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五星级酒店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标准?超五星级酒店与五星级酒店的差别有哪些?
五星级大酒店标准简介
五星级:★★★★★ 我国涉外旅游[3]酒店划分为五个档次,即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星级越高,表示酒店的档次越高。酒店星级的划分以酒店的建筑、装饰、设施设备及管理、服务水平为依据。具体的评定办法按照国家旅游局颁发的设施设备评定标准、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评定标准、清洁卫生评定标准,宾客意见评定标准等执行。五星级旅游涉外酒店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概述如下:
[编辑本段](一)酒店总体基本要求
1、酒店功能划分合理、设施使用方便、安全。2、酒店室内外装修高档、建筑及装修选用豪华材料。 3、酒店内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符合LB/AT001标准。 4、有中央空调系统。 5、有背景音响系统。 6、有与五星级酒店相适应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编辑本段](二)酒店接待大厅基本要求
1、接待大厅宽敞、装修豪华、光线充足。 2、有与酒店规模、五星级相适应的总服务台,总服务台有中英文标志、分区段设置接待、问讯、结帐、24小时有工作人员在岗。 3、提供留言服务、一次性总帐单结帐服务、信用卡服务、24小时提供外币兑换服务。 4、总服务台提供酒店服务项目宣传品、酒店价目表、中英文本市交通地图,全国旅游交通地图、本市和全国旅游景点介绍、各种交通工具时刻表、报刊杂志等。 5、可8小时直接接受国内、国际客房预订,有酒店和客人同时开启的保险箱、设门卫应接员、专职行李员、值班经理、大堂经理。 6、在非经营区设客人休息场所、提供店内寻人服务和安排出租车服务、门厅及主要公共区域有残疾人出入坡道、配备轮椅。 7、至少能用2种外语提供服务(英语为必备语种),总机至少能用3种外语提供服务(英语为必备语种),各种指示用和服务用文字至少用中英文同时表示。
[编辑本段](三)客房基本要求
1、至少有40间(套)可供出租的客房,70%客房的面积(不含卫生间和走廊)不少于20平方米,至少有5个开间的豪华套房,有残疾人客房。2、客房装修豪华,有豪华的软垫床、写字台、衣橱及衣架,茶几,座椅,床头柜、床头灯,台灯,落地灯、全身镜,行李架等高级配套家具。 3、卫生间用豪华建筑材料装修地面、墙面、顶棚,用良好的排风设施,110/220V电源插座,电话副机,吹风机和体重称。装高级座便器。梳妆台,浴缸并带淋浴喷头,配浴帘,晾晒绳,24小时供应冷热水。 4、有直拨的国内、国际电话,有彩色电视机、音响设备、并有闭路电视系统,播放频道不少于16个,自办节目至少有2个频道,而且还具有两种以上的外语卫星电视频道,为国外游客带来方便。 5、有与五星级相匹配的文具用品,提供开夜床服务,24小时提供冷热饮用水及冰块,免费提供茶叶或咖啡,客房内设微型酒吧,24小时提供中西式早餐,正餐送餐服务。 6、提供叫醒服务,留言服务、衣装湿洗、干洗,熨烫和修补服务,提供擦鞋服务。 7、客房、卫生间每天全面整理,每日更换床单和枕套,客房用品和消耗品每天补齐。
[编辑本段](四)餐饮基本要求
