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一代名相陈廷敬郭秀结局

陈廷敬(初名敬,1638年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西泽州府阳城(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清代大臣、学者。 陈廷敬为1658年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为康熙帝重用。他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曾任《康熙字典》总修官,著有《午亭文编》《午亭山人第二集》等作品。他在任时,严禁奢靡,慎选督抚,公开赈灾账目杜绝贪污。曾因牵连进张汧贪污案而辞官,后再被起用。1712年病逝,享年75,谥文贞。

一代名相陈廷敬郭秀结局

郭琇(1638—1715),字瑞甫,号华野,山东即墨郭家巷(今属即墨镇)人。 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他为国为民,廉洁清正,勤勉干练,善断疑案,在地方任职期间,“治行为江南最”,很受好评。他不计私利,弹劾权奸,在“势焰熏灼、辉赫万里”的权臣面前毫无惧色,被称为“铁面御史”。郭琇平生耿直,以三次弹劾而名动天下,人称“郭三本”,留名史册。

他第一次弹劾的是河道总督靳辅。康熙二十七年,郭琇第一次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向朝廷上了《参河臣疏》,斥责河道总督靳辅治河措施不当,致使江南地区困于水患,百姓怨声载道,靳辅因此被罢官。

第二次弹劾的是英武殿大学士明珠及余国柱等人,他冒着生命危险上了一本《纠大臣疏》,揭发了康熙朝权臣明珠结党营私,排陷异己,贪污收贿等十一大罪行,明珠被罢官,明珠的势力集团就此倒台。

第三次弹劾的是康熙面前的大红人高士奇。高士奇因书法好,被康熙破格收进南书房,让其书写密谕、讲章、论文、后官封小儋事。

郭琇这紧锣密鼓的三大疏,“天子为之改容,举朝为之失色”,郭琇因此被群僚颂为“骨鲠之臣”,于78岁病逝。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7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