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初识纳雍

初识纳雍

初识纳雍

?作者| 郭春柏

虽然在纳雍生活、工作了三十余年,但是,对纳雍的认识,仍然有些粗浅,有些模糊。别的不讲,单是纳雍的20多个乡镇,至今也还没走完呢!

离开纳雍到外地谋生,不觉已近20个年头。

20年前,纳雍给人的印象,无非就是贫穷、落后。“纳(雍)威(宁)赫(章),去不得”这一句恶毒的“魔咒”,像一重阴霾,笼罩了纳雍多少年!

多年以前的纳雍县城,可是一个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的地方。几条逼仄的街道,点上一支烟,三下两下就走完了。晨昏之际,鸡犬之声不绝于耳;每有亡者升天,孝家当街办着丧事,哀乐、唢呐、地炮吵闹几天几夜,白天夜晚,一派乌烟瘴气……小小县城,就像当地那些灰头土脸的煤二哥,一点精气神也没有。

前些年,纳雍这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小县,搭上了贵州发展的快车:杭瑞、厦蓉两条高速公路在纳雍县境内交汇,从省城贵阳到纳雍的铁路通车,制约纳雍发展的交通瓶颈被打破。如今,这个土拉吧唧的“煤二哥”一下子脱掉了身上的土布衫,甩掉了一身土气,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桥飞架东西,县城新区向居仁方向拓展,工业、教育等业态布局也纷纷落地居仁片区。一座充满朝气的新城,一条崭新的发展大道,让纳雍对外形象得以大幅提升,同时也让纳雍人的自信心得以重树。

对于纳雍,自是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认识!

除了让我们为之眼前一亮的县城,还有那些山,那些水,那些花,那些充满迷幻色彩的远方!

纳雍是一个山的世界,一个山的“王国”,除了山还是山!

过去,对纳雍的山,印象比较深刻的,便是轿子山和马鬃岭。上世纪70年代末期,纳雍在县城东方的轿子山上建了县内第一座电视差转台。那是黑白电视这一新生事物刚来到这个闭塞小县的时候,从外界传来的信息,通过轿子山的差转台,传到那些有黑白电视机的人家。因此,那个时候,轿子山对许多人来说,无疑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其神秘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现在那些拥有佛光和寺庙的“神山”!

至于马鬃岭,据说,那曾经是天马运煤的地方,一匹飞奔的“天马”,昂扬着高贵的头颅,鬃毛迎风招展。因此,多年以来,马鬃岭,它一直是“纳雍精神”的象征:预示着纳雍正如一匹骏马,奋蹄扬鬃,飞奔向前……

少年时代,去大方县猫场硫磺厂玩,途径九洞天、六仲梯子岩到达枪杆岩。第一次看到枪杆岩,感觉那一根笔挺的“枪杆”好生神奇!这些年,纳雍已经把枪杆岩打造成一个集经果林、观光农业、红色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枪杆岩村容村貌今非昔比,焕然一新。

走在枪杆岩村,那清澈明亮的山溪曲曲弯弯淙淙流淌。看到这样清澈的山溪水,我突发奇想,要是在此搞个娃娃鱼养殖场,怕还可以为这个旅游景点挣一些分值呢!

走在山间小路上,听到不远处传来的苗族少女的“飞歌”,感觉那歌声无比纯净,纯净得如同那些清澈见底的淙淙溪流!

还在纳雍工作的时候,就听朋友说过,位于羊场乡的“癞疙宝大山”,是纳雍的最高峰,号称“纳雍的西藏”。由于没有机会,也就一直无缘到达“纳雍的西藏”!

纳雍人将“蟾蜍”称作“癞疙宝”,因此,目前的“癞疙宝大山”,已经有了一个十分体面的名字:金蟾大山。近年来,纳雍用于打造金蟾大山的人力物力是够多的,在宣传上也花了大力气。若干年后,想必金蟾大山将会变成纳雍的旅游“高地”!

纳雍的另一座名山,那便是大坪箐了!