1、有布局合理、装饰豪华的中餐厅,至少能提供2种风味的中餐。2、有布局合理、装饰豪华的西餐厅,配专门的西餐厨房。 3、有独具特色,格调高雅的咖啡厅,能提供自助早餐、西餐正餐。 4、有适当的小宴会厅,有封闭的酒吧间。 5、餐厅、酒吧的主管、领班和服务员能用英语提供服务。 6、厨房冷菜间、面点间独立分割,有足够的冷气设备,冷菜间有空气消毒设施,粗加工间与操作间隔离,有足够的冷库,有专门放置临时垃圾的设施并保持其封闭。
[编辑本段](五)公共区域基本要求
1、有足够的停车场,有足够的高质量客用电梯,轿箱装修高档,并有服务电梯。 2、有公用电话,并有市内电话簿。3、有男女分设的公共卫生间。 4、有商场,出售旅行日常用品,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等商品。 5、有商务中心,代售邮票,代发信件,办理电报、电传、传真、复印、国际长途电话、国内行李托运、冲洗胶卷等。提供打字服务。 6、有医务室。 7、提供代购交通、影剧、参观等票务服务。 8、提供市内观光服务。 9、有应急供电专用线和应急照明灯。
五星级饭店评定标准
6.5 五星级
a.功能划分合理; b.设施使用方便、安全。
6.5.2
内外装修采用高档、豪华材料,工艺精致,具有突出风格。6.5.3
饭店内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符合LB/Tool。
6.5.4
有中央空调(别墅式度假村除外),各区域通风良好。 6.5.5 有与饭店星级相适应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6.5.6 有背景音乐系统。
6.5.7
前厅 a.面积宽敞,与接待能力相适应; b.气氛豪华,风格独特,装饰典雅,色调协调,光线充足; c.有与饭店规模、星级相适应的总服务台 d.总服务台有中英文标志,分区段设置接待、问讯、结帐,24h有工作人员在岗, e.提供留言服务; f.提供一次性总帐单结帐服务(商品除外); g.提供信用卡服务; h.18h提供外币兑换服务; i.总服务台提供饭店服务项目宣传品、饭店价目表、中英文本市交通图、全国旅游交通图、本市和全国旅游景点介绍、各种交通工具时刻表、与住店客人相适应的报刊; j.可18h直接接受国内和国际客房预订,并能代订国内其他饭店客房 k.有饭店和客人同时开启的贵重物品保险箱。保险箱位置安全、隐蔽,能够保护客人的隐私; l.设门卫应接员,18h迎送客人; m.设专职行李员,有专用行李车,24h提供行李服务。有小件行李存放处, n.设值班经理,24h接待客人, o.设大堂经理,18h在前厅服务; p.在非经营区设客人休息场所; q.提供店内寻人服务; r.提供代客预订和安排出租汽车服务; s.门厅及主要公共区域有残疾人出入坡道,配备轮椅。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或厕位,能为残疾人提供特殊服务; t.至少能用2种外语(英语为必备语种)提供服务。各种指示用和服务用文字至少用中英文同时表示; u.总机至少能用3种外语(英语为必备语种)为客人提供电话服务。
6.5.8
客房 a.至少有40间(套)可供出租的客房; b.70%客房的面积(不含卫生间和走廊)不小于20平方米; c.装修豪华,有豪华的软垫床、写字台、衣橱及衣架、茶几、座椅或简易沙发、床头柜、床头灯、台灯、落地灯、全身镜、行李架等高级配套家具。室内满铺高级地毯,或为优质木地板等。采用区域照明且目的物照明度良好; d.有卫生间,装有高级抽水恭桶、梳妆台(配备面盆、梳妆镜)、浴缸并带淋浴喷头(有单独淋浴间的可以不带淋浴喷头),配有浴帘、晾衣绳。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卫生间采用豪华建筑材料装修地面、墙面,色调高雅柔和,采用分区照明且目的物照明度良好。有良好的排风系统、110/220V电源插座、电话副机。配有吹风机和体重称。