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村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三台村位于胡族铺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属丘陵地区。全村面积3.89平方公里,东邻迎河村、叶台村;南接金钟村;西与甄湾村接壤;北与塘坊村毗邻。辖12个村民组,全村586户2596人,耕地面积4428亩,人均1.72亩。现有农村低保户89户95人,五保户20户21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358人,2014年已脱贫29户82人;2015年已脱贫1户2人;2016年已脱贫3户11人;2017年脱贫37户111人。通过“回头看、再复核”合计清退66户188人;2015年新识别17户55人;2016年新识别10户14人;2017年新识别3户11人。截止目前,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39人,其中一般贫困户3户7人,低保贫困户11户30人,五保贫困户1户2人。
一、基本情况
(一)经济发展状况
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900元,无村办企业,有专业合作社1个,家庭农场1个,全村有近800人常年外出及在本地务工,劳务收入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基础实施状况
通过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和硬化水泥路扶贫项目,现12个村民组主路全部硬化,主渠道已实施U型硬化渠建设,但偏远营落和生产路仍是土路,分支渠道仍是土渠;全村580户全部通电,广播电视、通讯信号全覆盖,2016年已建成文化服务中心;安全饮水项目进入试供水阶段,大部分户已吃上干净的自来水。2017年,通过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财政扶贫项目,新修80U型渠7500米;农网改造6个居民组,新增两台变压器,使农户用电质量大改善。又新建光伏电站一座。
(三)产业发展状况
三台村产业发展以传统水稻、紫云英种植为主,管理粗放,效益不高;养殖业主要发展养猪、鸡、鸭为主,多以自产自销为主,未形成规模。
(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状况
现有合格的卫生室1个,合格助理执业医师2名,
新建10间两层教学楼一栋,在校学生52人;2016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386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459人。
(五)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现在在职村干部5人,党员55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比较规范。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区位优势不明显
全村无省道国道跨越,只有一条乡村公路,村民居住分散,农业综合开发滞后,灌溉主要依靠渠系,又系渠系末端,旱涝发生时抵御能力低。
(二)产业管理粗放,带动致富能力不强
全村目前没有形成规模大、效益好、覆盖面广的支柱产业,带动致富能力不强
2021年1月,河南省爱卫会命名三台村为河南省2020年省级卫生村。
三台村附近有固始白鹭园、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安山森林公园、华阳湖景区、陈氏将军祠等旅游景点,有固始鸡、固始云雾、固始萝卜、固始甲鱼、固始皇姑山茶等特产。
种植业方面,积极探索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进一步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在完善二轮土地延包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镇落实高效经济小区(100亩以上)10个,其中200亩以上4个。作物以蔬菜制种、三樱椒、地膜花生、地膜蔬菜、菜复菜等为主体,总面积3万亩,与去年同比增长300%。温室大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温室大棚150栋),已发展到500栋(其中花卉生产120栋,瓜菜生产350栋),使栖霞堡子至新三面船至三台子村的温室产业带基本形成。全镇温室大棚纯收入400万元,同比增长38%。畜牧业生产开展了以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主的防疫灭病工作,确保了畜牧业生产安全。全年畜牧业总产值7000万元。同比增长10%。
经济作物方面,实现以团山子、朱千堡子、丁家屯为代表的高效经济作物产业带的纵深发展,2008年全镇实现亩效益1000元以上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8万亩,力争实现3.8万亩,重点发展三樱椒9000亩、地膜花生7000亩、豇豆制种5000亩、籽南瓜等蔬菜制种2000亩、裸地菜7000亩,万寿菊2000亩,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力争实现人均2亩,并营建专业村6个以上。同时搞好新三面、二台子、栖霞堡子村的耕地连片置换工作,力争建成1000亩范围的设施农业基地。
园区建设方面,以栖霞堡子绿色食品甜瓜和三台子花卉为代表的新三面船、三台子、二台子、栖霞堡子、小双台子村设施农业产业园区,2008年面积实现1800亩,同时带动其他村园区建设,全镇设施农业园区总面积实现2500亩以上(占地7000亩以上)。新增大棚200栋,置换地4000亩。建设绿色食品设施产业专业村4个以上;建成多种类、优品种、高效益花卉产业专业村1个。“二带”即三樱椒,地膜花生,裸地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产业带;优质水稻立体养殖产业带。
养殖业方面,以三家子、三面船村为代表的优质水稻立体养殖产业带,2008年全镇水田面积要达到2万亩,其中绿色稻米、立体养殖田达到6000亩,河蟹产量达180吨,并创建优质稻米立体养殖专业村2个。 “一牧”即努力发展以黄牛伺养业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专业镇。以小桑林子村黄牛饲养业为代表的畜牧业,2008年,全镇力争实现人均1头牛,即黄牛饲养量达25000头,达到黄牛饲养专业镇标准,专业村实现3个。同时生猪饲养量实现9万头,建专业村1个;羊饲养量达到1.5万只,禽饲养量达到120万只,带动三面船镇畜牧业的全面发展。 劳务方面,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围绕“工业立镇、园区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以解决农民工问题为首要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推进了劳务经济工作全面发展。全年完成农民工培训90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09%,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000人,实现劳务收入4000万元以上,强有力的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84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