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养野鸭有什么技巧

1、场舍搭建

养野鸭有什么技巧

(1)选地。野鸭舍应建在远离居民住宅区、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地较平坦、易防兽害和有利于控制疫病传染的荒山林地。

(2)建舍搭棚。鸭舍用竹木搭成人字型杠架,两边滴水檐高1.5m,顶盖茅草,做到冬暖夏凉。鸭舍的大小、长度根据养鸭数量而定,一般每千方米养鸭8~10只。同时,在荒山林地内搭棚,供鸭防风避雨和贮存饲料用。此外,还应有足够大的活动场所,多栽树种草,活动场内挖建水沟、水池,并在水中培植藻类。

(3)建造围网和天网。将整个活动场所张网封闭,大网高度距水面2m左右,周围加围网至水底,与天网联成封闭体,以防野鸭飞逃。网眼大小为3cm×3cm。

2、品种选择。目前,人工饲养野鸭以绿头野鸭最为适宜,该鸭系人工驯化品种,体型肥大,一般养至80日龄,体重即达1.4kg的肉用标准。母鸭长到5个多月便开始产蛋,年产蛋近200枚。肉、蛋的味道比湖区的天然野鸭还鲜,尤其是肉质没有家鸭的腥臊味,深受人们喜爱。

3、饲料配制。野鸭饲料营养要求与家鸭基本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饲喂家鸭专用配合饲料,如果自行配制饲料,可参考如下配方: 1.雏鸭。玉米47.3%、小麦15%、麦麸10%、棉籽饼22%、鱼粉4%、贝壳粉1.5%、食盐0.2%。 2.成鸭。玉米40.8%、小麦14.5%、米糠17.5%、稻谷8%、棉籽饼14%、鱼粉4%、骨粉1%、食盐0.2%。 3.蛋鸭。产蛋前,玉米35%、米糠15%、稻谷36.8%、棉籽饼10%、伍粉2%、骨粉1%、食盐0.2%;产蛋期,玉米24%、米糠7%、稻谷37%、棉籽饼21%、鱼粉5%、骨粉3%、贝壳粉2.7%、食盐0.3%。

4、饲养管理

(1)雏鸭。一般在舍内平地育雏,地面上要铺松软稻草,并分隔成小栏,每栏2平方米左右,各栏安装保温电灯1个,7日龄内每小栏养50~70只。注意掌握适宜的温度,1~3日龄为27~29℃,4~6日龄为25~26℃,7~10日龄为24~25℃,10日龄以后为17~19℃。 由于雏鸭睡觉喜欢扎堆,为防止扎堆压死、闷死雏鸭,要日夜值班,每隔1小时用手轻轻拨弄赶堆1次。开食时,要先饮水后喂料,饮水中加入适量复合维生素B制剂。要备足清洁水供野鸭自由饮用。喂料次数一般10日龄内每天7次,10日龄后每天4~5次,每次在喂配合饲料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入切碎的嫩草、菜叶等青料和海带精粉以及小鱼虾、蚯蚓等鲜活动物。7~15日龄的雏鸭可选晴天在浅水沟内放水,15日龄后在池塘中放水,以利健康成长。

(2)成鸭。为使成鸭快速生长,整个饲养期要不限量供给配合饲料,任其自由采食,并供足清洁饮水。50日龄后,成鸭由于体内脂肪增加和生理变化开始学飞,此时须严格防逃,饲养员要穿素色衣服,杜绝外人进入场舍惊扰鸭群。

(3)蛋鸭。产蛋前每天喂料2~3次,早上少喂,让其在荒山林地多活动,多食天然饲料,中午少喂甚至不喂,晚上入舍前喂饱。产蛋期为使鸭多产蛋,产野味蛋,每天早上不宜喂饱,将鸭放在荒山林地自由活动,采食天然饲料,中午在棚内备足饮水,下午太阳下山前将鸭赶回鸭舍并喂饱。产蛋期,要在地上人工造一些浅窝,垫上松软稻草以利其产蛋。 五、疫病防治 野鸭抗病能力较强,但人工饲养时鸭群较集中,必须认真防治疫病。预防鸭瘟可用鸭瘟弱毒疫苗,在20日龄时每只肌肉注射1ml:预防鸭霍乱可用禽霍乱菌苗,在30~40日龄时每只肌注2ml。平常可用磺胺二甲嘧啶或磺胺噻唑按0.5%~1%的比例拌饲料,连喂3~5天,停10天后再喂;也可用0.01%的高锰酸钾饮水防疫,效果很好。

