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养殖石蛙会污染水源吗?你有什么看法?

养殖石蛙会污染水源吗?你有什么看法?

养殖石蛙会污染水源吗?你有什么看法?

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养殖石蛙,石蛙是可以吃的,味道也比较鲜美,有很多小伙伴都喜欢吃。那养殖石蛙会污染水源吗?你有什么看法?

第一点选择了石蛙的自然养殖繁殖方式不会污染水源。山林自由放养的石蛙最接近自然,投资大,收益慢,但石蛙蛙肉质量更美味,价格也会更好。毕竟,拥有如此独特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地区并不多,而且需要更高的租金。这种原始的生态养殖方法,石蛙自然生长,符合自然规律,不会造成水污染。

第二点人工为石蛙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也人工干预石蛙的繁殖和生长。而且,如果石蛙的人工专业化养殖规模达到一定水平,肯定会给环境带来一些“麻烦”。石蛙人工规模化养殖追求批量生产、周期短、回收效率快等因素。因此,在繁殖过程中,将采取一些合理和“有效”的方法,以确保石蛙的快速生长。

第三点石蛙养殖地点一般选择在上游水源相对清洁、无化学农药污染、水质要求较高的山涧池塘。山溪水是下游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说它不污染水源是错误的。当育种规模达到一定规模时,育种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方法的缺点就会出现。养殖密度过大、细菌传播、死青蛙、粪便等因素会对附近水源造成一定污染。

第四点大多数石蛙养殖户在青蛙饲料中滥用大量抗生素,未经无害处理就将死石蛙扔进沟渠。石蛙身体腐烂后,会导致蚊子、苍蝇叮咬和传染病。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死石蛙暴露在阳光下会发臭。下雨时,腐烂的尸体漂浮在河里。不过现在也对这样的情况在整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石蛙难养殖成功吗

养10000只石蛙要2000平米左右。石蛙跟螃蟹一样,比较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生存,所以选择的地方要尽量远离公路以及城区。要选择身体健壮、个体较大、皮肤光滑而且发育良好的种蛙,选择好种蛙是人工繁殖的基础。同时温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在4月份,水温在15℃,而此刻室外的温度在20℃以上种蛙就开始配种了。

一、养10000只石蛙要多少平米

1、养10000只石蛙要2000平米。石蛙和螃蟹差不多,比较喜欢在安静的环境里面生存,所以选择养殖的地方一定要远离公路以及城区,这样可以防止因为太过吵闹而影响到石蛙繁殖以及生长。石蛙一般是生活在水域里面的,所以选择的地方必须在水流丰富的江河、湖泊里面。

2、选择的种蛙体质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产卵数量还有质量,在选择种蛙时,一定要选择身体健壮、个体较大、皮肤光滑且发育良好的种蛙。一般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4-9月份左右,5-6月份是产卵的高峰期,所以一定要把握住这段时间。

3、温度的掌握非常重要,一般4月份水温差不多在15?C,而此刻室外的温度在20?C以上种蛙就能进行配种了,9月底结束。产卵的环境一定要在光线幽暗、水清晰的场所之内,产卵后可以对其进行人工孵化,这时水温必须要保持18-28?C。等到它成长为幼蛙以后,就要对其进行人工饲养。

二、石蛙的养殖方法

1、种蛙选择

(1)种蛙是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一定要对成蛙进行全面检查分类。

(2)可以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

2、种蛙培育

石蛙选留作种用的在冬眠前一定要加强饲养使其膘厚体壮,冬季在温度达到12?C以上时必须保持喂食,减少冬季体内能量的消耗,这样可以保持石蛙的生长和性腺良好发育。

3、配种产卵

(1)石蛙一般在4月份就可以进行配种,雌雄的比例为1:1,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5-20只。

(2)石蛙一般在夜间9点后抱对,母蛙在清晨4-7点进行排卵,一般每次产卵300-500粒。

4、人工孵化

石蛙受精卵开始发育到蝌蚪孵出阶段对外界变化非常敏感,所以在整个孵化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蛙卵消毒、孵化池增氧等技术要求。

5、蝌蚪饲养

(1)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卵经人工孵化10-15天就可以孵出蝌蚪。

(2)小蝌蚪孵出后一般会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到了第3天后活动量增加就会开始觅食。

6、幼蛙饲养

幼蛙饲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等,白天可以采取避光措施,水深保持10-15cm,水质与蝌蚪期相同,20-26?C时每天换水1次。

7、安全越冬

(1)蝌蚪越冬可在室内进行,水深20cm左右,可以采用常流水、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

(2)幼蛙冬眠水深保持15cm左右并留有一定的陆地,遇到低温、冰冻天气时必须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石蛙的养殖难度还是蛮大的,其难度主要体现在水质、防病和饲养方面;而之所以现在养殖石蛙的人越来越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方面是如今石蛙市场没有多大了,另一方面则是石蛙养殖难度比较大,很多人都是养殖石蛙后发现很难获得经济效益,所以便打退堂鼓了。

(一)、水质

养殖石蛙的过程中,挑战最大的就是水质问题,因为石蛙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水质出现了问题,石蛙就会很难存活。在石蛙还是蝌蚪形态的时候,对水质的要求是最高的,养殖人员不仅要及时将石蛙的粪便、残食清理掉,还要时刻观察水质的变化,如果水温不正常或者水中的营养不足的时候,就需要立刻更换,这也是石蛙养殖过程中最繁琐的步骤。

(二)、防病

养殖石蛙的第二个挑战就是防病,人工养殖的石蛙本身就很容易生病不易存活,再加上石蛙发生病变的过程很难被察觉到,这也让石蛙养殖的难度蹭蹭往上涨。人工养殖的石蛙常见的病变有两种,一种是红腿病,另一种是水肿病,这两种病不仅会危害到石蛙的生命,而且还十分不容易治疗,若想要预防这些病变,就必须常常消毒并换水,而这个过程也是十分复杂、麻烦的。

(三)、饲养

石蛙的饲养算是这三个挑战中危险最小的,因为石蛙很少会因为饲养出现问题,饲养主要是影响石蛙的产量,所以要想石蛙产量高,在饲养方面是不可以放松警惕的。在石蛙还是蝌蚪形态的时候,是最需要着重管理饲养的,因为这个时期的饲养条件越好,石蛙的生长也会更好,而且还能保证石蛙的健康,所以饲养石蛙蝌蚪的时候要格外用心一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4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