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行(中)
蜀中行(中)
(五)人民公园
我想在每一个中国城市里都会有一个人民公园吧。可是此行之前,有两位朋友都提到了去成都要去人民公园。成都的人民公园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落脚成都的第二天,我们三人便以最“人民”的方式,从住处骑行去人民公园逛逛。
天阴沉沉的,似有若无地零零星星地飘着点小雨,很凉爽。我们导航到达的应该是一个偏门,门口一个手持钢枪背插刺刀的战士石雕塑像,底座上写着“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隐隐感到这个公园可能是一个抗日纪念馆。走进去,几个刚刚晨练完的老人迎面走出来,满面红光。园里的绿植繁茂葱茏,苍翠欲滴。丝毫没有方向感,便顺着弯弯曲曲的绿植夹道前行。前面是一个塑群,妻子依别丈夫,母亲挥别儿子,那丈夫深情的眼眸,儿子眷恋的回望,让人有想流泪的酸楚。塑群后面,壮士出川的文化墙,造型错落古朴,铿锵有力,上面有关于川军出川及抗日情节的简单介绍,网搜又作了进一步了解,这也是此行的一个收获。同时了解到电视剧《壮士出川》,应该补看一下。
停停走走,一座高大的纪念碑耸立在眼前。我们三人吭吭哧哧地辨认着碑上的古体大字:“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保路,保路运动”小秦张口说道。小秦是个好学生,课本上学过的知识都记得很清楚,立刻想起了这个历史知识,而我和小董只觉得这个词有点儿熟悉罢了。三个人共同补课,回顾历史。这座纪念碑建于1913年,是当时川路总公司为了纪念1911年 四川保路运动 中牺牲烈士而修建的。四川保路运动是 辛亥革命 时期最突出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为 武昌起义 的爆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遇,直接引燃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
走出辛亥革命广场,这个公园才真的像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了。游人还少,小路静谧清幽,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溪流清清,人工湖晨雾缭绕,鹤鸣茶社依溪临湖而设,竹制的桌椅摆成一片,周围竹树葱茏,青藤环绕。已有不少客人三五成群地围着桌子坐下来,打起了扑克。据说当地的居民常常以十几元的茶钱坐在这里从早晨消磨到傍晚,也许这才是成都慢生活最真实的体现吧。两位姑娘又燃起了拍照热情,作为游客的我们,即便真的坐下来喝茶,估计也没有那份悠然的心情,能有机会驻足一看也算是一次清修了。
在人民公园游荡一个上午,还有兰草园、盆景园、假山、小亭等等,到最后才在一位朋友的提醒下,从《公园记》中了解到,这个公园原来始建于1911年,是中国最早的几个公设园林之一,据说是中国第一次采用“公园”二字命名的公园,未曾考证。
(六)武侯祠
无论是有文化的没文化的中国人,大概从儿童时期就知道诸葛亮,但并不是知道诸葛亮的人都知道武侯祠,更不一定知道成都的武侯祠为什么大门上写着的却是“汉昭烈庙”几个大字。这里有个历史和几经变迁的故事。刘备病逝白帝城后移柩成都,葬于惠陵。因其谥号“汉昭烈帝”,故在惠陵旁建庙为汉昭烈庙。诸葛亮生前受封“武乡侯”,逝世后被追封“忠武侯”,后人在汉昭烈庙旁建诸葛亮专祠——武侯祠拜祭。可是由于人们对诸葛亮的爱戴,出现了丞相祠堂香火盛,帝王庙前车马稀的现象。大概为了平衡这种现象,几经变化,在明朝时将武侯祠并入汉昭烈庙中,形成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合一的格局。可是人们不管门额上挂着的什么,仍然称以“武侯祠”,代代相传至今。
这里可以当作是三国文化博物馆。依照君臣尊卑有别,前君后臣,两殿分设。刘备殿中两旁关张同供。诸葛亮殿大门两旁是岳飞的草书《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的石刻。从碑刻前缓缓走过,不懂书法的人也能感受到一种遒劲的力量。殿中是诸葛亮的塑像,两旁还有两尊,分别是他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的塑像。院中的回廊里有诸葛亮的生平主要时段和事迹介绍,多数之前都已知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用这二十八个字写近尽了诸葛亮的一生。我将寥寥所知讲给同行的两位姑娘,两人多有感慨。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时期是这样的。现在这里地处闹市,一派繁华,游人如织。人们一拨一拨地进来又出去,吵吵嚷嚷,却极少有人细细品读。我也随着走进来,心里想着诸葛先生会不会很烦。他神机妙算,运筹帷幄,是不是也算到了1800年后的今天,坐在这里迎来送往,以这样的方式接受人们的观赏而非拜祭,虔诚的和不虔诚的。
