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绵阳盐亭一生猪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当地政府将封锁疫区6周,猪瘟当前,你还敢吃猪肉吗?

猪肉是美食的,主要是因为非洲病毒的病毒,在高温60度以上十分钟就可以杀死了。这次恐慌引起了中国市场豪猪市场的严重混乱。生猪价格严重的需求失衡。现在的封锁只是暂时的,目前来说没有正确的解决方案。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但是如果有条件的朋友,明年猪价肯定是全面上涨的,只要有正确的养殖方案方案。正确的防御措施。科学化的管理方案。肯定是能赚到钱的。

绵阳盐亭一生猪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当地政府将封锁疫区6周,猪瘟当前,你还敢吃猪肉吗?

正邦在力挽狂澜,牧原年出栏生猪超6000万头!猪业巨头时代已形成

政府没有规定不让农村养猪,只是严禁农村厨余养猪。

由于非洲猪瘟爆发,2019年1月8日下午,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全国非洲猪瘟防控远程培训,以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加强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防疫管理为重点,对全国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养猪场户要坚决克服侥幸心理,严格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自觉接受兽医部门监督检查。要进一步健全防疫制度,严格车辆人员清洗消毒,杜绝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要加强人员培训,规范疫情排查报告,绝不允许隐瞒疫情。同时,要提高对市场供应形势的预见性,抢抓机遇,积极补栏,稳定母猪存栏,妥善做好生猪生产安排。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指出,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当前全国疫情处于点状散发状态,且发生势头开始减缓,疫情总体可控。

猪肉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持续稳定。但同时要看到,传统养殖结构难以短时间内根本改变,疫情传播途径错综复杂,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要继续坚定信心,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持久战。

扩展资料:

为了更加规范农村的养殖行为,为了能够更加促进对农村农民生活环境的保护,国家开始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养殖活动开征环保税,可以说是史上最严格的征收。

所以,从今年开始,农民不能再随便养猪了,如果一定要从事该养殖行为,一定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这是对自己利益最大的保护:

第一:在非禁养区

根据今年年初国家推出的环保税规定,禁养区内不允许从事相关的养殖行为,即使是在适养区内也要能够符合养殖环保的要求,即养殖设施要进行改造,否则直接终止养殖活动的进行。因此,农户一定要在适养区或是限养区内进行生猪养殖。

第二:办理相关养殖证件

伴随着国家对于农村土地管理的愈加严格,农村养殖户想要修建养殖场也不再像过去一样,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办理相关的证件,才能够被允许进行从事养殖行为。

证件一般包括用地证明、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生产经营许可证、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等;

第三:缴纳环保税

属于环保税缴纳对象的养殖户,一定要能够积极遵照国家的规定,缴纳环保税,一般来说是针对500头以上的养猪户,缴纳税额在2.5元/头。

第四:尽量远离村庄密集住宅区

国家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农村住宅区附近不能从事养殖行为,但是,很多养殖户被处罚,养殖场被拆迁就是因为附近村民的举报,所以,尽量远离村庄密集住宅区是对自己利益的保护。

人民网-农业农村部:杜绝厨余喂猪 不允许隐瞒疫情

2022这一年养猪业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上半年行情极度低迷,行业兼并盛行,规模化进程得到空前提高巨头们走向寡头。

下半年高利,产能猛增,行业布局发生巨变,同时新技术、新模式也在不断涌现,推动养猪业的进步。

本篇,盘点风起云涌的2022年,猪业的关键词!

正邦虽力挽狂澜,却颓势尽显

2022这一年“正邦”频上猪业头条,这一年对于正邦来说可谓是“煎熬”的一年,甚至是生死攸关的一年。

从年初频频出售饲料公司,到最近已经把西南地区的一些母猪场出售给双胞胎公司,以及现在旗下部分子公司申请破产。

股价也从年初的10元/股左右,跌至现在的4.2元/股左右,一年时间市值缩水50%以上。

尽管这一年正邦在借钱和筹钱的路上不停奔波,力挽狂澜,然而,截止到目前来看,正邦的颓势似乎并没有收住!

至于正邦会不会走到退市那一步,尚未可知,但不管最终如何收场,经此一役,正邦内伤深重,实力大大削弱,跟牧原、温氏、新希望的差距越来越大,以后还能不能保持在第一梯队也是未知。

而正邦的经历也再次给养猪人提醒,盲目扩大规模,风险太大,负重过大容易翻船,接下来养猪已经进入到了“效率崛起”的时代,单靠规模已经不是致胜的法宝,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才是王道,这才是竞争的“根儿”!

