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植蝎子食用饵料怎么饲养
蝎子养殖方式很多,小规模的有盆养、缸养、箱养,大规模的有池养、房养、蜂巢式养殖等。不论哪种养殖方式,基本原则是模似蝎子的自然生活环境,为蝎子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下面分别介绍池养、房养和蜂巢式养殖方式:
1、池养法
在室内或室外(室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用砖砌池,规格视引种蝎苗的数量多少而定,一般为560条成龄蝎,需建1立方米的空间。普遍的建池尺寸为:高0.5 ~1米,宽1~1.5米,长度可因地制宜确定。 砌好池后,池内壁不必用灰浆抹,以保持池面粗糙,利于蝎子在内攀附、爬动、栖息。池外壁可用少量灰浆堵塞砖缝,防止蝎子从缝隙中外逃。池面内侧近顶中处,在涂抹的灰浆干结之前,可镶嵌光滑材料,防蝎从顶口处外逃。光滑材料可用玻璃、塑料膜等。蝎池可建成数层的立体结构,一般用近地面的1~2层饲养蝎的饵料(土鳖虫或黄粉虫等)。蝎池每层间应有20~30厘米间距,供操作管理用。池内中央用砖、石片或瓦片垒成供蝎栖息的假山,并留出足够的缝隙供蝎栖息。假山周围离池壁应有大约15厘米的间距,以防止蝎借助假山逃跑。
2、房养法
房式养蝎有很多建筑式样,一般是建土砖坯的泥房,房高2~2. 5 米, 长4米,宽2.5米,墙厚23~28厘米,墙外壁用石灰等三合土密闭加固后粉刷。 最好用陈旧的土砖坯,砖坯之间留出宽0.5~2厘米大小不等的缝隙不要抹泥,墙内壁不要粉刷,以便蝎子藏身。或用一特制的模具,自制一侧有孔隙的土砖坯,墙的南侧可开2~3个窗口及一个门。层顶可用细铁丝网覆盖,然后再盖塑料薄膜,薄膜上还须盖竹垫或草垫;或在铁丝网上盖油毛毡,以防敌害侵入及铁丝网生锈。近墙角基部可留一些通向层外的小孔隙,能让大、小蝎子自由出入。在距房约1 米处的四周修一道环形的防护沟,用水泥、沙子、石灰、黄土混匀后砌成。沟宽、深各60厘米,进水口和出水口距沟底分别为60和40厘米。沟内保持常年有水,这样既可防止蝎子逃跑,又能防止蚂蚁入侵。屋内还需用土砖坯摆几道条形或环形的矫砖垛、形成更多的缝隙供蝎子栖息,但要注意留出人行过道。
场内的设备除了排水沟、活动场地以外,有的还需安置驱鼠、驱鸟设备,在饲养区安装诱虫灯,在活动场地造一些碎石堆,形成适宜蝎子活动的小环境。还需要活动场地中与围墙外堆放一些麦秸、稻草、豆藤,并拌以适量麸皮、米糖及猪、马粪尿,使其孳生一些虫类供蝎食用。
3、蜂巢式养蝎法
传统的人工养蝎多采用盒式养殖(即在光滑的盒子里放上多层瓦片),它存在着几个致命的缺陷: 第一,孕蝎是混养、群养的,造成雄蝎及待产孕蝎干扰产仔孕蝎,使产仔孕蝎不得安宁,仔蝎不能安全度过吸收蜕变期,而掉下母背大量死亡;第二、雄蝎、待产孕蝎及母蝎也大量残食初生仔蝎,使仔蝎存活率不高;第三,温度与湿度的调控不易协调,往往造成高温带来的高湿(喷水少了,蒸干了),严重影响蝎子的繁殖和蜕皮,致使大量幼蝎因湿度不合适,蜕不下皮来而死亡,许许多多的养蝎者因此而饲养失败。而蜂巢式养蝎法克服了以上缺点。
在蝎窝的构造上,这种蝎窝由内外两层板组成,内板的规格为60厘米×21厘米×4厘米,其上均匀分布着4列15行(60个)4厘米×3厘米×3厘米的槽, 外板规格为60厘米×21厘米×2.5厘米,其上均匀分布着4列15行(60个)1厘米×1厘米的穴孔,内外板合起来正好一个穴孔对准一个槽(即单房小蝎室)。用八套内外板围起来( 先用水泥把内板固定围起来,再用铁卡将外板和内板卡在一起,使整个蝎窝保持内板是固定的,外板是可活动的便于捕捉、管理)就组成了一个蜂巢式蝎窝, 从外观看,一个蝎窝就像一个蜂巢,周围都是眼。饲养时,把板围起的空心填上土,栽上花草,然后浇水,既养花观景,又使土壤保持湿润。这种方式使孕蝎自然分窝产仔,防止了其相互干扰的母食仔现象,又能保持幼蝎蜕皮所需要的湿度(55%~75%),使它生长发育的环境更加接近于自然环境,大大提高了仔蝎成活率。
蝎子吃其他昆虫 可以用活体昆虫作为饲料(比如土鳖虫 黄粉虫)饲养
蝎子饲养技术
蝎子科学养殖技术.这篇可能对你饲养蝎子有所帮助。