小野鸭怎么养

 野鸭是一种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饲、容易饲养的特禽。在良好的营养与饲养管理下,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野鸭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野鸭饲养方法

 一、野鸭的生产性能

 野鸭是由天然野鸭驯化而来,是一新型的养殖品种,其抗病力强生产性能优良,商品鸭10周龄活重1150~1300克,料肉比为4.5~5:1,12周龄活重为1300~1450克,料肉比5~5.7:1,12周龄成活率可达96~98%。

 二、饲养管理

 1.育雏

 (1)采用网箱平养育雏方法,网箱底用40~60厘米支架架起。

 (2)温度,前一周为33~30℃,以后每周降2~3℃至脱温。

 (3)湿度。保持在60%~65%。

 (4)光照,1~3日龄保持24小时光照,以后保持在18小时。

 (5)密度。每平方米密度为:1周龄20-30只,2周龄15-20只,3周龄10-15只,4周龄6-10只,后期3~4只。

 (6)喂料。1日龄9克,2日龄13克,3日龄18克,4日龄22克,5日龄24克,6日龄26克,7日龄28克,2周龄44克/只.天。

 2.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指15日到84日龄屠宰上市这段时间,此间商品鸭耗料7~7.5公斤。管理上可转入育成舍饲养,采取地面垫草形式育成。垫草必须干燥、柔软,并定期更换,饲料要保持营养全价,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青干草粉,以保证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促进仔鸭消化器官的发育维持下沉的消化机能。

 绿头野鸭在71~84日龄为换羽期,此阶段若管理不善,会导致商品鸭生长停滞,影响上市日龄及屠体质量,因此不能放松管理。首先要保证鸭舍温度变化不大,一般控制在13~24℃,其次,要保证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尤其是蛋白中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再次要保证与羽毛生长的有关金属离子浓度,如铜、锌、锰、铁等。

 随着日龄的增长及换羽的完成,野鸭的习翔逃窜特性越来越明显,因此鸭舍及室外运动场要用尼龙网等罩严,防止野鸭外逃。

野鸭饲养管理技术

 (一)雏野鸭饲养管理雏野鸭是指出壳后1~40日龄的幼鸭。雏野鸭绒毛稀少,体质较弱,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温度变化较敏感,需要进行人工保温。雏野鸭的消化器官不健全、消化能力差,生长速度快,初生重约35克,10日龄达100克,20日龄达200克以上,40日龄可达750克。针对其生理特点,结合野鸭的生活习性,在雏野鸭饲养管理方面应抓好如下工作。

 1.保温。保温工作是野鸭育雏工作成败的关键。其中0~14日龄的雏野鸭对温度较敏感。因此,需要进入育雏舍给予保温:1~3日龄34~33℃,4~7日龄32~31℃,8~14日龄30~29℃,15~20日龄28~27℃。要防止贼风。天气较冷时,育雏保温的时间相应要延长几天。在整个保温育雏阶段,昼夜应有专人值班饲养,防止温度忽高忽低,严防雏野鸭打堆挤压,因雏野鸭有相互靠睡的习惯,发现扎堆要及时分散,避免扎堆互相压死。

 2.分群。育雏时将强弱大小不同的雏野鸭群分开饲养,既可防止强欺弱、大欺小,确保鸭群的均衡生长,又便于对弱小雏给予特殊照顾。育雏应采用隔栏小群饲养,以50只雏野鸭一群为宜。随着日龄增长,再将鸭群逐渐合并,进行大群饲养,以符合野鸭喜群栖的特性,从而减少饲养管理的工作量。

 要注意育雏密度。育雏前期的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20~25只为宜,后期降至15~20只,以免雏野鸭因挤压而致死,并可克服鸭群内不同个体之间生长的不均衡性。

 3.饲喂。一般采用先饮水后开食的方法。雏野鸭出壳后,24小时内饮水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雏野鸭在孵化过程中,体内水分散发较多,刚出壳的雏野鸭必须适时补充水分,这不仅有利于维持雏野鸭体内的水分平衡,而且有利于胎粪的排除。在野鸭育雏阶段,要充分供应清洁的饮水,确保不断水。饮水器不宜太大,边缘不宜过高过深,防止雏野鸭淹死或打湿羽毛后形成扎堆挤压损伤。当雏野鸭有摄食要求时就可开食,喂米饭,按500克/200只,需将米饭用水浸一下去掉粘性。第2天1千克米饭拌入50克豆饼,第3天仍是1千克米饭掺入约占1/3的配合饲料,以后逐渐增加配合饲料,完成换食过程。喂饲方法为少喂多餐,每隔2~3小时喂1次,每次饲料投放以吃完不剩,全群都能吃到为宜。7日龄后可喂些青绿饲料和动物性饲料,随日龄增加,每天喂料次数减少,保持育雏后期每天4次喂料。

