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GTDlQ2是哪国的发动机

GTDlQ2是英国的发动机。GTDIQ2,生产商为福特英国发动机工厂,融合福特缸内直喷、可变凸轮轴正时及涡轮增压等三大燃油经济性及动力提升的关键技术,同时为其量身打造的先进软件程序会让其有着最理想的性能呈现。GTDlQ2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提高了燃油经济性,更少的气缸数意味着更少的摩擦损耗以及更有效的能源利用。

GTDlQ2是哪国的发动机

GTDlQ2发动机工作原理

作功行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开启,由于这时缸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力,高温废气迅速排出气缸,这一阶段属于自由排气阶段,高温废气以当地音速通过排气门排出。随排气过程进行进入强制排气阶段,活塞越过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强制将缸内废气排出,活塞到达上止点附近时,排气过程结束。

比如相同动力参数的涡轮机和自吸机跑高速,同样挡位同样转速下爬坡,自吸发动机在动力不足时变速箱会降档提升转速以保证驱动力,而涡轮发动机通过提高增压压力就可以保证动力输出,所以涡轮机跑高速遇到爬坡路段时开起来动力感受比自吸发动机要好。

另一点就是油耗,还是爬坡的情况,前面说过涡轮机可以提高增压压力在不改变挡位的前提下提高动力,虽然这时候喷油量是增加的,但是在输出同样扭矩的前提下涡轮机转速低,转速低了发动机内部运转阻力就低,同样的喷油频率也低,综合起来经济性还是有优势的。

对于匀速行驶来说涡轮机和同样动力参数的自吸机相比也有一定的油耗优势,因为匀速行驶时并不需要太多动力,只需要克服空阻和轮胎滚阻就行,这时候涡轮增压器可能并不工作,涡轮机就相当于一台小排量自吸发动机,虽然压缩比略低导致热效率不如自吸发动机,但是排量的优势还是可以弥补这点热效率的不足的。

以上对比只是针对相同动力参数的涡轮机和自吸发动机来说的,如果是同排量发动机的话涡轮机主要的优势就是动力性了。

至于体验就拿1.8T的凌度和2.5的Rav4来说吧,经常开这两个车跑同样的路段,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连续上坡路上时速120时凌度满载上坡基本上不需要降档,多踩点油门就上去了,而Rav4上坡时如果多踩点油门变速箱就降档,这里并不是说Rav4动力不行,只要转速上来那动力也是相当可以的,主要是驾驶感受。

涡轮增压发动机跑高速,就我自己真实驾驶体验来看,主要体现在爆发力方面,之前开比亚迪宋1.5T跑了大概三千多公里,几乎都是高速路,感触较深的就是爆发力。在起步、加速、超车阶段,涡轮增压发动机确实要比同排量甚至更大排量自吸发动机要迅猛一些,而且现在的车企在发动机调校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最为明显的就是涡轮介入时机被不断地拉低,这个时机主要指发动机转速。

比如我开的比亚迪宋MAX,匹配6速手动挡变速箱,也正是因为这个手动挡才对其性能有了比较深刻、全面的认识,如果是自动挡你可能没有机会去体验,毕竟自动挡变速箱太过智能化了,少了很多手动挡的乐趣。宋MAX的扭矩转速起步(或者说触发点)为1600转,我在驾驶过程中可以非常轻松地触发涡轮介入,而且可以不断提升转速以达到更好的扭矩输出效果,高速路提速、超车感觉非常轻松,实际驾驶过程中你也真的感觉不到这是一台涡轮增压发动机。

在市区路段,我们坐满了七个人,但是起步、低速行驶感觉动力依然非常强劲,只要你控制好油门、离合器,可以感受到发动机的嘶吼以及动力的源源不断,与同排量自吸发动机最大区别估计也是在这里,满载、起步、加速等阶段动力确实强,而油耗表现与自吸没有多大差距,甚至可以更节油,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普及率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涡轮增压发动机跑高速可以带给你大排量自吸发动机的加速感,在平顺性方面也正在飞速看齐自吸发动机,而我认为手动挡是最能体现涡轮性能的变速箱了,油耗低、性能强是最直接的感受,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涡轮车的特点是提速特别快,利用废气增压不会损耗机械动能,从而省油。

常跑高速的人都知道,提速快的车才会省油,达到限制速度以后定速巡航,油耗变得特别低。提速的关键在于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自吸车提速虽然线性,但是自吸车最大扭矩匹配转速可能都不低于四千转,发动机最佳燃效区一般都不超过两千五百转,二者是比较矛盾的点,为了提速快就要一直给油,否则就慢慢悠悠的提速吧!

涡轮车就不会这样,它的最大扭矩匹配转速可能也就是不超过两千转,它的提速非常迅猛,完全可以做到两千五百转换挡继续提速。然后达到限制速度以后,跟住油门即可,此时涡轮增压器不再继续起压,喷油嘴也不再更多喷油。就好像小排量涡轮车,在巡航时,它就跟个小排量自吸车并无二致,但是加速时它的动力输出在四千转以前都是有的。结合动力、油耗和排放,小排量涡轮增压引擎肯定是一个必然趋势。

但是小排量涡轮增压引擎,也是有缺点的。缺点就是开它最好不要踩着一百二限速不放,它的最佳燃效区在50至70有一个,90至110是另一个。前者应付国道路况完全够用,后者用在高速巡航比较好。开小排量涡轮车,切忌着急高速巡航,那样不会省油的,而且小排量车超速行驶是很累右脚的,需要一直踩着给油,松开一点都不行。这就不如大排量自吸车,那么从容不迫,虽然加速不够快,但是高速行驶人家稳啊!

