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开一家小型的DIY蛋糕店都需要什么设备

一、(设备)烤箱、打蛋机、和面机、醒发箱、工作台、货架、烟筒、鲜奶打蛋机、电子称、喷枪、收银台、陈列架、

开一家小型的DIY蛋糕店都需要什么设备

二、(用具)烤盘、凉架、蛋抽、锯刀、抹刀、不锈钢盆数个、大、小面杖、走锤、平刮板、圆刮板、簸箕、布裱花袋、塑料裱花袋、裱花嘴、转盘、生日蛋糕围边、生日蛋糕底盖、生日蛋糕花托、生日蛋糕垫纸、裱花棒、生日帽子、生日蛋糕叉子、生日蛋糕餐盘、西点盒、生日蛋糕模具(6-18寸套)、纸张(垫纸用)、海绵蛋糕模具等、吐司模具、量杯、筛子、面包袋、顾客包装塑料袋、夹子、成品盘、塑胶生日蛋糕模具、胶箱、剪子、小刻刀、封口机、冰箱、面板、纸杯、尺子、面箩、笊篱、小勺、绑丝

三、(基本原材料)面包粉、面粉、蛋糕粉、砂糖、绵糖、糖粉、饴糖、葡萄糖、香粉、五香粉、臭粉、塔塔粉、泡打粉、苏打、白醋、酵母、改良剂、黄油、色拉油、酥油、豆沙、红枣、花生、瓜子、芝麻、肉松、淀粉、果酱、三阳糕粉、葡萄干、枧水、冬瓜条、色素、植物鲜奶

[烘焙加工技术论文]烘焙技师论文

水果加工设备是对新鲜水果进行了处理,用以保持或者改进水果食用品质的工艺过程和方法。新鲜果品营养丰富,但组织柔软,包含的水分比较多,容易因为各种微生物寄生和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而败坏变质。加工的要求是保存果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增强耐贮性,便于运输,对充分利用果品资源和调节市场供应有重要意义。其加工方法主要有干制、酿酒、制汁、糖制、罐藏等。以下为各种加工方法的具体说明。

干制就是利用热能或其他能源排除物料中水分的加工方法。其作用在于限制食品所含的有效水或降低水分活性,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达到保藏目的。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方法,以人工干燥的应用较广,二者也可结合进行。我公司有烘干机与烘干房可供客户选择,采用优质SUS304不锈钢制作,坚固耐用,烘干品质好。

酿酒是利用酵母菌及其酶的发酵作用,将果品或果汁中的糖分代谢为酒精,并以之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的加工方法。果酒是一种单发酵酒,酒精发酵后不再进行蒸馏,发酵前无糖化过程。酒精含量中等(约含10~15%容),含浸出物较多,故酒味醇和,营养较好。葡萄、苹果、梨和甜橙等都可酿酒,但由于葡萄汁含糖分较多,酸度较高,以及果肉中天然含有酵母菌等原因,生产上以酿制葡萄酒为主。靠果肉本身所含酵母发酵的方法称为自然发酵法。人工发酵法是在葡萄汁中加入纯种培养的葡萄酒酵母,以控制发酵过程。

制汁为提取果实汁液的工艺过程。甜橙、柠檬、葡萄柚、菠萝、苹果、葡萄、杨梅、番石榴和各种浆果都适于制汁。果汁是通过压榨或提取而得到的果实细胞的汁液。原果汁必要时需略加成分调整,使产品符合一定规格。苹果汁和葡萄汁常制成透明汁;而柑橘汁则多为混浊态。浓缩果汁由原果汁浓缩而成,一般不加糖,只用同类果汁调整成分。浓缩倍数为原汁的3~6倍,可溶性固形物约为40~60%,超浓度的可达65%,经稀释后饮用。果饴是原果汁中加入多量食糖的制品,常作为果汁饮料的一种基质供配制饮料用。果汁粉是浓缩果汁进一步脱水的粉状制品,含水量为1~3%,饮用时须先行复水。

