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韩寒: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有一种很常见的心态叫做“瓦萨比效应”,这是在老喻的公众号“孤独大脑”里看到的。

韩寒: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去海底捞吃个饭觉得自己搞会更好,去美术馆看幅画认为自己也能涂抹,这类就是典型的“瓦萨比效应”。

这周又在写作训练营里,看到韩寒的一篇文章《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Sina Visitor System 。说的也是类似一种心态。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过这样的心态,我也不免于俗。那也来说说我的感受。

一是我考驾照的事情。学技能我自认为头脑聪明身手灵活。小学时自己学骑自行车无师自通,到后来能骑摩托在崎岖的山路,拥挤的人群中穿梭自如。我一直觉得考驾照,开四轮车也是不在话下。然而我的这个想法,在某个下午开始有了变化。

?那是一个夏天的周末,午休过后,准备第一次去练科目二,第一次去见教练。买了两瓶饮料,踩着共享单车,一路骑行有种驾驶汽车的感觉。

到了练习场地,我就失望了。几个学员在一圈圈地打着模拟方向盘,十几辆教练车正在龟速行驶。我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个念头:教练,虽然你还没有见过我。但我恐怕要成为你最骄傲的学员了。就是那种看几眼模拟方向盘就能直接上车驾驶,稍微练习一下后虽不能赛车漂移但一定能比现在场上所有练习车跑得快的学员。

后来教练都喝完我的一瓶饮料了,还在说:你的方向盘到底回正没有啊?怎么这么明显的错位都看不出来?...

教练的一声声苛责,都在提醒着:我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可能是运气比较好,后来科目二低分飘过。到了科目三考试时,我看到其他学员一遍一遍地记着两条可能要考的线路。甚至花钱提前去模拟练习,到了考试当天还要去现场场地走一遍。这些我真的是很不屑。

我只告诉自己要沉着冷静。

科目三考试当场共有两次机会。没想到在第一次机会中,因为熄火、挂挡不对,没走多远我就挂掉了。这是因为没有花钱模拟练习,考试车跟我们教练车有点不一样。我这样告诉自己,要沉着冷静。

第二次机会,在前面虽范了一点低级小失误,但沉着冷静还是带我顺利通过了最后一个大考点。心情愉悦,真想加大油门一步回到终点。但我不能这样做,考试不允许,前面还有一辆考试车。沉着冷静的理性告诉我,只要不超前面那辆车,驾照就不遥远了。紧紧跟着前面那辆车,转过终点前的最后一个弯。我考试挂了。安全员说:转弯要停车瞭望啊,前面那辆是已经挂掉的考试车...

到了冬天,我还是拿到了驾照。在一个安静的周末,我花了一个下午加晚上写了一篇分享 零经验 学车考驾照 科目二 最实用最重要的一些经验 - 知乎 。现在快有200个赞了,有人留言,我回复说得最多的是“保持好心态~~慢~~多练~~祝顺利”。

另一个是有关股票的事情。

作为一个财富还不自由的人,天生就有财富自由的梦。什么方式是实现这个梦想的最好途径呢。我曾能想到就是:买股票。我真正知道怎么买股票,是在大学毕业工作两三年后。

这个知道是指在哪里可以开户,在什么时间点能够交易等基础操作,仅限于此。这是我后来才发现的,当时我以为我懂得了股票。

毕业之前中国有几个股市我都不太清楚。在没有收入来源的时候,就去关心那些,有什么用呢。重要的是学好专业知识,即使专业不是金融经管类的。好好修炼心态,不要像那些小白一样只知道"追涨杀跌",有一支好股票都拿不住。

工作后,看一遍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自传,还看了《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买股票,无非就是要有点“价值投资”理念,不要投机倒把赚快钱,要做长期投资,不要短期。只要想想自己和周边的人真正需要什么,再去股市看看有哪些这类股票,就能选出好股票来了。然后你长期持有它,不要动。

后来听说一个在制药厂工作的同学,辞职专门去炒股票了,还赚了不少,每天在公众号里分享他的炒股观察和心得。

买了高铁票,我来到他在的城市找他谈谈。“你现在是怎么想的”,我问他。他说,他要成为一个思想者。还告诉我,其实在大学时候,他就开始炒股了。“我看你合伙人在公众号里分享的战绩,收益现在快翻七倍了。你现在翻几番呀?”,我略带质问的口气又问他。

