,很累,但仍然在坚持。

下午的四点半,他们到达了康定哈达客栈。今日,恰逢赶上队长强哥的生日,客栈老板跳舞庆祝强哥生日快乐。在着欢声笑语,伴随着舞蹈中强哥又长大了一岁。

人生就像一次次艰难的爬坡,你上坡有多努力下坡就有多爽。重要的永远不是终点与起点,而是过程,过程才是一个人从单纯走向成熟的标志。想想人生没有爬不过去的山坡,只要你坚信,只要你努力结果一定不会辜负你。

[if !supportLists]第五天,[endif]离开了康巴客栈,又开始了一天的爬坡,进入我们进藏以来的第一座高山——折多山,折多山海拔高达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中午没有吃饭的地方就吃了一点零食就出发了,天气忽冷忽热还时不时的下一阵小雨,身体慢慢的吃不消。和队友一路上都是推过来的,不敢骑一骑就高反。

四点半的时候到达了摄影天堂——新都桥。新都桥的风景很美,草原后巍峨的高山,白塔上系着一条条洁白的哈达。一路的风景如诗情画意的天堂,白云,蓝天,高山,吃草的牛儿。

由于身体的不适,我和队友们都在新都桥休息了一天。

第二天早晨,我和队友从新都桥出发。下坡的时候我的单车坏了,于是我修了修单车,又感叹道:“不会修的话,就倒霉了,下了几公里破路差点癫死我!万幸的是后面的路都是油柏路。”

此时下午3点,到达了雅江的相客松客栈。由于单车坏了,需要及时维修。在网上订购的东西,快递得在明天中午才能到达客栈。为了不耽误计划的骑行路线,我先让队友们先行一步,自己在雅江等快递,修单车。

日出,第二天。朝阳照在雅江的每一个角落,下午3点多快递到达雅江,六点到达相客松。眼看也追不上队友了,修好车以后。在阿老玛客栈住下。

日出日落,夕阳西下。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有些人的一生活在了平淡无奇的小城里,而有些人却浪迹天涯,游走四方。天很大,地很广你不可能踏过世界的每一寸土地。

(3)

川藏第九天,早晨的太阳光芒四射,朝阳普照大地。我们又再次的踏上梦想的征途,我和队友在骑行的路上遇见了韩国人,他们装备不错和我一起骑了一个上午,到下午的时候就不见人了。

下午到了红龙乡,晚上在这边的客栈住了下来。第二天清早天上下起了小雨,上坡十公里后,就开始无休止的下坡。二十公里后,就到达了理塘县。队友大多数都在理塘县休息了,我又骑行了五十多公里的平路晚上的时候又在客栈下落宿。

川藏第十一天,从禾尼乡出发,骑行了三十余里的平路,就到了号称“稻城古冰帽”的——海子山。看见了姐妹湖,姐妹湖的风景宛如壁画般美丽。从海子山辞后,八十公里的下坡,顺利的到达了竹巴笼乡。在竹巴笼乡的一家藏族家庭客栈住了下来,老板很热情,一路上都是藏族人民给我的鼓励一句句“扎西德勒”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非常和蔼可亲。

川藏第十二天,早上吃完饭开始了今天的行程。出发前没看今天骑行的路线,结果我迷路了。多走了八十公里,天气又热,太阳下挥汗如雨。码表晒坏了,水也喝完了,没有东西吃了,感觉死亡就在眼前。没办法,只能咬牙坚持,一路上没有一家小卖部,靠着这份信念,靠着这份梦想我才坚持了下来。我每十分钟就喝一口,直到两瓶矿泉水的喝完,这感觉就像是在死里逃生一样。

最后还是一个人骑到了西藏界,碰见了队友就和他们一起骑到了温泉山庄。

是啊!人生有千百条路。我们都在寻找最合适自己的那条路,然后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但是,只要是我们走错了路将会付出这一生的代价,它不像单车那样即使骑错了道路也可以原路返回,但人生却永远无法从头再来。

出发前我觉得骑行川藏就像是在做梦一样,但是经过了这十几天的骑行真的是太累,太苦。早上没吃早餐就匆匆忙忙的走了,我是累的不行了,还有二十公里的上坡。路上一碰见了一骑友,我们就结伴而行。

下午快到的时候,竟然下起了暴雨,我和骑友搭了一下午的车,暴雨也没几分钟,我们搭上了车去了芒康。

我们有梦想,同时也在坚持梦想!我们有信仰,同时也在坚信信仰!

川藏的第十四天,清早下起了毛毛雨,我以为没什么关系,就出发了。然而谁曾知,骑行一小时以后就下起了大雨,穿上了雨衣,一会又停了我脱下雨衣,没过多久又下起的大雨,无奈的我只好再穿上雨衣。上坡到了山顶上,收拾好东西以后就开始下坡。三十五公里,那真是玩命的境界,一下坡就无休止,刹车的未必能刹住。

下午就到达了徒步哥客栈,我们七个人相聚在客栈。一起把酒言欢,畅聊欲言。

从徒步哥客栈出发,一路上坡第一个出发的。到了觉巴山山顶,又开始了几十公里的下坡。快到了许荣兵站天上又下起了雨,只好在徒步店住下了。

不急不躁,慢慢的骑。8点钟起床,今天就骑六十公里,一路二十五公里的上坡,到达东达山海拔5008米,我们七个人就出发了,我是一路疯狂的骑行,那速度分分钟钟赶超队友。幸好的是没有什么高原反应,然后就到达了山顶,到达了山顶后就是开始三十六公里的下坡。下午四点半的时候到达了左贡县住下来了。

