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骑车爱好者应该准备一些什么装备,掌握些什么常识?
1、(强烈推荐!)毛巾的另一种用途。就是最常见的纯棉毛巾,比较厚的那种。在剧烈运动之前贴身垫在背上,用来吸汗,结束后立即取出来,你会感到非常舒服,而且内衣变干的速度快多了。配合排汗内衣的效果更好,多带几条,可以多换几次。
2、廉价化纤内衣。曾经见到有人穿普通的保暖内衣爬山,恐怖!专门的排汗内衣最好,如果暂时还没有,那也不要穿棉织品,到地摊或者超市上找那种化纤(一般是晴纶的)内衣吧,虽然赶不上排汗内衣,但比针棉内衣强得多!
3、(强烈推荐!)拒绝牛仔裤。这个其实不需要多说了,但是我注意到还有很多新手穿着牛仔裤玩户外,大概一些人的观念里仍然认为牛仔裤耐磨结实。其实棉制品即不结实也不耐磨,物理性能也很不适合户外运动。一旦下雨、涉水或者大量出汗,你就知道牛仔裤的坏处了。赶紧脱了吧,那怕穿一条二十多块钱的化纤西裤都比它强。
4、鞋码的选择。几乎所有的教材上都说登山鞋的码子要大1到1.5号,我的体会不是这样,我穿鞋的体验从来是越穿越松,新鞋紧旧鞋松,早上紧晚上松,行进的时间越长越松。因此认为买鞋一定不要买大了,太大的鞋既不舒服又容易打疱,合脚才是最好的,当然前题是穿着厚袜子试鞋。
5、鞋带易散。这个小毛病比较烦人,其实用橡皮筋扎一下就解决了。或者用各种家电的电缆线上带的那一小节捆扎线也可以,捆得更牢固。
6、鞋垫打皱。鞋垫在鞋子里打皱的问题很多人遇到过,我有一个办法:用一块尼龙砧板(就是那种很薄、半透明、可以弯折的,关键是材料,类似就行)剪成鞋垫形状,然后和鞋垫简单地缝在一起,OK,彻底解决。此外,推荐一种超市里卖的所谓保健鞋垫,表面带颗粒的,牌子忘了,只要几块钱,比在户外店里花几十块钱买的鞋垫还结实。有人可能对它的颗粒心存疑惑,别担心,就是这颗粒才舒服。
7、冲锋衣的命门。只要质量没问题,冲锋衣的结构是严格防水的,不过它有个命门袖口,我见过的冲锋衣,袖口和袖子的连接处都没有压胶。淋雨时间一长,此处必然渗水。始祖鸟这个地方倒是设计得很好,可是太贵了,买不起,所以对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找到好办法,好在小臂出汗不多,衬个塑料袋对付一下拉倒。
8、(强烈推荐!)解放鞋。这实在是一个性价比非常高的东西。便宜,防滑性不错,体积小。你脚上的登山鞋再好,晚上宿营时总得换下来放松一下吧?几百块的涉溪鞋在溪流里却有个无法避免的毛病:鞋帮的网眼老是进沙子,倒是解放鞋挺顶事。(不过解放鞋保护性太差,穿时间长了脚痛)
9、(强烈推荐!)找路。除非你原本打算搞一次无人区穿越,从物资和思想上做好了自行开路的准备,否则,不管是暂时找不到路、还是打算抄点近路,都不要在明显没路的地方强行穿越。这样做你不仅可能受伤,而且根本节省不了时间和体力,老老实实转身、继续找那条已经存在的路才是明智的。不信的话可以多试几次。
10、(仅供参考)行进节奏。看到比较多的说法是行进30分钟休息5分钟或者行进一小时休息10分钟。个人觉得这只能作为参考,每个人的体力和习惯不一样,适合的节奏也不一样,节奏比较快的,最痛快的走法是持续行进大约3个小时休息20分钟(水平移动)。此外,就几天的安排而言,最好第一天比较慢,第二天再回复正常。必须让身体适应一下,否则很难受。
11、(仅供参考)步幅问题。多数教材上说要用较小步幅迈步,我的体会不同,长时间的行进中习惯于用较大的步幅(比平时走路的步幅稍大),这样感到更轻松一些。(因为减少了总的迈步次数,或许有利于减轻脚底的磨损?)
