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兔子繁殖的速度非常快,那为什么农村的养殖户不靠养殖兔子致富呢?

兔子繁殖快,农村为什么不养殖兔子致富?

兔子繁殖的速度非常快,那为什么农村的养殖户不靠养殖兔子致富呢?

兔子是草食家畜,以吃草为主,饲养家兔不与农业争土地、争劳力,饲料来源广泛,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兔的价格低,甚至可以去要,不需要花钱,而且兔可以完全依靠野草就能生长非常好,兔的繁殖速度快,年初时的小兔到年底已经是儿孙满堂了,母兔的怀孕期是30—31天,仔兔生后40—50天,体重达到一斤多后既可以断奶,一年母兔可以产仔4胎,如果是高血配每年可以产6胎左右,国外资料报道,在营养保证的情况下,血配可以使母兔最高年产11胎,产仔达到100只以上。一般每胎产仔6—8只,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农村人为什么不养殖兔子致富?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是什么影响了农村养兔呢?

一是资金缺乏,虽然兔的繁殖快,但是建设圈舍、购买种兔和其他设备、饲料等需要需要一定的投资,资金缺乏是不可能发展的。同时,养兔没有形成习惯,养几只玩可以,想依靠养兔发家致富没有几个人考虑过。如果有投入,首先考虑的是养鸡、猪、羊或者牛,绝对不会考虑养兔的,大家都不想赚兔钱。

二是没有吃兔肉的习惯,国人是以猪肉为主,很少有人吃兔肉,兔肉虽然营养价值比较高,含有蛋白质21.47%,蛋白质含量超过鸡肉、猪肉和牛肉,脂肪含量低,仅为8%,低于鸡肉、猪肉,胆固醇含量低于鸡肉、猪肉和牛肉,含量为0.05%,而且容易消化,消化率为85%,高于鸡肉、猪肉和牛肉。一般国人多吃野兔,人工养殖的家兔不受欢迎。

三是缺乏销售途径:由于选择生态环境恢复不仅好,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野兔比较多,肉兔来源主要是捕获野兔,而且销售主要依靠在交通要道出售给行人,没有专门的销售市场,消费者没有地方购买肉兔,养殖者没有市场销售,养殖容易销售难,同时兔没有人来收购。

四是兔的繁殖速度快,容易饱和,如1984年下半年兴起的“养兔热”,养殖西德兔,1985年特级兔毛每公斤从原来的54元一下提高到200~250元,造成一些农户趁热赶市,高价买兔饲养,引起了种兔价格大幅度提高,一对西德纯种长毛兔的售价相当于一头菜牛或一头大肥猪价格。以后市场兔毛滞销,货源积压,经销部门资金周转不灵,连续降价,甚至停收。1986年后,兔毛收购价格猛下降,每公斤兔毛收购价格降为34~40元,养兔人严重亏本,养兔积极性受到了打击。

五是对家兔饲养管理技术不够得法,加之疫病较多,尤其是疥癣病,因此饲养者较少。其养殖品种多为当地杂种兔,体型小、毛杂、皮薄、经济价值较低,养殖效益差。兔最严重的疾病就是疥癣病,一旦兔场感染了疥癣病将全军覆没,损失非常惨重,我们村寨里有一家养肉兔的,当时养殖了8000多只兔,销路已经打开,有专门的客户,经济效益比较好,在饲养中忽视了疥癣病的预防工作,养殖场管理松懈,任何人都可以进出,造成养殖的肉兔感染了严重的疥癣病,全军覆没,以后提高严格的多次消毒都不行,最高养兔场彻底报废了。其次是拉稀,由于对家兔饲养管理技术不够得法,兔最容易发生的疾病就是拉稀,几天后兔就脱水死亡。疾病多,死亡率高,那么就不敢养兔了,养几只可以,规模养殖就没有人敢投资了。

养兔子赚钱吗?成本大不大?

