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冷却液是什么东西?汽车冷却液是水吗
汽车冷却液全部称为发动机防冻冷却液,指的是具有防冻功能,能防止因冻结引起的散热器膨胀和发动机机体的冻结破坏的冷却液。为了消除误会,冷却液不仅要在冬季使用,而且全年都需要使用。这也是汽车常规维修项目之一,每行驶一年就需要更换发动机冷却液。那么,车的冷却液到底是什么呢?冷却液不是普通的水,而是由水、防冻剂和添加剂三部分组成。根据防冻剂的成分,冷却液可分为酒精型、甘油型、乙二醇型等。醇型冷却液是以乙醇(俗称酒精)作为防冻剂,并且价格低廉,流动性转移制备工艺简单。但它的沸点低、易燃,还容易燕发失效,冰点也易升,因此在市场上逐渐被淘汰。甘油型冷却液沸点较高、挥发性小、不易着火、无毒、腐蚀性小,但它的降冰点效果差、成本高、价格昂贵,并且仅有少数北欧国家仍在使用。乙二醇型冷却液是以乙二醇为防冻剂,加入一定比例的抗泡和防腐等添加剂制成。它易溶于水,可配以不同冰点的冷却液,其最低冰点可达到-68℃。该冷却液具有沸点高、泡沫倾向低、粘温性能好、防腐和防污等特点,是理想的冷却液,目前国内外的发动机多数使用乙二醇型冷却液。需要注意的是,冷却液不同于压缩机,二者是不同的物品。
什么是发动机冷却液
冷却液全名叫防冻冷却液,说白了就是防冻功能的冷却液,也叫做防冻液。防冻液可以防止寒冷季节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防冻液不仅仅是冬天用的,它应该全年使用,汽车正常的保养项目中,每行驶一年,需更换发动机防冻液。
附:冷却液多久换一次:
最好一年更换一次,当然更换时间不是个固定值。如果汽车发动机水箱冷却液长期在高温下使用,必然会导致变质,使用性能下降。因此,必须定期更换。性能良好的冷却液应透明、无沉淀、无异味。如发现冷却液外观混浊、气味异常,说明已经严重变质,应立即进行更换。冷却液的及时更换还能对汽车的降温系统做一个很好的保护,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什么是发动机冷却液
冷却液是汽车发动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工作中产生的多余热能带走,使发动机能以正常工作温度运转。当冷却液不足时,将会使发动机水温过高,而导致发动机机件的损坏。所以一旦车主发现冷却液不足,应该及时添加。
一、冷却液的成分
浓度决定冷却液的性能。 发动机冷却液由乙二醇、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沫添加剂和水组成,其中,乙二醇是扩大液体适应温度区间的核心成分,通过与水的融合,高浓度的冷却液可在197℃至-60℃内不沸腾、不结冰,不过,这样的产品标价更高,所以,厂家会根据地区以及使用情况的不同来调整冷却液中乙二醇的添加比例。不同品牌车型的所使用的冷却液的颜色不同,有粉色的,还有蓝色的等,这些都是着色剂缔造的不同颜色效果,为的是在冷却液发生泄漏时,可以更为醒目的被人所察觉,而颜色上的差异也会很醒目地区分出不同的产品,防止错误车主误添加不适用爱车的产品。
二、常见问题
1、不同品牌的冷却液能相互勾兑吗?原则上是不建议不同品牌的冷却液产品相互勾兑的,因为不同的厂家会使用不同的冷却液配方,添加剂的添加比例也会不同,如果把这些不同的冷却液相互混用,则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化学反应,进而腐蚀管路接口处的密封橡胶圈造成密封不严导致漏水现显的发生。由于不同品牌的冷却液会采用不同的配方及比例,如果混用有可能会发生一些不可预估的化学反应,进而腐蚀管路接口处的密封橡胶圈造成密封不严并导致漏水。
2、为什么要定期更换冷却液?在冷却液中含有添加剂和抗泡沫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地丧失应有的功能,以至于无法对冷却系统内部进行很好的保护,也就是说,在冷却系统不发生泄漏的前提下,冷却液对于温度的控制基本不会变,但由于添加剂失效,特别是抗泡沫添加剂,在水泵叶轮的搅动下,会使冷却液产生气泡,这气泡会大大削弱冷却液的效果。所以,冷却液最好能按期更换。由于冷却液中的添加剂会逐渐失效进而削弱了冷却液的散热能力,所以,最好能定期对其进行更换。
当冷却液因渗漏等原因出现亏损时,有些车主为了图省事或者应急,直接向储液罐里兑水,这是不提倡的行为,因为被稀释后的冷却液的沸点和冰点都会大大降低,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填加原装冷却液,当然,漏水还是要尽快检修才妥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75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