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鲨鱼能长多大
当年鱼苗(3~4厘米)养殖4个月,体重可达0.6千克以上。养殖8个月可增重1公斤,该鱼性成熟较晚,饲养3~4年,体重达3千克以上。
淡水鲨鱼(Pangasius sutchi?)属圆腹鷶属,是苏氏圆腹鷶的俗称,因体型似鲨而被称为“淡水鲨鱼”,其实和真正的鲨鱼并无亲缘关系。
淡水鲨鱼又称虎头鲨、巴丁鱼或八珍鱼,主要分布要东南亚一带,有黑、白、灰三种体色。体长,侧扁,背部隆起。头部扁平呈锥形,短吻。体形颇似鲨鱼。
分河系与海系生长,黑色的称淡水黑鲨,原产于泰国,1978年引进我国;白色的称淡水白鲨,原产于马来西亚,1998年引入我国;灰色的称马来亚河系灰鲨,肉质较好,2000年引进我国。
扩展资料:
淡水鲨鱼营底栖生活,属杂食性鱼类,幼鱼以浮游动植物为饵,也摄食人工饲料,成鱼则摄食水生植物和人工饲料。该鱼十分贪食,故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对环境适应性强,河流、池塘均可养殖,养殖8个月可增重1公斤。该鱼性胆怯,游动快捷,受惊扰在水中不停地跳跃。
该鱼体长、侧扁,背部隆起,头部偏平呈圆锥形,吻短,口亚下位,鳃膜与颊部不相连。膘大,具有呼吸空气的功能,故不易缺氧。该鱼的软骨组织含有硫酸软骨素,故除了作食用和观赏,还具有药用价值。
百度百科-淡水鲨鱼
淡水鲨鱼抗病力强,只要预防得好,疾病较少,在养殖过程中其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肠炎病:病鱼行动缓慢,不吃食,腹部膨大,体色变黑,肛门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粘液流出,病鱼死亡较快。防治可用“痢特灵”0.2~0.3克/千克饲料添加投喂或以“盐酸黄连素”投喂最为有效。水体用“二氯海因”或“溴氯海因”隔日消毒。
白点病:在鱼的皮肤、鳍或鳃上,可见一个个白点,并分泌大量粘液。采用的药品可用“鱼虫必杀”等,每667平方米1米水深泼洒200克;“驱虫精”0.5米克/l泼洒。
气泡病:淡水鲨鱼在施肥时如用农用有机肥易产生气泡,氧气饱和状态下,苗种很易引起气泡病,池底的氨氮气体过多也会引起气泡病而使其死亡。因此在水体中培肥应选用化肥类如“肥水宝”或氮肥、磷肥、钾肥合剂。池底注意用“底净”、“氨净”等处理,缺氧时适量选用增氧剂,少用或不用增氧泵。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2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