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软件开发模式有哪些?

软件开发模式有哪些?x0dx0d快速原型模型:(需要迅速造一个可以运行的软件原型,以便理解和澄清问题)x0dx0d快速原型模型允许在需求分析阶段对软件的需求进行初步的非完全的分析和定义,快速设计开发出软件系统的原型(展示待开发软件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和性能x0d(过程:用户对该原型进行测试评定,给出具体改善的意见以及丰富的细化软件需求,开发人员进行修改完善)x0dx0d优点:x0d克服瀑布模型的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带来的开发风险x0d缺点:x0dA、所选用的开发技术和工具不一定符合主流的发展x0dB、快速建立起来的系统加上连续的修改可能会造成产品质量底下x0dx0d增量模型:(采用随着日程时间的进展而交错的线性序列,每一个线性徐磊产生软件的一个可发布的“增量”,第一个增量往往就是核心的产品)x0dx0d与其他模型共同之处:它与原型实现模型和其他演化方法一样,本质都是迭代x0dx0d与原型实现模型不同之处:它强调每一个增量均发布一个可操作产品,(它不需要等到所有需求都出来,只要摸个需求的增量包出来即可进行开发)x0dx0d优点:x0d1、人员分配灵活,一开始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x0d2、当配备人员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产品时,它可以提供一种先推出核心产品的途径,可现发布部分功能给用户(对用户起镇静作用)x0d3、增量能够有计划的管理技术风险x0dx0d缺点:x0d1、如果增量包之间存在相交的情况且未很好处理,则必须做全盘系统分析x0dx0d注:x0d这种模型将功能细化后分别开发的方法较适应于需求经常改变的软件开发过程x0dx0d原型模型:(样品模型,采用逐步求精的方法完善原型)x0dx0d主要思想:x0d先借用已有系统作为原型模型,通过“样品”不断改进,使得最后的产品就是用户所需要的。原型模型通过向用户提供原型获取用户的反馈,使开发出的软件能够真正反映用户的需求,x0dx0d采用方法:x0d原型模型采用逐步求精的方法完善原型,使得原型能够“快速”开发,避免了像瀑布模型一样在冗长的开发过程中难以对用户的反馈作出快速的响应x0dx0d优点:x0dx0d(1)开发人员和用户在“原型”上达成一致。这样一来,可以减少设计中的错误和开发中的风险,也减少了对用户培训的时间,而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正确性以及用户的满意程度。x0dx0d(2)缩短了开发周期,加快了工程进度。x0d(3)降低成本。x0d缺点:x0d1、当重新生产该产品时,难以让用户接收,给工程继续开展带来不利因素。x0d2、不宜利用原型系统作为最终产品。采用原型模型开发系统,用户和开发者必须达成一致:x0dx0d喷泉模型:(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为驱动的模型,主要用于采用对象技术的软件开发项目)x0dx0d它认为软件开发过程自下而上周期的各阶段是相互迭代和无间隙的特性x0d相互迭代:软件的摸个部分常常被重复工作多次,相关对象在每次迭代中随之加入渐进的软件成分x0d无间隙:它在各项活动之间没有明显边界(如分析和设计活动之间)x0dx0d优点:x0d1、可以提高软件项目开发效率,节省开发时间,适应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x0dx0d不便之处:x0d1、由于喷泉模型在各个开发阶段是重叠的,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开发人员,因此不利于项目的管理。x0d2、这种模型要求严格管理文档,使得审核的难度加大,尤其是面对可能随时加入各种信息、需求与资料的情况x0dx0d螺旋模型:(适合用于需求经常变化的项目)x0dx0d它主要是风险分析与评估,沿着螺线进行若干次迭代,x0d过程:x0d1、制定计划:确定软件目标,选定实施方案,弄清项目开发的限制条件x0d2、风险分析:分析评估所选方案,考虑如何识别和消除风险x0d3、实施工程:实施软件开发和验证;x0d4、客户评估:评价开发工作,提出修正建议,制定下一步计划。x0dx0d优点:x0d1、它由风险驱动,强调可选方案和约束条件从而支持软件的重用,有助于将软件质量作为特殊目标融入产品开发中x0d缺点:x0d1、难以让用户确信这种烟花方法的结果是可以控制的x0d2、建设周期长(而软件技术发展比较快,所以经常会出现软件开发完毕后,和当前的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无法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x0d3、除非软件开发人员擅长寻找可能的风险,准确的分析风险,否则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x0dx0d瀑布模型:(从本质来讲,瀑布模型是一个软件开发架构,重复应用)x0d(核心思想:按工序将问题化简,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工协作,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依照软件生命周期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次序)x0dx0d缺点:x0d1、在项目各个阶段之间极少有反馈,各个阶段的划分完全固定,阶段之间产生大量的文档,增加了工作量x0d2、用户只有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后期才能看到结果,增加了开发的风险x0d3、需要过多的强制完成日期和里程碑来跟踪各个项目的阶段x0d4、在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循环反馈x0d(如果有信息未被覆盖或是发现问题了,必须返回到上一个阶段并进行适当的修改,只有当上一阶段都被确认后才进行下一阶段)x0d5、早期的错误可能要等到开发后期的测试阶段才能发现,进而带来严重的后果x0dx0d优点:x0d1、为项目提供了按阶段分的检查点x0d2、当完成一个阶段后,只需要去关注后续阶段x0d3、可在迭代模型中应用瀑布模型x0dx0d按照瀑布模型的阶段划分,软件测试可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x0dx0d注:由于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循环反馈,对于经常变化的项目而言,瀑布模型毫无价值,这种模型的线性过程太理想化,已不适合现代的软件开发模式

软件开发模式有哪些?

螺旋模型

它是一个综合了多种模型的特点形成的一种模型。

螺旋模型是瀑布模型与演化模型相结合,并加入两者所忽略的风险分析所建立的一种软件开发模型。螺旋模型是一种演化软件过程模型,它将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与线性顺序模型中控制的和系统化的方面结合起来,使软件的增量版本的快速开发成为可能。在螺旋模型中,软件开发是一系列的增量发布。

螺旋模型沿着螺线进行若干次迭代,每次迭代都包括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和客户评估四个方面的工作。螺旋模型强调风险分析,使得开发人员和用户对每个演化层出现的风险有所了解,继而做出应有的反应。因此,特别适用于庞大、复杂并具有高风险的系统。

与瀑布模型相比,螺旋模型支持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为用户参与软件开发的所有关键决策提供了方便,有助于提高软件的适应能力,并且为项目管理人员及时调整管理决策提供了便利,从而降低了软件开发的风险。在使用螺旋模型进行软件开发时,需要开发人员具有相当丰富的风险评估经验和专门知识。另外,过多的迭代次数会增加开发成本,延迟提交时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85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