24h供应冷、热水。 e.有可直接拨通国内和国际长途的电话。电话机旁备有使用说明及市内电话簿; f.有彩色电视机、音响设备,并有闭路电视演播系统。播放频道不少于16个,其中有卫星电视节目或自办节目,备有频道指示说明和节目单。播放内容应符合中国政府规定。自办节目至少有2个频道,每日不少于2次播放,晚间结束播放时间不早于凌晨1时; g.具备十分有效的防噪音及隔音措施; h.有内窗帘及外层遮光窗帘; i.有单人间; j.有套房; k.有至少5个开间的豪华套房; l.有残疾人客房,该房间内设备能满足残疾人生活起居的一般要求; m.有与饭店本身星级相适应的文具用品。有饭店服务指南、价目表、住宿规章、本市旅游景点介绍、本市旅游交通图、与住店客人相适应的报刊; n卢客房、卫生间每天全面整理1次,每日更换床单及枕套,客用品和消耗品补充齐全,并应客人要求随时进房清扫整理,补充客用品和消耗品; o.提供开夜床服务,放置晚安卡、鲜花或赠品; p.24h提供冷热饮用水及冰块并免费提供茶叶或咖啡; q.客房内设微型酒吧(包括小冰箱),提供充足饮料,并在适当位置放置烈性酒,备有饮酒器具和酒单; r.客人在房间会客,可应要求提供加椅和茶水服务; s.提供叫醒服务; t.提供留言服务; u.提供衣装干洗、湿洗、费烫及修补服务,可在24h内交还客人。18h提供加急服务; v.有送餐菜单和饮料单,24h提供中西式早餐、正餐送餐服务。送餐菜式品种不少于10种,饮料品种不少于8种,甜食品种不少于6种,有可挂置门外的送餐牌; w.提供擦鞋服务。
6.5.9
餐厅及酒吧 a.总餐位数与客房接待能力相适应 b.有布局合理、装饰豪华的中餐厅。至少能提供2种风味的中餐。晚餐结束客人点菜时间不早于22时; c.有布局合理、装饰豪华、格调高雅的高级西餐厅,配有专门的西餐房; d.有独具特色、格调高雅、位置合理的咖啡厅(简易西餐厅)。能提供自助早餐、西式正餐。咖啡厅(或有一餐厅)营业时间不少于18h并有明确的营业时间; e.有适量的宴会单间或小宴会厅。能提供中西式宴会服务; f.有位置合理、装饰高雅、具有特色、独立封闭式的酒吧; g.餐厅及酒吧的主管、领班和服务员能用流利的英语提供服务。餐厅及酒吧至少能用3种外语(英语为必备语种)提供服务。
6.5.10
厨房 a.位置合理、布局科学,保证传菜路线短且不与其他公共区域交*; b.墙面满铺瓷砖,用防滑材料满铺地面,有吊顶; c.冷菜间、面点问独立分隔,有足够的冷气设备。冷菜间内有空气消毒设施; d.粗加工间与操作间隔离,操作间温度适宜,冷气供给应比客房更为充足; e.有足够的冷库; f.洗碗间位置合理; g.有专门放置临时垃圾的设施并保持其封闭; h.厨房与餐厅之间,有起隔音、隔热和隔气味作用的进出分开的弹簧门; i.采取有效的消杀蚊蝇、蜂娜等虫害措施。
6.5.11
公共区域 a.有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或停车楼); b.有足够的高质量客用电梯,轿厢装修高雅,并有服务电梯; c.有公用电话,并配备市内电话簿; d.有男女分设的公共卫生间; e.有商场,出售旅行日常用品、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等商品; f.有商务中心,代售邮票,代发信件,办理电报、电传、传真、复印、国际长途电话、国内行李托运、冲洗胶卷等。提供打字等服务; g.有医务室; h.提供代购交通、影剧、参观等票务服务; i.提供市内观光服务; j.有应急供电专用线和应急照明灯。
6.5.12