一、难点分析

规模养兔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它不是传统家庭小规模兔场在养殖数量上的扩大。从那些失败的教训上我们应该看到,规模化养兔的难点一是技术因素,二是管理因素,三是社会因素。不同的兔场失败的原因尽管不同,无论哪-方面出了问题,都将给规模化养兔造成致命的打击。为了使大家更容易理解,笔者将我国规模化养兔难点或规模化兔场的失败的原因细化为以下九个方面:

1、小环境因素。规模养兔与传统养兔的最大不同点之一是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谓小环境,主要指家兔生存空间的小气候指标,比如:湿度、温度、通风、光照、噪音、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等。根据笔者调查,我国规模型兔场,在环境控制方面大多数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高密度饲养和通风不良带来的高湿度,气体污浊和有害微生物浓度的增加,使兔舍小气候恶化而导致家兔抗病力降低,给传染性疾病创造了条件。根据山东农业大学刘宏峰、李福昌等(2OO2)对室内笼养和室外饲养的规模化兔场环境指标的测定。

以上几个主要环境卫生指标表明室内规模养兔环境恶化程度,说明强化环境控制,优化兔舍环境是规模养兔的重要环节。

此外,根据笔者对国内规模兔场饲养密度的调查,多数兔场采用三层重叠式兔笼,一般每平方兔舍使用面积饲养种兔2.3l只(谷子林,2OOl),而国外养兔发达国家种兔多采用单层悬挂式或双层阶梯、半阶梯式,很少采用三层重叠式。饲养密度增加,造成小气候恶化,是导致规模兔场生产性能低下和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2、饲料因素。规模养兔场对饲料和营养的依赖性很强,在这些方面很容易出问题,比如:配方设计不合理,营养不平衡,饲料原料或配方的突然更换,饲料含有有毒成分,滥用药物等,都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我国饲草资源极其丰富,但是规模化兔场最大的困难就是粗饲料不能很好解决。这是由于规模化兔场的粗饲料需要量大,而且需要四季稳定提供。但由于粗饲料种类多,质量差异大,质地蓬松,贮存困难,容易经受风雪雨霜侵袭而质量受到影响,特别是容易发霉变质,造成家兔中毒死亡。根据笔者了解,几乎百分之百的规模兔场有或多或少地在饲料方面出过问题

3、种源因素。规模化养兔对于种兔的规格提出很高的要求:优良的品种,标准的种兔、健康的种群、这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兔场高效生产的先决条件。遗憾的是,我们目前还很难实现这一要求。特别是健康兔群很难达到。有的兔场购入了不健康的种兔,很快就陷入疫病不断的泥坑中。优质的种源,优质的环境和优质的管理,是规模化兔场的必备条件,缺-不可。

4、技术因素。养兔本身就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规模化养兔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品种的选育和繁殖,还是饲料的选用和配方的设计,或是日常的饲养管理规范和防疫程序的制定与实施,都要求很高的科技含量,要求有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过硬而献身的饲养人员,适用的疫病和环境检测手段,以及各技术环节的相互衔接和配套。事实上,目前我国的一些兔场,无论在技术硬件上还是在软件方面,很难适应规模化养兔的技术要求。

5、场舍因素。场址的选择,建筑的布局,兔舍的设计和设备的选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规模化兔场工作效率的高低,经济效益的多少,甚至养殖的成败。生产中,一些兔场往往忽视场址选择的重要性,如地势高低、周围环境、主导风向、水源电力是否有利于防疫,是否有利于家兔生产和人员工作及生活等。忽视了建筑物分区原则(生活福利区、工作管理区、家兔生产区和防疫隔离区),特别是清洁道和污染道的区分。忽视了兔舍建筑的基本参数,如兔舍的朝向、长度、高度、跨度和间距,门窗的大小、高低和布局,粪沟的宽窄、坡度和光滑度,墙体和地面的材料、厚度和防腐、防潮、保温设计。忽视了兔笼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和笼具的选用等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规模兔场的效果和效益。

6、疾病因素。笔者调查,随着兔群规模的扩大,疾病发病率逐渐提高,预防的难度加大。其中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为主,真菌性传染病逐年增加,而主要的急性传染病(如兔瘟)和常见的寄生虫病(如球虫病、疥癣病)的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在疾病发生的分析中发现,条件致病菌导致的疾病上升,这与饲养管理和兔舍的小气候恶化不无关系。在笔者所了解的规模化兔场中,大多数都被疾病所困扰。

7、管理因素。分析我国规模兔场投资者的组成不难发现,真正以养兔起家的老板比例并不多见,而从事其他行业转产养兔的占据多数。其优点是具有资金优势,也可能从事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巿场意识。但是,养兔企业的管理不同工业、种植业和加工业,它面对的是每天要张嘴采食、饮水、排粪排尿,繁衍后代和生长发育的非常娇气的兔子,面对思想各异、业务参差不齐的活生生的饲养人员。兔业企业的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科学有效地组织兔业生产。能否调动每个饲养员的积极性,能否在短期内提高饲养人员的操作技能,是养好家兔的关键。也就是说,要养好兔,先管好人。而很多管理者不懂的家兔,不善于管理,往往违背科学,盲目决策而造成重大失误。