过去,我并不知道纳雍还有大坪箐这么一个地方。我只知道,纳雍县城附近有一大山,名叫“斗篷箐”,那是位于纳雍县城南面的一道屏障,从南边一直向西延伸,与马鬃岭形成一个半包围构架,将纳雍“圈”起来。斗篷箐和马鬃岭一样有名,过去,纳雍的多位文人曾经抒写过它们。

如今,大坪箐的名气却比斗篷箐要大得多。原因很简单,大坪箐已成功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此前,曾经看过相关介绍,得知大坪箐有许多珍稀动植物。我在想,这样的地方,或许是上帝留给我们纳雍的一片净土!

从纳雍县城出发,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蛇行,走了40来分钟,终于到达大坪箐山顶。

站在大坪箐山顶,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遥望远处峰峦、云海,听着鸟儿清脆的鸣叫,呼吸着清新无比的空气,顿感心旷神怡。

在大坪箐顶端有一突兀山峰,观景台就建在山峰顶端。站在观景台上,还可看到山峰脚下那一片水域,水面上雾气弥漫,四周山色倒映水中,有些如梦如幻……

这么高的大山顶上居然拥有这么一潭清泉,真是应了那句“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古话!

号称“高原水乡”的纳雍,水,也算是纳雍的一大特色。

乌江上游支流的总溪河,在纳雍与大方交界处形成地下暗河,这便是有名的九洞天风景区。她从北向东北再在向东一路流淌,从瓜仲河流淌成木空河,在纳雍与大方两县交界形成的峡谷中滔滔滚滚,向乌江流去,像一半“括号”,将整个纳雍囊括在她的怀里……

在木空河的下游,洪家渡电站已经下闸蓄水;在总溪河的上游,夹岩水电枢纽工程正在实施。一篇因水而为的大文章正在改变着纳雍的明天!

同样,在纳雍的西边和南边,上游的三岔河,下游的纳雍河,仍像另一半“括号”,将纳雍囊括在自己怀里。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实施,使纳雍河以一片优美的湖光山色尽显丰姿。蓝天白云之下,袅袅牧歌之间,纳雍河之美令人流连!

要说纳雍的湖泊,我最早认识的,当数过浉河水库。当年的初中毕业野炊,就是在过浉河水库边上进行的。没有见过世面的是时候,觉得过浉河水库好生壮观、好生神秘!后来到王家寨路嘴小学教书,几乎每个星期都从过浉河水库边路过,对过浉河也便产生了审美疲劳。

到过了金沙江上的向家坝、溪洛渡以及澜沧江的小湾、糯扎渡等大型电站的水库后,也便觉得过浉河水库实在太小、太微不足道。

没想到的是,20年后重返过浉河,她却又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远处的小山包倒映水中,水面薄雾弥漫,如渺渺轻纱。站在水库坝埂上,空气是那样的清新,远处的湖光山色是那样的迷人!她虽然不像溪洛渡、向家坝那些“巨无霸”那么气势恢宏,但她却有小家碧玉般的灵秀!

纳雍县城三面环水,杨家河、旮旯河在象鼻岭十二弯山脚下交汇,出鱼洞河,经龙古、义中,与扯瓜河交汇,从水落洞进入地下暗河,从出水洞流出后,经后河到下木空,与木空河交汇后流入乌江……

对此,纳雍民间曾有这样的神话传说:多年以前,有一名叫“小黑龙”的“孽障”祸害纳雍一方,天庭得知后,差遣二郎神下界捉拿小黑龙。二郎神一路追赶小黑龙,到了龙古、义中一带,天黑了,二郎神弄了把稻草作火把照亮,结果,稻草燃烧的灰烬一路撒落,因此,龙古、义中一带便有了煤炭;二郎神追到扯瓜河,准备在那里过夜。夜间蚊子较多,不住的叮咬二郎神,二郎神大怒,骂道:“这些死绝的蚊子。”结果,扯瓜河的蚊子就被二郎神骂“死绝”了,扯瓜河至今仍然没有蚊子。小黑龙还用自己的身子把河水堵起来,企图把龙古、义中一带淹成泽国。二郎神找来一根铁棒,用力一捅,就捅成了现在的落水洞和出水洞。二郎神追赶小黑龙到了象鼻岭脚下,便拔出宝剑,一刀砍在小黑龙的“七寸”那儿,顿时把小黑龙的心脏砍跳了出来,形成了今天的“龙头山”和“龙心子包包”这一大一小的两座山头……当然,这些仅仅是纳雍当地的民间传说罢了。