选择项目(共78项,至少具备35项) 6.5.12.1 客房(10项) a.客房内可通过视听设备提供帐单等的可能性查询服务,提供语音信箱服务; b.卫生间有饮用水系统; c.不少于50%的客房卫生间淋浴与浴缸分设; d.不少于50%的客房卫生间干湿区分开(有独立的化妆间); e.所有套房分设供主人和来访客人使用的卫生间; f.设商务楼层,可在楼层办理人住登记及离店手续,楼层有供客人使用的商务中心及休息场所; g.商务楼层的客房内有收发传真或电子邮件的设备; h.为客人提供免费店内元线寻呼服务; i.24h提供洗衣加急服务; j.委托代办服务(金钥匙服务)。 6.5.12.2 餐厅及酒吧(8项) a.有大堂酒吧; b.有专业性茶室; c.有除西餐厅以外的其他外国餐厅,配有专门的厨房, d.有饼屋; e.有风味餐厅; f.有至少容纳200人正式宴会的大宴会厅,配有专门的宴会厨房; g.有至少10个不同风味的餐厅(大小宴会厅除外); h.有24h营业的餐厅。 6.5.12.3 商务设施及服务(5项) a.提供国际互联网服务,传输速率不小于64kbit/s; b.封闭的电话间(至少2个); c.洽谈室(至少容纳10人); d.提供笔译、口译和专职秘书服务; e.图书馆(至少有l000册图书)。 6.5.12.4 会议设施(10项) a.有至少容纳200人会议的专用会议厅,配有衣帽间 b.至少配有2个小会议室 c.同声传译设施(至少4种语言); d.有电话会议设施; e.有现场视音频转播系统; f.有供出租的电脑及电脑投影仪、普通胶片投影仪、幻灯机、录像机、文件粉碎机, g.有专门的复印室,配备足够的复印机设备; h.有现代化电子印刷及装订设备; i.有照相胶卷冲印室; j.有至少5000平方米的展览厅。 6.5.12.5 公共及健康娱乐设施(42项). a.歌舞厅; b.卡拉0K厅或KTV房(至少4间) c.游戏机室; d.棋牌室; e.影剧场; f.定期歌舞表演; g.多功能厅,能提供会议、冷餐会、酒会等服务及兼作歌厅、舞厅 h.健身房; i.按摩室; j.桑拿浴; k.蒸汽浴; l.冲浪浴; m.日光浴室; n.室内游泳池(水面面积至少40平方米), o.室外游泳池(水面面积至少l00平方米); p.网球场; q.保龄球室(至少4道); r.攀岩练习室; s.壁球室; t.桌球室; u.多功能综合健身按摩器; v.电子模拟高尔夫球场; w.高尔夫球练习场; x.高尔夫球场(至少9洞), y.赛车场; aa.跑马场; ab.射击场; ac.射箭场; ad.实战模拟游艺场; ge.乒乓球室; af.溜冰场; ag.室外滑雪场; ah.自用海滨浴场; ai.潜水; aj.海上冲浪; ak.钓鱼; ai.美容美发室, am.精品店; an.独立的书店; ao.独立的鲜花店; ap.婴儿看护及儿童娱乐室。 6.5.12.6 安全设施(3项) a.电子卡门锁; b.客房贵重物品保险箱; c.自备发电系统。
[编辑本段](六)服务质量要求
7.1 服务基本原则 7.1.1 对客人一视同仁,不分种族、民族、国别、贫富、亲疏,不以貌取人。 7.1.2 对客人礼貌、热情、友好。 7.1.3 对客人诚实,公平交易。 7.1.4 尊重民族习俗,不损害民族尊严。 7.1.5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客人合法权益。 7.2 服务基本要求 7.2.1 仪容仪表要求 a.服务人员的仪容仪表端庄、大方、整洁。服务人员应佩戴工牌,符合上岗要求; b.服务人员应表情自然、和蔼、亲切,提倡微笑服务。 7.2.2 举止姿态要求举止文明,姿态端庄,主动服务,符合岗位规范。 7.2.3 语言要求 a.语言要文明、礼貌、简明、清晰; b.提倡讲普通话; c.对客人提出的问题无法解决时,应予以耐心解释,不推潘和应付。 2.4 服务业务能力与技能要求服务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并能熟练运用。 3 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具备适应本饭店运行的、有效的整套管理制度和作业标准,有检查、督导及处理措施。
