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中国哪几个省的农业比较发达?

山东、河南、黑龙江、湖北、四川等。

中国哪几个省的农业比较发达?

1、山东

山东省,简称“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济南。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山东界于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山东省总面积15.71万平方千米。

山东耕地率属全国最高省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长期稳居中国各省第一位。山东不仅栽培植物、饲养畜禽品种资源丰富,而且可资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

山东省的粮食产量较高,粮食作物种植分夏、秋两季。夏粮主要是冬小麦,秋粮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谷子、高粱和小杂粮。其中小麦、玉米、地瓜是山东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2、河南

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2017年,河南省粮食产量5973.40万吨,比上年增加26.80万吨,增长0.5%。其中,夏粮产量3554.20万吨,增加77.40万吨,增长2.2%;

秋粮产量2419.20万吨,减少50.60万吨,下降2.0%。小麦产量3549.50万吨,增加83.50万吨,增长2.4%;玉米产量1709.55万吨,减少43.42万吨,下降2.5%。

3、黑龙江

黑龙江省,简称“黑”,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哈尔滨。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北部,界于北纬43°26′—53°33′,东经121°11′—135°05′之间;

北、东部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相邻,南部与吉林接壤,是中国最北端以及陆地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

2018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7506.8万吨,比上年增长1.3%,连续8年位列全国第一。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分别为2685.5万吨、36.2万吨、3982.2万吨和657.8万吨,水稻、小麦和大豆分别下降4.7%、5.0%和4.6%,玉米产量增长7.5%。

药材面积62.5万亩,比上年增长26.7%;甜玉米产量10.8万吨,比上年增长85.7%;松子、榛子、核桃等坚果产量比上年增长12.7%。

其中,绿色食品种植面积8046.7万亩,比上年增长5.4%;绿色食品认证个数2700个,比上年增长5.5%;绿色食品产业牵动农户131万户。

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产品产量1790万吨,增长2.9%;实现产值1650亿元,增长2.2%;实现利税98.9亿元,增长0.4%。

4、湖北

湖北省,简称“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

介于北纬29°01′53″—33°6′47″、东经108°21′42″—116°07′50″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

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

2018年,湖北省粮食总产量2839.47万吨,下降0.2%,连续6年稳定在2500万吨(500亿斤)以上;种植面积4847.01千公顷,下降0.1%。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963.94万吨,增长3.6%;茶叶产量32.98万吨,增长8.8%;园林水果(不含果用瓜)产量655.46万吨,增长5.5%。

5、四川

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界于北纬26°03′-34°19′,东经97°21′-108°12′之间,东连重庆,南邻云南、贵州,西接西藏,北界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省总面积48.6万平方千米。

四川农业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形成了夏收作物、秋收作物、晚秋作物一年三季的耕作制度。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4500~1500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0000万亩左右,经济作物2200~2500万亩,其它作物2300~2500万亩。

粮食作物中水稻、小麦、玉米、红苕、马铃薯、大豆等种植优势明显,尤以水稻最为突出,常年种植面积3000万亩左右,占粮食面积的30%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以上;

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均在2000万亩左右,红苕、马铃薯种植面积均在1000万亩以上;大豆400万亩以上。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蔬菜、水果等,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百度百科——山东

百度百科——河南

百度百科——黑龙江

百度百科——湖北

百度百科——四川

偏远乡村主要有四个缺点:

(1)交通条件较差

这是偏远乡村最突出的问题。因为交通制约,运输成本比较高,相同的产品能够获得的效益就很少。比如,城郊农民生产的白萝卜可以卖到城市的菜场,一亩地一季白萝卜可以卖到10000元左右,而偏远乡村的白萝卜只能够自己用作养殖业的饲料,无法卖,只能够以后用养殖业的肉产品挣钱。那样一是周期很长,远水不解近渴,二是效益无法统计,说不清楚。

(2)经济条件比较差,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偏远乡村对外交流困难,很多出产于当地的土特产品都难以进入市场。有的即使能够进入市场,也难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售价。所以,偏远乡村即使能够有一些出产,但真实的利润往往都是被中间商拿走了,生产者难以获利,挣的只是一点汗水钱。

