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80战斗机的衍生型号
1944年4月4日陆航签订了两批共500架P-80A生产型飞机的订单,1945年6月又增加订购了2500架。但二战结束后第二批订单被取消,第一批订单也被削减为917架。首批345架P-80A(44-84992~44-85336)的批次号是P-80A-1-LO,部分安装1746千克推力的通用电气J33-GE-11涡喷发动机,即I-40的生产型,其他则安装艾利森J33-A-9,即通用汽车艾利森分部按许可证制造的I-40。
接下来的218架P-80A(44-85337~44-85941,45-8301~45-8262)是P-80A-5-LO批次,安装了1814千克推力的艾利森J33-A-17发动机,着陆灯从机鼻移到前起落架支柱上。后来早期的P-80A-1-LO在例行发动机大修时也升级了这种加大推力的艾利森发动机。
1945年1月19日北美航空获得一份合同,在其达拉斯工厂生产1000架P-80A。这种按许可证生产的“流星”编号为P-80N。但欧战胜利后订单被取消。
1945年2月陆航接收了首架P-80A,1946年12月该机交付完毕。早期P-80A的涂装为全机浅灰色,并用腻子填平了所有的蒙皮接头以降低阻力,此举导致了维护困难,P-80A后来还是取消了涂装。 “流星”的第二个生产型是P-80B。P-80A-1-LO 44-85200被改装为XP-80B原型机,换装推力1814千克的艾利森J33-A-17涡喷发动机,该发动机增加了水/甲醇喷射加力系统。为了安装水/甲醇箱,内部油箱容积从1779升减少到1609升。该机还安装了洛克希德设计的弹射座椅,使P-80B成为美国首种配备弹射座椅的作战飞机。此外P-80B还可安装起飞助推火箭,深色机鼻天线罩内安装了AN/ARN-6定向无线电的环形天线。在外观上P-80B与P-80A几乎完全相同。
1947年3月~1948年3月间洛克希德共交付了240架P-80B,其中包括209架P-80B-1-LO批次和31架P-80B-5-LO。后一个批次是寒带型,增加了座舱盖加温装置,并换用了适用于阿拉斯加极地气候的特殊润滑脂和天然橡胶部件。此外P-80B-5-LO使用改进型12.7毫米M-3机枪取代了M-2机枪。
1946年6月加州马赤机场的第1战斗机大队首先装备P-80B。
117架F-80B在服役中升级成F-80C,并被定义为F-80C-12-LO批次,朝鲜战争结束后装备给了空中国民警卫队和空军预备役中队。
1948年6月P-80B的编号变成F-80B。 “流星”的最后一个生产型就是P-80C,比P-80B更重,性能也更好。1948年3月1日P-80C首飞,此时P-80A/B的战时合同已经履行完毕,P-80C根据战后1947、48、49财年的合同制造。
朝鲜战争结束后,洛克希德航空服务公司把129架F-80A/RF-80A改装为F-80C,分别定义成F-80C-11-LO和RF-80C-11-LO批次,装备空中国民警卫队和空军预备役部队。改装内容包括换装J-33-A-35发动机,配备M-5弹射器和M-3动作器的弹射座椅,AN/ARC-27指挥无线电。RF-80C还修改了机鼻外形,改善了照相机的安装方式。1948年6月P-80C的编号被改为F-80C。 1947~1948年,美国海军的新一代舰载喷气式战斗机——格鲁曼F9F“黑豹”和麦克唐纳F2H“女妖”交付速度低于预期。为了弥补获得足够数量喷气式战斗机之前的战力空白,以及为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员提供充足的训练,美国海军从美国空军手中接收了49架P-80C-1-LO和1架P-80C-5-LO,这批“流星”都安装2087千克推力的艾利森J33-A-23发动机。美国空军序列号分别是47-218~224、47-525、47-601~604、47-1380~1394、48-382、47-1396~1411和48-376~381,海军序列号33821~33870。
在海军中P-80的编号为TO-1,“T”表示该机作为教练机使用。1950年TO-1的编号又变更为TV-1。
TV-1没有改装舰载设备,只在岸基操作。美国海军VF-52和陆战队VMF-311中队装备了TV-1,当足够数量的“黑豹”和“女妖”服役后,TV-1被移交给预备役部队,最后退出现役。 在P-80研制周期的早期阶段,洛克希德就提出要研制“流星”的双座教练型,但是陆航对此并不是很感兴趣。直到1947年P-80事故率高居不下,陆航才感觉到装备双座教练型的必要性。1947年8月空军批准洛克希德把一架P-80C 48-356改装成双座教练机,编号TP-80C。为了安装第二张座椅,前机身加长了98.04厘米,机身加长30.48厘米,机身油箱容积从784升减少到360升,为了抵消机身油箱的容量损失,机翼的自密封油箱被尼龙软油箱取代,这样该机的内油载量为1336升,与P-80C的1609升相比还是可以接受的。前机身为串列双座布局,单块式座舱盖维持了P-80的良好视野。为了降低重量,该机的武器减少为两挺12.7毫米机枪。
1948年3月22日TP-80C在托尼·勒威耶的驾驶下首飞。1948年6月11日该机的编号变更为TF-80C。1949年5月5日在生产了128架TF-80C之后,编号又变更为T-33A。T-33成为战后最成功的教练机之一,美国制造了5691架,日本和加拿大分别制造了210和656架,直到1959年才停产。T-33曾至少在30个国家和地区的空中力量中服役。 QF-80是F-80的无人靶机型。
1951年在“坏小子”项目下,斯佩里陀螺仪公司把8架F-80改装成QF-80靶机,拆除了所有武器,安装了无线电遥控设备,保留了飞行员的操纵系统,这样QF-80即可有人驾驶也可遥控驾驶。第二批14架靶机的大型弗莱彻式翼尖副油箱被改装为照相机吊舱,可以拍摄打靶过程。这些相机可以被遥控弹射伞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3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