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镀膜和光学镀膜有什么区别
一、概念的区别
1、真空镀膜是指在高真空的条件下加热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使其蒸发并凝结于镀件(金属、半导体或绝缘体)表面而形成薄膜的一种方法。例如,真空镀铝、真空镀铬等。
2、光学镀膜是指在光学零件表面上镀上一层(或多层)金属(或介质)薄膜的工艺过程。在光学零件表面镀膜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减少或增加光的反射、分束、分色、滤光、偏振等要求。常用的镀膜法有真空镀膜(物理镀膜的一种)和化学镀膜。
二、原理的区别
1、真空镀膜是真空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以真空技术为基础,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并吸收电子束、分子束、离子束、等离子束、射频和磁控等一系列新技术,为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提供薄膜制备的一种新工艺。简单地说,在真空中把金属、合金或化合物进行蒸发或溅射,使其在被涂覆的物体(称基板、基片或基体)上凝固并沉积的方法。
2、光的干涉在薄膜光学中广泛应用。光学薄膜技术的普遍方法是借助真空溅射的方式在玻璃基板上涂镀薄膜,一般用来控制基板对入射光束的反射率和透过率,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为了消除光学零件表面的反射损失,提高成像质量,涂镀一层或多层透明介质膜,称为增透膜或减反射膜。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对膜层的反射率和透过率有不同的要求,促进了多层高反射膜和宽带增透膜的发展。为各种应用需要,利用高反射膜制造偏振反光膜、彩色分光膜、冷光膜和干涉滤光片等。光学零件表面镀膜后,光在膜层层上多次反射和透射,形成多光束干涉,控制膜层的折射率和厚度,可以得到不同的强度分布,这是干涉镀膜的基本原理。
三、方法和材料的区别
1、真空镀膜的方法材料:
(1)真空蒸镀:将需镀膜的基体清洗后放到镀膜室,抽空后将膜料加热到高温,使蒸气达到约13.3Pa而使蒸气分子飞到基体表面,凝结而成薄膜。
(2)阴极溅射镀:将需镀膜的基体放在阴极对面,把惰性气体(如氩)通入已抽空的室内,保持压强约1.33~13.3Pa,然后将阴极接上2000V的直流电源,便激发辉光放电,带正电的氩离子撞击阴极,使其射出原子,溅射出的原子通过惰性气氛沉积到基体上形成膜。
(3)化学气相沉积:通过热分解所选定的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获得沉积薄膜的过程。
(4)离子镀:实质上离子镀系真空蒸镀和阴极溅射镀的有机结合,兼有两者的工艺特点。表6-9列出了各种镀膜方法的优缺点。
2、光学镀膜方法材料
(1)氟化镁:无色四方晶系粉末,纯度高,用其制备光学镀膜可提高透过率,不出崩点。
(2)二氧化硅:无色透明晶体,熔点高,硬度大,化学稳定性好。纯度高,用其制备高质量Si02镀膜,蒸发状态好,不出现崩点。按使用要求分为紫外、红外及可见光用。
(3)氧化锆:白色重质结晶态,具有高的折射率和耐高温性能,化学性质稳定,纯度高,用其制备高质量氧化锆镀膜,不出崩点。
背投屏幕的分类
照相机镜头为什么有一层膜
照相机镜头为什么有一层膜?随着科技的发达,照相机、手机等成了人们记录生活的一个媒介,但是很多摄影爱好者仍然喜欢用照相机拍照摄影,记录生活,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发现照相机镜头有一层膜,那么照相机镜头为什么有一层膜?
照相机镜头为什么有一层膜1照相机镜头为什么有一层膜?
早在19世纪末期,照相机发明没多久,科学家泰勒无意中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他用照相机拍照,结果发现用脏镜头拍出来的照片反而更清晰,效果更好。不过,他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40年以后,这一现象引起了另一位科学家鲍尔的注意。他进行了研究,并且拍了许多张照片。结果,鲍尔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在镜头上加一层膜,反光性虽然差了,看上去镜头不很光亮,但实际上却大大地增加了透光性。在镜头上涂了一层薄膜,从薄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反射出来的某种颜色的光就有可能互相抵消。在反射的光中,就没有这种颜色的光了,那么这种颜色的光躲到哪儿去了呢?原来它们都透过薄膜钻入镜头中去了,所以透过镜头薄膜的这种颜色的光的亮度就被加强了。
从此以后,人们在制造照相机的时候,往往在照相机的镜头上镀上层紫色物质,使得拍出来的照片更加清晰、更有层次,效果更佳。当然,这层物质的加工在技术上的要求是很高的。
照相机镜头为什么是紫色的?
因为镜头上镀了一层膜,人的眼睛对绿光比较敏感,所以膜的作用是通过光的干涉原理来增加绿光的透过,减少其能量损失。然而因为光的波长频率都不一样,所以这层膜无法减少其他光的能量的损失,所以镜头看起来是有紫光和红光的,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根据拍摄要求,现在照相机镜头也有其他颜色的镀膜。
如何看镜头镀膜有没有损坏?
