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求除氟工艺及详细说明

地下水除氟

求除氟工艺及详细说明

1 氟是人体中必须的微量元素,水中含氟量在1.0~1.5mg/L之间时,长期饮用对人体有轻微的不良影响;水中含氟量超过1.5mg/L时,长期饮用易患氟斑牙和氟骨症,因此饮用水中氟的含量不应超过1.0mg/L,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1.5mg/L。

2 除氟工艺除活性氧化铝吸附法、混凝沉淀法和电渗析法外,还有反渗透法、电凝聚法、骨碳法等。根据调查,目前统一供水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是活性氧化铝吸附法,分质供水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是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因此,本条规定除氟工艺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规模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 关于活性氧化铝吸附法除氟的要求:

1 当原水浊度超过5NTU时,滤料表面的微孔易堵塞,丧失吸附能力;当原水含氟量超过10mg/L时,除氟效果不受影响,但每个吸附周期处理的水量小,再生频繁,运行成本高,因此作出本条规定。

2 活性氧化铝的粒径越小吸附容量越大;过细机械强度会降低,易磨损和被水冲走,因此作出本条规定。

3 进水pH值在5.5左右时,活性氧化铝的吸附容量最高;地下水的pH一般在7.0以上,因此,有条件时应将原水的pH值调低到6.0~7.0,以满足连续运行要求,提高除氟能力、降低成本。调整原水的pH值常采用硫酸和二氧化碳,也可采用盐酸、醋酸等酸性溶液,采用硫酸的浓度一般可为0.5%~1.0%,pH值宜调低到6.0~6.5;用二氧化碳调pH值,水质最好,pH值宜调低到6.5~7.0。

关于滤速的选择,pH值较高时滤速取较低值,活性氧化铝粒径较小时滤速取较高值。

4 关于滤层厚度的选择,进水含氟量、pH值高、滤速高时取较大值。

本条是关于滤料再生设计的规定,滤料再生是活性氧化铝吸附法除氟设计的重要环节,首次反冲洗的目的是去除滤料截留的悬浮物、疏松滤料层;再生的目的是排除滤料所有吸附的氟离子;二次反冲洗(或淋洗)的目的是迅速将滤料颗粒间含有的再生液冲出去,并降低出水的含氟量和碱度(或酸度);中和的目的是使滤料尽快回到吸附状态,使出水含氟量迅速降下来。

4 混凝沉淀法除氟药耗量大,因此仅适用于处理水量较小、原水含氟量低的工程。

1 混凝沉淀法除氟,凝聚剂多采用铝盐,投加量随原水含氟量、温度和pH值而变化,不同的铝盐对同一种水投加量也不同,应通过试验确定。

2 水温影响混凝沉淀除氟效果,水温越高,沉淀时间越长;投加凝聚剂将引起pH值的变化,pH值的变化影响沉淀除氟效果,pH值为6.5~7.5时,沉淀效果最好。

3 目前国内混凝沉淀法除氟多采用间歇沉淀。

电渗析

1 电渗析淡化苦咸水和除氟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水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完成的。电渗析器成本和运行能耗与原水的含盐量或含氟量成正比,因此本条规定含盐量小于5000 mg/L的苦咸水淡化以及含氟量小于12mg/L的水除氟可采用电渗析,超过该范围时通过加大电渗析器的台数、级数、段数和膜对数仍可达标,但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 电渗析器只能去除水中的部分盐离子,水中的硅酸盐和不解离的有机物难于去除、碳酸根的迁移率较小、溴的去除率也较小,因此进入电渗析器的水除盐离子含量和细菌指标外,其他水质指标均应符合GB5749要求;电渗析离子交换膜上的活性基团,对细菌、藻类、有机物、铁、锰敏感,在膜上会形成不可逆反应;浊度高,会阻塞隔板布水区,为避免电渗析设备的堵塞和膜的污染,进入电渗析器水应进行预处理。

4 为保护离子交换膜安全,因此作出本条规定。

5 生活饮用水中维持合理的盐分和氟含量,有利人体需要,GB5749中规定溶解性总固体不应超过1000 mg/L、氟化物含量不超过1.0mg/L,因此作出本条规定。

6 电渗析器的型号、流量、级数、段数和膜对数,是电渗析器的主要参数,因此作出本条规定。

7 离子交换膜、隔板、隔网和电极是电渗析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因此作出本条规定。

8 为避免电渗析器内部结垢,延长使用寿命和酸洗周期,电渗析器应有频繁倒极装置;为避免手动倒极不能严格地长期按时操作,因此宜采用自动频繁倒极装置。

9 电渗析器的出水包括淡水、浓水和极水三部分,为保持膜两侧浓淡室压力一致,浓水流量宜与淡水流量相同,为节水可略低于淡水流量;极水流量,太高浪费,太低影响膜的寿命。

新农村污水处理设备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

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纯溶液。

按水污的质性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污染物主要有: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的农田污水;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水土流失;矿山污水。

新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方法: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根据水质状况和处理后的水的去向来确定污水处理程度。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悬浮物去除率达95%出水效果好。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新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领域:本技术特别针对有机物浓度大、高毒性、高色度、难生化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废水的色度和COD,提高B/C比值即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广泛应用于印染、化工、电镀、制浆造纸、洗毛、酒精等各类工业废水的处理及处理水回用工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4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