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颜料分散剂,解决
大部分分散剂都是通过润湿、研磨与分散、偶联和包裹稳定的过程来达到分散颜填料的目的。而在水性涂料当中,由于成本控制原因,又不能使用较贵的分散剂。现在市场上用的大部分是属于阴离子和非离子型的润湿分散剂。它们的原理就是低的表面张力,很快的润湿颜料粒子,再通过高的剪切力,如分散机、研磨机器等使颜料粒子形成一个半絮凝状(或叫做可控絮凝)的分散体。如果此时涂料的粘度比较高的话,是不会出现颜料反粗和严重絮凝现象的,但如果粘度控制不好,时间一长,就会出问题;有的使用偶联剂做分散剂,通过它们的亲水基团和硫水基团把两种不同的物质偶联在一起。象架桥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综合性能好,又能分散,又用量少,又能增加涂料的附着力,但不足点是它不是解絮凝基团,对要求高的展色性强的涂料就不太适合。通过研究和实践,在水性涂料中建议用能解絮凝的分散剂。因为这样做的好处是:对颜填料展色性好、鲜艳度高、光泽好。但是在纯乳液体系中,我们建议选用增强电荷相斥的分散剂。如电中性胺盐、聚羧酸盐类的分散剂。
往干净和干燥的浸漆专用工作槽中加入计量的环保工业涂料,开动循环泵,缓缓加入纯水(稀释剂)5%~20%(根据漆膜厚度及工作温度的具体要求),充分均匀后,熟化1~2天(以循环过程中泡沫完全消失为准)。工件进入浸漆槽前,如有局部积水现象,应用压缩空气将其吹干。工件夹缝中尤其要作为重点。使用:开动循环泵,温度最好控制在25℃,施工黏度控制在20~30秒。时间2min左右。出槽后垂直倾斜沥干20~30min,送入烘房,加温至70±5℃保温15min,升温至120℃,保温20~30min出炉。无外观问题,48h后可对漆膜进行物理性能检测。
维护:保持槽液清洁,尽量减少和杜绝污染物的带入。加温时一定要开动循环泵,避免局部过热,漆槽温度不得超过40℃。若长久放置不用,每3天开动循环泵1~2h,以保持其活性。槽液pH值应控制在8.0~8.5。为保证工件表面清洁,建议每6个月清槽一次。如果加温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浸漆在低于20℃时调整其工作黏度,也能正常工作,但低于5℃时,槽液不能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3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