众所周知,照相机镜头的镀膜很容易被损伤,那么,如何才能知道镜头的镀膜有没有损坏呢?推荐两种很简单的方法。
办法1:对着太阳(或者强光源),使用较小光圈(F8或者以下)进行拍摄,看画面中的镜头眩光的形状是否规则。如果有,就可能是镀膜的磨损。
办法2:取下镜头,让镜头正面斜对着光源,此时镜头镜片组上会出现或绿、或紫、或橙、或红的色彩,这就是镀膜。看看这颜色里有没有空缺、色彩较淡、不完整的地方,也是镀膜的磨损处。
照相机镜头的分类
镜头的型号和种类很多,镜头的基本种类分为:变焦镜头、定焦镜头。
变焦镜头: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围的照相机镜头。
定焦镜头:是指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只有一个焦段,或者说只有一个视野。
按焦段来分,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
标准镜头:用视角来划分,镜头视角从40度到55度之间,均为标准镜头。
广角镜头:焦距长度小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
长焦镜头:也称为远摄镜头,这类镜头的焦距比较长,要比底片的对角线大得多,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拍得较大而得此名。
鱼眼镜头: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为16mm或更短的并且视角接近或等于180度的镜头。
微距镜头:是一种用作微距摄影的特殊镜头,主要用于拍摄十分细微的物体,如花卉及昆虫等。
移轴镜头:相机不动,但是镜头可以上下、左右动。
照相机镜头是什么透镜?
相机的镜头并非只有凸透镜或者凹透镜那么简单,照相机镜头即有凸透镜也有凹透镜,是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组合。总体合成的效果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将实物影像汇聚到镜片另一侧形成实像,使胶片、或电子感光元件曝光,而凹面镜不行。
照相机镜头为什么那么贵?
俗话说“单反毁三代”,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你一定知道好的照相机镜头的价格是超级贵的,入门级别的大几千,稍贵一点就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照相机镜头为什么那么贵?
1、镜头的原材料玻璃就很贵
不同于一般的玻璃加工,精密的光学仪器,不止镜头,玻璃中的很多的元素控制很严格,从而提高的制作成本。玻璃的研磨的成本是很高的,毕竟精密的研磨机床价格昂贵。
2、照相机镜头镀膜贵
镀膜,现代光学仪器都是使用多层镀膜的,设备同样杠杠的贵,技术都是专利。萤石由氟化钙结晶形成,光学特征是低折射率和低色散,可大幅度改善色像差。但纯天然的萤石体积很小,无法用于单反相机镜头。于是,佳能就研发确立了萤石的人工结晶技术,并且成功运用于镜头中。不过就算人工萤石造价也很贵,所以佳能开发出了UD镜片,两片UD镜片可相当于约一片萤石镜片的.效果。后来超级UD(超级超低色散)镜片开发成功,一片超级UD镜片可提供相当于约两片UD镜片的效果,乍一看,超级UD镜片的效果,就可以媲美达到萤石镜片的性能。
3、镜头设计成本高
镜头的设计不是随便就画张图纸做出来的,需要经过计算曲度是多少、玻璃产生怎样的折射,怎么叠,距离多少,产生什么成像等等,这些计算即使现在全部用电脑来完成,人力的投入也是很大的。一个镜头的结构设计费用都高达百万元,这些设计不可能去抄袭模仿,人家都会申请专利。
4、产量小
一款价格上万元的镜头设计出来,销量一般是不高的,比如宾得、索尼销售数量基本上万个就比较好了,佳能、尼康这种牛一些的牌子卖到十几万个就很厉害了。越稀有的镜头,卖的越少,平摊设计、生产、流通中的成本的能力就越低,价格就越高。
5、驱动类
除了光学结构,在EF镜头中还有很多电子技术。比如IS影像稳定器、环形USM马达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实现图像稳定以及快速对焦而开发的技术。现代镜头中大多都采用的是“模块化”设计,有些甚至可以直接靠计算机模拟。这已经大大缩减了镜头的设计与制造成本。
照相机镜头怎么擦?
