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是什么
溶胶是胶体颗粒的直径大小为1-100nm(也有人主张1-1000nm)的分散体系。溶胶是多相分散体系,在介质中不溶,有明显的相界面,为疏液胶体。
溶胶一般是指液溶胶,液溶胶是指通过水解和聚合作用,形成的有机或无机的纳米或微米级的粒子。这些粒子通常带有电荷,并由于电荷作用,吸附一层溶剂分子,形成由溶剂包覆的纳米或微米粒子,即胶体粒子。
这些胶体粒子由于带有电荷而相互排斥,从而能以悬浮状态存在于溶剂中,即形成溶胶;胶体粒子由于失去电荷,或者包覆在外圈的溶剂层被破坏,胶体粒子发生聚合,溶胶发生固化即形成凝胶。
胶体系统(1~100nm)依照分散介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气体作为分散介质(分散剂)的胶体,称为气溶胶,如雾霭,固态纳米颗粒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第二类是以液体作为分散介质(分散剂)的胶体,分散体系称为液溶胶或溶胶,如氢氧化铁溶胶。第三类是以固体作为分散介质(分散剂)的胶体,称为固溶胶,如珍珠、合金、有色玻璃等。
电解质的聚沉作用,溶胶对电解质很敏感,加入极少量的电解质就可以引起溶胶聚沉。电解质的聚沉能力用聚沉值表示。聚沉值是一定条件下刚刚足以引起某种溶胶聚沉的电解质浓度,一般用 mmol/dm? 表示。
溶胶的三个特征
1、分散相粒子大小在1—100nm范围,且分散相在分散介质中的溶解度很小。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存在分界面,因此它是高度分散的多相体系,粘度比真溶液大。
2、溶胶不稳定,胶粒具有自动凝结变大的趋势,放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也会沉淀出来,但是短时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
3、胶体沉淀后,如果再放入分散介质也不会再自动形成溶胶,因此沉淀是不可逆的过程。
是热融胶吧?透明的。用一种加热的枪融化的,如果买的多要两毛多点,买的少就不知道了。沾合力很好,如果沾杉树之类的材料,沾上后分开的话,是木料先坏而不是胶。3分钟就干,10分钟后就牢固了。我估计,如果你沾接温度合适的话,应该在每平方厘米七八千克左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35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