自古以来就不招人喜欢的蝎子,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却变得越来越珍贵。它不仅是用途广泛的名贵传统中药, 用它加工成的各种滋补保健饮料、美味佳肴也正受到人们青睐, 甚至上了国人的宴席。然而,蝎于野生资源正在减少, 据统计目前全国产量仅能达到需求量的30%左右,价格连年上涨、所以,人工养蝎的热潮正在兴起。 但是,由此而带来人工养蝎中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 因为这关系到养蝎户的成败关键。大凡,自然界中的任何一个物种,只要在有充足的饲料,适宜的环境,没有天敌的侵袭,没有疾病的危害,它必定会大量繁衍。 众多养殖户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能够很好的满足上述条件。
现笔者结合我场下属3个分场, 500多户养殖户调查总结出的当前较为普遍的问题作一介绍, 供养蝎户参考:
一、饲料用品种单一, 蝎体营养严重缺乏:绝大部分养殖户都是以黄粉虫作为蝎子的唯一饲料虫。蝎子如果只食用黄粉虫, 是不能全面摄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必然会导致营养不全,影响其正常发育。 黄粉虫活动不太灵敏,被蝎子发现的机会相对较少。这样, 往往会导致摄入的食物不足,一般活动灵敏的饲料虫容易被蝎子捕食, 活动量不大的饲料虫反而难以遭到蝎子的捕捉。实践证明:蝎子捕捉饲料虫, 主要是靠感觉身边空气振动来发现目标的。如看到黄粉虫有部分剩余, 就认为蝎子吃饱了,不再投放饲料虫了;或者认为是投喂次数过多,就隔3天或5天投喂1次,这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那些残留的黄粉虫并不是蝎子吃饱了以后剩下来的,而是它活动量小,没有被蝎子发现。所以, 单靠以黄粉虫作蝎子的食物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同时投放地鳖、蟋蟀、蝗虫、 舍蝇等活动较灵敏的饲料虫,以便于蝎子有更多的机会捕食到各种饲料虫,从而摄入全面、 丰富的营养。
二、生态环境不适宜, 影响蝎子生长发育:现各地都在积极推广无休眠养蝎,但无休眠养蝎首先要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 这是必要的前提。在这方面,常见的问题有: 1.室内温度偏低,常维持在25℃以下。 蝎子的生存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在这样的温度下,蝎子虽然不会休眠,但是食欲很差, 消化能力也很弱,投喂的饲料虫几乎不吃。长期如此,蝎体内营养消耗殆尽, 得不到及时补充,严重抑制着蝎子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形成慢性脱水, 或者引起死亡。 2.加湿方法不正确。洒水或喷水的加湿方法有很大缺陷,刚加过水时湿度较大,地面会出现积水或形成稀泥。蝎子虽喜湿,但怕水, 这样的环境会对蝎子造成伤害。同时,加水量大了,容易使温度下降,量小了, 湿度不易保持。喷水、洒水还会惊扰蝎子,影响其正常生存活动。 3.温、湿度控制不好。温度和湿度的关系协调不好, 经常出现低温低湿、低温高湿、高温低湿等不利于蝎子正常生活的现象。 蝎子在低温低湿的环境下,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低温高湿,很容易产生霉菌性疾病或腹胀;高温低湿,会造成慢性脱水而死亡。 4.垛体设计不合理。垛体缝隙较少,缝隙空间较大,众多蝎子挤在一个缝隙内栖息,造成相互之间的严重干忧,影响蝎子交配、 蜕皮等活动。因而出现发情蝎交配失败,蜕皮蝎遭受其他蝎攻击等现象。
三、 缺少防御天敌侵袭的有效措施:对蝎子危害严重的天敌是老鼠、黄鼠狼、蚂蚁等。老鼠、黄鼠狼如进入蝎池,很短时间就会造成巨大损失。在冬季蝎子冬眠时,蚂蚁在温室中容易繁殖,因其躯体小,常群居, 一旦发生可用骨头诱杀。在整个饲养过程中,都应重视对天敌的防御工作。 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免造成较大损失。四、缺乏防治疾病的知识:蝎子虽然抗病力很强, 但不是说不会发生疾病。有的人只重饲养,不重防治,在建造温室、蝎池、垛体、 投放养士和饲料虫、放置器械等操作过程中,不严格按照规章办事, 往往会给疾病的发生理下隐患。加之疾病发生后治疗不及时,或者措施不得力, 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还应学习、 掌握防治疾病的知识和技术。