从左贡县出发,今天目标是骑行一百余里路。石头路加上下路非常不好,下午时骑行了六十公里还可以,就是逆风,没有力气再接着骑行了,所以就在邦达住了下来。

[if !supportLists]第二天,[endif]从邦达出发就是一路的下坡,然后开始了传说中的七十二拐。特别的危险,但是只要慢慢的骑问题就不大。随后我到了怒江,吃了一点东西又开始十几公里的上坡之路,天上还下起了雨,下坡时我就直接上的大道,速度特别的快,然后到了八宿县就在那里落宿了。

从人宿出发,就是七十公里的上坡路,我是骑的又累又慢,最后一个就是我,中午吃的米饭。慢慢的骑啊,骑啊就到了安久拉山,那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之后开始了二十二公里的下坡路,那速度特别快,但风景更美像是森林一样的天堂。还有高大的雪山,一座接着一座连绵不断,美妙绝伦!这里就是然乌,然乌湖与玉龙雪山连在一起,美的如画。

休息一天之后,从然乌出发,谁知道的是今天竟然下了三次雨。下午三点多钟到达了波密,海拔低,景色也惹人醉。

人生这一路难免会有特别难忘的风景,然而它们只是生活中不经意的一瞬间。我们一生要掠过无数个景点,但是最难忘的还是在那一瞬间里的奇迹。时光的列车带我们去过无数个地方,教会了我们成长与生活的烟火。

川藏的二十二天,经过中国景观大道的精华段,波密一路上都是树,风景真的很美。不过今天的速度太快了,没拍几张照片。我如打了鸡血般疯狂的骑行差点就晕过去了,下午的时候队长强子哥的手机掉了,但庆幸的是最后还是找到了。

然后开始了传说中的通天麦险。坑路,泥路那泥溅到包袱上了还好我身上还算干净。最终到达了目的地——排龙。

又是一天的到来,从排龙出发,一路上坡,六十公里。特别累,我晒的都快晕了。下午到了中国瑞士之称的——鲁朗。

早晨迎着阳光从鲁朗出发,一路又是上坡,今天共二十五公里的上坡之路,才能到山顶。骑行到一点多才见到了常年云雪覆盖的南迦巴瓦封的一角。下午的时候终于到了八一,感觉还是大城市好。

出发八一,就开始了全程高速路,上了高速路个个都要飞起来似的。时速二十七迈,下午就到了工布江达。

转眼间二十六天过去了,我一想到明天就要到达梦想的终点多少都有些激动,振奋。回顾这二十六天里,我与死神擦肩而过,翻过雪山高岭,踏过冰川梦河。多少次的倒下,多少次的绝望,又有多少次想过放弃的念头,但是我们一直靠着梦想与信念坚持了下来。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梦想!

松多出发,早餐都没吃,路上还下着雨上坡二十五公里到达了达米拉山,海拔5013米最后一座山,也是最高的山。然后到达了米拉山,下坡的时候下起了冰雹,一路下坡和平路时速没下过二十五,下午七点半抵达拉萨的布达拉宫。

(4)

(恢复第三人称)

翻越十六座大大小小的山峰,跨过无数条河,日行百里,无数次上坡下坡,无数次艰难险阻。但始终阻挡不了他对梦想的追求和热爱,他们用生命完成梦想,以血液谱写理想的篇章。

哥哥和队友们,不惧怕生死砥砺前行。他们七个人,仿佛拧成了一股绳,一直的向前冲!

后来时隔多年,哥哥再次给我讲述这件事他最难忘的时候。

哥哥说:“在进入318的拐道口,我迷失方向。

然后我就在那个岔路口的时候,因为那不是桥吗,他就是一个往前通,通往右拐。这就属于一个什么桥,一个杠,一个横。我就我就走错路了,我就往前走,然后我骑错了。我骑错了代价是什么,代价是你连水都喝不上,你自己的水都喝不上,一直骑骑到前方,没有路你在你,你必须得回来,你骑到前方没有路了,你知道奥这没有路了发现没水喝了。慢慢儿的骑,你没看,旁边没有补给你的地方,没有超市。你只能省水喝。”

虽然历经了像这样种种的困难,但哥哥和队友们仍然在坚持。他们靠的是梦想的力量,信念的力量,以及相互鼓舞的力量。

后来,骑行川藏以后,哥哥和队友就各奔东西。他们从五湖四海相聚在一起,又各自去往天南地北。结伴一程,缘聚缘散然后遇随而安。

哥哥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段追求梦想的旅程,更忘不了那时陪自己经历了生死的队友。他们的故事永远的铭刻在布达拉宫的上空,也永远的刻在每一段“318”的国道上。

多年后我偶然间在哥哥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句话:“川藏一行,无悔一生”,那是哥哥脑海中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事。

他骑行川藏的故事仿佛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追求梦想的这段旅程,我们难免的会遇到坎坷以及挫折,但只要我们有一颗永远面对艰难险阻的心,就一定会战胜困难。多多少少都会跌倒,谁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都是充满前所未有的挫折与失败。

那是一群少年,翻山越岭到到他们理想的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4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