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学就业一般去哪
院校专业: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校有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3个校区,占地2400余亩,正在建设西海岸校区。设有21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现有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3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600余人、外国留学生500余人。教职工3896人,其中专任教师2009人,博士生导师50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3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6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受聘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先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4位知名作家受聘为学校“驻校作家”。,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中已有1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担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参加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学校拥有科学考察实习船舶3艘,包括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2”、300吨级的“天使1”科考交通补给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学校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主持其中“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2个功能实验室的工作,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其他6个功能实验室的建设。,学校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微生物学10个学科(领域)名列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14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0项,被SCI、EI、ISTP等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论文23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962项,授权发明专利1364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9项。,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其他信息:海洋大学开设的专业主要有:航道与海岸工程、会计学、水产养殖、海洋技术、生物科学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科学、药学、法学、食品科学、工程、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学、海洋化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材料补充:
海洋大学一般指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1930年,在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成立国立青岛大学。后历经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时期,1958年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以留青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等为基础,于1959年3月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说起中国海洋大学,大部分人认可的都是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海洋和水产方面的专业,似乎对其他的专业不太认可。其实,这都是误会,中国海洋大学作为曾经的全国重点大学、“985”、“211”高校,现在的双一流高校,其综合实力是非常能打的,今天,就从就业方面来看看中国海洋大学的综合实力。
2021届高校毕业生可谓是近来年遇到困难最多的一届毕业生了,首先疫情肆虐,线下举办的双选会和招聘会纷纷难产,其次,国际局势纷繁复杂,许多准备出国留学的毕业生都无法顺利成行,第三,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用人单位能够提供的岗位也变少了。
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海洋大学依旧拿出了不错的成绩,本科毕业生的综合就业率达到88.26%,算上暂不就业的8.49%,真正没有就业的人数仅有3.26%。这组数据乍一看似乎并不太好,综合就业率连90%都没到,其实关键就在“暂不就业”的同学身上。
暂不就业主要是分为两种,一种是准备二战考研,进一步深造,另一种是出国留学,但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行。这两种学生是受疫情及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的,如果算上这些人,中国海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落实就业率就达到了96.74%,是非常不出的成绩了。
从就业数据来看,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洋生命学院、水产学院等传统强势学院均取得了不错的数据,就业率都在90%以上。其他学院也有不少成绩斐然,管理学院就业率达到了97.86%,基础教育中心达到了97.06%。
化学工程与工艺、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生态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新闻学、运动训练等专业的就业率更是达到了100%。这些就业率达到100%的专业并没有集中在一两个学院,而是均匀的分布在各个学科方向,可以说,这些成果说明了中国海洋大学不仅仅在海洋研究方面做得很好,每个方面都有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唯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为学子们搏杀出一片天地。
中国海洋大学给自己的定位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那么从就业情况来看,他正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的向前走着。在保持海洋研究以及水产方向专业的高就业率情况下,逐步提升理、工、经、商等学科的专业就业率,用数据和铁一般的事实打造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总的来说,中国海洋大学有很大部分都被误读了,如果你的成绩合适,不妨多了解一下中国海洋大学,不要被名字所迷惑。即使对海洋研究不感兴趣,也可以在中国海洋大学学到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至少,在就业方面不用发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09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