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中国一年产多少头猪

现在中国一年产约7.35亿头猪。

中国一年产多少头猪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2014全年生猪出栏73510万头,增长2.7%;年末生猪存栏46583万头,减少1.7%。

09年到13年中国历年猪产量数据:

存栏量:是指某养殖场里所养的某动物的数目,就是说场子里有多少该动物在养着。

出栏量:是指作为商品动物卖到市场上的动物数量,比如年出栏量就是指每年卖出的作为商品用的该动物的数量。

2022年卖猪超800万头!出栏量位居第四!正邦科技终于迎来曙光?

自2019年非洲猪瘟爆发以来,叠加2020年新冠疫情等因素,我国生猪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生猪养殖盈利经历过山车行情,不同梯队企业间利润分化明显,净利最高达2200元/头,最低仅约500元/头,差距高达1700元/头。

生猪市场价格居高不下

2011-2018年,猪肉、仔猪和活猪36城市零售市场价整体波动变化,2019年由于非洲猪瘟影响,价格迅速上涨,2020年加上新冠疫情影响,整体价格居高不下,截止2021年1月底,猪肉和活猪市场价分别为53.63元/公斤和35.8元/公斤,仔猪价格不断走高,价格89.19元/公斤,创近十年新高。

猪肉需求缺口扩大

2019年以来,我国猪肉产量经历大幅度下降,相对应的主要消费群体城镇居民消费量下降并不明显,供需日渐突出,受非洲猪瘟影响,2019年猪肉产量同比下降21.3%,而消费量仅下降8.8%,2020年,猪肉产量进一步下降,从过去几年居民猪肉消费量来看,未来猪肉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

生猪养殖预期盈利下降

据发改委数据,2019年由于非洲猪瘟影响,生猪预期盈利迅速上升,截止2019年底,最高分达2184.47元/头,随着疫情和瘟疫的好转,生猪预期盈利不断下降,截止2021年2月24日,生猪预期盈利572.42元/头。

企业利润分化明显

2020Q3主要上市猪企头均净利明显分化:第一梯队:中粮家佳康、牧原股份,出栏生猪头均净利2000-2200元;第二梯队:天康生物、温氏股份、天邦股份出栏生猪头均净利1400-1700元;第三梯队:正邦科技,出栏生猪头均净利900-1000元;第四梯队:新希望,出栏生猪头均净利500-600元。从上市猪企盈利能力看,造成净利分化的原因包括,各家猪企外购仔猪比重、外购仔猪价格、以及生物安全防控提升能力等。

盈利下降的原因除了外在瘟疫因素,还包括养殖成本的提高。下降的生猪盈利预期,使得生猪养殖行业面临大洗牌,未来头部企业依靠规模经营和优势利润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与之对应的散户养殖成本进一步提高,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行业整体生猪养殖数量或进一步下降。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卖猪超800万头,出栏量位居上市猪企第四!正邦科技在经历多种风波后,还能在2022年保持住这个出栏量,说明还是存有一定实力!但是细分析其2022全年数据,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此文我们一一进行分析。

2022年生猪销量与营收双双大降

根据正邦科技最新公告,2022年1-12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844.65万头,同比下降43.41%;累计销售收入89.54亿元,同比下降69.87%。

这个业绩在上市猪企中并不亮眼,毕竟2022年下半年猪市行情高涨,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等猪企基本都实现了出栏量与营业收入的正向增长。

但是从全行业看,正邦科技出栏量仅低于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位居全国第四,“地位”保持的还不错。

从正邦科技销售数据本身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①从销售占比看,2022年全年其商品猪销量497.09万头,占比58.85%,仔猪销量347.56万头,占比41.15%。

一般来说,企业会选择在行情好的时候大力销售仔猪,以便快速回笼资金降低风险,比如2022年4-6月,仔猪价格高涨,牧原仔猪销量大增。

但是像正邦这样全年仔猪销售占比都较高的情况来说,只能说明企业资金压力巨大,需要通过卖仔猪保持运转。

②从商品猪出栏均重看,2022一季度和四季度,出栏均重超过100公斤/头,其余时段均低于这个数值,甚至6-8月均重仅超70公斤/头,提前出栏迹象非常明显。

业内出栏的商品猪均重一般为100-120公斤/头,正邦科技仅在一季度和四季度达到此水平,一季度商品猪出栏最多,但是此时为行业低谷期,四季度行情高峰期,正邦科技整个季度商品猪销量仅有50万头左右,有点“无猪可卖”的意味。

可以用“没有赶上好时候”来形容这个情况了。

③从全年行情看,2022年上半年,其商品猪售价均低于15元/公斤,下半年除12月份外,商品猪售价均高于20元/公斤,根据此前正邦科技公布的20元/公斤的养猪成本分析,2022年其商品猪盈利月份仅有5个月,其余月份均为亏损状态,预估全年利润为负。

整体来说,2022年正邦科技保住了出栏量,却没有保证利润。

尤其在2022年正邦科技“合作变纠纷”“断料”“重组”等风波下,业内关于其“是否能走出泥潭”的议论不断发酵,那2023年正邦科技能否迎来新的开始呢?

2022风波不断,2023是否迎来曙光?

回顾风波始末:

大北农收购风波:2022年2月末,正邦科技公告称向大北农转让旗下8家饲料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交易标的总价为20-25亿元。

2022年9月30日,大北农发布了一则终止收购的公告,要求正邦科技返还5亿预付款及利息。

双方关于此事说辞不一,事情没有定论。

断料风波:2022年7月,一则“正邦科技被曝无法向其生猪代养户按时提供猪饲料,导致代养户的猪饿死”的消息迅速传播开,使得7月25日正邦科技早盘一度跌幅近8%。

正邦科技发布公告澄清传闻称,此次由于资金、物流等原因出现的小范围的断料,已通过资源协调得到解决。

重组风波:2022年10月,正邦科技被锦州天利申请破产重整,起因是900多万元的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没有兑现。

南昌市中院决定启动正邦科技的预重组,后续是否进行重组程序还不确定。

可以看出,以上风波的源头都是资金。

而根据企业财报,截至2022年三季度,正邦科技资产负债率超出100%,达113.82%(总资产约306.64亿元,总负债349.02亿元)。

年末资产情况如何,还要等待年报发布之后才可得知。

除了风波之外,我们也应该收藏到,正邦科技一直在“自救”。

2022年4月,正邦科技牵手国家电投,共建400亿新能源项目,此举能将猪舍闲置屋顶资源利用起来,盘活资产获得收益。

2022年9月,正邦科技将其下属的部分生猪养殖产业相关资产转让给湖北粮食公司,二者在经营方面合作,实现产业链最大收益。

2022年11月,正邦科技拟以2.68亿出售广西两处养殖场给双胞胎集团,回笼资金。

2022年12月,正邦科技发布了公开招募和遴选重整投资人的公告,谋求双方协调互补的长期共同战略利益。

不得否认的是,在经历了2020年的行情红利之后,正邦科技的激进扩张是导致当下局面主要原因。

在养猪这个行业,猪周期的波动会对行业大洗牌,企业经营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泥潭。

业内预计2023年仍然处于猪周期上行周期,这对猪企来说是个机会。

当下正邦科技正努力走出泥潭,抓好行情红利、优化产业布局、盘活资源之后,谁也不能一票否决正邦科技2023年的发展态势。

当然,走出泥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未来,正邦科技能否重振往日雄风,我们拭目以待!您认为正邦科技能迎来曙光吗?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9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