我的学生兼忘年小友刘笑纯对诸葛亮的崇拜到了极致,她在儿童时期就在家里用硬纸板制作诸葛亮牌位祭拜,初中时以赋体写出几百字的祭文。知悉我去成都,发信息给我说:“替我拜拜诸葛爷爷。”我站在诸葛先生像前,以规范的姿势,双手合十举过头顶,缓缓移到胸前,深深三鞠躬。又重新拜道:“诸葛先生,山东济宁卜宪玲代刘笑纯前来拜谒。”发视频给她,了此心愿。
值得一提的是武侯祠里的红墙夹道。出诸葛亮殿往西,经桂荷楼,就来到红墙夹道。红墙鲜艳亮丽,墙外绿竹清脆,枝叶扶疏,色彩相衬相映。小道弯曲迂回,静谧幽深,走在其中,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恍惚是另一个世界。我们在红墙夹道中漫步,选取各种不同的角度拍照,有一些人总是跟着我们的节奏选取角度,这让两位美女充满自信,欢乐之情溢于言表。
(七)杜甫草堂
游览杜甫草堂是在成都的最后一天,从四川博物院出来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杜甫草堂骑行几分钟即到。可能是时间的原因,草堂门口不像其它景点那样热闹,门面也不像其它地方气派堂皇,给人一种淡然清净之感,正好契合对草堂的想象。门上的匾额和门口两幅楹联也都是简朴的风格,仔细辨读两幅楹联,一副是:“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另一幅是:“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没有注意是什么时代何人所写,但觉得这两副对联真是好极了。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拖家带口来到成都,穷困潦倒,在众多朋友的支助下建立草堂寓所,虽然仅仅住了四年,却创作诗作二百多首。一首《蜀相》,同丞相祠堂一起大名垂宇宙,可是最终,又能有几位旧人同他一起“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呢?
漫步草堂,这里是一座设计精巧的园林,里面小桥流水,竹树掩映,秀丽清幽,几乎一步一景,每一处景致都与诗圣的名句相携相承:“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勾”……少陵碑亭是是个以茅草为顶的小亭,里面的石碑上刻着“少陵草堂”几个大字,是清雍正朝果亲王允礼的笔迹。这个果亲王应该就是《甄嬛传》中那个甄嬛爱了一生负了一生的果亲王了。在武侯祠中也看到他题写的匾额,据说是果亲王奉命送达赖进藏,途径成都时拜谒武侯祠和杜甫草堂时留下的。园中的碑廊也是我们喜欢的地方,廊下的墙面上刻满不同时代不同名人的书法,书写的都是诗圣杜甫的整首诗,草书隶书楷书行书,行云流水,潇洒俊逸,我们三个在碑廊流连许久,读诗赏字,兴致盎然。
沿着幽静的小路缓缓前行,远远的看见几间草房,我说那估计就是传说中的草堂了。小董在手机上搜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复习,说要读完了再参观,这样才更有感觉。其实哪里还是那座为秋风所破的茅屋呢?如今的茅屋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一个象征罢了。小秦开玩笑说,我看面积还不小,起码一百多平米。大家哈哈大笑,顿时忘了千年前那阵讨厌的秋风了。天渐渐暗下来,我们坐在园中小憩,见有当地居民开始陆续来园中休闲,便绕一览亭略作停留,出北门,结束杜甫草堂的游览。
燕郊到房山良乡骑行路线
周未,美利达骑行俱乐部组织活动,挑战十八公里怀玉天路和体验怀玉山红色文化。
早晨7点,骑友身着艳丽骑行服,带着自己心爱的“战驹”,陆续赶到东湖集合点,统一打包装车,向德兴玉山交界处怀玉山区进发。
此行目的主要是骑行挑战盘山公路,同时参观怀玉山红色基地,包括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碑,纪念馆,红十军团纪念地,清贫园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下午游览玉峰村虎形景区,自行车空中栈道和十八龙潭景区。