[编辑本段](七)选择项目
(共78项,至少具备35项,具备项目越多,酒店越高档) 客房(10项) 1、客房内可通过视听设备提供帐单等的可视性查询服务,提供语言信箱服务。 2、卫生间有饮用水系统。 3、不少于50%的客房卫生间淋浴与浴缸分设。 4、不少于50%的客房卫生间干湿区分设。 5、所有套房分设供主人和来访人使用的卫生间。 6、设商务楼层,可在楼层办理入住登记及离店手续,楼层有供客人使用的商务中心及休息场所。 7、商务楼层的客房内有收发传真或电子邮件的设备。 8、为客人提供免费店内无线寻呼服务。 9、24小时提供洗衣加急服务。 10、委托代办服务。 餐厅及酒吧(8项) 1、有大堂酒吧。 2、有专业性茶室。 3、有除西餐厅外的其他外国餐厅,配有专门厨房。 4、有饼屋。 5、有风味餐厅。 6、有至少能容纳200人正式宴会的大宴会厅,配有专门的宴会厨房。 7、有至少10个不同风味的餐厅(大小宴会厅除外)。 8、有24小时营业的餐厅。 商务设施及服务(5项) 1、提供国际互联网服务,传输速度不小于64kbit/s。 2、封闭的电话间(至少2个)。 3、洽谈室(至少容纳10人)。 4、提供笔译、口译和专职秘书服务。 5、图书馆(至少有1000册图书)。 会议设施(10项) 1、有至少能容纳200人会议的专用会议厅、配有衣帽间。 2、至少配有2个小会议室。 3、有同声传译设施(至少4种语言)。 4、有电话会议设施。 5、有现场视音频转播系统。 6、有供出租的电脑及电脑投影仪、普通胶片投影仪、幻灯机、录像机、文件粉碎机。 7、有专门的复印室、配备足够的复印机设备。 8、有现代化电子印刷及装订设备。 9、有照相胶卷冲印室。 10、至少5000平方米的展览厅。 公共及健康娱乐设施(42项) 1、歌舞厅 2、卡拉OK厅或KTV房(至少4间) 3、游戏机室。 4、棋牌室。 5、影剧场。 6、定期歌舞表演。 7、多功能厅,能提供会议,冷餐会、酒会等服务及兼作歌厅、舞厅。 8、健身房。 9、按摩室。 10、桑拿浴。 11、蒸汽浴。 12、冲浪浴。 13、日光浴室。 14、室内游泳池(水面积至少40平方米)。 15、室外游泳池(水面积至少100平方米)。 16、网球场。 17、保龄球室(至少4道)。 18、攀岩练习室。 19、壁球室。 20、桌球室。 21、多功能综合健身按摩撑。 22、电子模拟高尔夫球场。 23、高尔夫练习场。 24、高尔夫球场(至少9洞)。 25、赛车场。 26、公园。 27、跑马场。 28、射击场。 29、射箭场。 30、实战模拟游艺场。 31、乒乓球室。 32、溜冰场。 33、室外滑雪场。 34、自用海滨浴场。 35、潜水。 36、海上冲浪。 37、钓鱼。 38、美容美发室。 39、精品店。 40、独立的书店。 41、独立的鲜花店。 42、婴儿看护及儿童娱乐室。 安全设施(3项) 1、电子卡门锁。 2、客房贵重物品保险。 3、自备发电系统。
茶果岭村 位于观塘东隧出口附近的茶果岭村,是市区少有的寮屋区,人口约有二千多人。现时居民除了住了几十年的老村民外,由于租金便宜,近年很多低收入的新移民都迁进茶果岭村,老居民因此称茶果岭村为『大陆新村』。 2006年农历新年前夕,茶果岭村发生多宗严重火灾,令数百村民家园尽毁,更令中国香港人久遗的木屋区大火重现眼前。而茶果岭村的卫生环境也不佳,也经常有瘾君子在空置寮屋中吸毒。但因此而迁出茶果岭村的大多是年轻人,老一辈的村民却认为茶果岭村邻舍间守望相助,有一份其他新社区找不到的人情味,故仍视茶果岭为安乐窝。 2006年火灾后的茶果岭村 参考:.cu.edu/ubeat/060474/images/village_03 鲤鱼门 距离茶果岭村不远的鲤鱼门,除了可以食海鲜,鲤鱼门沿海,也是中国香港一个寮屋区。 