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水仓的总长度可以通过
260立方米。
水仓长度LL=1800/7=257立方米取L=260立方米。
水仓长度应根据水仓容量、围岩条件和清仓设备确定,并应在水仓断面优化计算的基础上尽量压缩水仓长度。1、水仓一般由两条独立巷道组成。当其中一条进行清理时,另一条能正常使用。2、新建或扩建矿井的主要水仓总容积应按不小于8小时正常涌水量计算,采区水仓应按不小于4小时流入该水仓的正常涌水量计算。
什么的淤泥应当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
水仓必须设计主仓和副仓,当其中一个水仓清理时,另外一个水仓能够正常使用;
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以下的,主要水仓容量应能满足8小时正常涌水量。
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立方米的矿井,主要水仓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V=2(Q+3000)
式中V—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m?
Q—矿井每小时正常涌水量m?
但主要水仓的容积不得小时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正常使用的水仓中的水量必须经常保持在容水量的50%以下。
自己总结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仓、沉淀池、水沟的淤泥应当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
水仓、沉淀池、水沟是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作用是收集和输送井下涌出的矿井水,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然而,由于矿井水中含有大量的煤粉、泥沙等杂质,这些杂质会随着水流沉积在水仓、沉淀池、水沟中,形成淤泥。
淤泥不仅占用了水仓、沉淀池、水沟的有效容积,降低了排水能力,而且会影响水流的流速和方向,造成水流的阻力和损失,甚至引起水流的逆流和溢流,导致矿井排水系统失效,引发水害事故。因此,水仓、沉淀池、水沟中的淤泥应当及时清理,以保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为了防止雨季降雨对矿井排水系统造成冲击和危害,每年雨季前必须对水仓、沉淀池、水沟中的淤泥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清理淤泥的方法有多种,如人工清挖、挖装清挖、刮板清挖、水射流泵与泥浆泵联合清理等。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预防淤泥形成的措施:
1、控制矿井水的含泥量
矿井水中的泥沙是淤泥形成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尽量减少矿井水中的泥沙含量,提高矿井水的清洁度。具体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强矿井地质勘探,了解矿井水的来源和流向,避免开采过程中破坏含水层或者流砂层。或者通过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及时注浆加固或者封堵漏水部位,减少外源水流入。
2、提高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效率
排水系统是输送和处理矿井水的重要设施,其设计和运行效率直接影响淤泥的形成和清理。具体措施主要是通过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的布局、规模、坡度、流速等参数,使之适应矿井水的数量和质量,保证排水系统的通畅性和稳定性。
3、加强淤泥的监测和预警
淤泥的监测和预警是及时清理淤泥的重要前提,有助于有效避免淤泥对排水系统造成危害。具体措施主要是通过安装工业视频监控等设备,在可能形成淤泥的地点,如水仓入口、沉淀池底部、水沟拐角等地点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输到地面控制中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3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