上午十点左右,车队到达怀玉山脚下,短暂装车调试后,骑行队共11人出发了,后勤车紧随其后,做好补给准备和随车拍摄。
怀玉山盘山公路平坦宽阔,景色秀美,蜿延盘璇而上,山崖处刻有巨大的“可爱中国”红色字幅,山顶观景台处可远眺怀玉山壮阔峰峦,连绵起伏。近处俯噉盘山公路似玉带起舞。我们徒步队先行乘车到半山腰观景处,此处视野开阔,怀玉山美景尽收眼底,大家兴奋的拍照留影。大约半小时后,有骑友上来了,虽然骑行艰难,但勇士们很兴奋,信心满满的。群主小董一马当先,骑友“长城”紧随骑后,聂师傅、老李很快就跟上来了,大家都兴奋地为他们助威加油,赞叹他们骑行耐力,佩服其骑行精神。怀玉山公路很适合骑行爱好者挑战自我,是个考验骑行者耐力和技术的好地方。
中午,我们徒步队先到达怀玉山顶,惊讶这有块约五六平方公里的平坦开阔之地,游览之后才知其实是一块山谷盆地,四面都是巍峨的山峰,山谷里有个玉峰村,? 坐落在海拔近千米、面积6.5平方公里的怀玉山盆地中。这里年平均气温12—16摄氏度,七月平均气温23摄氏度,“盛夏夜盖被、立秋桃始熟”,是非常好的避暑胜地。
村里散落着几十户人家,大都经营旅游客栈和农家乐,我们选定其中一家农家客栈,主人是一对好客夫妻,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当地的美景美食及风土人情。他们院子里还养着土鸡、土鸭、以及种了些蔬菜水果,都是原生态无污染的有机食品。
中午一点,骑行队和徒步队汇合,在虎形景区农家客栈用餐,二桌满满的原生态的菜肴真心不错,大家都觉得菜品很有特色,又不贵,物美价廉。酒足饭饱,稍适休息,我们向十八龙潭出发。
十八龙潭景区处在怀玉山云盖峰峡谷中,全长约四点五公里,落差六百米,水量充沛,由数个瀑布深潭组成,水声时而孱孱,时而轰鸣,恰似动听的交响曲,溪谷幽幽,植被茂盛,山崖陡峭,虽建有栈道,上下仍很吃力,腿脚颤抖,听村民介绍,当年十军团就被围困在这样的山谷之中,加上地冻天寒,暴雪封山,可想当年红军生存环境之险恶,覆没在所难免,但红十军团虽败犹荣,英勇顽强作战精神可嘉,心中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怀玉山给人以山清水秀,土地平旷,房舍俨然,环境优美之感;山势的陡峭,高耸的山峰,唯妙唯俏,形态各异奇状怪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人以震撼;环山公路之壮观,尤其是红十军团可歌可泣的悲壮事迹,令人深感今日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
此次一游时间虽短,既享受了炎炎夏日骑行成功挑战十几公里长坡的快乐,又体验了十八龙潭深谷听瀑泉的乐趣。同时心灵也感受到了一次的红色洗礼。收获甚丰,颇有意义,非常值得。
附现代诗一首
怀玉天路
蜿蜒曲折盘璇而上
崖壁之上镌刻巨幅
可爱中国
观景台边远眺
山峦起伏绵亘不断
俯瞰怀玉公路
迂回曲折
似玉带起舞
壮哉
巍峨的怀玉山
壮哉
英雄的怀玉山
烈日炎炎
美利达十一骑士
挑战十八公里
怀玉天路
爬坡的魅力
在于
让人甘愿倾尽所能
为心中的方向
山顶的美
不断蹬踏
从未放弃
每一位勇于挑战自我的骑士
都是真的勇士
? 2020.6.16
驾车路线:全程约84.6公里
起点:燕郊镇
1.廊坊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京榆大街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通燕高速公路
2) 沿通燕高速公路行驶50米,直行进入通燕高速公路
3) 沿通燕高速公路行驶6.9公里,过丁各庄桥,朝东六环/大兴/顺义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三惠东桥
2.沿三惠东桥行驶840米,过常屯桥约500米后,直行进入六环
3.沿六环行驶69.9公里,过紫草坞北桥,在大件路/良乡/燕山出口,稍向右转进入紫草坞北桥
4.沿紫草坞北桥行驶510米,过紫草坞北桥约930米后,直行进入大件路
5.房山区内驾车方案
1) 沿大件路行驶900米,朝阎村/河北镇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小董村桥
2) 沿小董村桥行驶54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阎河路
3) 沿阎河路行驶1.8公里,左前方转弯
4) 行驶110米,左后方转弯
5) 行驶25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良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70659.html