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鹅怎么养殖技术

鹅怎么养殖技术

1、精选雏鹅。

应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抗病力强的品种鹅或杂交鹅。要求雏鹅健壮活泼、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其颈部提起时,双脚能够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以及卵黄收缩不好的弱雏要坚决淘汰。

2、温室育雏。

刚出壳的雏鹅要进行温室饲养。育雏温度为1~5日龄28℃~30℃,6~15日龄25℃~28℃,16日龄后可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以控制在50%~65%为宜。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2只,温室可用空闲房屋,塑料棚育雏更好。

3、科学饲养。

(1)启喂开食雏鹅出壳24小时后,进行饮水开食。先调教饮水,随后喂青菜、牧草、萝卜叶拌米饭。

(2)合理分群。

1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20只,2周龄后减至l5只,以此类推。使鹅群密度合理,防止出现挤压、堆叠。

(3)科学放水。

雏鹅饲养20日龄后可以下水,一般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左右赶鹅下水为好,每次10~l5分钟。雨雪天则不要下水。

(4)添加辅剂。

为了节省饲喂成本,一般以青料和米糠、米饭为主。白天放牧啄青。夜间投喂饲料,做到少吃多餐。同时适当添加矿物质、维生素和蛋氨酸。

(5)保洁驱虫。

圈舍要勤打扫和消毒,保持饲料清洁,饮水卫生。雏鹅25日龄时用吡喹酮按l0毫升/公斤体重驱绦虫。

4、快速育肥。

冬鹅经过35~45天的饲养,主羽已长出,体重达2.5公斤时,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粮进行强度育肥15~20天,要把鹅群圈起来喂养。期间不放牧、不走动、不放水,减少体力消耗,增重添膘。

5、疾病防治。

每次进鹅前及出售后要用2%的福尔马林或20%的石灰水对鹅舍、用具消毒。选择免疫过的鹅进场或进场后立即注射小鹅瘟血清或小鹅瘟疫苗。勤扫鹅舍,勤换垫草,定期对饲槽、饮水器具清洗消毒。严禁用被农药污染的农作物秸秆、草、菜喂鹅,严防农药中毒。

6、搞好防疫。

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严格卫生防疫制度。所有用具要固定并定期消毒,垫料要及时更换。圈舍至少每月消毒1次,每日定时清扫。

做好小鹅瘟的预防接种。在种鹅开产前1个月,给种鹅肌肉或皮下注射种鹅用小鹅瘟疫苗(按1:100稀释),每只鹅1毫升,15天后产生免疫力。如果种鹅未打过预防针,则应在小鹅出雏后18小时内皮下或滴鼻0.1毫升雏鹅用小鹅瘟疫苗,5天后产生免疫力。

使。用药物进行疾病的预防。雏鹅1~3日龄可在饲料中加入万分之三痢特灵(治疗量万分之五)或千分之三土霉素等药物,预防肠道疾病。平时可不定期的用环丙沙星。

或恩诺沙星饮水预防或治疗肠道疾病(按使用说明稀释)。在饲料或饮水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添加一些抗生素类、磺胺类、钙片等药物,预防雏鹅疾病。

7、适时上市。

喂养60天后,用手轻压鹅体感到丰满结实而有弹性,体躯皮下脂肪肥厚,尾椎和胸部丰满,体重达4公斤左右即应上市出售。

大鹅饲养的关键从雏鹅开始,下面惠农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雏鹅饲养的过程管理!

第1天

1、接雏,点数分群,抽样称重。

2、保温32-35度,室温为25-28度;室温低于18度时须及时提高。

3、饮水:雏鹅饮用复合维生素水溶液或红糖水,饮水器放在保温伞周围,或地下烟道育雏室育雏围栏内适当分散放置。

4、开食:使用全价小鹅料开食,也可以用饭粒嫩菜丝开食。喂料盆放置在保温伞热源下,或在地下烟道育雏室育雏栏内与饮水器间隔分散放置。

5、全天24小时光照。

特别注意:

1、做好交接和分群记录工作。

2、观察鹅雏动态,重点是对温度的适应性。

3、保证每只鹅雏行走接雏后2小时后饮水。

4、确认生个鹅雏都已经吃到饲料,否则要专门训别喂。

5、在寒冷天气时,防止贼风或穿堂风直接吹到鹅雏身上。

第2-3天

1、观察育雏温度是滞适宜。

2、观察鹅雏动态,包括精神、动作、呼吸、排泄等方面。

3、每天更换饮水2次,并给予高锰酸钾或土霉素溶液,有强健身体、预防消化道疾病的作用。

4、每天加料5-6次,少给勤添,尽量使每个鹅雏采食均匀。

5、全天24小时光照。

6、注射副黏病毒小鹅瘟二联高免血清,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

特别注意:

1、早、中、晚在室外观察鹅雏动态。特别注意观察有无聚堆、喘气异常情况。

2、确认所使用的饮水清洁和开食鹅料的型号正确。

3了解和发现有无疾病、死亡情况,及时处理。

第4天

1、寒冷季节保温32-31度,炎热季节保温30-29度。在保温的前提下注意通风。

2、换水、换料。

3、加垫料、或更换潮湿的垫料。

4、23小时光照。

特别注意:

