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在热水供暖系统排除空气的设备常见的有哪几种

1、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机械循环系统除膨胀水箱的连接位置与自然循环系统不同外,还增加了循环水泵和排气装置。 在机械循环系统中,水流速度往往超过自水中分离出来的空气气泡的浮升速度。为了使气泡不致被带入立管,供水干管应按水流方向设上升坡度,使气泡随水流方向流动汇集到系统的最高点,通过设在最高点的排气装置,将空气排出系统外。供回水干管的坡度宜采用0.3%,不得小于0.2%。回来干管的坡向与自然循环系统相同,应使系统水能顺利排出。 2、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式双管系统 系统的供水和回水干管都敷设在底层散热器下面。在设有地下室的建筑物中或在平屋顶建筑棚下难以布置供水干管的场合,常采用下供下回式系统。 1)在地下室布置供水干管,管路直接散热给地下室,无效热损失小。 2)在施工中,每安装好一层散热器即可采暖,给冬季施工带来了很大方便。免得为了冬季施工的需要,特别装置临时供暖设备。 3)排除空气比较困难。 3、中拱式 从系统总立管引出的水平供水干管敷设在系统的中部,下部系统为上供下回式,上部系统可采用下供下回式,也可采用上供下回式。中供式系统可用于原有建筑物加建楼层或上部面积小于下部建筑面积的场合。 4、机械循环下供上回(倒流式)供暖系统 系统的供水干管设在下部,而回水干管设在上部,顶部还设置有顺流式膨胀水箱。 1)水在系统内的流动方向是自下而上流动,与空气流动方向一致,可通过顺流式水箱排除空气,无需设置集中排气罐等排气装置。 2)对热损失大的底层房间,由于底层供水温度高,底层散热器的面积减小,便于布置。 3)当采用高温水采暖系统时,由于供水干管设在底层,这样可降低防止高温水汽化所需的水箱标高,减少布置高架水箱的困难。 4)供水干管在下部,回水干管在上部,无效热损失小。 这种系统的缺点是散热器的放热系数比上供下回式底,散热器的平均温度几乎等于散热器的出口温度,这样就增加了散热器的面积。但用于高温水供暖时,这一特点却有利于满足散热器表面温度不致过高的卫生要求。 5、异程式系统与同程式系统 异程式系统特点 1)水从供水管进入设备a 2)水离开设备a后直接回到冷热源 3)第一个设备是第一个供水的设备,也是第一个回水的设备 4)各环路压降不均匀同程式系统特点 1)回水干管水流方向与供水干管相同 2)水流离开设备a后,必须经过全部回水管路才回到冷热水机组 3)第一个供水的设备是最后一个回水的设备 4)通过各设备环路的降压相同 在较大的建筑物内宜采用同程系统。 我国的习惯做法: 低温水系统:水温低于或等于100℃的热水系统;设计供回水温多采用95℃∕70℃,适用于住宅、办公楼、医院等建筑。

在热水供暖系统排除空气的设备常见的有哪几种

超滤设备的超滤概念

能。

纯化水设备常见的消毒方式和常见的灭菌方式有哪几种?一、常见的消毒方式有:巴氏消毒,臭氧消毒,过热水消毒。二、预处理活性炭消毒用巴氏消毒或者纯蒸汽消毒,臭氧消毒或者过热水消毒用于分配系统,紫外线一般用于EDI后面进行消毒。1、臭氧杀菌与巴氏消毒的区别:臭氧杀菌系统除了操作简单、水温无波动、消毒时间短和降解生物膜等优势外,管道材质选择余地也非常大。臭氧杀菌系统能采用不锈钢材质或PVDF材质进行建造,采用PVDF材质建造的纯化水臭氧杀菌系统能有效降低投资成本。2、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通常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但不能破坏其芽孢,所以消毒是不彻底的,不能代替灭菌。3、灭菌:以化学剂或物理方法消灭所有活的微生物,包括所有细菌的繁殖体、芽孢、真菌及病毒,从而达到无菌的过程。

超滤膜被大量用于水处理工程。超滤技术在反渗透预处理、饮用水处理、中水回用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超滤技术在酒类和饮料的除菌与除浊,药品的除热原以及食品及制药物浓缩过程中均起到关键作用。

超滤过滤孔径和截留分子量的范围一直以来定义较为模糊,一般认为超滤膜的过滤孔径为0.001-0.1微米,截留分子量(Molecular weigh cut-off, MWCO)为1,000-1,000,000 Dalton。严格意义上来说超滤膜的过滤孔径为0.001-0.01微米,截留分子量为1,000-300,000 Dalton。若过滤孔径大于0.01微米,或截留分子量大于300,000 Dalton的微孔膜就应该定义为微滤膜或精滤膜。

一般用于水处理的超滤膜标称截留分子量为30,000-300,000 Dalton,而截留分子量为6,000-30,000 Dalton 的超滤膜大多用于物料的分离、浓缩、除菌和除热源等领域。

超滤膜的形式可以分为板式和管式两种。管式超滤膜根据其管径的不同又分为中空纤维、毛细管和管式。市场上用于水处理的超滤膜基本上以毛细管式为主,个别工程中使用的中空纤维(内径0.1-0.5mm)聚乙烯或聚丙烯微孔膜实际上应属于微滤膜。

将超滤膜丝组合成可与超滤系统连接的组件称为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分为内压式、外压式和浸没式三种。其中浸没式超滤膜过滤的推动力是膜管内部的真空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对于过滤精度要求较高的超滤膜,这一压力差通常不易满足所需过滤推动力的要求,因此浸没式的组件形式比较适合于过滤精度较低的超滤膜或微滤膜。外压式超滤在正冲与反冲时,膜表面液体的流速极不均匀,影响膜表面的冲洗效果,因此常用于水处理的超滤膜还是内压式组件结构较具有优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9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