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高枧坝村位于哪个省

高枧坝村是在2004年由原高坪村和前进村两村合并为现在的高枧坝村。全村总户数755户,人口3543人,全村共有正式党员59名,预备党员3名,全村共分7个党小组,党小组长7名,全村有16个自然寨,36个小组。全村居住着汉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3%,辖区内有完小一所、民校一所,全村辖面积26.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575亩,其中旱地2058亩、水田517亩,距乡政府7公里,贵仙公路穿村而过,东与本乡四寨村相连,西与德新镇相邻,南与本乡新铺村接壤,北与本乡莲花村相接,高枧坝村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美好、山青水秀,矿产资源有煤矿、铁矿、高岭土、重晶石等,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养殖、生猪、黑山羊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现高枧坝村生猪百头养殖场2个,黑山羊百头养殖户2户,50头养殖户5户,特色养殖户1户(竹鼠),旅客运输户3户。

高枧坝村位于哪个省

高枧坝村附近有“金海雪山·四季花谷”景区、盘江音寨民族风情休闲观光旅游景区、阳宝山、独木河景区、贵定马坝寨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贵定云雾茶、贵定益肝草凉茶、贵定盘江酥李、盘江冰脆酥李、百合贡粉等特产。

大鲵生长环境

去过云山几次了

听父老乡亲们相传有娃娃鱼,他们说长得像娃娃(玄乎!)。

但是没见过这种所谓的“娃娃鱼”。

应该是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

可人工养殖。

严格地来说,娃娃鱼虽然叫鱼,其实它并不是鱼,而是属于两栖纲的尾类。

是从水中生活的鱼逐步演化成陆栖爬行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它属国家保护的二类动物,禁止?乱捕乱杀。

1.1饵料投喂

大鲵饵料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内脏为好,其饵料投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定时,根据大鲵活动状况,投喂多在傍晚进行;定位,饵料投放位置应在大鲵洞穴附近,便于懒惰的大鲵取食;定质,大鲵对饵料质量要求较严,要求鲜活,并且对饵料的品种不能变化太大,避免大鲵拒食;定量,大鲵贪食,喂食量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一般按体重的10~15%进行投喂,具体投喂时还应根据水温、天气状况、大鲵个体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另外,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

1.2调节水质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1.3调节水温和光照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1.4防逃防偷

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 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

2、病害防治

大鲵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由于环境、饵料、密度等影响,人工养殖大鲵比野外大鲵发病率、死亡率高出几十倍以上,要提高养殖大鲵成活率必须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注重预防为主,方能保证大鲵养殖成功出成效。

3.养殖条件:

室内外均可养殖。室外为露天专门修建的养殖池,室内为各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养殖池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室内养殖池的大小可从1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养殖池在放养前需用水浸池1个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强光照,只保持微光或无光均可。

 4.种苗放养:

大鲵养殖一般引进10厘米以上的幼鲵,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鲵20条左右。种苗放养前养殖地用硫酸铜2毫克/升浸泡5小时消毒,鲵体用氯化钠5%药浴10分钟。事先在池内用麻石搭建洞穴,放置水草以供大鲵躲藏。

5.饲喂:

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6.日常管理。

大鲵的日常管理简单,但很重要。投饵时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了解大鲵的生态习性很重要,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另外,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2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