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超过40万亿,全北京房产市值等于A股总市值,哪个

中国一线城市房产总市值是110万,其中仅北京就有40多万亿。

超过40万亿,全北京房产市值等于A股总市值,哪个

A股总市值有多大?

目前(6月29日),上证综值(包含了在上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总市值为30.46万亿,深证综值(包含了在深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市值为12.55万亿,两者合计为42.55万亿。

A股上市公司几乎包含了国内绝大多数优质公司(例如工商银行、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等等,当然像阿里巴巴、腾讯控股都是在海外上市,无法计算在内),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一道选择题

我国的房地产有没有泡沫,泡沫有多大,这个问题争论已久,就目前的情形来看,房产多头占尽上风。至于A股,也经常被人指出泡沫巨大,垃圾股满天飞。也就是说,不论是房价还是A股,都被人诟病已久。

至于房价和A股有没有泡沫,究竟是谁的泡沫大,

未来五年内房地产是涨还是会跌?

对于中国居民全民负债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超前消费理念。从过去的有多少花多少,到西方观念的超前消费思想,引起中国消费新的变化!

如今,大家就算是没钱,也可以用信用卡、小额贷款等方式提前消费,快捷、简单的审核流程,使很多人可以轻松得到贷款。然而,享受消费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个人还款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因透支消费无力偿还,最终背负“老赖”骂名。

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发布了《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报告。对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万余户城镇居民家庭开展的资产负债情况调查。其中明示了中国家庭的总资产及负债情况。

一、家庭总资产数据:

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不包括农村)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至于这个数字,想必大部分人持怀疑态度,认为自己并没有这么多钱。其实,一方面是你被平均了,二是你除了卡里余额,忽略了固定资产,比如房子、金条、汽车等实体物品。

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户均253万元,占到了家庭总资产的8成。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59.1%,高出美国28.5%。此外,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0%,美国是63.7%,户均拥有住房1.5套,所以说中国人不缺房子。

二、家庭总负债数据:

数据显示,中国户均家庭总负债为51.2万元。其中,53.8%的居民家庭负债余额在30万元以下,35.6%的家庭负债余额在30万—100万元,10.5%的家庭负债余额在100万元以上。那么,大家的钱都花哪儿去了呢?

1、房贷

近几年,房地产发展迅速,房价更是一飞冲天。深受“有房才有家”观念影响的中国人,即便是飞天房价,也依旧难见减买房热情。为买房,不少家庭甚至不惜掏空三代人的口袋,还背负数十年房贷。房贷的出现,促使我国居民负债率的增加。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很多人负债并非自愿,都是生活所迫!

数据显示,75.9%的居民家庭将负债用于了买房;绝大多数家庭负债都和买房有关。其实,75.9%这个数值已经是低估后的了,要知道,房屋的装修其实也应该包含在内。如果加上用于房屋装修的9.6%,那么居民买房的负债比值就达到了85.5%。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房价上涨直接影响着居民负债。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居民负债率是54.3%,2008年至2018年这10年间共上升35.3%,年均上涨3.5%。而这10年,也是我国房价上涨较快的10年。此外,数据显示,刚需家庭月偿债收入比为151.3%,比投资额的比例要高很多,这说明现在房价上涨主要是刚需家庭在买单。而现在我国的房产总市值大概是65万亿美元,远超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总和。

2、车贷

随着大家出行条件的不断增加,车子的价格也是越来越贵。全款买不起就贷款,所以有12.8%的负债用于家庭购车,车贷也实现很多想买但买不起车的人的愿望。

3、通货膨胀

此外,通货膨胀也是负债增加原因之一。尽管中国通货膨胀速度不算快,但相比起十几年前,差距还是较为明显的。更重要的是,物价上涨的同时,居民工资涨幅却极为微小。因此,家庭结转余额不多,储蓄率自然下降。

4、其他

家庭总负债里还包括,24.8%的日常消费;9.6%的房屋装修;9.3%的实体经营;9.0%的教育;3.9%的医疗;2.3%的金融投资。

家庭资产分布不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财富更多地集中在少数家庭,总资产最低20%家庭所拥有的资产仅占比2.6%,而总资产最高20%家庭的总资产占比为63.0%,其中最高10%家庭的总资产占比为47.5%。

第二,区域间的家庭资产分布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家庭资产水平高。分经济区域看,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东部地区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为461.0万元,分别高出中部、西部、东北地区197.5万元、253.4万元和296.0万元。东北地区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最低,仅占东部地区居民家庭的三分之一左右。

