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鳄鱼龟如何养殖?

选择水源方便、无污染、交通便利但又安静的地方建池。其形状以东西向的矩形圆弧角的水泥抹面池或同形状但外建防逃墙的土池为宜,每个池面积几十平方米~几百平方米;池深1.2米~1.5米,水深30厘米~80厘米;池底自北向南有10°~16°的斜坡,最低处设带有防逃网罩的排水管口;池角均呈圆滑弧状,其上加盖防逃压板;龟池外围建防逃墙,墙高1米,在墙上一侧面留门,墙顶也可加置向池内出檐的防逃压板(“T”形防逃墙)。外围防逃墙顶应每隔0.6米左右留设一个直径2厘米~3厘米的插孔。在室外的水泥池墙的最高水位线上,留出数个溢水孔。新建的水泥池有碱性物质,可用10%冰醋酸刷洗池壁、池底,灌满水后浸泡1天~2天,放掉后再用同法消碱一次,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灌入新水。养龟之前,还需用15×10-6~20×10-6漂白粉或1×10-6“强氯精”对全池泼洒消毒杀菌,2天后方可放养龟种。 为有利于防暑降温、增加遮蔽物及净化水质,池中宜栽种水花生、水葫芦等植物,其面积不超过池总面积的1/4~1/3;也可搭棚架,利用攀藤植物来遮阳,形成一个人造仿生绿色环境。 除上述一般条件外,人为创造一个鳄龟最佳的生长温度是强化养龟的重要措施。在低温下通过无烟锅炉水(气)暖,使龟池水维持30℃左右,空气温度在31℃左右;也可利用温度自控仪与电加热装置实现恒温强化饲养。 二、龟种放养 采用高密度绿色养殖是获得高效益的新技术,也是养龟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初期放养密度(200克/只左右)为24只/平方米~27只/平方米,按重量计应为5公斤/平方米左右,但随着鳄龟个体的快速生长,应注意及时降低密度。待平均规格达350克/只~400克/只时,应减为20只/平方米~22只/平方米;待平均规格达500克/只时,可按15只/平方米~17只/平方米放养;600克/只时,按12只/平方米~14只/平方米放养;700克/只时应为10只/平方米~12只/平方米;800克/只时为8只/平方米~9只/平方米。 三、饲料投喂 建议采用SDG鳄龟专用绿色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48%以上)。调制时现场称取配料,添加配料总重5%~10%的光合细菌和45%左右的清水,制成粒径2毫米~3毫米的 长颗粒即可。如有条件,制成浮性膨化颗粒饲料,效果更佳。 配合饲料投喂量为鳄龟总体重的1.5%~2.5%,鲜活饲料的5%~10%。每天投喂3次,分别在6时~7时、12时~13时、17时~18时进行。投料要多点且均匀,并尽量使饲料入水时发出 声响。切忌集中投于一处,造成饲料成堆。每池的饲料台个数应根据池的大小决定,一般每平方米设3个~4个。 四、水质调节 鉴于高密度集约化养龟条件下,龟的摄食量和排泄物都较多,而水温又 较高,即使投喂的饲料是绿色饲料,其对水质的污化速度也较快,水体中易产生较多有害物质,尤以及H2S危害较重,而通过泼洒和底施光合细菌,即可有效地改善水质 ,减少有害物质。每次加注新池水时,同时施用10×10-6~15×10-6光合细菌;换水也是调节水质的有效方法,水深20厘米左右可每天换一次,30厘米的水深可2天换一次。切忌多天 不换水,不可使水体散发臭味。每隔7天~10天可泼洒一次生石灰,浓度为70×10-6,并注意与光合细菌交叉施用,不可同时使用。 五、水温调控 水温的科学调控直接影响成龟养殖的增重及成活率,鳄龟长期在18℃~ 20℃的条件下,生长速度要比最佳生长水温30℃~31℃慢几倍。因此务必使养龟水温维持在30℃~31℃内。另一方面正在换水或裸露在外界的养龟池恰遇暴雨或气温骤变等恶劣天气时 ,应及时防范,极力避免水温变幅大于2℃。 六、病害防治 鳄龟一般较少患病,但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易患消化不良症,可对病龟填喂含多酶片的药饵(每公斤龟用药2片)。外伤类症可用碘酊药棉对患处消毒,涂上消炎生肌膏后2天~4天即愈。

鳄鱼龟如何养殖?

