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设备管理的内容

  □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

设备管理的内容

 对所有设备按设备的技术状况、维护状况和管理状况分为完好设备和非完好设备,并分别制订具体考核标准。

 各单位的生产设备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状况指标,即考核设备的综合完好率。专业部门,要分别制订出年、季、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并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岗位。

  □设备润滑管理

  (一)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要求:

 1.各单位机动部门设润滑专业员负责设备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厂矿或车间机动科(组)设专职或兼职润滑专业员负责本单位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修理车间(工段)设润滑班或润滑工负责设备润滑工作。

 2.每台设备都必须制订完善的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并认真执行。

 3.各厂矿要认真执行设备用油三清洁(油桶、油具、加油点),保证润滑油(脂)的清洁和油路畅通,防止堵塞。

 4.对大型、特殊、专用设备用油要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

 5.润滑专业人员要做好设备润滑新技术推广和油品更新换代工作。

 6.认真做好废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二)润滑“五定”图表的制订、执行和修改:

 1.厂矿生产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必须逐台制订,与使用维护规程同时发至岗位。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的内容是:

 定点:规定润滑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润滑油脂牌号。

 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3.岗位操作及维护人员要认真执行设备润滑“五定”图表规定,并做好运行记录。

 4.润滑专业人员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润滑“五定”图表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各部分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三)润滑油脂的分析化验管理。

 设备运转过程中,由于受到机件本身及外界灰尘、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使润滑油脂变质,为保证润滑油的质量,需定期进行过滤分析和化验工作,对不同设备规定不同的取样化验时间。经化验后的油品不符合使用要求时要及时更换润滑油脂。各厂矿对设备润滑油必须做到油具清洁,油路畅通。

  (四)设备润滑新技术的应用与油品更新管理。

 1.厂矿对生产设备润滑油跑、冒、滴、漏情况,要组织研究攻关,逐步解决。

 2.油品的更新换代要列入厂矿的年度设备工作计划中,并经过试验,保证安全方可加以实施,油品更新前必须对油具、油箱、管路进行清洗。

  □设备缺陷的处理

 1.设备发生缺陷,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在日志中详细记录。

 2.岗位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设备缺陷要详细记录并逐级上报,同时精心操作,加强观察,注意缺陷发展。

 3.未能及时排除的.设备缺陷,必须在每天生产调度会上研究决定如何处理。

 4.在安排处理每项缺陷前,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防止缺陷扩大。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各级维护与管理人员能牢牢掌握住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

  (一)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标准。

 各厂矿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定出检查的部位(巡检点)、内容(检查什么)、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允许值),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检查点。

  (二)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巡检点进行检查,专业维修人员要承包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各厂矿都要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复杂程度,确定设置专职巡检工的人数和人选,专职巡检工除负责承包重要的巡检点之外,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三)信息传递与反馈。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当班调度,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处理。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后登入检查表,并按时传递给专职巡检工。

 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的设备点检,要做好记录,除安排本组处理外,要将信息向专职巡检工传递,以便统一汇总。

 专职巡检工除完成承包的巡检点任务外,还要负责将各方面的巡检结果,按日汇总整理,并列出当日重点问题向厂矿机动科传递。

 机动科列出主要问题,除登记台账之外,还应及时输入计算机,便于上级大公司机动部门的综合管理。

  (四)动态资料的应用。

 巡检工针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隐患,提出应安排检修的项目,纳入检修计划。

 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立即处理的,由当班的生产指挥者即刻组织处理;本班无能力处理的,由厂矿领导确定解决方案。

 重要设备的重大缺陷,由厂级领导组织研究,确定控制方案和处理方案。

  (五)设备薄弱环节的立项处理。

 凡属下列情况均属设备薄弱环节:

 1.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而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

 2.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设备、部位;

 3.运行达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经常要进行计划外检修的部位(或设备);

 4.存在不安全隐患(人身及设备安全),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部位或设备。

  (六)对薄弱环节的管理。

 各大公司机动处要依据动态资料,列出设备薄弱环节,按时组织审理,确定当前应解决的项目,提出改进方案。

 厂矿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改进方案进行审议,审定后列入检修计划。

 设备薄弱环节改进实施后,要进行效果考察,作出评价意见,经有关领导审阅后,存入设备档案。

什么是巡检?

巡检是定时巡视,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对分散布置的设备比较合适,适合对全厂设备整体的安全管理。

设备巡检员主要负责某个生产工艺的设备巡检,是利用人体五官或简单工具,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在巡检过程中对照标准、生产实际情况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为点检人员提供要检查设备的故障点、部位和内容,使点检员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设备点检。

什么是点检?

点检是巡视设备时对所巡检的的设备进行专项检测,重点检查。设备点检员主要负责设备故障的修复,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根据设备巡检人员提供的信息,对有故障的设备进行详细地检查和修复。

巡检和点检的区别

1)检查周期和标准不同

点检周期相对长,1周一次,巡检周期短,1-2小时一次。点检标准多,检查的内容更细、更多。

巡检的频度、密度远远高于点检,点检员的工作不只是现场采集数据,还有日常消缺、验收、提出检修计划等工作。

2) 技术要求不同

巡检人员通常是普通工人,掌握一定的巡检知识即可。

点检员必须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专门人员,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3) 检查侧重点不同

巡检侧重于面的管理,对企业生产设备进行全面、整体的安全管理。

点检侧重点的管理,通过巡检提供相应的信息,针对某些设备进行进行专项检测,重点检查。

4) 工作职责不同

(1)设备巡检员是利用人的五官或简单的仪器工具,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查,在巡检过程中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

(2)点检员是设备技术状态的管理员,是设备运行,维护,检修技术管理的中坚力量,对设备的技术状态负责。

负责对所辖区域设备技术状管理,按点巡检要求,设备技术维护要求定期按时进行设备的现场巡视并作好记录;

负责设备的检修计划,备品备件计划,设备技术维护计划的制定和现场故障处理;

负责设备检修计划的组织实施,质量监督验收等;

负责与维修工段(公司)联络,开出检修委托工作量签证;

负责设备故障的检测分析诊断,提出处理意见和检修,改进方案;

负责对设备的现场管理,指导,检查,督促生产岗位人员搞好设备操作和日常维护;

负责设备运行档案的填写与管理;

负责本区域岗位人员的设备知识培训。

巡检和点检的联系

1) 检查方式类同

巡检和点检都是通过预定的计划和任务,根据五定原则(定点、定方法、定标准、定周期、定人),以设备安全运行状态为目的的检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6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