(3)信息比较闭塞

虽然经过国家对乡村的多年投入和建设,偏远乡村的各项硬件都有很大提高,但还是落后于城郊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很多时候,偏远乡村获得的信息都是已经过时了的信息,而用这种过时的信息作为创业依据也是很有风险的。

(4)科技教育落后,人才缺乏

由于地处偏远,教育不发达,很多科技知识掌握比较差。正是因为教育上的差距,人才培养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有的即使能够培养出来,也多是在他乡,留下的比较少。

针对偏远乡村的不足,创业者应该在如下方面做文章:

一是尽量避免生产低值产品,注意发展高值的产品。像白萝卜之类的常规大宗蔬菜,就不能和城郊的农民竞争。因为不管偏远乡村的生产者怎样竞争,消费者是不可能为你的运输成本买单的,你的价格比不过城郊农民。但是,你如果采用生产自己特点的蔬菜,比如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或有机食品,这就是城郊无法比的,因为城郊的环境比不过乡村。

二是可以改变经营思路。如通过努力,将乡村的环境建设好一些,多种些树木、花草,再建一些农家乐,可以将一些城里人吸引到乡村旅游,再出售一些当地特色农产品,把运费转嫁给旅游者。也可以将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增值,组织一些能工巧匠,改良传统工艺,使传统农产品焕发出青春。

实例1:柏杨豆干的生产

柏杨豆干的产地——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乡,位于湖北省西南边陲的齐岳山下,与重庆市的奉节县相邻。该地距利川城26千米,距州府恩施126千米,距武汉约730千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如果赶长途公交车从柏杨镇到武汉,至少要赶三天,交通十分不便。经过多年建设,现在交通车比较方便了,但是交通对当地经济发展一直存在较大的影响。勤劳的当地人并没有被困难限制,还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柏杨坝村有一股很好的泉水,人们长期用这个泉水加上传统工艺制造出来的豆腐干很有特色,在当地很受欢迎,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当地的艺人在政府的支持下,大胆创新,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了多种独具风格的特色产品,成为当地推向外地市场的代表产品之一。2011年1月16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将柏杨豆干工艺列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柏杨豆干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2012年4月26日,新华网以“柏杨豆干:不用卤水点豆腐”为题进行了报道。在当地柏杨豆干的第五代传人沈金忠的带领下,柏杨坝镇现在仍有100多户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豆干,每户光豆干制作就有两三万元的收入,豆干制作中产生的豆渣用于养猪。现在的柏杨豆干已经远销到武汉、广州等大城市,成了外地人走进恩施,认识“土家”的一个名片(图45、图46)。

图45 柏杨豆干传承人沈金忠在筛选黄豆

图46 柏杨豆干传承人沈金忠

实例2:土家女歌星住洞里养牛

在湖北省鹤峰县燕子乡朝阳村海拔1400米的高寒山区,有一位养牛的土家妹子许群群在从事着自己的养牛事业。许群群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鹤峰县人,曾就学于武汉音乐学院,在国外工作过。2012年她回到家乡,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了养牛事业。她组织起了养牛合作社,联合当地的农户一起养西门达尔肉牛,将当地丰富的草山草场资源转化为优质畜产品。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是乳肉兼用品种。但由于西门塔尔牛产乳量高,产肉性能、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此品种肉牛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一般都能提高30%以上,被畜牧界称为全能牛。许群群充分开发利用草山草场资源,还把当地的一个大山洞用作牛圈。

由于所选项目与当地草山草场资源十分对路,养牛事业发展得十分顺利。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她的养牛合作社已经改为天牧牧业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个人出栏肉牛200多头,养殖面积500多亩,2014年个人销售额400多万元。但她还是不满足,她把眼光放到更远的舞台。利用在新加坡工作的人缘,联系到新加坡的一家贸易公司,这家公司在深圳有屠宰加工厂,经过2014年试销,已经与许群群签订了2015年超过1000万元的合作意向书。2015年3月17日,中央电视台7频道的致富经栏目播出了“土家女歌星住洞里养牛”节目,专门报道了她的创业事迹(图47、图48)。

图47 许群群在放牛

图48 许群群接受采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09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