1、仍须注意防止贼风或穿堂风直接吹到鹅雏身上。

2、其他事项同3日龄。

第5天

1、早、中、晚观察鹅雏动态。

2、换水,加料。

3、23小时光照。如发现鹅雏有病,要认真查明情况,了解发病率、严重程度,尽可能弄清原因,注意及时防治。

第6天

1、早、中、晚观察鹅雏动态。

2、可在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帮助鹅雏抗应激。

3、做好称鹅准备工作。

特别注意:

1、制定全批鹅的免疫程序,按规定贮存疫苗,定期使用有关疫苗,稀释疫苗用冷开水,饮疫苗用井水。自来水含氯不适宜稀释疫苗。

2、疫苗应当天稀释当天使用,用不完的经消毒处理后废弃。

第7天

1、抽样称重一次,了解鹅雏生长发育情况。

2、在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帮助鹅雏抗应激。

3、寒冷季节保温29-30度,室温降至24度。炎热季节晚上保温27-28度,白天可以脱温。

4、有副黏病毒病游行地区,每只鹅皮下注射0.25毫升副黏病毒灭活苗。 抽样应具有代表性,可抽取30-50只,逐只称重并做好记录,与本周目标活重对照,如发现增重偏慢或过慢,要找出原因及时调整饲料种类与喂料量。

第8天

1、早、中、晚观察鹅雏动态。

2、每天仍换水2次,投料改为4-5次,任食,可以开始放牧。 1、注意炎热季节脱温后的小鹅动态。

2、开始放牧时间不宜太长。

第9天

寒冷季节保温27-28度,炎热季节白天脱温,晚上保温24度。

第10天

1、扩大小鹅活动范围(扩大育雏围栏面积),更换中号饮水器和中号料槽。

2、开始放置沙槽,先投放小沙粒。 1、沙粒应先经阳光曝晒或者煮沸消毒。

2、注意保持栏舍的清洁、干燥。

第11天

寒冷季节保温25-26度,室降至20度。炎热季节看情况可以全天脱温,改为自然光照。

第12天

1、搞好全场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更换或翻晒垫料,进行栏舍内带鹅消毒。

2、观察鹅群动态,特别注意粪便变化情况。

第13天

1、做好称鹅准备工作。

2、日常管理工作同上。

第14天

1、抽样称重,必要时进行大小分群。

2、正确计算育雏围栏面积,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可以考虑撤去围栏。根据称重结果调整饲料量。做好大小分群工作与提高肉鹅上市整齐度有很大关系。

第15-20天

1、早、中、晚观察鹅雏动态。

2、视情况喂复合维生素或抗球虫药,连用2-4天。

特别注意:

1、寒冷季节仍维持育雏温度25-26度。室温20度。

2、保持栏舍的清洁干燥,注意通风。

第21天

1、抽样称重,按体重大小调整分群,撤去育雏围栏,扩大小鹅活动范围,调整喂料量。

2、寒冷季节在天气较好时可以脱温。 保持栏舍的清洁、干燥、通风。

第22天

搞好全场清洁卫生,更换或翻晒垫料,进行栏舍内带鹅消毒。

第23-25天

1、观察小鹅动态。

2、防治细菌性疾病。

第26天

1、可以全天脱温,改为自然光照。

2、筹划好转群换料工作。

第27天

1、如需要转群,应及时清理中鹅舍,事先我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2、做好转换中鹅料和转群用具的准备工作。

特别注意:

1、转群工作会对中鹅造成天下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要小心进行。

2、转料要有2-3天过渡期,按照喂料量,第一天用中鹅料1/3,小鹅料2/3,混匀后投给,第二天用中鹅料2/3,小鹅料1/3,混匀后投给;第三天才全部投给中鹅料。

第28天

1、进行全群点数,统计育雏率。

2、抽样称重,与目标体重比较,如果生长偏慢或过慢,要认真分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3、选择天气晴好的晚上转群,抓鹅时要轻捉轻放,昼减少应激反应。

4、不论是否转群,都要做好大小分群工作。

第29-35天

1、观察鹅群动态,了解转群后的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检查饲养密度,水、料、砂槽位置,垫料及门窗、通风情况。

3、喂饮0.01%高锰酸钾溶液或喂饮0.1%土霉素溶液,预防消化道疾病。

4、换水、加料,可采用自动食槽,全天自由采食。

5、每天定时巡栏三次。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6、全场进行一次清洁卫生工作,进行栏舍内带鹅消毒。

7、35日龄抽样称重。

特别注意:

1、全面回顾育雏阶段的工作,分析育雏记录,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吸取教训,以便改进下一批育雏工作。

2、以后每周最后一天均抽样称重,计算平均重、整齐度、耗料量、肉料比和育成率等实绩,及时改进饲养工作。

第36-42天

1、每天定时巡栏3次,观察鹅群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按照鹅只大小调整鹅群,对弱小鹅只加强饲养。

3、调整饲料量。

4、全场进行一次清洁卫生工作,进行栏舍带鹅消毒。

5、42日龄抽样称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7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