12、中途休息时不要脱鞋。长时间行进脚一定会浮肿,脱了鞋一旦再穿是比较难受的。
13、背包防水。登山包本身都有一定的防水性,防雨罩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用东西。但是,如果你被雨水持续不断地淋过三四个小时以上,你就知道防雨罩也不是完全可靠的。防水袋虽好但是容量有限,推荐用大塑料袋(家电包装的那种,够大)包裹衣物和睡袋。溯溪活动这样做就更有必要了。
14、(强烈推荐)怎么装睡袋。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用压缩袋来装睡袋,错!这种办法早就抛弃了。睡袋反正放在最底层,不要额外包装,直接塞进背包里,然后上面该装什么装什么,只管使劲压。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空间,装好的包内部充实,外观饱满。
15、GPS与指南针。这个话题其实有点多余,因为已经有很多人谈过了。GPS是个好东西,也很专业,可惜使用中的限制因素太多了:太耗电、太容易受天气和地形影响、反应速度慢。
很多人还喜欢携带军用指南针,比较流行的是62、65式。推荐定向越野用指南针(其实不是专业定向用的,是那种有机玻璃的,跟手机面积差不多的)。实际上军用指南针并不适合户外,偏重偏大,坡度计、里程计、速度盘、精确定向、测距等功能发挥不了太大用处,定向越野指南针轻巧简单实用,二三十块钱的质量就足够好了。
16、开路刀。狗腿当然很威风,但是对付山路上柔韧的荆棘和杂草,这玩艺儿实在老牛撵兔子有劲使不上。砍树当然不错,但是个人认为只要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都不应当动它们。我使用的是一把瑞典ASE,长,细,薄,轻,锋利,开路非常好使。
17、水袋咀。鸭嘴兽水袋的吸管咀子是裸露的,容易脏,背包上肩时不小心还容易挤出水来弄湿后背。这个水管的吸咀是可以拔下来的,用装胶卷的塑料盒做个套子很容易。建议用富士的,白色半透明的比较醒目。
18、水壶。要亮骚、表明你是一头户外驴,LAKEN、SIGG必备,要实用,军用套壶最好。性价比高,非常结实。LAKEN、SIGG倒是轻了那么一点点,可惜一撞就瘪,瓶塞子又很容易滑丝,而且,你需要将一壶水保存一个星期再喝吗?当然,饮料瓶子也非常好。
19、不锈钢小口杯。超市有卖,7cm口径的比较合适,几块钱,用不坏。宿营时用这个,行进时用带吸管的水袋,搭配得非常好。不用时用小块挂挂在背包上,途中在溪流里舀水喝也很方便。
20、太阳镜。一般没必要,有顶带檐的帽子就够了,在山里实在没甚么晃眼的东西。冰雪地带太阳镜自是必不可少,不过那时你或许更需要一只雪镜,而且必须是防雾的。在低温条件下,不能防雾的雪镜基本上就是废物。
21、简易冰爪。也就是所谓的四齿冰爪,便宜,简单,只要几十块钱。DIY水平高的可以自己做一个。这玩艺儿名字叫冰爪,但真正在雪山上没几个人用4齿的,倒是在一般的山路上,遇到路面非常滑的时候,这个简单东西可以起到关键作用。个人觉得登山杖都可以不带这东西一定要带。
22、灯箱布。地席这玩艺儿主要是冬天用的,防止冰雪天气帐篷底部和底面冻在一块。推荐到做招牌的小店里扯一点广告灯箱布替代,有几种颜色,很便宜,也很结实,缺点是比重大了点。
23、一次性桌布。低档餐馆里用的那种薄膜型的,超市有卖,便宜,轻,多用途。
24、zippo打火机。很多人认为zippo跟户外有点挂钩,其实这玩艺儿在户外不好使,比一次性打火机差远了。还是把它留在家里,用一次性吧!而且要多带几个,放在不同的地方
25、地图保护。先复制一份(彩色打印最好),途中的标记作业就用这张图,然后到装潢店买一点玻璃膜,要无花透明的,或者到做招牌的小店里买一点转移膜(其实就是玻璃膜),把地图原件铺平粘上去,这份原件就变的即防水又结实。
