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真金白银!年尾10城已推“鼓励购房”新政
随着楼市的下行,除了发布一纸“限跌令”,有城市已经开始用真金白银补贴购房者了。
近一个月以来,已至少有10城(或地区)推出了鼓励购房新政,包括呼和浩特、 荆门、衡阳、开封、南宁、保定、南通海安、重庆璧山和万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六安金寨等。
各地“花式”补贴动作包括:政府直接提供购房补贴、对农民进城购房给予优惠、以人才或二孩三孩名义给予购房优惠、对商品房契税进行减免、购地下车位也可获得补助等。比较特殊的是河北保定市,率先放松了特定房屋类型的限购、限价政策。
不过,截至目前,出台楼市松绑或购房补贴政策的,基本都是三四线城市,这或许与这些城市飙升的楼市库存息息相关。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数据,被监测的全国百城库存数据已经连续36个月同比正增长,创下5年来的新高,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压力是最大的,且短期难以化解。
多样化的鼓励措施
到今年6月份为止,全国各地都还在配合“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组合拳”,但随着下半年新房成交量环比连跌,许多城市库存量迅速升高,当地房企感受到去化的巨大压力。
对地方政府来说,最容易操作的鼓励购房方式就是减免契税,因此多城已选择先从契税入手。
12月10日,重庆市璧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宣布,接下来要举办为期两个月的购房优惠活动,活动期间,购房人购买当地房企的新建商品住房(限1套)、车位(不超过2个)、商服用房(不超过5个)和办公用房,以及购买二手住房(限1套),符合相应条件的,可享受所缴纳契税同等金额的购房补助。
无独有偶,湖南衡阳市也在近期发布《衡阳市城区新建商品住房和地下车位财政购房补贴实施方案》,对未来5个月内买房的市民进行契税补贴,补贴比例从15%到50%不等,越早买房,补贴得越多,比如明年1月31日前买房,就能获得50%的契税补贴。未来5个月购买地下车位的,补贴一律高达所交契税的80%。
河南开封、重庆万州、河南新乡的地方政府,也给出了限时契税补贴政策,鼓励市民在年末购房。
还有不少城市通过人才、三孩等名义发放真金白银的购房补贴。比如广西南宁,近期扩大了购房补贴的人才范围,拟按照高层次人才认定的类别分类实施首次购房补贴,其中A类人才给予200万元购房补贴,B类人才给予120万元购房补贴,经认定的D类、E类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者,可享受最高40万元、20万元购房补贴。
江苏南通海安则率先提出给二孩家庭、三孩家庭给予购房优惠。该市新政称,常住居民家庭,子女未满18周岁的二孩、三孩家庭,购房时凭户口本或出生证明,在市场价格基础上二孩家庭给予每平方米200元、三孩家庭给予每平方米400元的优惠。
海安还鼓励当地企业组织团购商品房:企业、单位购买用于人才用房一次购房5套以上或组织企业、单位职工一次购买10套以上,在市场价格基础上给予每平方米400元的优惠。复垦弃宅进城的农民群体,购买预售商品房的,凭挂钩复垦协议,可以在市场价基础上给予每平方米600元的优惠。
近期内蒙古呼和浩特也宣布对毕业5年内首次在呼和浩特市置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购房补贴,符合相应条件者,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补贴。
贵州龙里县则不管是不是大学毕业人才,只要农村户籍居民、外来人口愿意去当地落户买房,可以按迁入户籍人口数量(每人40平方米),给予每平方米相应的500元补贴,最高每人可获两万元。
湖北荆门市近期也宣布,未来一年内,对首次在中心城区购买新建商业用房以及地下车位、取得契税完税证明的购房者,按照商品房买卖合同成交额的1.5%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河北保定于近期宣布放松限价、限购政策,根据其发布的《保定市全面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当地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商品房项目,取消销售价格限制。居民如购买被动式超低能耗商品住宅,可不受区域性商品住房限购政策的限制。
三四线库存积压
多个地方政府密集出台鼓励购房新政背后,是市场成交数据的持续下滑。尽管在楼市精准调控之下,当前房地产信贷环境略有好转,但是短期内购房者的置业情绪尚未恢复。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其选取的50个代表城市中,今年11月份长三角代表城市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8.1%,同比下降31.7%;长江中游代表城市商品住宅平均成交面积环比增长9.5%,同比下降42.8%;珠三角代表城市环比增长7.2%,同比下降46.8%;成渝代表城市商品住宅平均成交面积环比增长2.1%,同比下降42.1%;京津冀代表城市环比下降6.3%,同比下降14.3%,预计12月市场整体仍将维持低位运行,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
新房成交量不断下滑,导致很多城市的库存迅速攀升,去化周期拉长。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最新报告,截至11月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当前百城库存规模为2016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即创下近5年的新高。
库存环比数据已连续4个月正增长,同比则连续36个月保持正增长态势。11月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量为4495万平方米,而成交量为3437万平方米,呈现了“供大于求”的态势。三四线城市库存攀升的态势最明显,出现了连续37个月库存规模同比正增长的态势,说明相比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的现象最明显。从库存风险的角度看,三四线城市是最大的。
截至11月底,库存同比增速排在前十位的城市包括韶关(57%),惠州(43%),东莞(41%),深圳(38%),保定(37%),承德(32%),洛阳(32%),宁波(32%),徐州(28%),柳州(27%)。这些城市面临的去库存压力较大。
而库存同比增速后十位城市为:呼和浩特(-31%),三亚(-29%),上海(-28%),合肥(-27%),晋江(-27%),淮南(-25%),太原(-23%),岳阳(-22%),马鞍山(-20%),济南(-20%)。
新房库存同比减少的城市中,既包括上海这样商品房不愁卖的一线城市,也包括岳阳这种此前出现过大面积降价跑量的城市,虽然违规降价扰乱了市场,但是其库存总量明显减少。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截至11月底,商品房去化周期最长的10个城市,分别是西宁、洛阳、舟山、威海、无锡江阴、哈尔滨、芜湖、固安、烟台和韶关。这10城中有8城都属于三四线能级。