参考:images.tuniu/images/2006-06-06/Y/Y3H9gBpTHk86qe0l 参考:farm3.static.flickr/2044/2154228518_b3643d3407?v=0 原来鲤鱼门村已有150年历史,以下是一位老村民记述鲤鱼门村近数十年的历史: 『1962年来到中国香港,及后迁入鲤鱼门的黄华强(强叔),就亲眼见证着这条渔村的变迁。他记得,由于当年还未有填海,由油塘进入鲤鱼门,还要乘坐小舢舨渡海。至70年代发生一场寮屋大火后,才有现在的海旁公园。 不过,最能够代表鲤鱼门的,原来是寮屋的木门。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寮屋也像高楼大厦内的单位一样,大门上贴上了一些英文字和数字。追溯历史,其实在1982年, *** 为减少寮屋数目,进行了一项全港的寮屋普查,已建成的寮屋会获发编号,日后清拆时可获安排上楼。在这条「分水岭线」后建造的寮屋,均不会获得承认,并会即时清拆。 强叔忆述,跟大城市的人们不一样,他们的大门绝不是作防盗用途,因为鲤鱼门村内的居民,每晚都是「中门大开」,俨如「一家人」一样,「晚上大家都会一起开门,一起聊天,根本不用关上门,因为治安很好」。 薄扶林村 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a/af/Pok_Fu_Lam_Village.JPG/800px-Pok_Fu_Lam_Village.JPG 薄扶林村是中国香港岛最有历史的村落,据说康熙年间有二千多名村民因逃避三藩之乱南下中国香港岛建立此村。然而,当地居民过去曾多次要求 *** 给予跟新界原居民等同的权益,但被 *** 拒绝之余,还面临被清拆的命运。战后,也有大量来自大陆的新移民迁入薄扶林村,令该村户数由二十户增加至超过一百户。虽然不少年轻村民已迁离,但薄扶林村仍有不少居民。 深井村 深井给大家的印象是吃烧鹅,而在近海的地区也建了不少新型住宅,但在屯门公路高架桥另一边的山坡上,却是充满著寮屋。 参考:epd/epd/misc/e06/images/11/u11.14 此外,元朗的牛潭尾、邻近呈祥道的梅冈村、荃湾的芙蓉山、上水的石湖新村、马屎埔村、灵山村及芬园村,都存在有寮屋。 2009-09-06 00:02:53 补充: 所谓木屋,未必全是木造的,有些是铁皮屋,故称为木屋似乎未必适切。『寮』解作小屋(如茶寮),故将有大量小型自建屋的地方称为寮屋区比较合适
参考: 本人之前的最佳回答
住 1970’s 徙置计划及 *** 廉租屋计划,提供了大量居住单位给予有需要人仕,解决了居住需要。但徙置区居住环境挤迫,人口密集,产生大量青少年问题,更成为社会不安的源头。这些问题,更为六七年暴动其中一个间接起因。 *** 意识到居住环境严重影响社会安宁,从头做起,希望改善居住环境,不但有助安定社会,亦能制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一九七一年,麦理浩爵士来港履新,亦注意到中国香港居住问题。麦理浩爵士在一九七二年发表了「十年建屋大计」,希望在一九七三年至八二年的十年内为一百八十万中国香港居民提供设备齐全及合理环境的居所。为了落实这计划, *** 将徙置事务处、屋宇建设委员会及部份小型兴建公共房屋组织合并成为中国香港房屋委员会,统一管理徙置区、廉租屋村及屋宇建设委员会兴建的屋村外,还负责兴建超过十个屋村,为一百八十万居民提供住所。 1980’s 八十年代公共屋村数量大幅上升,除了因为实行麦理浩爵 士的「十年建屋大计」外,需求量增加亦促成大量屋村落成, 其中大部份屋村皆位于新市镇区域。 住屋历史 图﹕一九一五年九龙寨城 --1940 有部份中国香港人居住在唐楼和石屋(围村)。 