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画的做法
在进行绘制糖画之前要先熬糖。熬糖的目的是把糖液摊成糖片,以便在以后的糖画绘制中使用。熬糖前先准备一块大理石板,上面刷上油,油刷得要薄一些,这样可以防止糖粘在大理石板上。把一个铜锅放在火上,加入适量清水,再放入白砂糖。水与糖的比例是二比一。
白砂糖放入以后要轻轻搅动一下,防止粘底。水温要逐渐升高,为的是利于糖溶解在水中。水开之后,把水蒸汽排到空气中。这时,糖液的温度逐渐变高,糖液中的水分逐渐减少。可以看到,糖液开始起大泡了。这是因为糖液中的水份少了,糖液的张力就大了。空气在排放的过程中,会在糖面上起一些大泡。这时候温度还不够。熬糖的合适温度是色泽稍微变黄,大泡变为小泡就差不多了。待颜色变黄,泡也变小了,火候就差不多了,趁热把它倒在大理石板上。
糖液倒在大理石板上之后就会冷却、凝固。待糖液完全凝固后,把糖片切碎,收入盘中保存。质量好的糖块在常温下,半个月都不会溶化。这样熬制出的糖透明度较高,非常脆,不粘手,不滴油,不流液,才能作为绘制糖画的材料。制作糖画
在绘制糖画之前,首先要化糖。化糖就是把准备好的糖块放在糖锅内溶化。溶化糖要用小火,火大了糖就会焦。用温火将糖慢慢溶解,当糖完全溶解后就可以绘画了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尤其是民间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我们民间除了有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特色手工艺品,至今仍然非常受到人们的欢迎。比如说剪纸,窗花等等。当然也有很多民间小吃,也是很受喜爱的。比如说糖葫芦,糖人,今天要说的这一个民间小吃就是糖人了。这个玩意虽然是吃的,但是实际上做法还是接近手工艺品的。
因为糖人制作工艺非常考究,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的。在明清时期的北京,就已经出现吹糖人这一个小吃。当时人们把糖先熬好,然后在一个麦秸秆上面挑上一些糖,对着上面吹气,于是这个糖就会吹的像气球一样鼓起来,然后再通过捏或者是转等方法把这个糖人塑成各种造型,再让它冷却下来就成型了。一般来说糖人主要以动物的造型比较多,特别是十二生肖。
除了吹出来的糖人,还有画出来的糖人。这种做法的糖人在四川比较多见。先是在石板上面用糖浆画出你想要画的造型,然后等到造型完成了,等它慢慢冷却以后,这个时候要用小铲刀把糖画慢慢的铲起来,捏在竹签上面就可以了。这种画糖人非常有技术含量,需要艺人胆大心细才能顺利完成,过程更需要一气呵成,目前很多儿童公园里面也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在这里画糖人。
还有一种做法就更有意思了,他就是塑糖人,顾名思义就是用模具塑造出一个糖人的样子。一般来说塑糖人都是以寿星,财神,菩萨等作为形象。做出来以后不但可以吃,还可以放在庙会里面当做欣赏的风景,在很多节日上面也可以看到塑糖人这个东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4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