一旦照相机镜头脏了就会很麻烦,因为如果擦拭方法不正确,就会损坏镜头镀膜,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擦拭照相机镜头的正确方法。
1、带上防静电手套,尽量在无尘的环境中进行清洁工作。首先用气吹吹净镜头表面的灰尘。
2、去除表面灰尘之后,先用镜头布将相机外部整体擦拭干净,之后使用尖头清洁棉棒沾取少量清洁液轻轻擦拭各个小角落。清洁液不要蘸取过多,以免多余的清洁液流入相机内部。如果棉棒已经明显变脏,换用一根新的棉棒继续清洁。
3、如果用吹气球无法清洁掉镜头表面的灰尘,我们还可以尝试使用软刷清洁镜头,一般的话就可以取出灰尘等脏东西,而对于顽固一些的污渍,例如指痕等,我们就要使用麂皮、镜头清洗布或镜头纸配合镜头清洗液来进行清洁了。在擦洗时,注意不要用力挤压镜头表面,因为镜头表面覆盖有一层易受损的涂层,很容易因为用力清洁而被擦去。
4、使用镜头笔前务必保证吹净镜头表面,确保没有任何灰尘颗粒,再竖直轻压镜头笔从镜头中间顺时针向外赶,一次后注意吹去镜头表面脱落的镜头碳粉,再观察效果,再擦再吹!反复4-5次镜头就应该光亮如新啦!行家说过任何擦镜头的行为都是伤害镜头镀膜的!镜头笔虽是比较安全的工具,您也要小心使用。
5、用镜头清洗液去除顽固污渍(慎用)
关于是否采用镜头清洗液清洁镜头的争论很多,有些劣质的杂牌清洗液也确实会对镜头造成损伤,所以我们建议如果单纯使用麂皮等工具可以清洗掉镜头上的顽固污渍,那么就可以不必使用清洗液,万不得已使用时也一定要注意使用的量不宜过多,而且不要把清洗液沾到镜头之外的地方,因为有的清洗液的成分是丙酮,很容易使黑色的镜头边缘掉色,严重的还会使镜头周围变形,切记切记!镜头有油污或指纹,吹、刷都无效,就要用极柔软的洁净棉签儿(或揩镜纸)沾上一点镜头水轻轻擦拭。不推荐使用镜头清洁液,清洁液经常使用,会洗去镀膜。另一方面,清洁液在晾干时不可避免的还会再沾上污物。
再次强调,不论手法多么小心翼翼,使用镜头水擦拭对镜头镀膜总会有损害,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擦拭。
6、建议每次清洁镜头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秒,过长时间的擦拭会造成镜头不必要的损伤。
照相机镜头为什么有一层膜2照相机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款设备,他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记录影像的设备,它们都具备照相机的特征,比如医学成像设备、天文观测设备等。
被摄景物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照相镜头(摄景物镜)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门聚焦后,被摄景物在暗箱内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经冲洗处理(即显影、定影)构成永久性的影像,这种技术称为摄影术,分为一般照相与专业摄像。
那么照相机镜头为什么会有一层膜?
原来它们都透过薄膜钻人镜头中去了,所以透过镜头的这种颜色的光就被加强了。从此以后,人们在制造照相机的时候,往往在照照相机镜头 相机的镜头上镀上紫色的薄膜,使得拍出来的照片更加清晰、更有层次,效果更佳。当然,这层薄膜的加工在技术上的要求是很高的。
背投屏幕包括五种型号: 光学单层双面结构:其观看面为柱状凸镜微细光学结构,光输入侧为精密光学菲涅尔透镜结构,规格42-100英寸。
特性:
宽视角;
高分辨率;
高增益;
高对比度。 光学单层单面结构:其观看面为表面微毛或微球光学结构,光输入侧为精密光学菲涅尔透镜结构,规格42-120英寸。
特性:
超高对比度;
最佳的垂直视角;
表面抗环境光;
表面硬化处理;
高解析度和色彩饱和度;
易于清洗。 光管材料光学屏幕:其观看面为微光管光学结构,光输入侧为高光精密光学结构,规格42-200英寸,国内首创。
特性:
新型材料背投硬幕;
无太阳效应;
抗环境光;
黑色素增强对比度;
出色抑制后扩散;
出色的白区均匀度;
极宽的视角;
易于清洗。 普通光学材料屏幕,其观看面为表面微毛体或微球光学结构,光输入侧为高光精密光学结构,规格42-200英寸。
特性:
无太阳效应;
抗环境光;
黑色素增强对比度;
出色抑制后扩散;
出色的白区均匀度;
极宽的视角;
易于清洗。 这类屏幕为背投软质幕,材基为乙烯基塑料膜,幕面呈灰色和中性白色。
特性:
A、 耐燃达国际耐燃标准,防霉防止细菌生长;
B、 抗紫外线(UVA)、(UVB)久不变色;
C、 原料低铅、低铬无气味;
D、 厚度极为平均,仅0.28mm;
E、 结合容易、强度不度;
F、 高柔软度,回复性高,不易变形;
G、 可用水擦拭,清洗方便;
H、 最大幅宽3米。
背投屏幕反射系统
典型背投影系统包括背投屏幕、屏幕框架、投影设备、一块或两块光学镀膜反射镜,这些组件通过高精度的调校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背面投影系统。
光学镀膜反射镜特性:
1、 反射率≥94%;
2、 镜面平整度±0.02mm;
3、 最大规格:2.4米*1.8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0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