8、巿场因素。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巿场经济的深入,巿场在调节余缺,平抑物价方面起到主导作用。特别是象家兔产品这样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产业,巿场的波动是经常的,小起小落,大起大落都不可避免地发生。在低潮期间,小规模兔场可以杀兔倒笼,洗手不干,其损失不大。但是对于规模型兔场,如此大的投资和心血,很难作出洗手不干的抉择。而在持续的低潮中硬着头皮坚持,在经济实力尚不雄厚的企业很容易招架不住。因此,大贷款,大投资,大手大脚的单-经营而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养兔企业很容易在巿场波动中翻船。

9、社会因素。养兔是致富百姓的事情,因而在我国养兔与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无容置疑,各级政府在我国兔业的发展中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支持和指导。但是,在一些具体事情上过多干预,也是造成规模化兔场失败的原因之一。特别是那些带有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规模化养兔企业的失败,与此不无关系。

二、走中国特色的规模化养兔发展之路

规模养兔是必由之路,规模养兔需要-系列苛刻的条件,规模养兔需要技术支撑、经济支撑和巿场支撑。过去的实践表明,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降低,大型企业失败的风险增加。那么中国的规模养兔是否还要发展?如何发展?笔者认为,面对中国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饲草资源、场地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气候资源,充分利用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政府-系列优惠政策,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走中国特色的规模养兔之路。下面提出几点思路,供参考。

1、公司十基地十农户。小群体,大规模,克服高密度大群体的种种弊端,扬长避短。

2、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抓龙头企业,一头抓加工和巿场,疏通渠道,形成产业。

3、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无公害绿色兔业,扩大两个巿场,疏通渠道,实现持续化发展。

4、联合科技攻关,解决规模养兔的关键技术,在短期内摸索实用化的规模养兔配套技术,包括兔舍建筑、环境控制、营养水平和饲料配方、饲养管理程序、繁育程序、免疫程序。在较短的时间内,筛选适宜规模的品种、品系、组合和配套系。

5、培育和造就一批懂技术,善于管理的兔业企业家。扶植和树立一批成功的规模养兔企业。

目前我国家兔养殖业正处于一个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由小规模散养型向规模化,由家庭副业型向专业化,由传统型向科学化方向过渡时期。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因此说,我国规模化养兔刚刚开始,它是-项长期的战斗任务。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规模养兔水平还将不断提升。让我们在中国兔业协会的指导和协调下,认真吸取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团结-致,积极探索,扎实工作,为我国兔业光明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养兔子赚钱,成本也不大。

兔子繁殖能力特别强,生长速度也很快,还只吃植物饲料,所以养兔子的话这些成本都不高。但兔子容易得病,这方面比较让人头疼,弄不好死亡率会很高,这是养兔子最大的风险。

种兔的价格一般是三百五到六百块钱一只;幼兔的价格是两三百块钱一只。养100只杂交野兔一年可卖商品兔1280只,按2公斤一只算,合计为2公斤*1920只=3840公斤,按20元一公斤计算,销售商品兔可获3840公斤*20/公斤=76800元。

养兔子的投入成本一般包括:买种费、饲料费、防疫费、笼舍费、人工费等,养100只杂交野兔合计起来每年大约投入为2万6千元左右并不算贵。纯收入接近5万元,收入的话还是很可观的。

扩展资料:

一直以来,依帕热古丽·图荪托合提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的开销仅靠丈夫打零工的收入。两年前,县上引进的天将实业有限公司兔产业基地建到了村里。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依帕热古丽·图荪托合提开始在家里养起了种兔。

小兔子出栏后,企业便以每只8元钱的价格上门回收。“企业帮助我们改造养殖场地,并定期提供上门技术指导、防疫防治、技能培训、基地学习,我们只需要每天按时给兔子喂食。”她说,一年下来,通过养兔子获得了不少收入。如今她把养殖规模从55只种兔增加到了112只,收入也翻了一番。

墨玉县近年来积极探索产业脱贫路径,大力发展兔产业,以贫困户分散托养、企业集中托管的方式,让兔子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抓手。依帕热古丽·图荪托合提所在的村,已经有400户农民与养殖企业签订了2.2万只肉兔养殖协议。全县养殖户达到4000多户,直接带动贫困户在企业就业达到1200多人。

人民网-养兔子,撑起农民钱袋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96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