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大学生如何搞自己的科研项目

一、脚踏实地,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1, 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形成先进的专业理念: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谈科研与竞赛只是空话。2,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多与老师交流:多与老师交流可以获得一些接触科研的机会。我现在的导师也就是我当时本科带我的老师,我就是因为当时想学习,但是又不想整天学高数之类的,所以就和他聊了聊,然后他就给了我一些事情做,再然后我比较认真就变成他的得力助手了。所以说机会还是有的,关键是自己要把握住,要让老师信任你,愿意把事情交给你做。3,要经常去自习,最好独自去,当做是对自己的忍耐力的一种锻炼:◆有作为的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所以建议独自去;◆一个人的时候,能够静下心仔细思考;◆科研的时候需要一个人静静思考,人多了,容易浮躁◆自习的时候最忌讳玩手机,开小差,睡觉(一睡几个小时)4,要始终记住一点,老师是不会随随便便将一个工作交个你去做的,毕竟要是你不做了,老师还要找别人去做,这个倒无所谓,关键是时间浪费了,工作的连贯性就被打破了,这样对老师的科研也不利,而且你说不做就不做了,老师也拿你没办法,毕竟不是自己的研究生,所以老师在选择本科生作为自己助手的时候还是比较慎重的。因此成绩就是一个敲门砖。如果你说想跟着老师,老师也会通过一些途径查看你的成绩的,看你成绩还不错的时候,才会觉得你是个负责人,上进的学生,才会把工作交给你。当然还有的就是兴趣了,没有兴趣,即使成绩再好,也不会去认真科研的。二、志存高远,积极参与科技竞赛如果在大学期间只学好专业知识,那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而不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应该志存高远,应该勇于去进行自我的挑战。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有很多的机遇与挑战。各种各样的科技竞赛正是对我们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已经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检验。因此,我积极参与了科技竞赛。今天我不谈怎样能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因为我觉得只要努力了,就能获得回报。我想说一说在参加竞赛时候存在的一些误区:1,人云亦云,别人参加,我也要不甘示弱。2,盲目参与,有竞赛必参加。其实这样也不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特例除外,精力还是有限的,我们不是超人,不是面面俱到的多面手,什么都会,什么竞赛都能参加。都参加的话,往往最后会一事无成,颗粒无收。对于竞赛,我始终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并不是盲目地参与,我觉得求精是一个人做事的原则,把事情做好是第一原则。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竞赛,我参与了其中的两项,但是由于每次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因此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校级信息安全大赛优胜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3,急功近利,过于看重成绩。参加比赛应该是一个享受快乐的过程,因为在比赛中我们可以与队友之间相互了解,可以补充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与老师进行交流,所以整个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但是往往很多时候有很多参加竞赛的人给自己压力,给自己顶了比较高的目标,这样一来在比赛过程中,参赛者就会急功近利,最后反而取得不到好的成绩。最可怕的是,这些受挫的人往往自信心上会受到一定的打击。一个人如果连自信心都动摇了,那么他也就不能再做出什么成就来了。对于我来说,我参加竞赛的时候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都是看重过程大于看重结果的,我觉得只要好好努力,就会有结果,没有好的结果的话,那只能说明还有不足之处。我相信上帝是公平的,没有永远的成功者,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一切成败得失还是看淡些比较好。三、坚持不懈,认真进行科研活动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学好专业知识只是一个开始,而大学生应该发挥创新精神,对专业知识进行创新性地研究。因此,在大一的时候,就跟着老师一起做科研,几年来一直孜孜不倦的进行学术方面的研究,坚持创新。我觉得在科研过程中,坚持是最重要的。体现在以下方面:1,前期进行知识储备时需要坚持。正常情况下,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所用到的知识是超出上课老师所传授知识的范围的,所以要想真正融入到老师的项目中去,那就必须得认真学习项目中的知识。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因为可以说老师项目中的内容一般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学起来需要一定时间。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是看不懂的,这个时候不能气馁,要多与老师讨论,老师会很乐于帮助你的。假如这个时候放弃了,那么就不会有成功的那一刻的到来。事实上,在我的身边,有很多同学就在前期知识储备的时候放弃了。、2,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坚持。科研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因为我们只是本科生,在知识上或者见识上都比较欠缺,同时科研项目也是具有创新性的,因此遇到困难很正常。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放弃,俗话说的好,有志者事竟成,一定要坚持下来,遇到困难找老师,老师一定会帮助你的。我在跟着老师进行科研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那样的技术上的问题,有的困扰了我一个月都没能完成,差点就想放弃了,但是最终我没有放弃,跟老师讨论了好多次,终于把问题解决了。同时,我想说科研方面一开始才接触的时候,出成果是比较慢的,一般好好努力的话,坚持不懈的话,从接触到处成果,一般需要一学年的时间,但是只要一旦出了成果后就会陆续出成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厚积薄发。就拿我自己来说,大一下学期跟着老师科研,而我的第一篇论文是大二暑假写的,到大三暑假的时候,包含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的论文,我已经发表了8篇,还有1个专利,很遗憾没有SCI,不过有3篇EI。可能在各位博士或者老师看来,没什么,但是我还是为自己开心,知足常乐呀。毕竟计算机类想发SCI难度还是比生物化学以及材料的那些学科难的。当然这一年之间还穿插着科技竞赛以及专业课的学习,并不是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科研上,所以说只要坚持了,就会出成果。还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就是不要在乎别人的目光,只要自己努力就好了,对于科研的同学来说,我们可以不是学习成绩上的佼佼者,不是科技活动中的踊跃者,但是我们同样可以让别人关注我们,我们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我们做出成绩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前期所受到的挫折,所遇到的困难都是我们成功的垫脚石。其实我是一个缺乏安全感且不自信的人,我努力搞科研并不是期盼别人崇拜的目光,只是希望自己不被以貌取人的人看低。1,选老师的时候,首先要看自己是想科研还是做实际的研发工作。科研的话去找一些科研项目比较多的老师,当然是指国基,青基这样的项目,不是指老师的横向课题。如果想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的话,可以找一些学校的大老板,因为这些大老板普遍有不少企业的横向课题。2,如果是想科研的话,本科生可以不去找那些学校内比较有名的大老板,去找一些年轻但是有潜力的老师,也就是所谓的有科研项目。他们普遍比较热心,而且对学生很好。我的老师就很年轻,78年的,现在副教授2年。为什么找这些老师?一是因为他们年轻,知道自己努力奋斗,不会将你的成果据为己有,我写的论文,每一篇老师都改得很认真,但是第一作者还是我,老师写的,我改的,第二作者是我,这样的方式使得我在科研时候很有动力。二是因为他们有潜力,所以申请到的科研项目比较多,这样你就有事情可以做,当然他也就有能力在经济上给你一点帮助,当然这是次要的,不过有总比没有好。选老师的方面就说这么多吧,其实对于本科生也没啥的,因为老师不能决定你是否能够毕业,也就没有所谓延期毕业这个无形的约束,要是觉得这个老师为人处世以及对学生的态度上有问题的话,完全可以离开,而且还不需要内疚的。