糖制是将高浓度糖液的水分活性降低并造成强大渗透压,使微生物因生理失水而不能活动的加工保藏方法。制品分为蜜饯和果酱两大类。①蜜饯。是果块含糖量达到55~70%并保持原来形态的制品。有湿态、干态和糖衣果子3种类型。②果酱。不保持果块原来形态、含糖分60%或更多的制品。其中,通常所称的果酱仍能察及果块;质地均一、呈半固态的制品则称果泥。

罐藏是将果品连同填充液装入气密性容器,再行加热杀菌的加工保藏方法。罐藏的食品具有品质好,保藏性强,便于食用和携带以及生产高度自动化等优点。装罐前,空罐须经杀菌处理达到商业无菌状态,即罐内不存在能引起食品败坏和人食后致病的微生物,但允许有少量耐高温而无毒的产孢细菌和酸性食品中有不耐酸的微生物存在。

 烘焙,又称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点之下通过干热的方式使物料脱水变干变硬的过程。下面是由我整理的烘焙加工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烘焙加工技术论文篇一

 变性淀粉烘焙果酱的加工技术

 摘 要:变性淀粉烘焙果酱,是由蔗糖、葡萄糖浆、变性淀粉,CMC-Na、海藻酸钠、柠檬酸、柠檬酸钠、山梨酸钾通过生产加工而成的具有耐高温、光泽度高、成本低等特点的用于烘焙如面包、蛋糕夹心的果酱。文章介绍添加变性淀粉的烘焙果酱的加工技术,以及原辅料性能分析。

 关键词:变性淀粉;烘焙果酱;加工技术;性能

 1 烘焙果酱介绍

 烘焙果酱是以蔗糖、葡萄糖浆、变性淀粉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熬制而成的烘焙酱料,具有糊丝短、透明度高、光泽度高、口感爽滑、颜色可调、成型性好等特点、同时在加工焙烤过程中不塌馅、不改型、不变味。这类产品广泛用于焙烤食品的裱花、内部夹心和包馅中。

 2 变性淀粉在烘焙果酱中的应用

 耐高温焙烤性是烘焙果酱在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的性能指标,如果达不到焙烤要求,在面包或饼干的表面装饰焙烤时易起皮、起皱等不良现象,在面包或饼干的包馅时,会导致塌馅、变味,水分丢失等不良现象;最终影响产品的外观、口感和品质。在没有使用变性淀粉之前,一般厂家使用CMC、黄原胶、果胶等产品,它们透明度高、成型性好。但价格高,一般市场价为20-90元/公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一种性能优良,价格适中的替代品-变性淀粉应运而生。变性淀粉应用于果酱类的交联稳定化淀粉产品市场价一般为6-20元/公斤,因为在变性淀粉分子中引入酯化或醚化键。使变性淀粉糊液透明、光泽,而引入了交联酯或醚键,加强了淀粉的分子结合力,使淀粉能够低抗受热时颗粒的破碎倾向,能够使淀粉分子保持完整的颗粒结构,从而防止水分子析出造成塌馅、变形等问题。所以使用交联稳定化变性淀粉在果酱中,会使加工出的果酱外观透明光泽,高温使用时,保型性好,不塌馅、不变稀。

 3 变性淀粉烘焙果酱的加工工艺

 3.1 材料与设备

 生产原料:变性淀粉,CMC-Na、海藻酸钠、柠檬酸、柠檬酸钠、山梨酸钾、蔗糖、葡萄糖浆。

 生产设备:无菌灌装机;油浴夹层锅。

 3.2 加工工艺

 工艺流程:原料混合?搅拌?加热?装罐?杀菌?成品。该设备生产线配备的单机。

 3.3 生产过程

 称取配方量糖浆和白砂糖、胶体于夹层锅中,充分混匀后加少量水加热溶解;用水将淀粉调制成淀粉乳,搅拌至无颗粒;补足剩余水量,加热熬制,淀粉糊化开始计时,熬制25分钟时加入山梨酸钾色素放入容器中继续熬制,30分钟时停止加热,加入柠檬酸、色素,调至均匀,出锅。