26、劳保手套。现在劳保商店里有一种覆胶的手套,手套本身是棉线织的,手心和手指部分覆盖一层又厚又软的橡胶(橡胶多数是**的,也有白色的)。这种手套做工粗糙,但是防滑防扎性比任何劳保手套都好,带着也很舒适。
27、奶糖和巧克力。这两样东西用于临时补充体能有明显效果,途中一旦因为消耗过大、补给欠缺感到体力不足的时候,吃上几块,过个十来分钟就有效果,当然没感到体力不足时也可以吃。现在超市里有一种叫“干奶片”的奶制品,药片状的,也很好。
很多药房里还可以买到口服的葡萄糖冲剂,在水壶里和一点这东西也是个好办法。当然现在有专用食品了,能量棒什么的,没试过,不知道怎么样。
28、饮水。书上从来都说不要在感到口渴的时候才喝水,不管怎么喝,人体的需水量都是一定的,不渴也喝有浪费的可能。
29、不要准备太多吃的东西。其实你根本吃不完,这些东西有多少是进到肚子里发挥作用了的?咱们玩的是户外运动,不是组织晚餐会,也不是野外生存训练,咱们要去的地方有哪一处是真正的无人区?这些东西你只吃得了一部分,剩下的要么送给农民朋友,要么半道上供奉土地公公。记住:别把自己的背包当“超级市场”。
30、穿多少衣服睡觉。以前听说的经验是睡觉时穿多了反倒冷,穿少一点才睡得暖和。后来发现这根本就是错的!绝对穿多一点更暖和,如果你的睡袋温标不够高,最好穿着羊毛衫抓绒睡。当然,穿得太多睡袋会太紧,不舒服。
31、剪指甲。这个主要针对MM。比较艰苦的户外活动中不要留长指甲,影响劳作,容易藏污纳垢,还容易受伤。
32、脚部打疱的防治.鞋要合脚就不说了,如果行进途中发觉脚底不适,局部位置火辣辣的,那一般就是打疱的前兆,最好不要心存侥幸,赶紧在痛处边缘贴上足够厚的纱布胶布,改变一下脚底的受力。如果已经打疱,那么有必要把它扎破放水(老人教的办法是用一根马尾穿在水疱上),但是一定不要把水疱的皮剪掉,否则第二天走路你会疼死的!
33、高锰酸钾。这玩艺儿多用途。除了消毒,它还是催吐剂,万一吃了有毒的东西,化一点水和下去立马呕吐。此外,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外用蛇药,可以迅速地中和蛇毒(对神经毒血液毒都有效)。被蛇咬之后立即捆扎、清除断牙,用小刀扩创(别太深!),然后把高锰酸钾粉剂填在创口(少量即可),片刻再继续其他急救。
户外旅行科学装包图解
装包的关键在于对装备的了解(体积、形状、重量),合理的布局以及最小的个体体积。实现最小的个体体积可以在购买装备时有所选择,也可以在收拾装备时加以控制。另外,多使用压缩袋、防水袋等分别为零散物件打包。(以下的方法主要针对内架形背包) 合理地分布重量
一般最好将背包的重量集中在臀部,以避免重量落在肩部或背部。而且无论你走在何种地形,尽量保持较重的物品靠近你的背部,重心保持在两肩之间。
走在普通的山路,可以让较重的物品放在背包的上层,这样有助于集中力量在你的臀部上面,这是身体能承受较重背负的部分
如果从南京骑行到漠河需要注意什么,我认为注意3点 :
1,骑行装备,2,路线规划,3,骑行计划!
1. 骑行 装备:头盔,眼镜,单车服,背包,急救包,鞋子,适量衣服,特别是秋天的衣服,漠河处于我国最北端,有名的北极村就在那,可以去体验极昼极夜,体验极光。夏天现在昼夜温差大,气温白天20几度,晚上几度了!从南方到最北边了,温差大是最为直观的感受了!
2. 路线规划,走高速都要3200多公里,骑车从南京出发只能走国道,南京出发先从G205国道一直走到秦皇岛,再转G102国道到四平市,再转G303到双辽市,再转G111到通辽市,再从省道207骑行,最终道达目的地。
3.每天骑行60-80公里这样,看个人的体能,状态,天气状况,道路车辆通行状况等等,有计划,量力而行。最主要的是骑车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可以在外宿营,经济条件允许可以住旅馆!