 4.放水。野鸭有喜水的生活习性,应适时放水。刚出壳的雏野鸭不能放水,但待其羽毛干后,可给其身体喷细雾水,以便雏野鸭自己整理羽毛。由雌鸭孵出的绿头鸭雏在出壳后的第3天,即可由雌鸭带领下水戏耍;家鸡代孵的雏野鸭可推迟几天下水。人工孵化的雏野鸭应在10日龄适时放水,使之有一个适应和锻炼的过程。

 放水方法:将雏野鸭放在育雏室内的小水池或浅盆内戏水,每次下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5分钟,但放水次数可由每天1次逐渐增加。雏野鸭初次放水一定要注意看护,以防溺水死亡。雏野鸭25日龄开始,可选择晴天上午10时以后放出至鸭坪和水上运动场内进行适应性锻炼,30日龄后则让雏野鸭在鸭坪和水里自由活动,以满足其野性喜水的需要。雏野鸭每次放水后,须待其理干羽毛后才能赶入棚舍内,以免弄湿垫料。

 5.其他。保持鸭舍清洁干燥,空气新鲜,勤清粪便、勤换垫草是保证雏野鸭健康生长的必要措施。同时搞好卫生防疫,随时做好消毒工作,用具及舍内地面每10天左右用20%的石灰水或2%的烧碱消毒1次,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雨季要特别注意曲霉菌病。此外,严防兽害,诸如黄鼠狼、家鼠、田鼠、野猫。

 (二)育成野鸭饲养管理育成野鸭是指40~80日龄的鸭。野鸭的育成阶段主要长羽毛、肌肉和骨骼,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平均每只鸭每天增重量最大。至40日龄身上羽毛基本生长完成,仅头后还留有一点绒毛。在良好的营养和管理水平下,60日龄即可达体重增长的最高峰。

 1.分群。野鸭由育雏阶段转入育成阶段之前,应进行一次挑选,按体质强弱和体型大小分群,淘汰极个别的严重病残个体。进行强弱大小分群饲养和管理,可促使同一群体内个体间的平衡生长,否则,个体之间的差异会逐渐增大,既给饲养管理造成困难,也使饲料浪费,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和经济效益降低。

 2.饲喂。这个阶段的野鸭生长快,耗料多,需要丰富的营养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因此,每天饲喂3次,粉料需要加水拌湿饲喂,并配好清洁饮水,以防抢食饲料而呛死。每天每只野鸭的耗料量可参考用?日龄+10=日料量(克/只)?确定基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该阶段野鸭食欲和消化能力显著增加,耐粗饲,可减少谷类和动物性饲料等精饲料,适当增加糠麸类、水草和青绿饲料,以适应其野生状态的食性,但不能缺少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在40~60日龄,应实行限制饲喂,即适当减少蛋白质和能量饲料,增加糠麸、水草和青料等粗饲料,这样可使鸭野性发作推迟和减轻,既减少了由此造成的损失,又可节约饲料。否则,野鸭体内脂肪迅速积累,激发其飞翔野性,即群众所指的?吵棚?。?吵棚?的主要表现为鸭群神经质,扰动不安,似无饥饿感,采食锐减,每天约减采食量的60%~70%,致使体重下降。如果发生应激,也可激发?吵棚?。

 育成阶段饲料要多次改变,但应逐渐进行,切忌突然改变饲料。

 野鸭最好坚持户外饲喂,以保持鸭舍清洁卫生。一般每天饲喂3~4次,投喂量一定要保证每只鸭都能吃到食,而又无剩料。如果放牧饲养,则在每天放牧前将鸭喂半饱,尽量延长放牧时间,使其吃到更多食物。放牧后,根据采食情况,决定是否补饲和补饲量。

