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谁写的?
大学二字最早出现在《礼记》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到朱熹时代他把这两篇抽出单列成书,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将《大学》列为四书之首,撰《四书章句集注》,此后元明清六百多年,“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经典教科书。朱熹说:“民之俊秀,皆入大学。” 何谓“大学”?他解释为“大人之学”。所以今天的大学校园只是形式,大人之学才是真正的内容,这个解释也许是万世通行的。
《大学》一书在“四书五经”中字数最少,只有1750余字,分为“经”“传”两部,“经”分明德、亲民、至善三纲;“传”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简称作“三纲八目” ,它作为官方钦定的必考内容被学习了六百多年必有他的道理,今天,每年有几百万的人没有学习它也成了大学生,那么是否有什么新的标准呢?这可是见仁见致的事了。
《大学》和《中庸》出自于春秋曾子的《礼记》,《论语》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编写而成。
1、《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2、《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的写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作者是谁尚无定论。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3、《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4、《孟子》是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孟子》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扩展资料:
《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百度百科-《大学》
百度百科-《中庸》
百度百科-《论语》
百度百科-《孟子》
百度百科-《礼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52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