分省份看,家庭资产最高的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北京、上海和江苏,最低的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新疆、吉林和甘肃。其中,北京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约为新疆居民家庭的7倍。

第三,高收入家庭拥有更多资产。将家庭总收入从低到高排序,总收入最高20%家庭所拥有的总资产占比总数据的半数以上。其中,收入最高10%家庭户均总资产1204.8万元,是收入最低20%家庭户均总资产的13.7倍。

第四,户主的年龄、学历水平及职业均影响家庭资产分布。一是家庭总资产随户主年龄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户主年龄为56~64岁的家庭户均总资产最高,18~25岁的户均总资产最低。二是户主的学历水平越高,家庭户均总资产越多。户主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家庭户均总资产明显高于均值,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家庭户均总资产最低。三是户主为企业管理人员和个体经营者的家庭总资产明显高于均值,其余家庭总资产均低于平均水平。

居民家庭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偿债能力总体较强

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率总体稳健,有负债的家庭中,大部分家庭的资产负债率处于(0%,10%]的区间,少数家庭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

家庭偿债能力总体较强。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家庭偿债收入比平均为18.4%,其中房贷偿债收入比为9.1%。有负债家庭的偿债收入比的均值为29.5%,中位数为26.7%。部分家庭的偿债负担较重,12.8%的家庭月偿债收入比超过四成,这些家庭的债务占全部样本家庭债务的比重为34.7%;4.5%的家庭月偿债收入比超过六成,债务占比为12.8%。

分收入水平看,低收入家庭偿债压力相对较大。调查数据显示,按家庭总收入从低到高排序,收入最低20%家庭月偿债收入比为24.8%,高于均值6.4个百分点,比最高20%家庭高9.1个百分点。这些低收入家庭中,13.8%的家庭月偿债收入比超过四成,6.7%的家庭超过六成。

实体经营家庭的偿债压力大。数据显示,没有经营性债务家庭的偿债收入比为16.1%,有经营性债务家庭的偿债收入比为30.1%,高于前者14个百分点。

工薪阶层债务偿还压力明显。分职业看,户主为企业一般员工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家庭月偿债收入比相对高,分别为22.5%和19.9%,均高于平均偿债收入比。

所以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小文提醒大家在投资置业时,还是要根据个人资产收入情况进行切实理性判断,真正让房产回归其居住本质。而在房住不炒、一城一策等政策指导下,房地产市场已在持续降温,随着房地产的平稳,投机性需求被压制,房价趋于平稳,相应的,居民杠杆率上升速度也会降下来。

未来国内房价总的趋势是跌的,只是一二线城市受到限购、限售政策的影响,会缓慢下跌,逐步与当地的刚需收入挂钩。而三四线城市,未来房价可能会大跌,因为三四线城市因为人口流出大于流入,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棚改货币化安置退出。所以,很可能出现大起大落,原因如下:

1、并非中国房价不能涨,但是泡沫实在太大。目前中国房地产总市值达到450万亿,这相当于美国、日本、欧洲的房地产总市值。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房价泡沫越大,风险越大。中国房价再涨下去与全球房地产总市值相媲美。可见,国内房地产泡沫已经不能再继续吹的程度了。

2、中国居民不是不想贷款买房,但是杠杆额度已经用尽。中国有50%的家庭银行没有存款,中国有80%的家庭欠着银行的房贷。更要命的是,中国家庭总额产中有77%是房地产,只有23%才是金融资产。显然,房价连续涨了四年,全民杠杆已经用尽,再加杠杆难度相当大了。

3、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调控在继续,投机炒房者将逐步退出,这无疑给了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的契机。过去经济增长迅猛,政策鼓励大家买房,各种购房需求助推了楼市繁荣,房价一天天被炒上去。现在,各种形势都不利于购房者,房价已呈现强弩之末,下半年房地产将进入调整期。

4、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了“房子是用来住人的,不是用来投机的”。而且决策层也在全力推进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未来除了房产税的推出,还要通过发展租房市场、保障房市场等,通过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来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

总结:

未来房价将会面临较长时间的大调整。从目前情况看,房价再大涨已经是不可能,因为居民杠杆已经用尽。而且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大、房地产调控又在下半年密集出台,这样资产泡沫很容易被挤破,所以一二线城市实现了限价和限售令。

而当房地产调控政策逐步完成历史使命后,房地产长效机制将全面推出,长效机制不仅包括房产税,而且还包括了除商品房外的其他保障房体系。未来商品房根本炒不上去,只能回归居住属性。所以,未来房价是下跌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