 3.4 实验分析

 3.4.1 变性淀粉

 别名改性淀粉[2](modified starch),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酶的方法来改变原淀粉的性质。通过引入取代基团或交联分子结构或分子重组、断裂而制备的一类具有官能团性质的淀粉衍生物。可以应用于果酱的变性淀粉产品有羟丙基交联淀粉,酯化交联淀粉,交联淀粉。所用的原料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

 3.4.2 CMC-Na

 羧甲基纤维素钠[1]是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加入一氯乙酸反应制备而成,产品根据分子量的大少不同粘度从高到低,具有耐酸、耐高温,增稠的作用。在果酱中添加CMC-Na,可以提高果酱体系的稠度。同时增加果酱的耐加工性。并且使组织细腻柔滑。单独使用时用量为 0.5-1.0%。

 3.4.3 海藻酸钠

 海藻酸钠是海藻酸的钠盐形式,采用了海藻酸钠:淀粉=0.4:1的比例进行加工,可以提高产品的出品率,并且海藻酸钠和CMC-Na组合使用,它们的耐高温增稠性进一步提高,即具有增效作用,使用浓度应大于或等于0.5%,但不易超过0.8%,那样会使产品凝胶。

 3.4.4 柠檬酸

 焙烤果酱的酸度提节主要是采用柠檬酸,柠檬酸的酸味平和,入口后就可感觉到温和的酸味,不刺激,后味时间短。根据原料的酸碱度,柠檬酸[3]的添加量一般为 0.25%-0.5%。

 3.4.5 白砂糖

 在葡萄糖浆用量30%,变性淀粉用量8%,CMC-Na用量0.4%等条件下,对白砂糖的使用量进行评定,不添加白砂糖时,保型性不好,略有水分析出,口感一般。当白砂糖添加量在5%时,保型性较好,基本无水分析出,口感适中,柔和。在白砂糖添加量为8%时,保型性好,无水分析出,口感好。故选择白砂糖的添加量为5%为好。

 3.4.6 葡萄糖浆

 变性淀粉使用量8%,白砂糖使用量5%,CMC-Na使用量0.4%等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对葡萄糖浆用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浆用量为15%时,保型性不好,有水分析出,口感发稀。当用量为30%时,保型性较好,基本无水分析出,口感适中,当用量为45%时,保型性好,基本无水分析出,但有长丝感,口感好。所以当葡萄糖浆含量少时,水分析出多,保型性不好,口感发稀;当葡萄糖浆含量在30%~45%时,产品性质比较相似,但45~50%用量时,产品有些拉长丝,综合以上情况选择葡萄糖浆用量为30%。

 3.4.7 山梨酸钾

 果酱的渗透压小时,水活性值大,易发生腐败变质。引起果酱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酵母菌。虽然高温加工时,大部分菌落已经杀灭,但在后继的分装、包装等过程中还是易于污染。所以为了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加入0.1%的山梨酸钾,防止果酱发生变质现象。

 4 结束语

 变性淀粉作为新型的果酱用增稠剂,产品具有增稠性、耐高温性、耐低PH值,耐加工性,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产品里的果胶、黄原胶、海藻酸钠、CMC-Na等高价格的增稠剂,使用变性淀粉8%,CMC-Na0.5%,海藻酸钠0.5%,柠檬酸0.35%,白砂糖5%,葡萄糖浆30%,山梨酸钾0.1%,制作出的果酱广泛应用于面包饼干的夹馅,糕点的表面裱花。在高温焙烤时,不塌馅,不变型,不变味,口感爽滑。

 参考文献

 [1]胡国华.功能性食品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张友松.变性淀粉的生产与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3]苏玉芳,梁文强.果酱生产中不同温度下柠檬酸对增稠剂溶解效果影响的比较试验[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6:88-89.

 作者简介:崔媛(1976,1-),女,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现职称:工程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马铃薯深加工产品及变性淀粉技术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烘焙加工技术论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0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