俗话说:有备无患,不打无准备的仗 ,这样才能先行一步,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
漠河位于我国最北端,与俄罗斯阿穆尔州、赤塔州隔河相望,漠河 旅游 资源十分丰富,有“神州北极”之称的北极村,她古风淳朴,静溢清新,景色宜人,每逢夏至前来观赏“北极光”和“极昼”的游人络绎不绝,中俄大界河黑龙江起源于漠河,江水晶莹,曲拆回环,顺流而下,尽览两岸秀丽景色和异国风光,漠河原始森林繁茂葱郁,山风送爽,林莽飘香,野外探险,簧火野宿尽添大自然神秘的色彩,古老的漠河, 历史 文化渊远流长,满清日伪时期的古迹遗址随处可见,尤以慈禧太后的“胭脂沟”和“古黄金之路”闻名于世。需要带的东西有,身份证、衣物:因为海拔较高地区的早晚温差较大,夏季也请务必带上羊毛衫、厚外套、牛仔裤等,注意保暖也注意防晒。另外,雨具,帐篷必不可少;冬季需要备羽绒服、高领厚羊毛衣、羊毛裤、羽绒裤、厚帽子、手套、防寒鞋、防冻、药品等。其他物品:手机、相机、充电器、存储卡等电子产品及常用洗漱用品。注意的事有:东北地区天气寒冷,电子快门的照相或摄影机,在零下20度以后,电池易放电,相机会失灵,快门不能按下,因此,在户外拍摄完后,要及时将相机放进衣服里保暖,用时再拿出来,还有移动、联通、电信手机在偏远地区信号不稳定,骑行途中需要多备点食物,因为东北地区地宽人少,购物不方便。还有东北少数民族众多,要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和信仰,避免与当地居民发生争执。
漠河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最北端的边界小镇。从南京到漠河有3000多公里,汽温相差也比较大,骑行肯定需要一套精良的装备,冲锋衣,雨衣,保暖衣,羽绒服,扎营帐篷,睡袋,烧锅,大溶量水壶,如果条件允许建议住旅馆。
夏天去漠河注意事项
特别提醒: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一、漠河早晚温差较大。夏季白天的平均气温在24—30℃左右,可以着平常的夏装晚上的平均气温在14,需加件外套。
二、漠河位于大兴安岭地区,有很多原始树林,游客大多也都喜欢进入林间游玩。夏季的林间会有较多的蚊虫,游客入林时最好穿长袖衣裤。
三、 适当预备一些常用药物。例如腹泻和消炎的药物;为预防水土不服,可准备氟哌酸;为怕发生一些小意外,可准备一点碘酒、绷带等;易过敏的人,还应带上抗过敏药物。
四、 漠河的树林中蚊虫较多,尤其是在夜间和雨后。请游客们一定自备一些清凉油、花露水、驱蚊贴等驱蚊、防蚊、止痒的药物。
五、 漠河的阳光比较强烈。夏季到漠河来,还是要注意防晒的。最好都涂抹一些防晒霜,戴上遮阳帽。
暑期从南京骑游漠河,风景最美的一条线路:南京→徐州→微山岛→滕州→曲阜→泰安→济南→沧州→天津→唐山→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葫芦岛市→锦州→通辽→阿尔山→满洲里→海拉尔→额尔古纳→恩和→室韦→莫尔道嘎→根河→满归→漠河→北极村。单程全长3800公里,估计用三四十天时间,骑到目的地,然后可以从哈尔滨乘火车回南京。”一个人长途跋涉宗旨就是“骑游”,边走边玩,每天骑行在150至200公里,以穿越景点主。”为了防止迷路,出游要携带手机GPS。
如果一个人骑行在异地他乡,感到孤独寂寞怎么办?经常都会遇到骑游者。遇志同道合的,结伴骑行一段路程,交流心得,合影留念后,再各奔前程。
漠河是骑行最北的地方,骑行途中可以玩北戴河、南戴河,登山海关等,沿途风景实在太美了。
特别注意的是东北这边冬至之后 但白天时间逐渐变长 但日出也要在6:30左右,日落在4:30左右,漠河天气查下天气预报就知道了有多冷了,说到穿着冲锋衣比较合适、裤子要棉裤了,冬季骑车身体会发热 但手、脚、脸的防护做的再好长时间在零下30度的气温下也保证不了 你可以想些笨办法自己解决下吧。如果你不是东北的 冬天最好别来漠河, 路面都是雪还滑 早晚都很冷。
南京到漠河3300公里,不是2000公里
这里我只简单的介绍一下漠河,漠河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加格达奇),可以说中国位子最北、纬度最高的位子了。
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向望。
北极乡、红北村、漠河、北极村可以去看看。
旅途上一定要注意安全,祝你旅途愉快。
满归到漠河现在路况还不错!内蒙境内是县道,柏油路面,只是不够平,会有些颠簸。出了满归,黑龙江境内的80多公里是新铺的水泥路面,还不错吧。漠河到北极村是一级公路,半封闭,新路,还不错。全程200多公里,开车跑要三个小时。你要骑行的话会非常辛苦,尤其现在的季节天气说变就变,真心不建议你骑行。希望能帮到你并点“ 采纳 ”。谢谢
别的地方我不了解,但是进了大兴安岭最要注意的就是防火,在大兴安岭随便找个小朋友都能说出几条防火标语。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9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