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的养殖方法
1、鲶鱼的养殖方法如下;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5亩,池深2米,水深1.5米,池塘底泥在10厘米左右。
2、鱼苗放养,鱼苗放养规格为体长5厘米以上,放养密度为500尾。
3、饲料投喂 所用饲料主要有2种,养殖前期喂鸡鸭的内脏,养殖后期喂野杂鱼。饲料在投喂之前需要进行粉碎加工。
4、摄食驯化,池塘主养怀头鲶时,在养殖早期应采取摄食驯化的方法,先驯化怀头鲶在池塘四边摄食,然后改为在池塘三边摄食,随后逐渐驯化为在池塘一边摄食,最后固定在某一点投喂,这样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也使怀头鲶规格大小相近而提高养殖成活率。
5、日常管理,定期巡塘,仔细观察怀头鲶摄食、活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怀头鲶食性凶猛,同类间彼此残食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定期分级饲养,以减少个体间由于规格相差悬殊而出现的残食现象。
6、疾病的防治,由于天津地处华北地区,春季和夏季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都比怀头鲶产地的气温高,所以在夏季要注意病害防治。养殖中在高温季节怀头鲶曾出现肠炎病症,用土霉素制成药饵投喂进行治疗,剂量为50Mg/kg-80mg/kg,连用7天,即可治愈。
胡子鱼,学名鲇鱼,又称作鲶鱼、胡子鲢、粘鱼。
是鲇科中分布最广的鱼类。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整个亚洲东部都有分布。在我国广布于东部各水系和台湾省。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分布于长江和长江以南各水体,亦为广东、福建等省的重要养殖对象。鲶鱼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一般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活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
繁殖习性:
胡子鲶性腺发育属非同步多次产卵类型,繁殖能力强,性成熟年龄为10-12月龄。一般一年可繁殖3-4次。胡子鲶的繁殖季节一般在4-9月,少数亲鱼产卵期可延至10月底结束,其繁殖盛期为5-7月。8月以后,由于卵巢退化或遇高温繁殖能力则减退。
11-12月,生殖腺处于退化阶段。繁殖适宜水温为22-32℃,最佳为27-32℃。低于20℃或高于32℃时,产卵活动受抑制,18℃时基本不产卵。
当水温升到20℃以上时,成熟的雌雄鱼发情追逐,雄鱼排精,雌鱼产出碧绿色的粘性卵于附着物上,其产卵习性,近似于鲤、鲫鱼。产卵量与个体大小有关,体重0.25-0.5公斤重的胡子鲶的产卵数为1.5-6.5万粒,体重0.75-1.25公斤的雌鱼怀卵量为11.3-17.8万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8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