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同排量车体验的感觉还是差异很大的,增压的提速就是快,推背感更强,输出的曲线呈上扬状态,非涡轮的曲线就相对很正常,在高速上开车,对于超车来说,提速快可以降低超车风险,更容易把我最佳时机,但相对非涡轮发动机来说,所提供的油量也更多更费油,大约比同排量的车多费油2至3个油。

涡轮增压的优点就是在排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提升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也就是让发动机更有劲儿,而且油耗比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也多不了多少!不过缺点还是有的,由于进气经过了增压,发动机的工作压力和温度会大大提升!这就使得增压发动机使用寿命比没有增压的发动机要短很多!而且增压发动机日常的维修保养费用也很高!但增压发动机现在是一个大趋势,在动力够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发动机排量,也是为了相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嘛!

本人是蒙迪欧车主,说到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话,本能的就想到了咱家蒙迪欧的Ecoboost GTDi了,蒙迪欧的EcoBoost GTDi发动机包含了三大核心技术:涡轮增压、燃油缸内直喷和双独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福特采用了领先的合金涡轮技术,一方面通过采用内置小型低惯量转子成功解决了涡轮迟滞影响,一方面赋予了涡轮坚韧耐用的特性,确保发动机在1750 转甚至更低转速时获得最大扭矩。 所以说EcoBoost GTDi发动机既能在低转速下实现高扭矩,又兼具发动机高转速下的灵敏响应,保证了强大动力输出的持续和流畅。

其实这就解释了蒙迪欧是如何解决传统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缺点的。综合工矿7。9L/100KM的数据不是哪一款车都能随便拿出来的。

涡轮增压设计的时候,理论上确实是会节省一些燃油,虽然涡轮也会对排气有损耗,毕竟涡轮不是白转的,但是他节省的是低转速时候的油耗,低转速时候相当于不带T,而我们开车时候很多时候就是小油门就够了,所以就相当于小排量,大油门的时候就相当于排量增加了,所以还是会比相同动力的大排量省油,毋庸置疑的,不要听一些所谓专家宣城的大排量各种好,应该理性看待,在涡轮寿命可以保证的前提下,涡轮车确实给我们节省了很多

实际上nedc工况下,大多是匀速路况、所以这对于小排量涡轮增压来说是极好的;所以涡轮增压跑高速公路的优势就是省油,比排量稍大的自然吸气更省油;实际上原理很简单,涡轮增压发动机建压状态、油耗不低,比如说一款1.5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建压状态相当于一款2.0L发动机、甚至2.5L自然吸气发动机,所以在市区工况下、涡轮增压发动机因为车子走走停停,所以反复建压,所以燃油经济性并不理想(如1.5T对比2.0L)!

当车子保持120km以下匀速行驶时,涡轮增压系统并不建压(改过歧管压力表的朋友,可以发现此时歧管压力为负),此时的涡轮增压系统就是个 随动装置 ,要明白一点、涡轮增压系统 并不是无时无刻都在建压 ,那样只会增加更多的油耗,所以涡轮增压系统只有在有需求的时候才会建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车辆需要加速时, 地板油、一千转 ,增压系统就能建压(起正压)!

而当无动力需求时, 比如空挡、地板油 ,即便把转速踩到五千转,增压系统同样是不会起正压(歧管压力为负等于涡轮系统无用);而当车辆以120千米匀速行驶时,需要的功率一般在 40千瓦 左右,仅靠自然吸气状态就可以维持住(要记住一点,任何增压发动机外特性曲线中、都隐藏一条自然吸气外特性线,就是在增压系统不工作时、所形成的外特性线);所以这样一来1.5T的涡轮增压,跑高速、实际上就是一款1.5L的自然吸气,所以油耗自然要比那2.0L自吸更省油!

所以说涡轮增压省油不假、但得有条件,那就是当涡轮增压排量比自吸小时、跑高速一定是涡轮增压省油,因为高速公路匀速路况多,增压机当完成加速过程后、保持匀速状态时增压系统就变成了随动装置,涡轮增压系统不起正压时,那么它就是一款自然吸气,所以这1.5T机器跑高速,油耗就能更低;不过在市区的拥堵路况下、车子走走停停、频繁的起步,车子每一次起步、都是涡轮起正压的时候,所以市区内行驶的1.5T相当于2.0L、一些高增压版本的1.5T甚至相当于2.5L,所以市区工况下的小排量涡轮增压不省油!

搭载涡轮的车在高速上可以用较低的转数达到较好的动力水平,从而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同时可以提高的加速响应性,不需要深踩油门就可以迅速提升动力,达到驾驶者意图。

涡轮发动机通过提高增压压力就可以保证动力输出,所以涡轮机跑高速遇到爬坡路段时开起来动力感受比自吸发动机要好。

涡轮增压发动机省油 排量小发动机达到一定转数 涡轮介入提数快 但是长远来说没自吸车耐用保养比自吸也贵很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57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