不久前得到消息,说纳雍正在酝酿一件大事:将筑一大坝,把杨家河、旮旯河堵起来,形成一座大水库,那时,纳雍县城旧城区将成为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高原水乡”的格局将不再停留在规划图纸上。

同时,水乡纳雍,还正在酝酿着一场花事呢。

说起老家的花事,于我来说,记忆犹新的是大尖山那如火如荼的杜鹃花海。那是初春时节,布谷鸟的歌唱正在唤醒沉睡的大地,暖风中隐隐约约传来了蜜蜂的嗡嗡嘤嘤,一阵阵嫩嫩的幽香让人如梦初醒。抬眼望去,只见大尖山那边的杜鹃花将整个山头点燃……

离家太久太久,我不知道大尖山的杜鹃花是否还依旧红火如初。只是偶尔从老家的一些媒体平台上看到,初春时节,总溪河边的玛瑙红樱花开得汪洋恣肆,纳雍河库区的油菜花开成一片金黄的图景,大坪箐的鸽子花像一只只白色的精灵在山间舞动……

说到鸽子花,不得不说说我们纳雍的“县花”。鸽子花学名“珙桐”,最初知道珙桐和鸽子花,是在云南省水富县,听一位搞旅游开发的老板介绍,说水富县铜锣坝风景区生长着较多珙桐,还说珙桐是植物界的“大熊猫”云云。自那时起,一直对鸽子花充满好奇感。

后来才知道,我老家纳雍,却是全国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光叶珙桐自然分布区域之一,因而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珙桐之乡”,鸽子花也被定为纳雍的“县花”了。于是,《我在鸽子花城等你》《鸽子花城》等等一首首与鸽子花有关的歌曲也便风靡纳雍。纳雍,也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鸽子花城”了。

虽说大坪箐是鸽子花分布较多的地方,在大坪箐,我却没有看到珙桐。真正看到珙桐,是在骔岭镇一个名叫小屯的地方。

小屯,无疑是纳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样板!整个村庄家家户户住着新建的楼房,村道硬化一新,家家户户的庭院里栽种花木盆景,其人居环境让城里人看了大为艳羡。好几户人家的院子里就种植着珙桐和大树杜鹃。要是赶在春天来看小屯,鸽子花开了,杜鹃花也开了,肯定又会给人另外一种感受!

骔岭镇有两张“名片”,一张是小屯,另一张便是高山生态有机茶——这还不仅仅是骔岭镇的名片,甚至是纳雍的名片,纳雍号称“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或许也与骔岭镇的生态有机茶种植有关吧!

一个名叫谭正义的煤矿老板,过去在“山肚子”里采煤,现在却选择在山梁子上种茶园,并投入巨资建生态养殖场,养了数千头本地糯谷猪,猪粪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沼液用来浇灌茶园,茶园里铲除的杂草用来饲养糯谷猪,这样的循环经济,确实值得推崇!

糯谷猪算是纳雍的一大特产。生态养殖的糯谷猪肉质较好,肥而不腻,糯而生香,这个由茶叶派生出来的附加产品,也正在形成纳雍的一大品牌。

此前,我参观过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大益茶业、陈升茶业等大型茶企,看过景迈山、武易等茶山上的古茶树,喝过凤庆县、昌宁县的红茶。看到纳雍老家对姑箐古树茶和高山生态有机茶的宣传,我曾为老家茶叶的前景捏过一把冷汗,我曾在心里犯着嘀咕:纳雍搞茶叶,能做大吗?

可是,喝过了谭正义的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所生产的红茶后,我的担心终于释然了。万没想到,老家纳雍居然也能做出口感如此好的红茶来!