他合伙人是从证券公司出来的,操盘经验比他足。我期待着,他带一点谦虚、苦恼和保留地回答:平均3~4倍吧。如果他真的这么回答了,我会略带一点得意。我最后听到的是“如果1万元,一年翻2倍,十年后是1000万...”。听完这个回答,我带着忐忑和兴奋回到了我的城市,马上开了户。

很快,我给自己买了第一支股票。第二天,这只股票就跌了。至今,还没有涨回我当初买入它的价格。我决定永久持有这只股票。现在,我也没有买过第二支股票,中途,我也不知道我买的股票有没有给过我名义上的盈利。

有一种效应叫乌比冈湖效应,说的是人们往往倾向于觉得自己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但大多数人都在平均水平之上这是绝不可能的,这本身就违背了定义。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处在高水平的反面。

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如果你一直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而有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话。这样的心态,很可能会带你走向深渊。你可能不会安于自己所在的领域,做不好当下的事情,还用“其他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可以”的借口安慰失败的自己;你可能会看不惯或看不懂他人的成功,甚至还无畏地想去挑战“给我一个机会,我做得比他好”...

自信,其实也是高估自己的一种方式。那难道我们就不应该拥有自信吗?

自信当然是要有的,而且必须拥有,关键是要在恰当之处,以及懂得调节自我认知。

玛丽莲·梦露说“你可以拥有一切,但不能同时拥有。”人生的美好之处就在于一切皆有可能,但不能同时实现所有可能是我们所要接受的和面对的。

选择一个你最向往的可能性,在这里你可以自信满满,元气爆棚。在实现这种可能性的路上,你会碰到各种可能令你气馁的遭遇。这时你要有自我认知调节的能力,把你的自信转化为一种敢于挑战的信心,并保持学习改进的步伐。而那些你没有选择的领域,你要保持的更多是敬畏。敬畏这个领域本身,敬畏这个领域牛人。

作出你的选择,借助那种力量,让自己成为在这个领域可以狂妄的人。因为你懂得那种力量,最后你也一定不会狂妄。

21岁的年纪,偶尔会觉得来日方长,偶尔,也会觉得自己已经错过了太多。

前几日,看了自己写的第一篇游记,突然发觉有的记录要更有趣,本打算放弃的东西,又继续拾起来了。

暑假在苏州憋闷了太久,一直想着开学一定要出去骑一次车。在经历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不开心之后,第一周的周六,背上书包,一路向南。

石臼湖这个地方,是偶然在看地图的时候发现的。自从来到了南方,就开始对那些江啊湖啊的情有独钟,看到了这么大一片湖,当然要去看看才行。

第一次去,是坐地铁过去的,一条长长的轨道,横跨大湖,极目远眺,望不到湖的边缘。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心里默念,一定要和烈风一起来一次,在桥上骑行,感觉一定超级棒。

收拾好装备,给烈风安好后架,第一次的骑行就拉开了序幕。

由于是住在江北,要先经浦口码头过江,在码头遇上一位骑行的大爷,进行了一场很愉快的对话,主要就是在聊车子的事,虽然我的烈风不是很高级,但也是我值得自傲的伙伴了,和它一起的话,感觉哪里都不算远。

路线首先要穿过中心城区,繁忙的交通完全让人提不起兴致,只能压着速度骑着。不过,自从穿过了一条小径之后,前面就都是豁然开朗的大路了。不仅红灯少,而且路况也要好太多。

南京的路,和家乡的很不一样,经常会遇到坡道,总是在奋力的爬坡。不过,因为周五骑行的时候走岔路把自己拐进了山,对于刚刚骑车穿过了一座山的我来说,现在马路上这些坡感觉都是小儿科。

越向南行,越荒凉。路旁的建筑物逐渐被农田所取代,擦肩而过的电瓶车们也越来越少。主要是在走大路,但偶尔也会进入一条乡村公路,蜿蜒前行的小路上,只有一人一车,倒也乐得自在。在其间的一条小路上,途径了机场附近的田地,看着蓝天下缓缓下降的飞机,心情变得更好了。

