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如何分类编号
固定资产可以按其经济用途、使用情况、产权归属、实物形态和使用期限进行分类核算。
1.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经营用和非生产经营用两类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固定资产,如厂房、机器设备、仓库、销售场所、运输车辆等。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而是为了满足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福利需要的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浴室、医务室、图书馆以及科研等其他方面使用的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
2.按使用情况分为使用中、未使用、不需用三类
使用中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正在使用的各种固定资产,包括由于季节性和大修理等原因暂时停用以及存放在使用部门以备替换使用的机器设备。未使用固定资产是指尚未投入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和经批准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不需用、准备处理的固定资产。
3.按产权归属分为自有、接受投资和租入三类
自有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所有权的各种固定资产。租人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从外部租赁来的固定资产,租人固定资产又可分为经营租赁资产以及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经营租赁资产所有权不属于承租人,而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在到期后,所有权归承租人,承租人可以视为自有资产进行管理,要计提折旧。
扩展资料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年限规定如下:
房屋及构筑物类的固定资产包括钢结构、砖木结构、构筑物等,折旧年限的范围为8~50年;
通用设备类的固定资产包括计算机设备、办公设备、车辆等,折旧年限的范围为5~10年;
专用设备类的固定资产包括探矿、采矿、选矿和造块设备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设备等,折旧年限的范围为5~15年;家具、用具及装具类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不低于5年。
看上去很复杂,小编帮大家总结整理了日常比较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的年限,房屋、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
百度百科—固定资产
设备资产编码有什么重要性及原则?
企业微信打卡设备6位编号是手机设备号(常用设备号),是一种防作弊措施,由系统自动生成,具有唯一性,无法进行修改。管理员或者有权限的子管理员登录企业管理后台导出的签到和考勤打卡报表中,可以查看到手机设备号。若员工更换手机签到或考勤打卡,系统记录该次的设备号与之前的设备不一致。
设备资产是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是企业主要技术的物质基础。为了确保企业财产完整,充分发挥设备资产效能,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必须严格实施设备资产管理。资产编码是设备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管理工作。是用来确定设备资产唯一性的代码。包含了单位、资产类别、资产分类等诸多元素组成。
一、设备资产编码的重要性
资产编码直接关系到设备帐、卡、物相统一的关键链索,确定了资产的唯一性,对于实行资产分类归口管理起着重大作用。在信息化管理和网络系统中编码是系统运行的载体,编码的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可重用性、可阅读性以及代码与资产名称的一致性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实施应用,而符合以上标准的编号又要依赖于好的编码规则。资产编码通过信息化系统和网络系统在集团公司内所有单位和部门中实现共享,从而实现了实物编码与财务资产编号的统一,实现全集团公司所有资产编码的共享和唯一性。
二、设备资产编码原则
为了实现管理信息化目标,改变目前集团公司实物、设备资产编码各自编码,互不兼容的现状,使集团公司实物、设备资产信息实现共享,鉴于使用单位的现场使用现状和实际情况,依据国家既是监督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94、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保护设备分类与命名,参考国家设备资产分类标准及相关特殊行业规定标准,制定设备分类编码规则:
1、系统性----编码组织应该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便于分类和识别。
2、通用性----编码的结构要简单明了,位数少。
3、实用性----编码要便于使用,容易记忆。
4、扩展性----编码要便于追加,且追加后不会引起体系的混乱。
5、效率性----编码要易于计算和处理,且处理的效率较高。
6、成套性----成套给出制定的编码规范,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新的设备资产编码分类以16位数字进行编码。第一级2位数为公司代码(1、2位),第二级2位数为单位代码(3、4位),第三级2位数为资产类别编码(5、6位),第四级2位数为设备资产分类编码(7、8位),第五级3位数为设备资产明细分类编码(9、10、11位),第六级5位数为设备资产编号(12、13、14、15、16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39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