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能人工养殖吗?有什么习性?
可以。
1.鹧鸪是早成鸟 出壳绒毛干后,就可以走动、寻食、饮水等。
2.喜温暖、干燥,忌寒冷、酷热和潮湿 气温低于10℃或高于30℃,对其生长发育及生产均不利。最适温度为16℃~18℃。雏鸪需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度过育雏期。
3.食性 鹧鸪为杂食性鸟类,食性广,可采食杂草、籽实、果类、树叶、昆虫等,故饲喂鹧鸪的饲料应具多样性。
4.群居性 无论觅食或是休息均有群居特点,雏鸪睡眠时喜集聚在一起。但应注意与受寒而聚区别,前者全身舒(坦)展,后者缩颈、藏头、收脚。
5.野性。(1)具飞行能力。从2周龄开始有飞行能力,飞速快,持续时间短。(2)好斗性。雄性比雌性好斗,尤以繁殖季节为争夺配偶发生激烈争斗。故性成熟前应公母分开饲养,开产前公母比例按1∶3分小群笼养。(3)应激性。鹧鸪胆小易惊,应激性高。遇到异常声音或异物,或在外界不适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如温度过高,密度过大,强光刺激等),易发生应激反应,导致生产力下降,甚至死亡。因此,从雏鸪出壳后的30小时内可对其进行各种应激因素(声、光、色、物等)刺激训练,以培养其适应能力。
6.生长特性 雏鸪在12周龄前生长较快,出壳时体重为13至14克,12周龄时公鸪体重可达500克,以后生长渐变慢。故应抓好12周龄前的饲管,以提高经济效益。
7.趋光性 在黑暗环境中,只要发现有光亮之处,便向光源处飞蹿,因此,鸪舍门窗应加铁丝网,同时在非光照期间应用黑布严密遮光。
8.抱巢性 家养条件下,失去抱巢性,但在野外仍有包巢现象。
9.对霉败饲料的敏感性 鹧鸪对发霉饲料非常敏感,尤其对褐曲霉素、黄曲霉素异常敏感。因此,用饲料一定要新鲜。
10.换羽特性 鹧鸪性成熟前有4次换羽,分别于7周龄前、后,12周龄后,28周龄产蛋前进行换羽。
1、场址的选择,鸡舍设计、建筑合理布局,供给营养全面的饲料,培育健壮的种鸪群;
2、保持清洁的饲养环境,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及蔓延;
3、科学的免疫程序和适时计划免疫接种,以及搞好检疫、监测、诊断隔离、消毒、药物防治、淘汰和严格;处理鸪尸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0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