过了机场,就离目的地不远了。不久之后,我就到了这一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歇脚点——明觉站。在第一次遇见这个站名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名字好好听,有一种诗意,配上它所处的位置,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了。

在那里停留了十几分钟,补充一下体力,马上就是最重要的目的地了。

骑着烈风,五分钟就到了湖边,想当初我可是走了半小时之久啊。不过和上次相比,湖边有了些许人气,看到几伙人在这里游玩,有情侣,有亲子。

一开始我是打算直接上桥的,毕竟当时已经走了九十多公里的路,有点担心自己的体力。不过人总是会产生冲动的,眼前就是那条沿湖的公路,作为一个骑行者,怎么能错过这般风景。

沿湖的一路,是背着阳光走的,追逐着前方一人一车的影子。路上基本都没有车,可以独占整条马路,两旁的护栏外,是连绵不断的苇草,随风摇曳着。湖水的蓝色与天空的蓝色在远方交汇,走到哪里,都是风景。

在这条路上悠闲的骑行着,一个念头在脑中闪现,已经是这个时间了,那就在桥上看落日吧,肯定超棒的。于是,为了等待六点半的日落,我在湖边稍作停留,在将近六点的时候,才重新上路。

桥上的一路,风景很好,骑的很开心,但身旁呼啸而过的汽车,也让我产生了一丝恐惧,一路行来,竟是没有见过一辆非机动车,而且在桥上停留的时候,每次有大货车驶过,桥身都会微微震动。

但我觉得能看到湖上的落日,经历的一切,都很值得了。

全长十二公里的大桥,前半程走得很慢,只为在一个最好的位置看最棒的日落。走走停停,偶尔向着太阳的方向瞥见一眼,找寻着最佳的角度。终于在大概是湖中部的位置止步,就那样趴在栏杆上,静静地欣赏着远方,看夕阳在云层中时隐时现,直到身影隐匿在远山之下。无比惬意,慵懒的心态。也拍到了几张满意的照片,兴尽而归。

不过,后面的一程,真的是在一路狂奔了。天空中只剩下启明星高悬在西南的上空,挡不住越来越暗的天色。雪上加霜的是,这一条路的路灯,并没有点亮,我只能借着偶尔路过的车光,小心的走着,还好不是那种坑坑洼洼的路。

夜奔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希望之光——高淳站。过了这里,就算是进入高淳城区了。看着人和车一下子多了起来,一种安心感油然而生。离老街的距离,也只剩下最后的两三公里了。

由于是心血来潮的骑行,并没有预先定旅店,不过因为也不是什么节假日,在老街附近徘徊了不久,就在离它比较近的地方找到了住处。不过,这一晚的住宿还是感觉有点贵呀。

将烈风推进房间,停在床边,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出去觅食了。草草吃过晚饭,去老街看了一下,天色已晚,店家都已经关了铺子,只剩下老街的一座牌坊矗立在那里。

在僻静的小巷里走了走,并未深入就转回了旅馆,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好久没有和烈风一起住过旅店了,上一次还是和车队一起去滁州的时候,时间真是快呀!有熟悉的伙伴陪在身边,陌生的地方也会安下心来。

虽然很疲劳,这一夜,却久久未能入眠,陷入一种尴尬的状态:盖上被子嫌热,踢开被子又觉得冷……

第二天早上,九点多开始返程,一路上,全然没有了来时的气势,没有了期待后,只是为了回去而前进着。不过,桥上的风景还是没有让人失望啊!今天的天气比昨天还要好,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棉花糖一样的云。一路走一路拍,还看到了渔夫打渔的样子。

之后就没有什么故事了,走走停停的一路,由于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又是墨镜又是口罩,这一路的回头率超高,不过反正也看不到我。

风尘仆仆骑到码头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江上的夕阳,也别有一番韵味。不知为什么,最近好喜欢夕阳西下的风景,大概是因为朝阳的时候起不来吧。

这一次出行,感觉把自己一个月的里程都骑出来了,腰酸背疼的,不知要缓几天了。

自从开始骑行,自己的世界又扩大了几分,本来就喜欢去人少的地方玩的我,又多了很多选择的余地,经常是一个人骑上一天,也不说话,但脑海中却在进行着一场狂欢,性格中也就又多了几分惬意。

一个人,一辆车,就这样,在路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70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