 3.育肥。野鸭一般在65日龄前后填饲育肥,就是人为地强迫野鸭吞食大量的高能量饲料,使其在短期内迅速长肉和积蓄脂肪。一般经过15天左右的填饲,至80日龄前后,平均体重1千克以上就可上市销售。填喂方法:用填鸭饲料配方,将配合饲料中加适量开水调成面团状,也可搓成小丸状。填喂时轻轻将鸭子捉住,用两腿夹住鸭体下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野鸭的上腭,中指压住舌的前部,其余2指托住下嘴壳,右手取饲料填入鸭嘴,直到填饱为止。每天填喂4次,白天2次、夜晚2次。填饲的最初几天不要喂得太饱,以防造成食滞,待野鸭习惯后,再逐日增加饲量。填饲后,要确保充足的饮水,每天除保证育肥鸭半小时的水浴时间外,尽量减少运动。

 4.管理。野鸭在育成期的饲养密度按10~15只/平方米为宜。此阶段绿头野鸭易饲养,对经常入舍进行喂养的饲养员熟悉且温驯,常常追随求食。如果群体数量大,应随时保持舍内干燥。育成野鸭采食量较大,粪便增多,要及时冲洗,以保持群体生活的干净环境。其次要注意天气温度的突然变化,育成前期要考虑有保温的应急处理,如增设塑料编制布、草垫铺地等措施,以防野鸭受寒,造成损失。夏天要让野鸭充分洗浴降温,在运动场内搭成阴棚防暑。此外,坚持每日工作程序,进行除粪、清洁、消毒工作,观察野鸭生长发育、饮水、采食量变化,粪便颜色及形状,做好各项生产记录等。

野鸭食性广而杂,常以小鱼、小虾、甲壳类动物、昆虫,以及植物的种子、茎、茎叶、藻类和谷物等为食。

喂养情况

种蛋的孵化期为27~28天。新出壳的雏鸭体质强弱不等,可根据大小分群饲养。育雏前,对育雏室进行消毒,可用5%

的烧碱水或3%的来苏儿水进行喷雾消毒,然后垫料,垫料必须干燥无霉变。育雏温度1~3日龄保持24~27℃;4~6日龄保持在25~26℃;7~10日龄保持在24~25℃;11~20日龄保持在17~19℃。育雏密度以每平方米15~20只为宜,室内湿度在80%为好。

为使雏鸭羽毛便于自己整理,对出壳的雏鸭身体喷点细雾水。开食应做到先饮水后给食,做到整日舍内不断水,喂法是:开食可用塑料薄膜铺地,将小米饭用凉水淘洗,拌上有腥味的饲料(如将鱼粉洒在小米饭上面)饲喂。10日龄前每日喂5次;25日龄前宜少放盆,时间在3~5分钟左右,不宜太长;30日龄后可自由放盆水浴或到池塘放养,以满足绿头鸭的野性喜水的需要。

人工饲养绿头鸭的饲料日耗量为:1~30日平均给料40克,30~36日龄给料100克,60~ 70日龄给料150克,从出壳到肉鸭上市,每只平均耗料4.5~5千克。

绿头鸭的野性较强,给料要考虑到品种多样化,以满足其食性的习惯需要。每日的中午和晚间饲喂的饲料应拌些鱼粉。每50千克配合料加禽用多维素5克,微量元素浦加剂50克, 并给占日粮重量的20%~30%的青饲料,但粗纤维含量不宜过高。

饲料配比:0~21日龄,粗蛋白19%、粗纤维3%、代谢能每千克(千卡)2950、维生素A400 国际单位、维生素D120国际单位、维生素E100毫克、维生素K3 300毫克、钙0.8%,磷0.4%; 28~56日龄,粗蛋白16%、粗纤维2.5%、代谢能每千克(千卡)2750、维生素A 330个国际单位、维生素D 100个国际单位、维生素E 200毫克、维生素K3 150毫克、钙0.7%、磷0.34% ;

63~70日龄,粗蛋白12%、粗纤维2.5%、代谢能每千克(千卡)2600、维生素A国际单位20 0、维生素D国际单位75、维生素E100毫克、维生素K3 86毫克、钙0.7%、磷0.34%;种用鸭,粗蛋白18%,粗纤维2.5%,代谢能每千克(千卡)2850、维生素A国际单位600、 维生素D国际单位200、维生素E400毫克、维生素K3 300毫克、钙2.75%、磷0.6%。 绿头鸭的育成期(31~70日龄),要扩大鸭群运动场地,坚持室外饲喂,保持饲料新鲜和水质清洁,舍内常换垫料,干燥卫生。绿差别鸭育成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11只为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70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