说起纳雍的名片,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早就知道“滚山珠”很有名,但一直没有身临其境看过表演。

有一年,在云南省水富县采访,该县两碗镇三角村党总支部书记熊启亮知道我是纳雍人,于是倍感亲切。他告诉我,他曾多次到过纳雍县观摩学习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以及其他苗族文化,他还邀请“滚山珠”表演团队到坪头苗寨,参加当地花山节表演。这时,我才知道,纳雍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果然是名声在外,影响不凡了。

真正得以观看“滚山珠”表演,是在东关乡游客服务中心,一群十多岁的苗族少年随着音乐起舞,其舞姿粗犷、雄浑,演员边吹着芦笙,时而用头在地上滚动,时而做起叠罗汉的惊险动作,再现了苗族同胞披荆斩棘,战胜自然的宏大史诗!

“滚山珠”旧称“地龙滚荆”。纳雍自古号称“黑羊大箐”,荆棘遍地,生存环境恶劣。世世代代纳雍人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正如苗族同胞,用身体在荆棘丛生的荒野“滚”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滚山珠”,正是这种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的精神的真实写照!

当然了,在广袤的纳雍大地,一出别样的“滚山珠”大戏,正在跌宕起伏的山水间如火如荼地上演!

大方县旅游景点有哪些大方县旅游景点介绍

一、历史沿革、区位、气候

纳雍县原属大定府(今大方县),民国卅年(1941年)成立纳雍县设治筹备处,因县南有一纳雍河,即以纳雍为县名(亦取纳民雍熙之意)。同年7月1日,成立纳雍县政府。

纳雍位于贵州西北部,毕节地区南部。地处东经104°55′40″至105°38′04″,北纬26°30′16″至27°05′54″,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48公里,总面积244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476米,最低海拔1050米,全县辖25个乡镇,479个行政村,28个居委会。2006年末总人口81.82万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13%。全县有耕地52.27万亩(习惯亩),旱地占92%。

全县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3.6℃,平均日照1179.9小时,年均降雨量1243.5毫米,无霜期268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于玉米、水稻、洋芋、烤烟、甘桔等农作物生长。

二、自然资源、民族风情、旅游

纳雍是一个资源丰富,开发前景较好的县,现已探明的地下资源有煤、铅锌、大理石、硫铁、莹石、白云石、石灰石等20余种矿藏。其中,无烟煤储量123亿吨,占全省储量的14.4%,位居第四位,可开采量68亿吨,煤质优良,属低硫低灰高发热的优质无烟煤;铅锌地质储量10万吨,品位高、易开采;大理石储量68.626亿立方米,可逐层开采,自成板材,层面平整的黑色大理石被专家命名为“纳墨玉”,还有虎皮、水浪花等十多种品种,均可制成板材、地面砖、工艺品;铁矿储量103万吨,硫铁矿储量74万吨。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6万千瓦,现仅开发1万多千瓦。

1982年以来,纳雍依托《中国3356项目》、长防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农业开发项目等,植造了大量的用材林和经济林,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1.22%,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县内盛产烤烟、生漆、核桃、茶叶、竹荪、杜仲、黄柏、天麻等经济作物,有宜烟地面积30多万亩,是北京等国内烟厂的原料生产基地。有宜牧地面积80余万亩,发展畜牧业条件较好。2006年,全县大牲畜存栏数为22.23万头(匹)。

纳雍属多民族聚居区,全县共有苗、彝、白、布依、回、侗、壮等2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66%。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有苗族的“跳花坡”、“打嘎”,彝族的“搓子舞”,布依族的“六月六”,穿青人的“打亲家”等,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特别是舞姿古朴、骄健、惊奇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曾多次出国演出获得好评。此外,苗族的蜡染和刺绣也别具特色,令人赞叹。

纳雍是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区,盲谷、伏流、峰林随处可见。主要旅游景点有小三峡之称的总溪河风光,雄奇壮观的吊水岩瀑布,碧波荡漾、杜鹃喷香的过狮河水库以及桃园洞、彭家洞、宣慰洞、白龙洞等离奇古怪的溶洞景观,还有万寿桥、奢香行宫、古战场猴儿关,红军路过枪杆岩等历史遗迹。

