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非洲猪瘟结束后如何快速恢复养殖?复养难点有哪些?附专家建议

非洲猪瘟的情况大家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许很多养殖户没有受到波及,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那么非洲猪瘟结束后应该如何快速恢复养殖呢?复养难点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们怎么说!

非洲猪瘟结束后如何快速恢复养殖?复养难点有哪些?附专家建议

一、复养有六大雷区和难点和四个难点

养殖户如果考虑复养,要把关键性风险点控制好,同时成功案例的一些共性部分可以借鉴。复养中有六大雷区需要特别注意:

一是大环境差,周边有疫情,病毒污染面广,不适合复养;

二是猪场选址存在重大缺陷,如猪场离交通干道、屠宰场、粪污处理厂、动物交易市场等过近,不利于复养;

三是不愿意投入建设必要的设施设备,比如猪只转运专用车辆(最好有空气过滤系统)、检测中心、出猪台、洗消中心、消毒通道、物资中转站、人员隔离中心,难以阻断非洲猪瘟;

四是决策者及执行者盲目乐观,使得在复养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不细致,导致复养不成功;

五是样品采集和检测不全面、不到位(包括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环境都要全面采样,要建立专业的检测实验室,采用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

六是复养工作不系统、不扎实、抓不住重点,导致复养中的很多环节存在漏洞,如硬件设施不符合非洲猪瘟防控的生物安全要求、配套操作流程不合理(最好进行专家论证)或执行不到位(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等。

猪场复养的难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猪场的决策者及主要执行者对非洲猪瘟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认识;猪场的决策者及主要执行者缺乏科学、系统的猪场生物安全知识和文化;相应制度和规范不能有效落地和监管;缺少对员工的绩效管理和人文关怀。

以上因素会使得猪场复养前的准备工作效果大打折扣,不能有效查缺补漏,任何小的纰漏都会导致复养难以成功。

二、复养过程包括十个关键环节

猪场要进行大量细致缜密的准备工作后才能开始复养。准备工作包括发病原因分析(疫情复盘)、猪场的全面洗消与评估、硬件升级改造(也就是广西扬翔所倡导的结构化抗非)、操作流程的优化与标准化、哨兵猪的饲养、人员上岗前培训考核、进猪前的疾病监测等。猪场复养环节概括起来包括如下:

首先、大环境评估(例如场址是否符合PIC千点评分要求,近期周围有无疫情);其次、复养前的深刻反思与全面复盘(分析发生非洲猪瘟的原因,评估场内外主要风险点);第三、查缺补漏(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完善);第四、全面洗消(消毒+清洗+消毒+熏蒸+干燥);第五、洗消后的评估(全面取样和专业检测);第六、哨兵猪饲养,连续动态监测;第七、人员上岗前系统培训考核、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模拟演练;第八、待引进猪只的健康检查及病原监测;第九、猪只转运前的周密准备(制订详细的转运方案)及运猪过程的全程监控;第十、制定应急预案并演练。

以上每个环节都很关键,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存在漏洞,复养就有可能失败。其中硬件是基础,软件(严格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操作流程及猪场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障。

三、四招在各个环节中查找漏洞

如何在各个环节中查找漏洞?四点建议如下:

1、自查自纠:

设立生物安全专职人员,建立生物安全自查清单,定期核查和完善。

2、外部审计:

由于本场人员因司空见惯不容易觉察本场的问题,可以邀请外部生物安全专家来本场审核。

3、激发内生动力:

建立奖励和激励制度,鼓励员工主动查找隐患和漏洞。

4、借助智能装备:

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在主要风险点和关键操作节点设立监控或智能系统,定期复盘和剖析,发现和改进问题。

相关阅读:非洲猪瘟症状表现有哪些?人吃了会怎样?附治疗措施

如何快速养殖锦鲤

要把小乌龟快速养大,各个环节都很关键。

小乌龟的饲养:

饲养容器

幼小的幼龟可以毫无困难地用一个平底容器饲养,塑胶盆,塑胶槽,玻璃缸或盒、水族箱都很合适,水不要太深,深度能让其游泳为好。

一个理想的养育场所须有一些特定最低要件。每只幼龟要有五公升水的活动空间,而水深不应超过龟体长度,好让龟到水面呼吸时脚能撑到地。同时也必须为它们用砖块、石片制作或购买晒台,让龟可以晒背。

浮岛不适用,因幼龟常爬不上去而白费力气。目前市面上的树脂晒台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沉木也是很好的天然陆地。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岛和装饰物不要成为危险的障碍物,把小龟卡住令其溺水而死。