图﹕街道旁的上居下铺唐楼 1945-1950 木屋、寮屋 中国香港二战以后,大量内地移民涌入中国香港,全港人口由1945年的60多万,激增至1950年的230万。中国香港本地住宅数量有限,且遭战争破坏,因而房租高昂,房屋奇缺。许多居民只好在山坡或空地上用铁皮、木板搭建木屋居住。当时就有约四分之一的港人居住在木屋区。可是,木屋区抵御天灾的能力极差,稍有不慎,便引来「火灾」,时人亦谑称火灾为「无牙老虎」,喻其危险。木屋区尤以石硖尾及调景岭的木屋区规模最大。木屋区的居住环境狭小差劣,没有自来水,居民需要带着大小水桶到街上的公众水喉轮水。电力方面,居民自行驳电,但电线接驳时有问题发生,容易造成火警。 图﹕木屋区和水上木屋 1951 11月21日,九龙城东头村大火,一万多人丧失家园。 1952 4月30日,九龙仔大坑西大火,焚毁木屋近2
000间,两幼童酣睡中被烧死,灾民达7
000余人。 11月28日,九龙石硖尾村大火,烧毁民房 300多间,灾民4
000多人。 1953 1月13日,九龙何文田村大火,两小时烧毁木屋1
600多间,烧死婴儿1人,灾民16
000余人。 1月26日,九龙塘万香园木屋区大火,烧毁房屋200多间,灾民2
000多人。 2月24日,九龙城东头村木屋区大火,烧毁房屋300多间,2
000多人流离失所。 图﹕寮屋区 12月24日,石峡尾寮屋区发生大火,火灾波及石硖尾村、白田村、窝仔村、百步梯村、白田村大街及大埔道村。大火令到五万多人痛失家园。 *** 为了安置灾民,在深水?兴建了简陋房舍,这些房舍后来以当时工务局局长命名:「鲍宁平房」。这些房舍只属临时性措施。 图﹕石硖尾徙置区 1954 这是中国香港公型房屋重要的一年。 4月,中国香港 *** 设立了屋宇建设委员会(和现时房委会雷同-下称屋建会),以为当时的「白领阶级中的低薪者」,如教师、记者、公务员及小文员等等人士,兴建一些水准较高而租金较低廉的单位。屋建会为当时的中国香港市政局的一个机构,负责屋村问题的决策工作,所有市政局议员都是该会的当然成员;而其执行工作,则由市政事务处屋宇建设处负责。屋建会的廉租屋村,一概由该会内部的楼宇设计部或聘请私人公司负责,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香港 *** 工务司署忙于应付徙置大厦的建设工作,而无暇为该会设计楼宇。该会屋村的入住资格,除了要自行申请外,申请人的入息也有上限和下限。初时规定申请人的入息须为四百元至九百元;及后放宽至四百元至一千二百五十元。基本上,初时该会之各个屋村是不同设计的,这和当时差不多一样的徙置大厦和 *** 廉租屋相比,的确是很有特色。不过由马头围村开始,不难发现屋建会屋村大厦的设计已走向一致的风格。 直至一九七三年该会被解散为止,一共兴建了十个「屋建会廉租屋村」。分别是(依落成次序)﹕北角村、西环村、苏屋村、彩虹村、马头围村、和乐村、福来村、华富村、坪石村及爱民村。 7月22日,深水?大坑东木屋区大火,烧掉木屋约2
000所,烧死9人,灾民约24
000人。 徙置区 第一座徙置大厦在石硖尾灾场原址落成,安顿灾民。由于这种第一型七层高的徙置大厦不设打?,兴建时间只需八星期。最初的设备一般,只提供住屋,配套设施未见考虑,厕所和自来水都要在单位外与其他人共用,住户要在屋外的走廊煮食和晒晾,防火设施更是不足。但当时只需每月十四元,就能有一个永久居所,十分受中国香港市民欢迎。之后, *** 将第一型大厦改良为二至六型大厦,更设立「徙置事务处」,专为受天灾及清拆行动影响的市民提供安置。现在这些徙置区已变成公共屋村了,很多还仍然存在。
参考: .geocities/iawebsite_hongkong/Untitled-1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41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