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兄弟一起创业好吗
俗话说,与其合伙养头牛,不如自己养只鸡。合伙有太多的麻烦和纠纷,毕竟,人都是自私的,就算是父子之间、兄弟之间,谈起钱来都不见得好说话。所以,第一选择是自己做,亲力亲为在开始的时候很有必要。
话又说回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自身实力不够的情况下,合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注意:一是要选好合伙人,道不同不相与谋;二是要注意沟通,不要让矛盾积累加深,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要丑化说在前头,亲兄弟,明算账,先把该明确的东西都说清楚。
合伙之前应该制定清晰的合伙协议,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合伙目的、经营范围、出资方式、数额、期限、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方法、合伙事务执行、入伙退伙事项、违约责任等方面。
出现问题可以按合作协议去执行,切忌口头约定一些事项,一切落实到书面上,双方认可确定的协议才是保障各方利益和解决分歧的基本法则。
合伙最好有一个公用的银行账户,投资款和日常的营收按照协议约定存入账户。每一笔的进出都有账可查,财务公开透明让彼此更信任,合伙经营才能更加长久。
经营的利润如何分配要明确,分配方式、分配时间等方面越具体越好。合伙经营一定要把钱的事处理好,这是建立彼此信任和理解的关键所在。
那是因为朋友相处之道和合伙经营之道的理念大不相同啊。朋友相交,讲求的是“义”字,相互平等,相互知道,互相理解,相互扶持,不求回报;生意经营,讲求的是规则有序、赏罚有道、分利合理、上下协调。生意经营,讲规则时,人人均需遵守,无论情谊高低,所以俞敏洪同学即使跪在母亲面前,愧疚无比,也得将母亲请出公司。但有时对亲人这样做,反而比对朋友更容易,毕竟一家人利益更统一,社会认知对于“大义灭亲”也比“大义灭友”更好接受。生意经营,讲赏罚有道,有业绩、有贡献,方能有利益,否则股权得收回、奖金得减少、工资得降低。于旁人,拿出规则,讲出数据,再辅以人文关怀、激励鼓励也就可以了,但是之于朋友,原本便应是义字当先,不求回报,宁可自己少拿,也应分给朋友,于是这话怕是说不出口了。不求回报,给了,难以服众(自己心里也别扭),不给,好似斤斤计较,对不起多年友情。生意经营,利益分配需要合理。做生意本就为利而来,大家预期不同,利益分配衡量的是贡献。明明双方贡献是2:8,利益分配偏要5:5,天长日久,少有人心里平衡。当然,如果非要拿管仲和鲍叔牙来举例,那就没办法了,估计想做管仲的人多,愿做鲍叔牙的就没有几个了。生意经营,权力也要分配。大家虽然可以以短补长,相互合作,但总有人要说了算,权力到最后总得集中。50%对50%的表决权,没有能把生意做的下去的。这样没人做最终决策,没人担最终责任,商量来商量去,不是伤了感情,就是误了商机。当然,也不是没有朋友共同经营就一定做不好的。关键在于大家都能成功转换身份,互相得对各自的定位服气、对各自的能力认可,有同样的理念梦想,从而可以遵守规则,认同双方的利益分配和权力划分。在这样的基础上,双方比一般生意伙伴,还多些信任和信赖,或许也能做的更好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66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