整个夏天可将幼龟养在阳台上。为防被鸟叼走,可在箱上覆网。绝对要预防幼龟爬出养殖箱。电热器的线路等甚至也可能为幼龟逃生跑的桥梁,因为幼龟的“爬功”很高明。

如果养殖箱上长了藻类,如青苔,这倒无妨,但不能让箱中的水发臭。

饲养温度

幼龟所能适应的水温约为摄氏23—28度。天冷时,容器上面的空气也应加温,在养殖箱上加装一盏罩灯便能两全其美。若水温仍太低,可在水中设置加热棒–尽可能是可调节温度高低的。

水族商店所售之电热管应安置於水面下,装置也应注意电热器及电源线不要有卡住幼龟的可能。

特别重要的是幼龟要有直接受日光照射的机会,可将养殖箱置於阳台或窗台,如不可能的话,每周须给幼龟一、两次紫外线照射,每次约三至五分钟。

紫外线灯不可太接近幼龟,以免光线过烈而造成伤害。还是以日光照射最好,不过应注意所用的容器玻璃不要滤掉了所须要的紫外线。

饲料选择

幼龟主要投喂全价配合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为47%,氨基酸等营养全面,饲料系数1.6以下。由于配合饲料制作过程中多用脱脂鱼粉,要注意添加3%~5%

玉米油,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及保健促生长剂、防病药物。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以家禽、猪等动物内脏及蝇蛆、面包虫为主。适当搭配瓜果、蔬菜及混合饲料,以增强其体内营养物质。在春、秋季添加维生素E粉、抗生素,以提高龟的怀卵量和增强龟的体质。日常喂食中应做到定时、定点、定质。

防病关键

温室以培育幼龟为目的。幼龟在温室中进行人工控温快速养殖,管理最为关键。稚龟经过培育成30~50g之后,进入幼龟阶段。

此时,尽管稚龟发病高峰以及危险期已过,但养殖技术风险依然存在。如果忽视幼龟培育管理,不仅生长受阻,而且易导致多发病。

要针对幼龟的营养需求进行内调控,并对幼龟在温室养殖中的生态环境进行外调控。紧紧抓住“消毒、防病、营养、促长”等关键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成活率和生长率。

锦鲤是大型高贵观赏鱼类,有红、白、黄、黑、蓝、紫等色彩,它以其艳丽晶莹的体色,潇洒优美的游姿,华丽俊俏的斑纹,雄健英武的风度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也是京郊在发展观赏鱼养殖业中,出口销往欧洲市场一个可创汇的主要品种。下面将有关锦鲤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一、环境要求

锦鲤对环境适应性较强,但不能抵抗水温急剧的变化,温度骤然下降或升高2—3摄氏度时,容易生病。如温度升降幅度达7—8摄氏度,则鱼匍匐于水底不食不动。若温度突变幅度更大时,锦鲤甚至会立即死亡,锦鲤最适生活的水温是20—25摄氏度,在这种水温中,锦鲤游动活跃,食欲旺盛,体质健壮,色彩鲜艳。锦鲤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以泉水为最好,其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和其它成分,能增加鱼体色素,使锦鲤体色更加鲜艳。

二、繁殖技术

锦鲤繁殖适龄一般在3—8足龄,体重达1.5公斤以上。挑选外表丰满圆润,头圆,体长,无残畸形,色泽光亮,色彩均匀,外形匀称,无损伤,无病害的鱼作为亲体。从外观看,雌鱼身体短粗而丰满,腹部膨大,胸鳍端部呈圆形。雄鱼身体较瘦长,胸鳍端部略尖,在胸鳍的第一根鳍条和鳃盖上有若干白色“追星”。锦鲤的繁殖期与普通鲤鱼相似,一般在每年4—5月,当水温稳定在16摄氏度以上时,即可将雌、雄锦鲤按1:2的比例挑出放入准备好的水池,在水池中预先放置消毒好的鱼巢,让其自行产卵,观察其产卵结束后,把亲鱼捕起,鱼巢则留在水池中进行孵化,5—7天后鱼苗孵出即进行培育。

三、饲养管理

在庭院、宾馆直接以观赏为目的的可建水泥池饲养,池深以0.6—0.8米为宜,采取单养,密度可稍大些,每平方米可放养3—5尾锦鲤,水池配置喷水设施或循环微流水条件,一般每天投喂两次,可投喂饲养观赏鱼专用的增艳料、育成料,促其增色,形成完美的体形。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10%,以20—30分钟吃完为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8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