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时间什么时候?
2022年考研时间已定!考研党迎来几大“坏消息”,看完心生忐忑
2022年考研时间已定,9月24号到9月27号预报名;10月5号到10月25号网上报名;12月18号到12月27号打印准考证;12月25号到12月26号考试。
掐指算来,离考研初试,不过百余天。报名将至,有关考研的各种消息也不断传来。其中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自然让人心生欢喜,“坏消息”难免让人心生忐忑。不过,“好消息”、“坏消息”都是相对而言的,对这些考生是”坏消息”,对另外一些考生未必就不是好消息。
下面,来盘点一下,有关2020年考研的几大“坏消息”——
第一:多所大学明年停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在大家看来,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含金量自然比非全高,社会认可度高,将来找工作有很大优势。
然而,近期却有消息称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大学从明年起停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主要以会计、经济类专业为主。
会计学、经济学类专业都是深受考研党青睐的专业,每年报考人数居高不下。据统计,2021年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会计位居第一位。经济/金融位居第二位,管理第三,法律第四。这些专业,本科生不容易找工作,考研之后,身价倍增,有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平台,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而现在部分高校停止这些专业的全日制招生,意味着这本科生报这些专业,录取院校会大大减少,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对于部分高校取消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网友也颇多微词。不过,事已至此,抱怨也没有用,唯有拼命努力,争取上岸。
第二:名校推免生比例加大
每年高校招收研究生的人数是一定的,推免生占比例加大,无疑考研生难度就会加大。
在考研时间正式公布之前,已经有多个省份明确公布,将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推免比例。比如:上海市宣布将开展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的长周期贯通培养。安徽省也已官宣,适度扩大硕士生推免名额。
目前,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都积极响应,表示2022年要扩大推免名额。名校推免生比例不断加大,留给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机会就大大减少,想通过考研逆袭到重点大学的概率将大大减少。看到这里,考生难免让人心生忐忑。
第三:论文抽检更加严格,毕业难成了另一个难题
以前考研难,但考上研究生以后,不少学生就高枕无忧,静等毕业了。可是,现在不同了,研究生毕业将越来越难。
据悉,广西大学138名研究生被取消学位申请资格。另有44名导师被暂停研究生招生资格。学生两次学位申请不过关,导师两次未通过学位申请审核。研究生毕业生真的变成了现实,绝不是危言耸听。
四川省有9所高校的研究生论文抽检结果存在问题,研究生招生计划被减。
由此可见,严控研究生培养质量,严格规范学位授予过程已落到实处,研究生想靠混日子而取得文凭,已是不可能的了。
毕业难成了上岸党不得不面对的又一个难题。不过,凡事有弊必有利,“坏消息”也会变成前进的动力。
大学生最早什么时候可以考研
在大三下学期的3、4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是比较不错的,这样距离考研初试的时间大概是9个月,不会因为战线太长而导致后期疲惫,也不会因为时间太短而导致考研准备不够充分。
考生要学会利用考研需要的官网,比如志愿学校的研招网,很多学校会公布自己的考研信息,但是不太容易寻找,仔细阅读,大概率能够得到自己的考研资料。
考生要明确了解考研复习阶段。什么时间夯实基础,强化练习,进行冲刺,这是有一定的时间安排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的。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但明显考研是集体活动。特别禁忌一个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式
全日制研究生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1、大学生考研大三可以开始准备,因为应届生的考研初试的时间是大四上学期那年十二月份。复试是在下一年的三四月份进行,如果顺利通过后就会发放录取通知书,九月入学,所有应届大学生都是大三开始准备考研的,可以提前考试,但是就算录取了也不能去读,除非大三就拿到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
2、可以在大二下半学期开始收集想要报考的院校专业的相关信息,去你要考的目标大学、研究院的网站上查看历年来的招生简章,对自己将要考研的专业有进一步的了解,对于要准备的公共课与专业课知识点概括范围和历年分数线有大概的了解,以便于自己在复习中设定目标。
3、真正开始准备复习考研的相关知识在大三开始比较好,复习战线拉得太长,反而会容易出现一些知识点的遗忘,同时每年大纲都会调整,知识点都会有所不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2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