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小规模生猪养殖户该怎么养好猪

小规模生猪养殖户该怎么养好猪:

小规模生猪养殖户该怎么养好猪

一是加入合作社。目前,一家一户的散养猪中,常会表现出技术上的不同步、防疫上的不同步。另外,商品率低,甚至构不成商品生产,对家庭收入影响不大。而且现在从整个养猪行业来讲,产业链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整合的速度比较快,上下游各环节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比如种猪企业去做售后服务、饲料企业也去做售后。散养户没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很难进入到正常的产业链条中。但可以通过加入合作社,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化解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使大家获得更高、更稳定的经济效益。首先在生产方面:避免信息闭塞,盲目生产,导致不是多了就是少了,与市场脱节。技术方面:避免技术薄弱、管理落后、疾病风险大、生产水平低。销售方面:避免分散经营,养殖与加工分离,产销脱节,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影响收益。

因此,养猪户走联合发展的路子,比如几十家联合起来搞合作化养猪,就会有市场占有量,就能成为养猪产业链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是紧跟龙头企业。现在有很多龙头企业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生产形式,这些龙头企业在利益分配方面、对农户的服务和管理方面都有完善的机制,比如公司与养殖户通过签订合同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等,这样先进的养殖技术、饲料、防疫条件以及售后服务等都能保证。

三是家庭牧场是新的方向。就是以牧业为主要经营单位,以家庭为单元,按标准化生产为载体进行的养殖。这样做的好处是产品好追溯、安全程度好控制。新农村建设要求人畜分离,把养殖场都规划到村外去,这样更便于几家养殖户联合起来搞家庭牧场。家庭牧场可以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来实现,比如采取股份制,让每一个单元都成为股东等。家庭牧场的优势在于饲养成本低,与规模化牧场相比,农户采用的饲料来源丰富,农户可以利用大量农作物副产物作饲料,而且家庭牧场的劳动力成本很低。

——2023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行情及走势分析 “猪贱伤农”问题较为突出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牧原股份(002714)、正邦科技(002157)、温氏股份(300498)、新希望(000876)等。

本文核心内容:生猪存栏规模和出栏规模、能繁母猪存栏规模、22个省市猪粮比价、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

中国生猪生产形势逐步好转

生猪是指种猪、商品猪、仔猪等的统称。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育肥等一系列培育和繁殖直到商品肉猪的过程。

从生猪养殖周期来看,新生母猪至生猪出栏一般要经历18个月的时间。母猪出生后一般育肥4个月成为后备母猪,后备母猪育肥4个月成为能繁母猪。而后,能繁母猪妊娠4个月生出仔猪,仔猪育肥6个月成为生猪后即可出栏。

2015年至2018年生猪年出栏量在7亿头左右,受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以及部分地区禁限养等因素叠加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存栏及出栏数量产生较大程度的下降,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生猪存栏31041万头、出栏54419万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家发布促进生猪生产恢复一系列政策措施,生猪生产形势开始好转。2021年全国生猪存栏44922万头,同比增长10.51%;出栏67128万头,同比增长27.37%。2022年,截至上半年底,中国生猪存栏规模和出栏规模均为43057万头。

按照《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正常保有量为41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5%—105%区间(含95%和105%两个临界值)为绿色区域,表示产能正常波动;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0%—95%和105%—110%区间(含90%和110%两个临界值)为**区域,表示产能大幅波动(减少/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低于正常存栏量的90%或高于正常存栏量的110%为红色区域,表示产能过度波动(减少/增加)。

截至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是正常保有量的105.59%。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105%—110%区间,能繁母猪产能仍需去化。

猪粮比价波动下降

猪粮比通俗说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6.0比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但两者比值过大或过小都不正常。

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22个省市猪粮比价格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从2021年1月1日的13.67下降至2022年12月23日的5.77。2021年以来,国内猪价回落,饲料成本攀升,猪粮比价大幅下跌。生猪养殖企业利润缩水,亏损风险加大,养殖户补栏意愿再次下降。2022年国内生猪市场产生“猪贱伤农”问题,生猪产能被破坏后导致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和猪肉进口增加。如何破解“猪周期”给猪肉市场供给及猪肉贸易的稳定造成的破坏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生猪平均价格波动下降

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整体呈波动下降的发展趋势。2021年1月起,受生猪存栏恢复、出栏增长、消费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快速下跌,最大跌幅超七成。虽然10-11月由于季节性因素小幅反弹,但2022年初冬季疫情的反复又使各地加大了封控的力度,猪肉需求减少,生猪价格进一步回落。2022年3月-10月,中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呈现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2022年10月21达到28.32元/千克。之后不断下跌,2022年12月23日,跌至16.97元/千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3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