蝎子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应用范围广,有抗衰老,抗癌、抗风湿、抗病毒之功效。在我国蝎子资源约有12种之多,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使蝎子的生存环境不断遭到破坏,造成供应紧缺,价格不断上升,为适应市场的需求,造福人类,国家科委将人工养蝎列入“星火计划”,鼓励人们养蝎。为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养蝎技术,有养蝎专家在广州市芳村区设立了万金科学养蝎示范场,其科学养殖内容包括:(一)良种选育法;(二)恒温快速繁殖生长法;(三)高密度工厂化养殖法;(四)母蝎产前产后精心管理法;(五)蝎子的营养;(六)蝎的病虫害防治。(一)良种选育法,野生蝎种很多,人工养殖需要进行挑选,优良的品种必须有①含蝎毒素多,②体型大,③抗病力强,④繁殖生长快。(二)恒温快速繁殖生长法:就是废除冬眠期,保持室温30℃—36℃,湿度65%—75%,通风良好,食物充足使蝎子一年四季活动,使其母蝎一年生三胎,产仔多达100只以上,生长期缩短到12—14个月。除了控制恒温温度之外,还要注意蝎房的通风换气,蝎箱房的清洁卫生。
在我国南方夏季时间长,而且在7~8月气温常在30℃以上,在这样高温高湿季节,不能忽视对蝎子的管理,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蝎子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蝎子饲养技术
1、增加饲料投放量
全蝎在25℃以上时,随着气温的升高,活动更为频繁,食量也在增加,这时又正值生长发育的旺盛期,消耗大,体内需要大量营养和水分,投料的次数要增加,每3~4天投喂1次,尤其气温升至32℃以上时,应2~3天投放1次。投喂的饲料不要单一,要多样化,除喂黄粉虫、地鳖虫、洋虫外,还要喂蚯蚓、蛾类幼虫、蝇蛆等,每次投喂量应以当天能吃完吃饱为度,过多则浪费,不足吃不饱,又影响生长发育。高温会使全蝎体内消耗水分大,应配合喂新鲜西瓜皮、甜瓜皮、嫩玉米等甜质饲料,以补充水分。
2、湿度管理
在雨季湿度大的季节,当室内相对湿度在90%左右时,对全蝎生长发育会有影响,因此要采取措施降低饲养池、室内相对湿度和窝土的湿度。具体的措施是:在晴天9时以后打开门窗通风,降低湿度,或用木炭吸湿,有条件的可用吸潮机吸潮,使饲养池、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下,并经常换窝土,把过湿的的窝土换上无污染、含水量为7%~10%的新土,而且将每天食物盆内残留的饲料清除出室外,保持饲料室和窝土的干爽。
蝎子饲养投喂方法人工饲养时,应该把饲料放入食盆内,不要将饲料直接撒入饲养池地面上或栖息的垛体上,以免剩余的饲料霉变、腐败,导致真菌性疾病的发生与蔓延。此外,使用食盘投料,不仅方便蝎子取食,而且便于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更换饲料。食盘可直接用搪资浅盘,或用白铁皮、薄木板、三合板等原料,制成边高5厘米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各种形状的浅盘,然后放在活动场地和饲养池的墙角处。投喂原则:
第一,饲料应做到定时、定点投放,不要任意改变投放时间和地点。一般在每天下午3时将食盘放入投放点,第二天早晨3时取出食盘,进行清洗晒干。
第二,要控制饲料的用量,具体投喂量视蝎子的大小、数量以及气温度低而自行测定,不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饲料过多造成浪费,过少又往往因饥饿争食而互相残杀。
第三,严禁投喂变质的混合饲料和腐臭的瘦肉或动物尸体,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第四,投喂时应注意观察蝎子的采食活动情况,以决定投喂的饲料用量,及调配投喂饲料的种类。
第五,应根据蝎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投喂饲料的控制。如体弱的蝎子、孕蝎、小蝎及新引进的蝎子宜多喂动物性饲料,少投喂植物性饲料,相反,强壮的蝎子、成蝎、老蝎则可适当增加植物性饲料。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69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