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纳雍凭借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煤电开发战略,经济社会迈上了新台阶。2006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20178 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 28.95 万吨,烤烟产量 58021担。社会消费品零售达到4545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6.64 亿元。财政总收入5011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4 元。

四、基础设施建设

纳雍境内有省道S307毕节—纳雍三级柏油路,省道S213纳雍—水城二级水泥路,纳雍至大方公路、纳雍至六枝公路、纳雍至织金公路、纳雍至赫章公路全部改造为三级油路以上等级,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992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正在筹建的纳水地方铁路预计2008年投入运行。建成110千伏、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并入国家电网运行,县城开通了42套闭路电视节目,电信宽带、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县25个乡(镇)。新汽车站、农贸大街、工贸街、沿河开发区建成投入使用,城南开发区、发展大道、纳(雍)六(枝)公路入城通道、纳(雍)水(城)公路入城通道正开工建设,万吨级水厂建成投入使用。

喜欢旅游的朋友们,小编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第十一届毕节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8年“花海毕节

月月旅游”8月活动将于8月20日至21日在大方县举行。

届时这里会有很多地方景区开放参观,大方县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景点多样,风景优美,这里还有着民族文化特色,所以十分适合旅游。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大方县有哪些旅游景点吧!还让我们好好的去这里旅游

1,油杉河大峡谷

油杉河峡谷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涉及大方县星宿、雨冲两个乡10村。区域包括后河、油杉河等两条主要河流和数十条溪流沟涧,涉及大方县星宿、雨冲两个乡10村。

2014年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油杉河众多景点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油杉河第一名山——仙宇峰。此山三面环水,平地拔起,顺看如擎天一柱,侧看如巨大屏风,薄如刀片,削壁千仞。另外还有南天门、北寒沟等著名景点。

2,百里杜鹃普底景区

百里杜鹃是世界上最大的花海,位于毕节市大方县和黔西县一带。其中大方县为普底景区,黔西县为金坡景区,景区之间有观光车连接。

百里杜鹃天然原始林带宽1~3千米,绵延50余千米,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2013年成功晋升为5A级景区。初步查明公园内有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团花杜鹃等41个品种,囊括了世界杜鹃花5个亚属的全部。

3,九洞天

九洞天位于贵州省纳雍、大方两县交界处。六冲河自西向东流经两县,形成上游总溪河景区,下游九洞天景区。河水在此潜入地下,称瓜仲河伏流,长约7公里。伏流下游山脊上,有九个巨大天窗,泛舟河上,天空时隐时现,“九洞天”由此得名。

景区集峡谷、岩溶、伏流为一体,景致极佳。九洞天内有栈道,乘船、步行均可游览。

4,慕俄格古城

位于贵州省大方县城北郊,始建于蜀汉时期,是古罗甸王国首府、明代“贵州宣慰府”驻地、中国彝族历史文化古城、中国古彝文化交流和研究基地、中国独具特色影视拍摄基地和旅游休闲避暑目的地、大型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拍摄基地。

古城附近分布着奢香墓,奢香博物馆,奢香驿道等古迹。

5,落脚河

落脚河大桥,预应力砼加劲悬索桥,全长507米,主跨240米,桥高278米,位于大方县双山镇境内,雄跨于“绿水大峡谷、水西第一漂”的法寨河大峡谷之上。

在其下游300米处,有奢香九驿故道的奢香桥和在奢香桥上又修建的落脚河大桥。

6,支嘎阿鲁湖

支嘎阿鲁湖是国家大型电站洪家渡电站蓄水形成的风景旅游区,其库容44.97亿立方米,水面宽阔,水质清澈,风景宁静秀丽,自然景观独特。

水库形成的宽阔水域,沿河两岸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凝重厚醇的民族文化与众多的文物古迹相连接,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

好了,大家看完小编的介绍是不是被这里的山水所吸引呢?这里的山水俊美,静谧的环境,绿树环绕,河水清澈,这样的地方不就是为度假而产生的吗?难道你还不去欣赏这里的美景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4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