大学生如何搞自己的科研项目

大学科研项目怎么找

大学生科研项目申请理由范文如下:

范文一:

课题《小学数学有效合作学习与学生创造行为训练研究》,在课题主持人与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相关学科的专家指导下,大胆进行课堂改革,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大量撰写教研论文,现已完成课题的基本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对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实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适应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二是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意识不断增强,合作技能与创造能力不断提高。

范文二:

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已通过村委决议、农户代表会议,征询各农户意愿,并达到涉及农户全部同意,合同签约,土地承包款项已全部发放。项目申报条件成熟,现恳请给予立项,项目具体情况,农业科技生态园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独资开发。注册资金1000万。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江恒集团,集团主要项目有新华茶城、东方花园、锦泽房产、农业科技生态园等。是知名企业。农业科技生态园位于石西营村北,大街东侧,紧邻南水北调。总面积531亩。

范文三:

本项目将着重于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的物性表征和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的探索。主要研究方向为关联系统中的高温超导体、庞磁阻材料、石墨烯和拓扑绝缘体等材料中的电荷、轨道、自旋等自由度相互竞争、相互耦合,以及因此产生的多个量子态竞争和共存、自旋量子霍尔效应等现象。

探索新型量子功能材料、发现新的量子态;对新型量子材料的物理基本性质进行研究、输运性质进行高精度测量、结合理论研究理解关联体系的物理机制;利用各种实验手段测量石墨烯和拓扑绝缘体的物理性质,研究因维数效应产生的新奇物理现象。

大学科研项目找法如下:

第一种:老师带。怎么能找到手握科研项目还需要本科同学参与的老师?如何能与这些老师取得联系?怎么才能加入他们?相信这些问题也一定是大家所疑惑的。普遍规律:较为年轻的老师更乐于做科研项目。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吧,年纪大的老师普遍都手握一定成果了,职称也评的差不多了,真的有什么科研项目也会找研究生完成。

他们可能会追求行政方面的一些成就,当一个系主任、副院长什么的。这里年轻的老师的年龄定义限于30+,刚来工作的老师自己还没熟悉呢,哪儿有闲工夫带着我们做科研呀。目标老师的样子在心里有了定数后,联系途径有两种:一是可能是某一门课的专业教师,这样就好办很多,首先表现出极大的科研兴趣,之后找准机会在课下问问老师是否可以给一个锻炼的机会。

二是在学院官网找老师们的资料,向学长学姐打听老师们的科研偏好,发送邮件询问。甚至有同学会去不厌其烦地蹭目标老师的课,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科研决心。

第二种:寒暑项目。很多学校,尤其是985/211院校都会有此类的寒暑期项目,以雅思、托福成绩为门槛,申请后以多场面试后决定申报资格。有的学校会提供奖学金,是一个节省开支、拓宽视野的好方法。这种的前提当然是你足够优秀,恰好幸运能碰上这样的项目。

也有的老师会推荐自己的学生去参与自己熟悉的国外教授的项目之类的,这种机会也是比较男的,需要老师足够了解自己才会推荐。

第三种:自力更生。很多同学都会抱怨,自己没有上述两种合适的机会去参与科研活动,确实,老师科研项目带的同学的确数量很有限且非常固定。没有老师带就证明本科绝无机会参加科研活动啦?并非如此!你还是可以自力更生的,培养自己的学术基础。

如果有合适的idea可以拿来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大概每个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创新计划就是培育大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成果多以论文形式展现。如果获得国家级立项,会获得8000元经费支持!当然还有省级、校级可以去争取。老师带大创项目是要比科研项目更为普遍的,因此这个机会概率非常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5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