行业整合加速,寡头时代正在形成

今年上半年,因猪价长期低迷,养猪业哀鸿遍野,很多猪场虽苦苦支撑却依旧摆脱不了被收购、被兼并、甚至是主动“断臂求生”的命运,这其中不乏头部猪企和大型规模猪场。

例如:今年2月正邦科技向大北农出售8家饲料子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放弃西南地区的饲料市场;3月金新农拟以1.53亿元转让公司持有的控股子公司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并拟2.71亿元收购福建一春49%股权,“两卖一收”只为将企业的核心业务聚焦到生猪养殖上;3月金锣牧业出售旗下5家规模猪场,设计产能260万头;4月新五丰拟收购湖南天心种业及旗下若干公司股权,未来生猪产能或达280万头

在企业间一系列的兼并、整合下,我国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得到迅速提升,巨头并列的格局已经形成,甚至巨头正在迈向寡头。

据了解,截至2022年9月末,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十大上市猪企能繁母猪存栏合计已达588.7万头,约占全国总量的13.7%。

2022年,头部上市猪企出栏生猪均超过1000万头,“猪王”牧原预计出栏生猪更是达到6100万~6200万头。

经过今年这一年的洗牌,头部几大巨头之间也正在拉开距离,尤其是“一哥”牧原的规模远超其他几大猪企,并且养猪成本也明显低于新希望、温氏等,寡头时代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楼房养猪正在把产能兑换成产量

过去三年多,在非洲猪瘟刺激下,生猪产能阶段性断档,红利显现,在红利的诱惑下,猪企们疯狂扩张,资本疯狂涌入,短短3年时间全国新建生猪产能达到了1.3亿头。

不同于以往,在这一轮的扩张中“楼房猪场”成为资本的宠儿,加速兴起,牧原、温氏、唐人神等都有已经投产的楼房猪场,其中,牧原内乡年出栏210万头生猪的楼房猪场是目前全球单体生猪出栏规模最大的养殖场,共建设了21栋楼房养猪楼,每栋出栏10万头;湖北中新开维建造的26层养猪大楼是目前世界最高、单体面积最大的楼房养猪示范基地,年出栏规模达120万头;唐人神龙华农牧十里冲楼房猪场则是目前长江以南单体出栏规模最大的养猪楼,共建设28栋楼房养猪楼,年出栏量达130万头。

不管你有没有进步,新生事物总在飞速发展,不会停下脚步等着谁。

楼房猪场就是这样的新生事物。

在两年前的时候谈起“楼房猪场”好像更多的还只是噱头和概念,还有很多人在质疑和论证其科学性。

然而两年后的今天再看楼房猪场,大多都已经落地投产,从当初许下的产能兑换成了产量。

而楼房猪场也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多元化,在楼房猪场的背后是现代智能技术的支撑,是集饲料加工、生猪生产、食品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体的布局,这些都将成为未来的竞争力!

猪价深跌猛涨,行业大浪淘沙

今年的生猪价格演绎了一场“深跌猛涨”。

纵观全年,最低点出现在3月下旬,只有11.8元/公斤,最高价出现在10月中下旬,达到了28.4元/公斤。

高点低点之间相差16.6元/公斤,也就是说每头猪的利润相差2000元。

从最近一两年的情况来看,生猪价格的规律,或者说原来猪周期的规律正在被打破,原来说的节日效应、旺季消费等统统被打破,这是因为之前经过多年实践总结的规律大家都已经认识到,所以大家都会按照这个规律的特点来计划生产,但是当所有人都这样操作时,这个规律就会失灵,并且从今年猪价演变的形势可以看出,猪价受到人为情绪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现在很多的养猪人开始用“资本思维”来指导生产,这也促使二次育肥的投机行为越来越凶猛,但是结局却往往是“自掘坟墓”。

但如果站在行业的制高点来评说这件事,那就是“存在即合理”。

即猪价的急涨急跌考验着养猪人的承压能力,但也帮助行业“优胜劣汰”只有养猪能力强的人被大浪淘沙留下来,而养猪业也会更高效的发展。

结语:

回首2022,养猪业风云激荡,对于正处其中的养猪人来说或许正备受煎熬,或许已经找到新的解题方程,但如果把这一年放在时代的年轮里看,当我们5年后10年后再回望2022,这一年或是正是养猪业规模、格局、技术转折的关键一年。

而记住曾经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经验、教训来警醒自身,我们才会时刻保持清醒,走得更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1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