“若是当地库存压力大,那么就应该从因城施策角度去落实宽松政策。市场疲软时,三四线城市通过契税补贴的方式激活交易,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接下来的调控走向中,各地同步松绑可能性不大,但是后续可能会有针对具体类型的松绑,比如针对特定区域、特定房产类别等。
广东惠州新政:惠阳区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取消限购
8月9日凌晨,惠州住建局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通知中提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解决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完善房价地价联动机制。优化土地竞拍规则,实行“限房价、限地价、竞配建、竞品质”等出让方式。合理确定出让地块住宅销售限价,进一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二、加强新建商品住房预售和价格备案管理。稳定商品住房供应,商品房项目在取得预售许可后10日内须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商品房项目分期申请价格备案的,总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下的,须一次性申请;总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含本数)以上申请的,每批次的建筑面积不低于3万平方米(尾盘除外)。对高价楼盘价格进行评估,半年内成交平均折扣率低于95折的,对未推售房源备案价格进行调降,坚决防止价格虚高扰乱市场预期。
三、严格房地产开发资金监管。加强购地资金来源审查,严格落实购地使用自有资金规定。对超出“三道红线”,存在重大失信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参与我市土地招拍挂。加强对企业建设资金监督检查,确保建设资金落实到位。加强预售资金监管,房地产开发企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足额缴存和支取预售资金。
四、进一步完善商品住房销售政策。严格审查购房资金来源,严防居民挪用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等用于购房,禁止非银行金融机构向个人提供购房贷款。严格执行新购住房三年限售政策,重点片区暂停向区域内拥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坚决遏制投机炒房。
五、严格落实配建公建设施。科学合理配置和建设公建设施,提升居住服务品质。配建公建设施须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和同步交付。对未按规定建设公建设施的,采取停建、停售措施,暂停开发企业及关联企业购地资格。
六、稳步提升住房保障覆盖面。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力度。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国办发〔2021〕22号)精神,有序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逐步解决好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保障。
七、严格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大力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捂盘惜售、炒买炒卖、价外加价、发布虚假广告等扰乱市场行为,加大对网络、自媒体等媒介利用虚假统计数据炒作、发布背离“房住不炒”定位信息的惩治力度。加强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纳入“黑名单”管理,停止其市场准入资格。
八、强化联动调控机制。每月调度研判房地产市场形势,及时分析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和用好政策工具箱。全面压实属地房地产调控主体责任,建立县(区)房地产调控考核机制,确保“一城一策”“一县(区)一策”落实到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4月30日,广东省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到,满足惠阳区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的合理住房需求,不再纳入限购重点片区。
《通知》称,为满足合理购房信贷需求,商业银行要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本行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建立科学审慎的信用评估体系,对具备购房能力的购房人,提升借款和还款便利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在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方面,根据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工程造价、施工合同金额以及项目交付使用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额度。要确保监管额度内的资金专款专用,保障工程建设项目按时交付使用。
此外,在土地出让前,根据房地产市场现状,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对拟出让地块的规划及出让条件进行统筹优化。
公积金方面,要加大公积金购房支持力度,缴存职工在惠州市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允许先提取本人及其配偶的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加大宣传力度,落实《惠州市人才住房公积金优惠政策实施办法(试行)》。全面放开住房公积金受委托银行办理商转公业务。
另外,要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发证”。鼓励房地产业协会开展“三天无理由退定”“安居惠州、放心购房”倡议活动,为居民购房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商品住宅项目带装修交付,支持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高品质项目优质优价。
据南方都市报援引惠州合纵联行数据显示,惠州今年一季度全市住宅成交共计10339套。其中1月成交3598套,2月受春节等传统淡季影响,仅成交2340套,成交量大幅度缩小。步入3月小阳春,成交数据有所上升,成交4401套。今年成交数据与2021年一季度相比,同比下跌70%。库存方面,全市住宅存量172547套,存量面积约1842.4万平方米,库存量持续走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3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