稚龟和成年龟的饲养

稚龟饲养:刚孵出的稚龟,待脐带收敛后再用10%的盐水消毒后置于水温25-30的容器中,每天换水3次,3天后可饲喂熟鸡蛋、熟小米混和物。约50天后饲喂切碎的小鱼、螺、蚌肉、动物内脏及下脚料。90天后即可转入水泥池饲养。 成年龟饲养:成年龟饲料任以小鱼、螺、蚌肉、动物内脏及下脚料为主,辅以一些泡软的小麦、碎玉米与蔬菜、水草等。还要适当添加维生素、微量原素与钙等。每天上午10点、下午5点时投喂,春秋季7天换水1次,夏季3天换水1次。10月下旬以后既进入冬眠期。 一般年生长500-1000克。冬季加温养殖,年增重高达700-1400克。1000克时既可出售,效益惊人。小规模养殖10-12只,年可增重5-10公斤左右,至少收入5000-10000元,效益可观。

大鳄龟和小鳄龟的区别

大鳄龟和小鳄龟是同一品种吗? 仅从字面上来看,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误解,小鳄龟是大鳄龟的下一代,或者只是据某种大小标准把同一品种——鳄龟,称为大鳄龟和小鳄龟,其实不然。 大鳄龟Macroclemys和小鳄龟Chelydra Serpentina sap.是两个不同的品种,大鳄龟又名凸背鳄龟,小鳄龟又称平背鳄龟,小鳄龟又分4个亚种。分别是:1)acutirostris南美拟鳄龟,又称假鳄龟;2)osceola佛州拟鳄龟,它能增长到17英寸、体重45磅;3)rossignonii中美拟鳄龟,又称啮龟;4)serpentina北美拟鳄龟,又称磕头龟。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和中美洲,以美国东南部为盛。我国主要从佛罗里达引进,品种除很少量的大鳄龟外,绝大部分为小鳄龟,目前分布的省份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海南、广东、广西、湖南、山东、四川等。如何鉴别这两个品种呢? 大鳄龟和小鳄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背部盾片突起,随着年龄的增加,大鳄龟始终显著。大鳄龟上颌似鹰嘴状,钩大,头部、颈部、腹部有无数触须,背甲上有3条凸起的纵走棱脊,褐色,每块盾片均有突起物,腹甲棕色,具上缘盾,尾较长,口腔底部有一蠕虫样的附器,常静伏水中,张着嘴,借附器诱食附近鱼类。 小鳄龟上颌似钩状,但钩小,触须仅有少量,背甲棕**或黑褐色,有3条纵行棱脊,肋盾略隆起,随着时间推移棱脊逐渐磨耗。腹甲灰白色,无上缘盾,尾略短,最显著的特征是尾的背面有一锯齿形脊,又称尾棘。大鳄龟和小鳄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背部盾片突起,随着年龄的增加,大鳄龟始终显著,而小鳄龟稚、幼期明显,成龟期就不那么突出。

什么地方养鳄鱼龟

别名 中华鼍、土龙、猪婆龙

学名 Alligator sinensis

英文名 Chinese alligator

鼍科 Alligatoridae

分布 安徽、浙江和江苏的交界处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成体全长可达2米左右,尾长与身长相近。头扁,吻长,外鼻孔位于吻端,具活瓣。身体外被革质甲片,腹甲较软;甲片近长方形,排列整齐;有两列甲片突起形成两条嵴纵贯全身。四肢短粗,趾间具蹼,趾端有爪。身体背面为灰褐色,腹部前面为灰色,自肛门向后灰黄相间。尾侧扁。初生小鳄为黑色,带**横纹。

在江湖和水塘边掘穴而栖,性情凶猛,以各种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甲壳类为食。6月份交配,7-8月份产卵,每窝可产卵20枚以上。卵产于草丛中,上覆杂草,母鳄则守护在一旁,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60天。具冬眠习性。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孑遗物种,它在生理上具有许多残遗特征,分布上的不连续性也说明了这一点。为了探索扬子鳄的奥秘,我国已建立了扬子鳄保护区和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

扬子鳄是中国惟一的鳄种。全球鳄鱼共有25种,中国只有湾鳄和扬子鳄。但是作为体型最大的鳄(10米长),湾鳄早已在几百年前灭绝了,而扬子鳄现为我国特有,也是来自北方惟一分布在温带的孑遗种类。

作为爬行动物,扬子鳄体长2米,善于游泳栖息于水中,筑巢在河湖浅滩、植被密生的草丛中。寒冬,扬子鳄钻到地下洞中蛰伏,穴深2—3米,带有1—3个出口,穴顶有通气小孔,洞窟是长达几米到20米不等的隧道,内铺枯木、杂草等。冬眠至4、5月份,扬子鳄出蛰;5、6月份进入繁殖期,7、8月份产卵,卵白如鸡蛋,两个月后孵化出壳。出生后的小鳄十分虚弱,常受到其他动物威胁。

扬子鳄主要吃螺、蛙、虾、蟹、鱼及鼠、鸟等,遇上较大猎物,会以粗硬的尾巴击打。饱食一顿后的扬子鳄可长时间不吃东西。

目前,由于长江下游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河湖被围成农田,造成扬子鳄的野生数量极为罕见,但人工繁殖却相当成功。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把扬子鳄定为“极危级”,我国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它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美国南部、中部地区和中美洲,以美国东南部为盛。Miami是鳄龟的重要原产区。鳄龟在美国因分布的地区不同,有“南龟”和“北龟”之称,其体色分为“黄背”和“黑背”2种,黄背鳄龟耐高温,黑背鳄龟耐低温。中国主要从Florida引进,品种除很少量的大鳄龟外,绝大部分为小鳄龟,分布的省份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海南、广东、广西、湖南、山东、四川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56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