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自行车运动是锻炼哪个部位

自行车运动是锻炼哪个部位

自行车运动是锻炼哪个部位

自行车运动是锻炼哪个部位?骑车主要是用脚踩的,锻炼的效果主要有腿部的大腿肌肉和小腿肌肉承担和获得。我大大就带大家来简单的了解一下有关于自行车运动锻炼部位,有想知道的宝宝就来看看哦

自行车运动是锻炼哪个部位1

1、 蹬踏方法:

当将自行车的“功能转换拨把”调到Normal的位置时,和平时骑普通自行车是一样的。

锻炼部位: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臀大肌

注意:女性在骑行的时候,注意双腿不要向内扣,这样容易造成股外侧肌肉发达,导致X形腿。

2、双脚同时进行的平行360度环形蹬踏

蹬踏方法:当将自行车的“功能转换拨把”调到Multi时,开始进行多功能蹬踏。双脚方向一致,同时进行环形蹬踏。

锻炼部位:大腿后侧的捆绳肌、小腹肌肉

注意:这种蹬踏方式类似于平时做的'坐姿举腿,能达到对小腹的训练,而且对于骑普通自行车所锻炼不到的掴绳肌,训练效果比较显著。

3、双脚同时进行的上下蹬踏

蹬踏方法:同样是双脚同进同退,但只是进行前180度的上下半环运动。

锻炼部位:小腹

注意:没有后半圈的循环,于是减少了很多惯性,主要靠腹肌发力,所以对腹肌的训练比较显著,而且,能缓冲膝关节所受的刺激。

4、自行车是一项较为全面的身体活动,可以发展人的一般耐和平衡能力。

在很多国家,骑自行车旅游已是一种很普遍的外

出游玩方式,既可锻炼身体,又能从容欣赏路两边景色。但是,作为一项速度运动,骑自行车本身危险性较大,所以大家在从事这项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男性不适合将骑自行车当做长期锻炼项目。

自行车运动是锻炼哪个部位2

1、健身作用

(1)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现代运动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骑自行车是异侧支配运动,两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侧大脑功能同时得以开发,防止其早衰及偏废。

(2)能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骑自行车运动对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和跑步相同。此项运动不仅使下肢髋、膝、踝3对关节和26对肌肉受益,而且还可使颈、背、臂、腹、腰、腹股沟、臀部等处的肌肉。关节、韧带也得到相应的锻炼。

(3)能减肥。骑自行车时,由于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使锻炼者消耗较多的热量,可收到显著的减肥效果。

(4)可改善性功能。每日骑自行车4—5公里,可刺激人体雌激素或雄激素的分泌,使性能力增强,有助于夫妻间性生活的和谐。

(5)能益寿延年。根据国际有关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在世界上各种不同职业人员中,以邮递员的寿命最长,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传递信件时常骑自行车的缘故。

骑自行车运动,不仅可以在户外进行,而且在室内也可以开展。在室内开展时,一般要借助固定自行车或功率自行车等专门的健身器械方可进行。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把车购回,放置在封闭阳台等处进行这一健身活动。也可以利用有双支架的能使自行车后轮悬空的旧自行车,经充分固定后骑用。在室内开展此项运动,可以减少在户外因交通拥挤或路面不平整而发生的骑车损伤。

2、注意事项:

进行骑自行车锻炼时,要注意正确的骑车姿势。首先要调整好自行车鞍座的高度和把手等。调整鞍座的高度可以避免大腿根部内侧及会阴部的擦伤或皮下组织瘤样增生。调整把手可以有助于找到避免疼痛的良好姿势。踩踏脚板时,脚的位置一定要恰当,用力要均匀,如果脚的位置不当,力量分布不均匀,就会使踝关节和膝关节发生疼痛。此外,还应经常更换手握把手的位置,注意一定的节奏,可采取快骑与慢骑交替进行。

3、运动量的掌握:

室内骑固定自行车锻炼的运动量。主要取决于车速。车速可根据每分钟蹬车的次数来决定,也可根据自行车轮的周径,推算每分钟象征性骑的距离。一般在骑车几分钟后,应停一下在1—2秒钟内计数脉率,以便掌握运动量。如果脉率过快,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减慢车速;如脉率慢,则应增加车速。开始进行骑固定自行车锻炼时,一般进行10—20分钟,然后逐渐增加锻炼时间。最初几天,可能会感到下肢肌肉酸痛,但坚持数天后便可消失。以后可逐渐地将锻炼肘间延长到30分钟或更长些。此外,也可利用加阻的方法增大运动量。对于功率自行车和固定自行车,加阻是十分容易的,利用旧自行车进行锻炼的,则可以利用刹车来调节一定的阻力,以提高运动强度。

正确的骑自行车姿势

1、用脚后跟踩踏板,由于受力部分的限制,基本上脚踝不能动。结果,控制腕关节的肌肉群在驾驶时无法充分发挥其力量。在长途旅行中,腕部肌肉不仅会失去力量,还会因长时间的紧张而抽筋。所以这可能是不正确的姿势。

2、用脚掌中部踩踏板,在这个姿势中,腕关节处于特定的活动状态,也不会导致腕部需保持在特定的角度。大多数骑自行车的人都采用这种姿势。相对来说,这是一个比较省力的姿势,但是这个姿势不利于调动下半身的全部肌肉参与骑行。因为下肢不能完全伸展,自然没有机会发挥出全部力量。

3、用脚尖可以训练自己高速蹬车,有利于乳酸的导出。然而,长时间的踩踏会导致疲劳。

4、用前脚掌踩脚踏板,这个姿势增加了足部的上下摆动,进而带动跟腱拉动小腿后部的肌肉,从而带动整个肌群。不会感到吃力,容易发力,效率高,而且踏板的一般设计是鞋子贴在前掌上。但是,这需要小腿上更多的肌肉力量,长时间骑行后小腿会感到酸痛。前掌骑行不同,它相当于在车上装了避震弹簧,整个人就不会被颠簸到。

5、前脚掌踩踏是比较正确的骑车方式,同时放松上肢,保持双臂放松,踩踏均匀有力。正确的踩踏方式还取决于车辆的大小、座椅和车把位置的调整以及对骑手体型和身体各部位结构的调整。最好能做个专业的FIT,有妥善管理好车与车的关系,才能更好的骑行。

6、脚是骑行时踩踏的重要部位。只有使用全踩踏方式,才能骑得更好。应该更好地保护脚。每当骑行后,最好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按摩脚底,尤其是脚踝,让他能够疏通静脉,提供双脚的放松,确保更好的骑行,让人骑得更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3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